什么是产业联动
产业联动是指在一个区域的产业进展中,区别地区通过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实现区域内产业的优势互补,实现区域产业的协同进展,从而达到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提升产业能级、增强区域产业竞争力的目的。在实践中,产业主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合作表现为多种形式。在出产要素上,表现为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的相互流动或形成一些统一的要素市场;在企业层面,表现为企业跨区域的投入、并购等经营行为,企业之间基于产业链的垂直联系或基于联合技术攻关、市场开拓等共同目标的水平合作;在政府层面,表现为为了区域的共同进展而采取的共同制定产业规划、产业政策等产业合作行为;在社会层面,一些产业社会组织为了整体产业利益而采取的制订共同的产业标准、行业规范等行为。
产业联动与产业集聚
自竞争战略家波特1990年提出产业集群理论(Industry Cluster Theory)以来,产业集聚现象就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新世纪以来,藤田、克鲁格曼等人开创新经济地理学,提出空间经济集聚理论,把人们对于产业集聚问题的关注推向了空前高潮。波特的“钻石理论”认为,产业集群,是特定产业中互有联系的企业或机构聚集在特定地理位置的一种现象。新经济地理学给出的解释是,产业的空间集聚,可以使企业获得更多知识、信息和技术的溢出效应,分享和产生更多资源与信息集聚的外部性,可以促进专业投入和服务的进展,为专业技能工人提给更加集中的市场。
具体而言,当集聚行为发生于某一行业时,由于处于同一行业区别产业链上的企业布局在同一地区,他们可以通过共同安排出产行为,如,调配原材料、装运产品、共享信息等,节约运输、广告及市场交涉等交易成本,形成地方化经济;而当集聚行为分散发生于各行业时,由于区别企业位于相同地区,他们可以节约各种各样的移动成本和交易成本,企业之间可以更好地实行面对面的互动交流,从而实现信息共享和节约交易成本,形成城市化经济。可见,不管是行业内的集聚,还是行业间的集聚,产业集聚强调的都是因空间、地理区位上的集中而带来的交易成本降低和产业专业化历程。
此外,产业集聚,还能改变一个地区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企业的集聚和交流,会产生促进产业集聚的地方性网络,例如,有更多银行、更加便利的企业审批程序等。反过来,经济全球化和地方网络化,也使产业空间集聚对区域进展产生更多的依附性与根植性。例如,植根于地方支持网络的企业,往往能够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从而形成产业集聚与区域进展的良性互动。
产业联动强调的是,产业之间的互补、合作与相互作用的关系。产业联动,也是区域产业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与产业集聚的微观主体推动区别,产业联动的进展,一般是在地方政府直接政策的推动下实行的。在区域产业的联动进展中,区域的产业分工往往是重要依据,区域的产业集聚通常是重要载体。可以说,没有产业集聚,就难以实现产业的联动进展。如果一个区域的产业实现了联动进展,它一定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的产业集聚。
两者的关系,可以在长三角区域进展的历程中找到见证。上世纪90年代,在制造业向长三角地区集聚的初期阶段,长三角区域内,产业同构化严重,恶性竞争剧烈,即使政府致力于推进产业联动,产业联动进展的步伐始终缓慢;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后,随着产业集聚规模的不断增大,产业集聚效应开始显现,区域的产业联动政策和联动进展效应随之逐渐明显。
随着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的不断深入,产业空间集聚引致的地方性增长,引起了日益广泛的关注。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如日本、芬兰、瑞典、爱尔兰等,政府正在制定相关政策,以期通过产业集聚,刺激地方经济进展,增强全球竞争力。区域产业集聚的成功经验表明,产业集聚不仅能够促进产业联动和区域联动进展,还有助于推进区域商业与创新网络的形成和进展。随着长三角区域合作进展的不断深入,区域产业集聚将在长三角经济联动中,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长三角全球化和地方化同步进展的背景下,无论是区域的联动进展,还是产业的联动进展,都应该把区域产业集聚作为紧要手段,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推进区域的协调进展。
产业联动对新型工业化的推进作用
(一)产业联动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可持续进展
无锡地区资本技术、高技术密集型工业进展较快,同时轻纺工业、普通机械等劳动、资本密集型产业仍保持着较高的进展水平,但面临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约束。而徐州地区日益改善的基础设施条件、产业配套环境、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丰富的土地、农副产品及矿产等资源就具备了比较优势,在市场主导和政府推动的合力作用下,无锡部分劳动、资本密集型产业向梯度较低的徐州转移也就成为必然趋势,从而加快徐州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区域产业联动,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有助于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客观上增强了各区域可持续进展能力。根据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发达地区将一部分对欠发达地区仍具备比较优势的边际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把资金、技术、经营管理、人才优势与欠发达地区的资源优势(土地、劳动力、能源、自然资源等)以各种具体方式有效结合起来,互动互补,通过投入乘数效应、技术扩散效应、示范效应、模仿和学习等途径,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快速进展,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 减少环境污染,促进资源的节约和使用效率的提高,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和谐进展。但是,欠发达地区必须警惕产业转移中的污染转移,树立科学进展的联动理念,消除片面追求政绩的利益冲动,合理限制高消耗、高污染产业的转移,增强区域可持续进展能力。
(二)产业联动提高区域信息化水平
产业联动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历程,客观上有助于提高联动区域(特别是欠发达区域)的信息化水平。通过产业联动,一方面,发达地区工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工业进展的技术含量得以提升,必然促进区域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通过技术扩散和跟踪学习,欠发达地区的信息化水平也能得到逐步提高。
无锡的高新技术产业进展迅猛,工业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处于江苏省先实行列,在南北挂钩合作的框架内,徐州要加快与无锡的科学技术、信息化建设软硬件、先进经营管理经验等稀缺性要素的双向交流与合作,提高工业信息化科技含量和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
(三)产业联动提升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层次、规模和效益
产业联动的历程也是要素流动的历程。要素流动包含资金、技术、人才和信息流动。人才是创新的主导因素。通过政府间合作和欠发达地区进展环境的改善,产业联动可以改变人才单向流动(紧要流向发达地区)的格局,加快欠发达地区人才培养、引进和对口交流的速度和效率,提高合作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层次、规模和效益。
为强化产业联动成效,进一步推进南北产业联动进展,苏南与苏北应互派干部挂职交流,以加强对苏北经济建设的支持。2006年,江苏省委、省政府从苏南选派干部到苏北市、县党政机关任职。劳动力转移方面,苏北积极为苏中、苏南转移产业培训劳动力,使苏北劳动力向苏南转移。干部交流和劳动力的合理和有序转移,客观上增强了徐州、无锡等地区的干部综合能力和劳动力素质,提高了联动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层次、规模和效益,促进了区域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