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较早就引起学界的关注,但在对其概念的界定上,迄今尚无统一的定义。目前,比较认同的是认为产业转移是指产业由某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些国家或地区,是一种产业在空间上移动的现象。这个概念只是从地域或空间角度来表述,并没有从概念的本质上加以阐述。
本文认为产业转移是指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的变化,引起产业在一国内部、以企业为主导的转移行为,是一个具备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动态历程,是通过出产要素的流动从一个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区域的经济行为和历程,是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途径。同时认为产业转移是广义上的,包含产业的出产环节以及产业的研发设计、服务、销售等环节发生的转移,也就是说同一产业内部的区别层次、区别方式、区别规模、区别阶段的出产、销售、服务、研发等发生的转移。
产业转移的类型
产业转移是经济进展历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产业转移按照其特点的区别可以划分为区别的类型。根据转移主体的性质、转移的内在机理的差别,区域产业转移划分为市场扩展型与成本节约型;根据转移的客体差别,产业转移可以划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根据转移的空间流动方式,区域产业转移可以划分为垂直转移与水平转移;按照产业转移涉及的地域范围区别,可以分为国际产业转移、区际产业转移和城乡产业转移两种类型[1]。
分类依据 | 分类类型 | 特征 |
---|---|---|
转移主体的性质、转移的内 在机理的差别 | 市场扩张型 | 为占领外部市场实行的空间移动 |
成本节约型 | 由于外部竞争和内部调整压力围绕成本节约目的而实行的战略性迁移 | |
转移的客体差别 | 劳动密集型 | 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为主 |
资源密集型 | 以资源密集型产业转移为主 | |
资本密集型 | 以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为主 | |
技术密集型 | 以知识密集型产业转移为主 | |
转移的空间流动方式 | 水平转移 | 在同质区域之间的转移 |
垂直转移 | 在存在梯度的异质区域之间转移 | |
转移涉及的地域范围区别 | 国际产业转移 | 空间转移突破国界 |
区际产业转移 | 空间转移没有突破国界 | |
城乡产业转移 | 产业由城市中心向周边地区转移 |
产业转移的动因研究
(一)国际产业转移的动因研究
卢根鑫认为产业贸易与产业投入促进了技术构成相似性与价值构成相异性的重合产业的成长,而重合产业的存在是导致国际产业转移的基础[2]。谭介辉从产业梯度角度说明推动产业由发达国家向进展中国家转移是产业的级差,产业级差的实质是技术的差距,产业转移就成了发达国家与进展中国家之间经济联系的紧要纽带[2]。陈建军从经济进展水平与由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地理位置以及人员交流形成的区域间产业、经济网络角度,认为进展上的差距和文化上的相近是东亚地区产业转移相对活跃的紧要原因。汪斌从国际区域间产业结构的互动机制(包含国际贸易、国际直接投入、国际金融、技术与信息的跨国传递、跨国企业和经济周期)对东亚区域内产业转移实行解析,并认为世界的产业结构的调整是战后四次国际产业转移的紧要动力[3]。徐向红等以美国中小企业为考察对象,由于美国中小企业出产经营管理成本不断上升、竞争激烈、生存空间受到挤压、与转移出去的大企业有较强的依赖性、经济转型升级时期等因素影响导致中小企业有大量外迁的动力[4]。李国平、杨开忠解析了外商对华直接投入的资料与数据,结合企业调查,认为外商实行产业的区位选择紧要受劳动力等出产要素成本的影响,要素成本在区别区域之间的相对变化是决定外来企业在华空间转移的紧要因素之一,同时认为投入国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转移以及中国国内的地区间产业与地域政策的变化也是其产业和空间转移的重要因素[5]。
(二)国内产业转移的动因研究
王先庆认为由区别经济——地理空间存在的“成长差”与区别区域产业主体之间的相关“利益差”共同构成“产业差”是产业转移的基础,正是由于“利益差” 的存在,各类产业总是向着能获取最大利益的区域转移 。邹篮等指出由于东西部区域差距所造成的势差,给区域间产业转移创造了条件,由于在工资、房租、地租、原材料价格、公用事业费用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区域差,产业主动或被迫向低成本地区流动以控制成本上升[6]。陈刚等人认为在撤退产业转移中,发达区域的衰退性产业是主体,而区域产业竞争优势的消长转换则是衰退性产业空间移动的内在根源和基本动机[7]。郦瞻、谭福河、沈肖媛认为引起浙江省三大产业转移的因素是产业结构的调整、追求经营资源的边际效益最大化、企业成长的需要[8]。陈建军认为地区之间发出产业转移最基本的条件是两地区之间具备较为密切的经济联系,这种经济联系的紧要纽带是产品和要素的流动[9]。魏后凯从产业转移的微观主体企业角度,认为企业是否决定迁移不仅取决于来自现有区位的推力和来自目标市场区位的拉力的大小,还取决于一些促使企业在现有区位的阻力因素,这些因素紧要涉及到企业迁移所造成的固定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损失,维持现有劳动就业关系,来自地方政府的压力以及经营管理者旅行成本增加等[10]。李小建等从区域基础、国家政策、进展战略等因素,认为我国经济进展水平从东部沿海地区向西部内陆地区逐步降低,存在梯度差异,而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将导致一些传统产业向其它欠发达地区转移[11]。
产业转移的效应研究
对产业转移的效应,绝大部分学者紧要从国际产业转移或区际产业转移方面对国家或区域层面的转入地(进展中国家或地区)与转出地(发达国家或地区)经济影响展开解析,但是对产业转移的社会效应和环境效应实行系统研究比较少。
(一)国际产业转移的效应研究
卢根鑫认为国际产业转移对进展中国家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到底利大于弊尚难定论。就其推动进展中国家经济进展而言,表现在五个方面:要素转移效应、结构成长效应、引起就业结构的变化、提高社会平均资本的有机构成、加速国民出产总值的提高[12]。潘未名认为跨国企业经营战略由囿于民族经济和母国利益的“多国国内战略”向服务于全球范围内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无国境战略”的转变,跨国企业的海外出产对母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产生了不利影响,从而对母国的“产业空心化”起到了推动作用[13]。罗建华等比较系统解析了国际产业转移对中国区域经济进展的影响,认为国际产业转移在区域分布不平衡是导致近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重要原因,对中国产业集群形成起着推动作用,加快了东部工业化进程,带动国内企业技术创新和制度变革,形成了更加活跃的竞争局面,改善市场行为,促使产业结构的调整[14]。
(二)国内产业转移的效应研究
王先庆认为产业转移的效应紧要是整合升级效应,不仅会使转移方自身的结构优化和内部空间联系有机化,而且会优化被转移方的产业结构,从而强化转移方与被转移方之间的外部联系[15],并指出产业转移是一种“双赢” 而非“单赢”。陈刚、陈红儿认为产业转移对欠发达区域进展的作用紧要表现为要素注入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关联带动效应、优势升级效应、结构优化效应、竞争引致效应和观念更新效应。但余慧倩提出承接地要审慎对待产业转移,产业转移使产业承接地处于垂直型国际分工格局中处在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低端,不能天然地推动技术进步,并会产生拉大转出国与承接地之间技术差距的威胁;同时各地区为争夺产业转移会产生内耗,限制了技术的开发等消极影响[16]。魏后凯从竞争力的视角,指出产业转移对转出区一般会降低转移产业的竞争力,减少就业机会;对转入区通常会提高转移产业的竞争力,增加就业机会和产业配套能力,形成集聚经济效应[1]。
产业转移的模式研究
(一)国际产业转移的模式研究
贝毅、曲连刚就知识日益成为跨国企业的无形资本,认为大多数跨国企业把核心技术看作是企业重要的资产,在实行直接投入和技术转让时,总是把与知识相关的核心技术部分留在本国,而把硬件和非核心技术转移到世界其它地方实行出产,形成了“大脑——手脚”的梯度转移模式[17]。谭介辉认为顺梯度型产业转移模式,由于产业转移历程中的发达国家与进展中国家固有级差的存在,落入“替代——落后——再替代——再落后”或“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 的陷阱之中,进展中国家永远处于落后状态[3]。对后发国家要真正想实现“赶超战略”,就必须突破传统的产业转移理论的局限,利用“后发优势”,打 破产业转移中作为发达国家相对落后技术被动接受者的状态,立足于本国实际,采取适当的方式进展以“逆梯度” 型为主的对外直接投入,主动获取高新技术,促使国内产业的进展。张洪增认为移植型模式既有后发优势,又存在后发劣势。该模式也存在四大缺陷,即产业成长基本依赖于国际产业转移、外部政策力量功过各半、缺乏出产要素的全面进展、具备产业同构性[18]。
(二)国内产业转移的模式研究
陈建军根据浙江和西部省区各自的资源优势和市场特点,认为浙江和西部地区产业分工的紧要模式应该是水平分工模式而不应是垂直分工模式,通过产业转移,合理地实行产业分工与协作,达到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10]。马海霞分别从区域传递的空间指向特征、地域变化特征出发,提出了区域传递的梯度推进模式与中心辐射模式两种紧要的区域传递空间模式,前者强调传递的梯度指向,后者则强调传递的空间邻近性,认为将“点——轴”模式溶于其内的中心辐射模式与梯度推进模式相结合,通过小范围多中心辐射实现大范围梯度推进的空间模式,是我国当前区域传递空间模式的选择方向[19]。毛蕴诗、汪建成通过对广东49家大型重点企业的问卷调查,解析了大企业集团的扩展路径,认为区别的扩展维度,其拓展的路径选择区别,资金运作维度以银行贷款、内部积累为主;空问维度以国内为主、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组建方式维度以创建、合资控股、参股为主;业务行为维度以横向一体化和相关多元化为主[20]。
参考文献
- [1]魏后凯.产业转移的进展趋势及其对竞争力的影响[J].福建论坛(社会经济版),2003(4):11-l5
- [2]卢根鑫.国际产业转移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 [3]谭介辉.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获取[J].世界经济研究,1998(6):65—68
- [4]汪斌.国际区域产业结构解析导论——个一般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应用解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 [5]徐向红.山东省承接美国中小企业产业转移的考察研究[J].东岳论丛,2004(3):164—167
- [6] 李国平.外商对华直接投入的产业与空间转移特征及其机制研究[J].地理科学,2000(4):102-108
- [7]邹篮,王永庆.产业转移:东西部合作方式和政策研究[J].特区理论与实践,2000(3):27—31
- [8]陈刚,张解放.区际产业转移的效应解析及相应政策建议[J].华东经济经营管理,2001(2):24—26
- [9]郦瞻,谭福河,沈肖媛.现阶段浙江省产业转移问题研究[J].商业研究,2004(12):109—11
- [10]陈建军.区域产业转移与东扩西进战略[M].北京:中华书局,2002
- [11]李小建.我国产业转移与中原经济崛起[J].中州学刊,2004(5):15—18
- [12]卢根鑫.国际产业转移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 [13]潘未名.跨国企业的海外出产对母国产业空心化的影响[J].国际贸易问题,1994(12):24-29
- [14]罗建华.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区域经济的进展[J].陕西科技,2005(1):8—1
- [15]王先庆.产业扩张[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
- [16]余慧倩.长三角需审慎对待国际产业转移[J].江南论坛,2004(6):9-10
- [17]贝毅,曲连刚.知识经济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兼论知识经济条件下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特点[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8):28-30
- [18]张洪增.论移植型产业成长模式及其缺陷——兼论对我国产业成长模式的借鉴[J].中共渐江省委党校学报,1999(3):7—12
- [19]马海霞.区域传递的两种空间模式比较解析——兼谈中国当前区域传递空间模式的选择方向[J].甘肃社会科学,2001(2):30—32
- [20]毛蕴诗,汪建成.大企业集团扩展路径的实证研究——对广东40家大型重点企业的问卷调查[J].学术研究,2002(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