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产业革命
产业革命又称为工业革命,一般是指由于科学技术上的重大突破,使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进而使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出现崭新面貌。
产业革命的历史进程
(1)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
18世纪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是技术进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这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这场革命是以工作机的诞生开始的,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这一次技术革命和与之相关的社会关系的变革,被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或者产业革命。从出产技术方面来说,工业革命使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从社会关系来说,工业革命使依附于落后出产方式的自耕农阶级消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
18世纪60年代,珍妮纺纱机(1765年)的发明和应用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紧要标志。瓦特先后三次改良的蒸汽机,将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
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工业革命从18世纪60年代时开始,到19世纪40年代基本完成。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不是偶然的,这是有深刻政治前提、社会经济前提和科学技术前提的。
兴起原因:
①17世纪中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联盟为基础的君主立宪制度。资产阶级利用国家政权加速推行进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和措施,促进了工业革命各种前提条件的迅速形成。
②资产阶级通过大规模地对外掠夺以及在国内实行的国债制度和消费税政策,积累了巨额财富,为工业革命提给了所必须的货币资金;大规模的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给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和广阔的国内市场。
③工场手工业的蓬勃进展,培养了大批富有实践经验的熟练工人,为机器的发明和应用创造了条件;自然科学的进展及其成就,特别是牛顿的力学和数学,为机器的产生奠定了科学理论基础。
④蓬勃进展的工场手工业,积累了丰富的出产技术知识,增加了产量,但仍然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于是,一场出产手段的革命呼之欲出。
工业革命首先出现于工场手工业新兴的棉纺织业。1733年,机械师凯伊发明了飞梭,大大提高了织布速度,棉纱顿时供不应求。1765年,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大幅度增加了棉纱产量。“珍妮纺纱机”的出现首先在棉纺织业中引发了发明机器、实行技术革新的连锁反应,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此后,在棉纺织业中出现了骡机、水力织布机等机器。不久,在采煤、冶金等许多工业部门,也都陆续有了机器出产。
随着机器出产的增多,原有的动力如畜力、水力和风力等已经无法满足需要。在英国伯明翰,1785年,瓦特制成的改良型蒸汽机投入使用,提给了更加便利的动力,得到迅速推广,大大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进展。人类社会由此进入“蒸汽时代”。
随着工业出产中机器出产逐渐取代手工操作,一种新型的出产组织形式——资产阶级工厂诞生了。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出产已基本取代了工场手工业出产,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英国成为世界第一个工业国家。
(2)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也称第二次科技革命,是指1870年至1914年的工业革命。紧要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即电气时代) 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进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出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进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当时,科学技术的突出进展紧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和化学工业的建立。控制论创始人维纳提出的概念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典型特征为自动化。其中西欧(包含英国、德国、法国、低地国家和丹麦)和美国以及1870年后的日本,工业得到飞速进展。第二次工业革命紧跟着18世纪末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并且从英国向西欧和北美蔓延。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大规模应用为代表,电灯的发明为标志。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时开始,出现了一系列电器发明。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Siemens)制成发电机,1870年比利时人格拉姆(Gelam)发明电动机,电力开始用于带动机器,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电力工业和电器制造业迅速进展。人类跨入了“电气时代”。
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根据这一现象,对电作了深入的研究。在进一步完善电学理论的同时,科学家们开始研制发电机。1866年,德国科学家西门子制成一部发电机,后来几经改进,逐渐完善,到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电动机的发明,实现了电能和机械能的互换。随后,电灯、电车、电钻、电焊机等电气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
(3)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紧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这次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进展。80年代以来,国内史学工作者对第三次科技革命史的研究日益深入,相关研究成果不断问世。
与第二次科技革命相比, 第三次科技革命呈现出许多鲜明特点:一是科学技术本身的进展速度越来越快,科技产品的结构越来越复杂、精密;二是科技成果商品化的周期越来越短,科学技术转化为出产力的速度越来越快;三是这次科技革命的内容极为丰富,而且联系密切,形成了一个群体形式;四是科学技术的社会化趋势大为增强;五是这次科技革命所形成的新的技术能力,对人类社会产生了空前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因此,有的学者认为,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把现代科学技术的进展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而且使西方一批发达国家在2O世纪50至6O年代先后实现了高度工业化,走完了工业社会的最后历程。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世界科技的迅猛进展,一方面扩大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行为领域,提高了人类向自然作斗争的能力,从而把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推进到一个前人所无法想象的新高度;另一方面也带来一系列棘手的社会问题,如: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和能源的过度消耗以及核灾难的威胁等。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将使人类的处境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困扰,这已经成为举世关注的全球问题。
产业革命的概念框架体系
对产业革命的解析存在多种区别的理论框架体系,其中最重要的有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康德拉季耶夫的长波理论和罗斯托的起飞理论。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阿罗斯·熊彼特(Joseph Alosis Schumpeter,1883—1950)在其1912年发表的著作《经济进展理论》中,首次提出了他影响深远的创新理论,而后他利用该书再版以及出版其他著作的机会对该理论实行了不断的补充完善,使该理论成为了他经济理论体系中最重要的理论,并构成了他的许多其他理论的基础。
康德拉季耶夫的长波理论
康德拉季耶夫(Nikolai Dimitrievich Kondratiev,1892—1941)是十月革命前后都很活跃的俄国学者,作为国际知名的经济学家,他的声誉紧要来自长波理论。所谓“长波”指的是经济成长历程中上升与衰退交替出现的一种周期性波动。由于康德拉季耶夫观察到的周期比人们观察到的另外两种经济波动的周期“尤格拉周期”和“基钦周期”明显要长,所以被叫做长波或者长周期。
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
1960 年,美国经济学家华尔特·惠特曼·罗斯托(Walt Whitman Rostow)在《经济成长的阶段》中提出了他的“经济成长阶段论”,将一个国家的经济进展历程分为5个阶段,1971年他在《政治和成长阶段》中增加了第6阶段。经济进展的6个阶段依次是传统社会阶段、准备起飞阶段、起飞阶段、走向成熟阶段、大众消费阶段和超越大众消费阶段。
产业革命的三次浪潮理论
工业革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进展时期,考虑到世界各地进展的不平衡,对工业革命时期的准确划分相当困难。一般认为,工业革命包含了若干低一级的革命,如蒸汽机革命、电力革命、铁路革命、汽车革命等,作为工业革命最后阶段的汽车革命的结束和信息革命的开始几乎在同一时间。工业革命每一次低一级的革命都可以分为技术革命、商务革命和草根革命等三次浪潮。
(1) 技术革命浪潮
技术革命浪潮到来的典型特征是重大的发明成批涌现。在技术革命浪潮出现之前,科学家们已经为将要做出的发明做好了理论上的准备,他们做出了科学上的一些大的发现或者提出了一些崭新的理论,他们本人往往还对这些发现或者理论的应用提出过一些设想。但是,由于技术或者资金方面的限制,或者仅仅是由于科学家本人对发明缺乏兴趣,这些科学发现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停留在理论的水平,这段时期可以被叫做科学革命的时期,也可以被看作是技术革命浪潮的潜伏时期。不过,由于这段时期延续的时间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我们不把这一时期当成是技术革命浪潮的一个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上出现了对解决一些重大问题的迫切需求,这时,发明家就会登上历史舞台,他们会根据其对相关科学发现的理解和掌握,结合他们对问题本质以及社会需求的深入了解,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动手才能,经过反复试验,最终发明出可以帮助社会解决问题的新产品。我们注意到,在一个发明刚刚做出的时候,新产品往往非常简陋,工作效率低下,而且经常会出现故障。因此,不断有人对原先的发明做出改进,在此历程中,也不断会有新的发明出现。到技术革命浪潮的后期,技术成熟的实用性强的产品终于出现,这种产品的批量出产以及在企业中的广泛应用引发了产业革命的下一个浪潮—— 商务革命浪潮。
(2) 商务革命浪潮
新技术在出产领域的应用意味着出产函数的改变,这并非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因为出产要素的重新组合正是熊彼特所说的“创造性的破坏”,它首先要打破原有的出产要素组合,这就会遇到重重阻力,能够克服这些阻力把创新实行到底的正是熊彼特所说的企业家。企业家具备不畏危机敢于创新的精神,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企业家经常会放弃原先报酬丰厚而又稳定的职位,从头开始去创建新的企业。因此,商务革命浪潮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创业企业的成批出现,在这些新创业的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因为经营失败而被迫关闭,但少数坚持下来的企业却成了新一代的龙头企业。新企业的建立为商业界带来了崭新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迫使老的企业重新思考他们一贯的经营方式。于是,在新老企业的竞争中,日趋完善的新的作业流程和经营管理方式逐步得到普及,成为行业界普遍接受的标准经营方式。在商务革命蓬勃开展的历程中,通过企业的营销行为,新技术和新发明的优越性逐步被广大消费者所认识,一旦基于新发明的产品的性能和价格到了广大消费者可以接受的水平,草根革命就开始了。
(3) 草根革命浪潮
消费者对新产品的接受有着区别的步调,富有的以及热衷于新技术的消费者会首先购买基于新技术的产品。如果这些产品的确物有所值,那么,在这些早期消费者的示范下,新的产品会迅速普及开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新产品,新产品的款式也随之增加,以便满足区别消费者的需求。同时,大量的消费者在使用新产品的历程中,很可能会发现产品的一些新的用途,使产品市场进一步扩大。新产品的普及,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进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最终引发了社会的全面变革。在草根革命的后期,新产品几乎充满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但人们对它们早已视而不见,完全忘记了这些产品出现以前的生活。
对产业革命的理解
对产业革命的理解有很多区别意见,有人提出有一次产业革命,有的人提出有多次产业革命,最多的有提出有五次产业革命,所谓革命的含义是指它的整个组织结构、架构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只有这样才能称之为产业革命。产业是社会经济运行的一个基本组织结构体系。产业不是从来就有的,是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社会行为的进展,在出产行为的不断体系化、系统化、结构化的历程中逐渐形成的。
应该说,在人类社会的远古时期,不存在产业形态,到了古代社会形成了农业和畜牧业的分业。但是,在简单的农业和简单的畜牧业出产之间的联系是偶然发生的,还没有形成体系,这是产业的萌发期。到了商业和手工业产生的时候,才真正形成了一个产业体系,就是以农业为主体,畜牧业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手工业和商业作为一个独立的部门分化出来,各个部门之间形成了持续的经常性联系,形成了一个社会经济运行的初步的结构体系。到这个时候,基本的产业结构已经形成了。有人就把这一历程称为产业革命,我认为这不是革命,这是产业的初步形成时期。产业革命由新的力量所产生的,从16世纪开始蕴育,工业机器出产体系的形成,使整个产业结构体系从根本上发生了的变革,这才称得上革命。也就是一般所说的18世纪中叶,爆发于英国,以蒸汽机的发明、使用与实用化为标志的机器大出产。以机器出产为标志的社会出产体系和经济运行方式的形成,才标志着产业革命的发生。这场产业革命发生时,整个社会经济的骨架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这一点在区别领域的研究者中已经形成共识。在当代,又发生了新的一场产业革命,这次革命也不是一般人所认为的技术革命,或新产业产生,而是整个的社会出产与社会经济组织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我们可以从近代产业革命到现在产业革命的延续和进展来说明这个问题。
当代产业革命的特征
当代产业革命的变革其突破是以技术进步的方式的变革为先导,技术创新形成一个新的社会出产部门为紧要特征的。第一次产业革命是以机器化出产、机器出产、机器出产体系的形成为紧要特征的。第一代的机器基本上是以手工劳动制造出来的,是一些能工巧匠用手工工具制造的,甚至连总体的构思设计也没有。例如蒸汽机的改造,在中世纪的时候就有了蒸汽机,紧要是用于煤矿抽水,但没有真正达到实用化的水平,还不可能作为一种动力设备用于加工制造出产历程之中。蒸汽机的发明人瓦特实际上并没有受过系统的科学教育,只是一名能工巧匠,经常到大学里面修理蒸汽机,受过一些科学思维方式的影响。当时蒸汽机在大学里作为教学模型来使用,经常出现故障,需要修理,能工巧匠成了引发第一次产业革命迎碰机遇之人。瓦特在修理的历程中对蒸汽机实行了改进,最终使之达到实用化的水平。由于人造动力机械制造业的全面进展,使新一代的机器可以由机器来出产,从而形成了整个的大机器出产体系,这是以机器出产体系形成为紧要特征的,也就是一般人所称的传统工业化进程。
当代的产业革命是以整个社会技术进步方式的变革,以技术创新产业化进展为紧要特征的,技术进步方式的变革应该说早就开始了,这一变革具备深度科学化、高度社会化和系统产业化这样三个基本特征。
在第一次产业革命时,科学的作用是很小的,技术的创新基本上是靠经验悟通的。出产第一线的工人根据经验不断摸索和积累,对出产工具实行改进,第一代的机器也是靠经验积累摸索创造出来的。第一代的机床与手工工具的差别并不大,无非是动力系统用蒸汽机来取代。科学家科学研究的问题也还很少与工业出产的技术改进相联系。
19世纪中叶之后,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工业技术的进展与科学日益紧密地联系起来了,比较典型的事例就是电力电气工业的产生。在这之前的工业出产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并且依靠感官经验就可以把握的。电力工业产生后,依靠简单的经验是不可能理解的,因为电磁的作用历程只有依靠理论抽象思维才能把握,没有对电磁理论的理解和把握,就不可能发明电动机和发电机。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发明实际上是在科学家直接参与、在科学理论指导之下产生的,是科学化的产业化技术体系,是科学倾斜于整个社会进展历程中的产物。
更有甚者,化学工业整个工业的名称是用学科的名称来命名的。化学工业是一门非常古老的工业,在人类产生之初就有化学工业的萌芽。但直到19世纪中叶,它与科学还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当然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工业体系名称,在漫长的进展历程中紧要靠日常生活于原始萌发出产经验的积累,是生活经验和出产经验不断积累的产物。到19世纪,由于偶然的机会,产生了有机化学工业。在钢铁工业迅速进展的历程中,产生了大量称为煤焦油的废物。在对煤焦油如何实行处理的研究历程中,偶然发现它可以用做出产染料的原料。由于当时染料的价格很昂贵,于是各国竞相利用这一技术出产染料,很快形成了一个新的庞大的社会出产部门 ——有机化学产业。化学这门学科的很多理论要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在实验室中实行的实验历程,比较容易工业化,所以在现在的化学工业中,很多企业都拥有实力很强的实验室,现代化学的产品基本上都是在实验室中萌发试验出产出来的。化学工业早已是深度科学化产业领域。
实际上,从19世纪中叶开始,技术进步的主体力量已经开始变化,受过系统科学教育的工程技术人员、科学家正在成为技术进步的主导力量。当然,这还仅仅是在个别的产业中,大部分产业的进展仍然依靠经验实行技术改进。社会的进步是不平衡的历程,有快有慢,越是传统的领域进展越缓慢,而传统领域经过科学的改造也是进展的必然。20世纪之后,这一进程越来越普及,到现在,可以说,绝大部分具备了这样的特征。比如项目的立项,就是根据科学的解析提出研究要达到的目标。这一做法从19世纪才开始,现在已非常普及,任何一个项目在开始之前都要作可行性研究。这些都是根本性变革的表现。现在,任何一个具备突破性的进步,都是在许多人的合作之下以科学研究方式展开的,仅仅依靠某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实现的。高度社会化又是当代技术创新又一基本特征。
当代产业革命是技术进步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深度科学化进展是一个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一历程的紧要推动力量已经转移到受过系统训练的工程技术人员。我国的老一代革命家非常重视技术革新、技术进步,但是没有认识到技术进步的主导力量已经发生了变化,工程技术人员对技术进步发挥着主导作用,还认为是第一线从事出产的能工巧匠。所以,我们当时评选出了许多技术革新能手,都是第一线的能工巧匠。这在微观上挫伤了许多工程技术人员投入创新行为的积极性,在宏观上制约了技术创新产业化进展的历史进程。
现在所说的高新产业,知识经济的发生,新技术的突破,都是以科学研究的方式展开的。当然,这并不排除经验的作用,经验永远是技术进步的基础力量。即使在科学研究历程中,也需要不断地积累经验。技术进步方式高度的社会化,已经不是哪一个企业或哪一个人能够完成的,需要社会各方面的通力协作。现提出了产、学、研相结合和国家技术创新体系,表明了需要各方的充分合作,才能完成一些重要的创新进程。这里面最本质的变化是整个系统的产业化的进展,就是说现代技术进步、技术创新的进程已经不是偶然发生的。从上个世纪末开始已经萌发了可持续的进展形式,比较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是爱迪生在美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技术发明研究所,这意味着可持续的技术创新形式的问世。在现代化学工业中,企业里面庞大的实验室都是技术进步的可持续进展形式。偶然发生的技术进步为社会进步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也在为自己形成可持续进展形式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