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准则的层次划分
把会计准则划分为基本会计准则、会计要素确认、计量、编报准则和具体业务准则三个层次。 对会计准则中包含的会计要素准则的层次,我们可以做出如下解析。
- (一)从会计准则的目的来看,会计准则是对价值的各种要素予以确认,显然会计核算确实是以要素的明确定为前提的。但就会计核算的实际历程来说,具体业务会计准则是其基本依据。因而会计要素具备更多的理论意义,不应作为会计准则的一个层次,应对会计要素的理论实行单独的研究。
- (二)由于我国当前会计准则研究薄弱,将会计要素纳入会计准则,并对各要素的定义和计量制定出规则,难度太大。
- (三)在应用准则的规范中,会涉及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因此,再单独将会计要素作为单独一个层次也无必要。
把会计准则划分为基本准则、一般准则和具体准则三个层次。基本准则包含独立经营准则、经济效益准则、计划准则等;一般准则包含会计分期准则、会计主体准则等;具体准则包含会计核算、会计控制和会计解析准则。通常,我们所指的准则是会计核算准则,会计核算准则是关于价值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准则。由于会计核算具备分配功能和信息功能,是处于区别利益主体之间关系的依据,所以会计核算准则不应包含财务经营管理和经营管理会计有关方面的规范。因此,这一观点也不可取。
通过以上对各种意见的解析,我国会计准则从纵向上,分为两个层次,即基本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和具体会计准则(应用准则),具体会计准则又分为通用业务会计准则,财务报表会计准则、特殊业务会计准则和特殊行业会计准则。从横向上,每一具体会计准则一般包含引言(准则范围)、定义(某准则涉及的概念)、一般确认原则、一般计量方式、一般报告原则、一般提示事项、附则(解释权和生效日期)七个部分。
基本会计准则
基本准则是概括组织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前提和基本要求,是说明会计核算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依据、紧要规则和一般程序。企业会计的帐务处理程序、方式等都必须符合基本准则的要求。基本会计准则还是制定具体准则的紧要依据和指导原则。具体准则涉及到会计核算的具体业务,它必须体现基本准则的要求才能保证各具 体准则之间的协调性、严密性及科学性。
我国1992年颁发的《企业会计准则》属于营利组织的基本准则。它紧要包含以下方面的内容:
(1) 总则
总则部分说明了企业会计准则的性质、制定的依据、适用范围、会计工作的前提条件以及会计核算基础工作的要求等等。总则中规范了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核算工作赖以存在的前提条件,是企业设计和选择会计方式的重要依据。
(2)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企业会计准则把对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筛选出12条,定名为"一般原则",要求企业会计工作遵照执行。这些原则是对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是我国会计核算规范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一般原则"不仅是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而且也是注册会计师审计会计报告公允性的一个参照标准。
(3) 要素
会计要素的相关准则规范了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对各项会计要素实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时应当遵循的基本要求。要注意的是1992年颁发的《企业会计准则》中有关要素的定义已在2000年的《会计办公条例》中实行了修正。
(4) 会计报表体系
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会计报表除满足企业主管机关和财政、税务机关等国家政府部门的需要外,还应该满足企业各方面投入者、债权人,以及社会上投入者的需要,要能够向他们提给反映经营状况、产权关系、偿债能力和利益分配的各种会计信息。针对上述要求,会计准则对全国范围内的企业会计报表作了统一规范,规范企业必 须编制和对外报送三种紧要会计报表。在1998年规范用现金流量表替代财务状况变动表后,这三张报表是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这样的会计报表体 系不仅大大改变了传统会计报表体系种类过多、主次难分的缺点,突出了紧要报表的地位,而且与国际通行的会计报表体系也是一致的,有利于提给符合国际惯例的会计信息。
具体会计准则
具体会计准则是按照基本准则的内容要求,针对各种经济业务作出的具体规范。它的特点是操作性强,可以根据其直接组织该项业务的核算。例如;固定资产会计、 投入会计、借款会计的准则等等。根据世界各国的实践经验和中国的实际状况,我国的具体准则可以考虑包含通用业务准则(紧要是基本准则的具体化)、特殊业务 准则(如物价变动会计准则和破产清算会计准则)、特殊行业会计准则和特殊经营方式会计准则。
目前我国在世界银行的支持下正在积极创建我国的具体会计准则。迄今为止,已颁布了关联方交易、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债务重组、收入、投入、建造合同、会计 政策会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非货币性交易、或有事项等等具体准则。财政部计划制定30个具体会计准则。鉴于目前我国会计法规正处于大变更时期,为了贯彻 先立后破的原则,保证新旧办法的有序交替,使实际工作做到时时有法可依,避免出现"法规真空",财政部在颁布基本会计准则和积极制定具体会计准则的同时,作为过渡时期的措施,在1992年制定和公布了各大行业的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这是一项分行业会计制度向具体会计准则逐步靠拢的过渡性措施。经过8年的实践,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财政部又将分行业的会计制度在2001年月1日合并成了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但是这种会计制度仍然是一种具体会计准则完全制定之前的过度性质的措施。当我国的具体准则完善之后,这种会计制度就会被具体准则所代替。
会计准则的功能、限度
会计准则从本质上讲是一个“分共契约”和“私人契约”的“复合体”,原因为二: 其一,政府(也是会计信息使用之一)具备一种比较暴力优势,“自然”获得了与经营管理当局缔结私人契约的地位;而政府正是在小股东(零散的债权人)与经营管理当局之间的私人契约衰败和缺位时才作为“替补”的,首先要做的是与现在的股东、债权人和各位潜在的投入者缔结契约。政府直接或间接参与制定的会计准则首先是一份“通用目的”的契约,是部分地根据“公共选择”原理而产生的,会计准则则呈现出一种“公共契约”的特征。但是,公共选择毕竟是“少数服从多数”,肯定存在着一种“强权博弈”,肯定有人对结果不满意,但在政府的比较暴力优势面前只能够退却转而寻求缔结私人契约。这可从一个侧面为政府享有会计准则的制定权的制定权提给佐证。因此,会计准则和其出现之前作为约束经营管理当局的私有契约是互补的,只不过两者的地位与重要性发生了变迁——当某类私人契约在现代股份上市交易环境下空缺或衰败时,会计准则(私人契约与公共契约的结合体)才得以实行补充,作为约束经营管理当局实行会计政策的选择自由度借以保护小股东和潜在的投入者。
会计准则的功能不是绝对地替代私人契约,而是作为私人契约缺位时的一种替代,其本质上是私人契约与公共契约的结合。作为一种契约,会计准则的功能就是适度地缩小经营管理当局会计政策选择的自由度或幅度。从严格意义上讲,只在存在着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会计政策,经营管理当局就会相机选择一种方式操纵会计信息来使自己 的效用满意化。严格限制经营管理当局会计政策选择的自由度是一个关系到会计准则的限度(与经营管理当局会计政策选择的自由度之间是此增彼减的关系)的问题,综观中外的会计规范历程,刚性地限制经营管理当局会计政策选择权的想法都不难找到;我国统一会计制度的失败就是一个明证;在美国制定会计准则的初期也曾经有人提出过“建立一套统一的制度”的建议遭到了当时的一些执业会计师的强烈反对,认为“会计是一门艺术”,认为应该强调会计方式的灵活性,要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会计师的职业判断。然而,最终的事实却具备最大的说服力,各国制定的会计准则中仍然允许多种会计政策,经营管理当局也依然获得了一定程度的会计政策的选择权。现从契约成本角度多层面地加以阐释。
(一)交易费用与会计准则作为契约不完备性的必然。为了消除不确定性而缔结的契约必然伴随着交易费用。
交易费用=搜寻信息的成本 + 谈判成本(讨价还价) + 监督契约履行的成本 + 契约外部性成本的内化。其中前三项成本是从政府角度而言的,而外部性成本文紧要针对于经营管理当局的自主权而言——会计准则这种特殊的契约(双边的契约、公共契 约和私人契约的复合)势必要求政府必须时刻考虑信息的使用者,遵从财务报告的使用者导向(user-oriented)。可能存在以下情形:
- 1.政府(或准则制定机构)独享会计准则的制定权,对各种会计政策规范得十分详细,追求绝对的统一(例如我国过去统一的会计制度)。此种状况下,政府的暴力优势和强权体现得淋漓尽致,尽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使用者搜寻信息成本和谈判成本,但监督契约是否履行的成本和外部性(表现为经营管理当局缺乏会计政策选择自主权,企业会计核算缺乏灵活性)却极高。
- 2.政府享有通用会计准则的制定权(借此要求经营管理当局编制通用意义上的财务报告,保护 投入者),而经营管理当局享有剩余的会计规则制定权,但由注册会计师外部监督经营管理当局遵循通用会计准则的状况和是否适当行使剩余会计规则的制定权(这也是如美国等世界一些国家制定准则的广泛模式),监督成本与外部性较高,而信息成本与谈判成本则相应较低。
- 3.经营管理当局独享会计准则的制定权(如美国1910年以前),信息成本、谈判成本和监督成本高,但外部性成本低。
究竟选择何种会计准则安排,取决于对以上四种成本的权衡。作为会计准则这种特殊契约缔约方的政府和经营管理当局(同时必须考虑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政府制 定会计准则是有成本的,所以也力图降低自身运行历程的成本,体现在会计准则的制定上就是力图降低交易费用;而经营管理当局则是力求会计政策选择权尽可能的自由度。结果就是政府享有通用会计准则的制定权,而经营管理当局享有剩余的会计规则制定权,但由注册会计师外部监督经营管理当局遵循通用会计准则适当行使剩余会计规则的制定权。这样,会计准则作为契约将必然是一种不完备的契约。
(二)经营管理当局拥有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相匹配的必然延伸。
现代企业组织形态尤其股份有限企业中,所有者与代理人(经营管理当局)存在着效用的差异。作为理性的经济人,所有者和经营管理当局都力图最大化自己的效用,为了使代理人所有者的目标尽量保持一致,以便使代理人在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时尽量增加股东的财富,所有者设计了诸多的补偿还方案来对代理人实行激励,其中最佳的莫过于让经营管理当局成为混合权益的持有者,即在领取固定的薪金外拥有部分的剩余索取权。企业理论和相关的实证研究表明,仅仅拥有剩余索取权而不拥有剩余控制权;或者仅仅拥有相应的剩余索取权会导致廉价的投票权。企业经营管理当局拥有剩余索取权程度或比例的高低与其努力程度“正相关”,前者影响后者的途径有二:其一,它直接影响利润函数使得利润函数的一阶导数大于0;其二就是通过选择于其有利的会计政策来实行会计计操纵来提高其实际索取份额;同时在“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下实现提高股东财富和企业价值,这要求经营管理当局具备会计政策选择的自由度。
(三)多层代理链的必然。
既然企业是一个契约网络,企业内部必然存在着复杂的、多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在“股东大会→经营管理当局→下层经理和雇员”简化的代理链中,经营管理当局位于中间环节,既是“股东大会→经营管理当局”这个委托代理层次上的代理人,受股东大会的委托和外部监督;同时,又是“经营管理当局→下层经理人员和雇员”委托代理层次的委托方。政府借用会计准则对经营管理当局会计政策的选择自由度施加限制,仅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第一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中可能出现 的“经营管理当局肆意操纵会计信息”的状况,借以保护小股东和潜在的投入者。但如果在会计准则中完全限制经营管理当局会计政策的选择权,将不利于经营管理当局同企业内部各个利益主体关系的协调。因为按照契约理论,经营管理当局拥有对雇员实行监督、指挥权,履行是需要信息的,为了对雇员实行最佳的激励与控制,势必需要根据本企业的特点和变化的环境实行相应的调整,而且区别企业的特点是区别的,因此会计准则需要给经营管理当局留有一定的选择余地,以便其在环境变迁时作出及时的调整。
会计准则的“四性”
大家也都知道,每个企业有着变化多端的经济业务,而区别行业的企业又向各自的特殊性,会计准则的出现,就使会计人员在实行会计核算时有了一个共同遵循的标准,各行各业的会计工作可在同一标准的基础上实行。会计准则的作用就是提当会计工作的基本规范。
把握会计准则,还应当注意会计准则具备“四性”。
- (1)规范性。每个企业有着变化多端的经济业务,而区别行业的企业又有各自的特殊性。而有了会计准则,会计人员在实行会计核算时就有了一个共同遵循的标准,各行各业的会计工作可在同一标准的基础上实行。从而使会计行为达到规范化,使得会计人员提给的会计信息具备广泛的一致性和可比性,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 (2)权威性。会计准则的制定、发布和实施要通过一定的权威机构,这些权威机构可以是国家的立法或行政部门,也可以是由其授权的会计职业团体。会计准则之所以能够作为会计核算工作必须遵守的规范和处理会计业务的准绳。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它的权威性。
- (3)进展性。会计准则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下,人们对会计实践实行理论上的概括而形成的。会计准则具备相对稳定性,但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进展变化,会计准则也要随之变化,实行相应的修改、充实和淘汰。
- (4)理论与实践相融合性。会计准则是指导会计实践的理论依据,同时会计准则又是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会计准则的内容,有的来自于理论演绎,有的来自于实践归纳,还有一部分来自于国家有关会计工作的方针政策,但这些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没有会计理论的指导,准则就没有科学性;没有实践的检验,准则就没有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