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自治

什么是企业自治

所谓企业自治是指企业治理主体依照企业法和企业章程,自主安排企业治理机构,配置企业权力(利)、义务和责任的行为。

企业自治理念的进展历程

企业自治理念并非在企业产生之初就确立了,而是经过了一段漫长的历史时期。伴随着私法自治原则在企业法中的贯彻,我们可以将企业自治的进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前企业时期、特许设立时期和准则主义时期。

(1)前企业时期

现代意义的企业是依法设立的以营利为目的的法人。然而罗马法上并不存在法人的概念,其紧要原因是罗马社会行政、司法的不分和皇权专制给法人的进展造成了阻碍。尽管如此,罗马法却孕育了两种类似于法人的制度:社团和基金会。社团和基金会分别是社团法人和财团法人的前身。而企业法人便属于社团法人的一种。

罗马法通过把权利直接赋予法律所拟制的人,从而确立了社团的人格。为了形成一个真正的团体,即具备法律人格的团体,必须有数个为同一合法目标而联合并意图建立单一主体的人。从概念上来看,目标是法人不可或缺的因素,目标是将个体集体化、抽象化的有效工具,这一点与企业章程有某些类似,只是罗马法上的目标是一个很难把握的范畴,它可以是具体的,也可能以“合法"为已足。虽然罗马法上承认私法人的存在,但法律却对此实行了限制,大量存在的是公法人。这样,法人的目标便体现为经营管理公共事务和维护公共利益的罗马法律。在前企业时期,目标作为企业章程的雏形,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与法律是一致的,它与现在企业章程的宗旨相差甚远,因此当时谈不上企业自治的问题。

(2)特许设立时期

企业在特许设立的历程中转变为真正的法人。十二世纪到十九世纪,无论在欧洲还是在北美,占支配地位的企业形式都是特许企业。

特许状是行会承担某些公共职能的对价或是国家对行会已经做出的奉献所给予的回报,又可以被认为是国王与行会之间的契约。行会通过特许状获得了垄断权,拥有了自己的专营范围。任何一方无权单独修改契约,甚至政府有关企业组织的新立法也不适用于已经根据特许状设立的企业。无论在英美法系还是在大陆法系,特许状是政府发给企业独家经营的通行证,它带有浓厚的国家经营管理的意思。它是立法者意志的另外一种表达,效力近似于法律,体现的并不是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不论是投入人还是投入人以外的第三人违背特许状的规范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正是以国家为后盾的威慑力负载到特许状上,投入者才能无所顾忌的在殖民地实行独家的垄断的掠夺。因此,特许状是国家为了方便经营管理的需要而颁发的,它与私法自治是没有联系的。

(3)准则主义时期

企业进展的第三个时期是准则主义时期。在这个时期内,为了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的进展,各国通过企业立法将特许企业变成一般的企业。英国在十六七世纪盛行着两种区别形式的企业:海外贸易企业和共同股份企业。前者采取特许设立主义,它的组成与运作遵循英国政府的命令,少有自由意志;后者采取准则设立主义,即以私人契约为基石,充满了个人自治色彩。这两种企业形式的区别运行规则,分别为现代企业上的强制性和任意性规范埋下了伏笔。

准则主义设立源于1844年的英国企业法。这部企业法中规范“凡符合法定条件之社团,一经注册登记即取得法人资格,不必另有特许状或国会法令授权。"准则设立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法人的性质和进展方向:取得法人资格的通路向公众敞开之后,在同一地域、同一行业成立若干相互竞争的企业完全是合法的,行会再也无法维持排他的世袭领地,行会之间划分势力范围的边界一一消失;法人失去了受领垄断权和分担国家职能的特殊地位,纯粹是“私权”的享有者、“私法一上的主体一契约法、财产法、信托法、侵权法 上的“拟制人”从特许主义到准则主义的变化是企业法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甚至有学者将其与“从身份到契约”的意义相提并论。实行准则主义后,政府不再对每一个设立的企业实行实质审查,只要符合条件的企业在政府登记备案后即可成立。准则主义为企业章程注入了新的活力,赋予了其与以往区别的内涵。企业章程成为企业对外的承诺书,也是企业对内实行治理的依据。它不再与法律混为一体,更不是特权的表达,而成为当事人意思自治的表征,成为股东自治的工具。至此,私法自治原则在企业法中得到了彻底的贯彻,企业自治理念成为了企业法理论与实践的基石,并不断获得着进展和完善。

企业自治的特点

(1)企业自治的内涵具备特定性。

企业自治具体包含企业如何设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等企业机构;如何在它们之间安排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如何配置企业参与人,包含股东、董事、监事和经理等高级经营管理人员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等行为。这种企业自治是企业治理意义上的自治,是以企业治理结构为基础实行的配置权、责、利的行为。股东是企业自治的紧要主体,但并非唯一主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经营管理人员都参与企业自治而不只是消极承受者。企业参与人的行为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企业自治行为。

企业治理结构区别于企业的组织结构。治理结构是法学中常用的概念,通常指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等机构之间形成的某种权力义务关系,而企业组织结构是经济学和经营管理学常用的概念,紧要指组织内部的分工与行为安排。企业的组织结构形式紧要包含:直线制、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制、团队制等。较企业组织结构而言,企业治理结构是更宏观更基础性的结构,它首先明确企业投入人与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企业组织结构紧要指在经理的经营管理领导之下,企业实行出产经营等的组织方式;企业治理结构是企业参与人权利、义务、责任配置的基本框架,企业组织结构是权利、义务、责任的具体制度性安排,致力于企业战略目标和任务的具体落实。。

(2)企业自治的空间具备相对性。

企业自治并非没有界限,它必须在企业法律划定的框架内实行。《企业法》第22条规范,企业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决议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无效。企业章程的制定与修改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强行性规范。企业自治的空间随法律管制的加强而减少,随法律管制的放松而扩大。企业治理应紧要由企业自主决定,法律并不一般性地干预企业治理中的具体行为,但法律仍在其中具备重要作用,比如提高信息披露水准,保持企业参与人谈判的可能性和约束他们之间不守信用的行为。

(3)企业自治的内容具备层级性。

企业设立人或发起人可以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自由制定适合自己的企业章程,建立约束、协调彼此关系,规范企业行为的基本框架,而在企业章程生效以后,原始股东和后续加入的股东以及其他企业治理主体,还需在企业章程限定的空间内开展企业治理行为。虽然在满足法律和章程的既有程序和条件下,企业可以修改企业章程,改变自治规则,但在章程被修改之前,企业还必须依章程行为。

企业自治的实质

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企业治理是企业参与各方不断博弈、学习、调整而逐渐形成的一般均衡,它不仅仅是静态的制度安排,同时也是动态的进展历程。企业参与人的博弈是企业自治的内在动力,如果通过博弈,企业参与人能达成妥协与合作,那么他们之间就形成了一般均衡,实现企业内部关系的有序化和各方利益的均衡。随着企业的进展,企业参与人还需适时调整相互关系,补充或修改原来的约定,以适应变化的状况,从而不断在动态中寻找平衡。从法学上讲,企业自治是内生制度与外部干预共同作用的产物,是股东、董事、监事、经理等企业参与人,在企业目标、利己动机和外在环境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所实行的权力(利)、义务、责任等资源的安排。

在这种安排中,企业参与人不求对将来行为的具体内容达成详细、确定的协议,而紧要是对企业目标、决策权的分配、决策规则、争议的处理等事项实行规划,并将有关这种规划的合意记载于企业章程中,从而实现对各方关系的控制。

企业自治的手段

企业自治是通过自己的意思机关形成各种决定实现的,那么根据这些决定形成的时间和内容区别,企业实现自治的手段大致可分为两种:一是企业章程,二是股东会、董事会决议。

(1)企业章程自治

企业章程是在企业设立之前,由股东或发起人制定并一致通过的,规范企业经营管理中最普遍、最一般事项的自治性法律文件。企业章程是企业成立的必备要件之一,其制定和修改都有严格的限制,并且对内具备最高效力,素有企业的“自治宪章"之称。它不仅对有限企业的原始股东和股份企业的发起人有约束力,而且对其后加入的特定或不特定的股东也有约束力。同时,企业法对企业章程可规范的事项实行了广泛的授权:从企业的设立目的到企业的经营范围;从会议召开的次数到表决机制的设定;从内设机构的职能到董事监事的选任;从股份转让的条件到对外担保的限制等等,全都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由企业章程自主决定,这就为企业自治提给了最根本的手段。

(2)股东会、董事会决议自治

在企业的治理结构中,监事会的职能紧要是监管,企业的运营中的大部分决定是由股东会和董事会作出的,所以股东会与董事会的决议成为企业实现自治的又一手段。

股东会所形成的决议,称为股东会决议,它一般是针对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大问题作出的决定,在企业中具备最高的效力。一些特殊事项,比如修改企业章程、企业分立与合并、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企业解散等必须经股东会表决,并以股东会决议的形式作出才能生效。股东会的召开分为定期会议和临时会议两种,由于要求的与会人员较多,所以每年召开的次数有限,而董事会的召开则相对简单,所以董事会在日常决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董事会所形成的决议,称为董事会决议。它紧要是针对日常经营管理中出现的一般问题作出的决定,其中涉及企业经营计划和投入方案的制定、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员的选任以及企业基本经营管理制度的制定等。股东会决议与董事会决议对企业即时决策、实时经营管理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3)企业章程与“两会”决议的关系

可以说企业章程是静态企业下的自治,而股东会、董事会决议则是动态企业下的自治,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是在这两种自治手段中,企业章程的地位是决定性的、根本性的,它直接决定着股东会、董事会决议的正确性、及时性和执行力。没有一部完善的企业章程,再多的“两会"决议也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舍本逐末。

企业自治的重要性

第一,企业自治给合理的治理规则的生成提给了必要条件。

在设立企业之前,企业参与人需要对企业所处行业和所营事业,企业运作方式和预期效益,自己与其他企业参与者的合作动机和相互关系,外界经济环境和法律环境等因素实行权衡和判断,在此基础上对企业的经营管理、经营、利润分配等基本事项作必要的约定,企业成立以后将依约定开展经营管理行为。这些企业参与人所达成的各种权利、义务的约定就是企业自治的规则。

在企业运行中,这些自治规则不仅要接受来自企业内部的挑战,还要接受来自市场的其他企业的自治规则的挑战。如果由于规则本身存在缺陷或者外部条件、外界环境发生变化而导致企业运行出现问题,企业参与人出于对自身利益的关切,会以各种方式,如协商、谈判、诉诸法院等方式或者利用各种手段,修改、调整自治规则以满足自己的要求。每个企业参与人都会实行这样的行为,彼此间相互影响,在企业内部不具备可行性或难以被大多数参与人接受的规则将会被修改或抛弃,最终企业的自治规则就能大致满足各个企业参与人的要求,为各方接受,成为对该企业有效的规则,企业治理将达到均衡状态。

区别企业之间的自治规则也存在竞争,虽然是以一种间接的方式实行的。治理较好的企业运作有序、反应灵敏、决策科学、行动迅速,对市场具备较强的适应性,这样的企业可以进展壮大而自治规则也将得以保留;治理较差的企业内部消耗严重、行动迟缓、效率低下,终将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该企业有可能衰退直至消亡,企业自治规则也就随之消失。

所有的自治规则将会展开相互竞争,并不断受到修改,那些无效的规则会被抛弃,那些合理而有力的规则则会保留延续下来。如果这些有力的自治规则不仅对该企业有效,而且还被其他企业学习采用,那么这些规则就会逐步传播开,成为多数企业的主流选择,只有那些经受得住考验的规则才能成为被普遍接受的规则。另外一些自治规则可能由于自身的缺陷而被淘汰,或由于适用范围有限而无法推广。通过企业自治和自由竞争,企业不仅能创造合适自身治理规则,而且还能实现企业治理规则的优胜劣汰,实现企业制度的自然进展。

第二,企业自治为企业治理制度的进展提给了试验和纠错的机会。

显然,不是每个企业都能制定出良好的自治规则,有些企业的自治行为就可能出现问题或失败,但失败并不可怕,这些失败不仅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还是构成企业制度进展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个体的试验,我们就不能了解哪些是有效的治理规则,哪些是无效的规则:如果不能对现有的治理制度实行改进,企业制度也就无从进展。青木昌彦教授认为,企业间应该展开竞争,通过各种反复试验,建立起一种高效率的模式。他极为赞同采用多样化的企业治理结构,认为“应该实行大量的试验,东亚最有效的企业治理结构可能产生于竞争,而不是某种指定的共同准则。”o那些在经历了春夏秋冬四季的漫长等待和严寒酷暑的严厉考验后存活下来的果实大都是强壮、健康的;相反,温室里培育出来的果实,无论在营养上或者口感上,大都比不上在自然条件下结出的果实。要获得良好的企业治理制度,同样需要经历必要的等待和许多失败的试验,只有这样生成的治理制度才具备旺盛的生命力。

第三,企业之间的差异性、企业参与人需求的特殊性决定了企业治理的多样性。

由他人代替具体的企业参与人制定的治理制度,在多数状况下并不能满足身处区别环境,有着区别偏好的企业参与人的需要,自然也难以得到个人的认可和接受。“私法关系的形成是一种个体行动的结果,而不是任何制度设计或强制的产物,而且,作为个体的个人在自我行动时,必然会考虑自身的最佳利益,也只有个人自己才能清楚地探知什么是其最佳利益。”圆除非立法者全知全能,他才能制定出一套适合所有企业治理规则;除非每个企业参与人的需要和偏好都相同,它才会自愿接受千篇一律的强行性规则;除非执法机构强大有力,它才能保证不自觉的企业执行法律的每一条规则。上述每一个条件都不太可能得到满足,因而建构一套合适所有企业的治理制度就很困难,而企业只会选择符合自己需要的治理规则而不论法律作何规范。

良好的治理制度是在不断的实际冲突和磨合中产生的,法律可以宏观引导,可以原则性调整,可以在某些特别容易发生道德危机的方面制定强行性规则,但是要求法律能深入每个企业内部为其规范通用的治理规则,并不现实。

西谚有云:一个人的蜂蜜可能是另一个人的毒药。确实是这样,企业状况千差万别,对某些企业合适的规则,在另一些企业里就不会受到欢迎,多数状况下,企业需要自治而不是强制。

由于没有人能一开始就构建出良好的企业治理制度,所以有必要创造一个相对自由和宽容的环境,使良好的治理规则得以生成和进展,正是企业自治对企业治理制度多样性的容纳,才为有效的治理制度的生成提给了可能。

企业自治既是企业治理多样性要求,也是良好的治理制度生长的土壤,它能保证企业治理的创新和活力,对企业制度的进展意义重大。企业治理应秉承私法自治的精神,树立起企业自治的理念。正如有学者所说,法律,至少商业的法律规则,看来更像是经过了无数次试错实验而归纳出来的科学定律;而非单凭法学家们天才的大脑便可以任意挥洒的艺术作品。

企业自治和企业治理

企业治理在20世纪20年代因投入主体的多元化和法人财产权的确立出现了两权分离下的“代理人经营危机”而产生。就企业与社会关系而言,企业规模的扩大在带来效率的同时产生了对社会公正和秩序前威胁问题。如何保证企业以最低的组织成本追求其经营目标,并在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框架内运行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这就是企业治理要解决的问题。尽管企业治理这一概念的使用不限于企业制企业,但企业治理受到理论界和企业界如此的重视却是与现代企业尤其是上市股份企业联系在一起的。因为现代上市企业代理问题尤其突出,上市企业基于股权的分散化和企业法人财产权的确立,企业剩余索取权由股东享有,而剩余控制权则是从股东——董事会——经理——经营管理人员——出产工人逐级分权下放的历程,从股东到出产工人是多层委托——代理链,在每一级代理链上,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都不统一,即代理人拥有控制权,但无剩余索取权,正是这种产权安排上的错位和复杂的委托一代理关系,使得股份企业的治理比其他形式企业的治理更为重要和复杂,如果缺乏有效的治理机制,这种产权安排上的错位和复杂的委托一代理链就会降低企业运作的效率。从这种意义上讲,企业治理的目的就是通过设计必要的控制程序、组织结构及激励机制,在区别的当事人之间实行权力、责任和利益的配置,矫正(或弥补)企业制企业在产权安排上的错位,解决多重代理问题。

此外,上市股份企业因吸收大量公众资金,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大份额,关乎股东、员工、经营者、债权人、供应商、消费者、政府等众多利益,企业中蕴含着各种区别类型利害冲突,尤以股东与经营者、大股东与小股东、股东与债权人、股东(或经营者)与员工之间的冲突为甚,企业本身与居民或消费者基于环保和消费问题亦存在利益冲突,如何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协调各利益主体问的利益矛盾,使区别权利的主张在碰撞中达到动态性平衡,这恰恰是各国政府致力于解决上市企业治理问题的重要原因。20世纪80年代之后,由于英美国家的敌意收购接管和企业重组浪潮;转轨经济国家企业治理中的严重内部人控制问题;日本的泡沫经济及亚洲国家金融危机的爆发,企业治理成为世界各国国家政策的兴趣点,并成为世界性的研究和实践课题。而我国,基于国有企业转制及产权制度的改革、政企职能分开,加入Wm参与国际竞争等内部改革、外部压力的形势需要,企业治理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一方面,大量的研究文献不断涌现,众多的学者从区别的研究角度提出了很多有意义的见解,对改善企业治理结构提给了重要的指导;另一方面,企业组织对企业治理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许多大企业都在年度报告中引入了“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这一概念。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主体有权自由决定企业事务和市场中的行为,根据私法自治原则,企业治理中企业自治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企业人格独立。企业是法律上认可的“人”,作为法人,它与自然人一样享有广泛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它拥有自己的财产,以自己的名义缔结合同,当遇到纠纷时,以自己的名义起诉和应诉。股东财产与企业财产、股东权和企业权利是相互独立同时有是相互制衡的。企业法人通过由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组成的企业机构形成对立于股东的法人意志,实行意思表示,实施法人行为,享受权利、承担义务。

二是企业可以以自由协商的合同机制来决定某些企业治理事务。有关企业的组织架构、企业资产和利润分配、经理人员、职工等的权利和责任等事项可以通过合同方式由治理主体协商选择决定,制定出符合企业实际状况的企业治理规则,在此种协商结果没有消极外部性时,法律保护当事人的“合同自由”,允许他们以私法自治精神订立合同章程和企业内部规则,但这种自由不是没有限度的,在有明显信息不对称现象或严重机会主义行为危险时,法律则需提给一套强制性规范以保护当事人的合理预期。鲫比如企业章程内容不得与企业法相冲突,如果发生冲突,则企业章程无效,必须依企业法的规范和程序对企业章程实行修改。企业与职工订立的劳动合同不得与劳动法的有关规范相抵触,否则会导致合同条款无效。

三是企业的事务和业务,由企业机关按照企业法和企业章程所确定的规则来经营管理,不需要依靠国家计划、政府主管部门的意志来安排。企业作为法律上的人,被赋予了人格——法人,但企业实质上是一个组织,其经营行为需要由自然人所组成的企业权力机关来完成,一般,股份企业的权力机关由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组成,股东会是最高的权力机关,行使资产收益、重大经营决策和选择经营者的权能,选任董事会直接经营企业,组成监事会监督经营者的经营行为,以维护出资者利益。董事会是企业权力的核心,是企业经营决策和执行机关,有权任命和解聘总经理和其他高层经营管理人员,并有责任监控企业的账户、批准企业的战略计划以及其他重要的决策和行为。监事会是企业监督机关,专门行使监督权,代表企业的产权主体对企业董事会及其成员的行为和经理人员的经营行为实行监督。通过上述分权制衡的制度安排,使企业内部自治得以实现。

四是企业通过凝聚伦理、道德规范的企业文化,实现各治理主体的自我调整。企业治理既是企业及企业内部的个人伦理、社会责任与义务的经营管理科学,也是一套法律、文化的制度安排。企业治理效率不仅取决正式性制度,而且取决于非正式性制度,即每个参与人的具体行为和工作态度。积极向上、团结合作、严格自律的企业文化可对企业行为、领导行为和员工行为起到导向作用,确保他们的行为能够在一个企业能够认同和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良好的企业文化有助于降低企业内部的监督成本,弱化企业内部的个人偏好,减少经营行为的不确行为,减缓委托——代理中的利益纷争和权力纷争,催生出大量的协调性的行为,使企业在自我经营管理、自我控制、自我监督和自我激励的自律机制中提高绩效,增强竞争性。

五是市场力量可以校正企业治理的不足。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产物,现代企业进展的历史表明,经营管理和控制的“两权分离”所带来的代理成本问题,可以因市场机制得到相当的控制。只要市场竞争充分,能够对企业施加足够的压力和激励,就会迫使企业选择适合自身的内部治理结构,或对其治理结构的缺陷实行改革,而不需政府作过多的干预。无论在一个给定的时间点上还是在一个特殊的时问区段上,市场机制都要比非市场机制更为有效。充分而公平的外部市场竞争体系不但为监督和约束经营者行为提给了评判依据,而且为这种监督和约束的实现创造了必要的机制和适宜的环境。这种治理紧要来自产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和经理人才市场。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含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