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金融

什么是和谐金融

和谐金融就是指金融机构在资金融通与配置历程中应保持的一种协调稳定的状态,包含内部和谐与外部和谐。内部和谐包含金融机构在治理结构、文化建设、资金的筹集与运用、危机与效益方面保持一种协调的状态;外部和谐包含金融机构的布局、信贷政策、融资方式、金融服务等方面与经济环境相适应的一种状态。内部和谐是外部和谐的前提和基础,外部和谐是内部和谐的目的和归宿。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和谐金融的特征

一般而言,和谐金融应具备如下基本特征:

(一)资产规模合理化

资产规模是反映一个金融机构经营实力的最紧要指标之一,资产规模大则实力强,资产规模小则实力弱。但是,并不是资产规模越大金融进展就会呈现出和谐状态,而是取决于资产结构和经营管理成本。资产结构合理.既包含流动性资产与固定资产的比例搭配,也包含资产收益与经营管理资产所付出的成本相对应。因此,衡量一个金融机构是否处于一种和谐状态,首先要对其资产的结构实行评价,在总资产中贷款、投入、拆借等占比是否均衡合理,并且要保持一种协调稳定增长趋势;其次,要考察经营管理和营运这些资产所付出的成本。是否处于成本最低、收益最大状态。

(二)金融危机最小化

金融危机与金融机构的产生、进展、消亡相伴随。也就是说危机是金融业不可回避的现象,但是,如何将危机降到最低限度是判断金融是否和谐的重要指标.因为金融危机的扩大和蔓延会对经济社会进展产生严重的危害,导致各方经济利益主体不和谐。根据《巴塞尔协议》规范,衡量金融危机的紧要指标是资本充足率.按国际惯例,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单个贷款比例、存贷款比例以及流动性比例等指标可作为判断危机度的紧要依据。

(三)资源配置最优化

包含资金资源、人力资源和金融工具。资金配置最优化是指资金的使用结构合理,使用效益最大化,非盈利性资金占用最小化.资金投向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符合经济进展的需要,大量压缩闲置资金。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根据业务进展需要.合理安排区别层次、区别年龄、区别技能、区别岗位的人员数量,破除年龄越小越好、学历越高越好的用人观念,在人事改革中要保护业务骨干的积极性,不搞一刀切。金融工具的设置要适合需求者的特点.尤其是在信贷政策安排、中间业务创新上突出地方特色和要求,使更多的客户进入金融支持的范围.不断扩大市场占有份额。

(四)内控机制科学化

金融企业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应既有利于发挥内部职工,特别是经营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和运行效率,又能有效约束员工,特别是经营管理者不利于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行为。这个机制包含外部法律、内部物质、精神、职务和道德等多个方面。当前,我国银行业机构的经济激励落后于行政激励,而行政激励又存在一定的扭曲,因此,应把完善经济激励约束作为完善激励约束机制的突破口。参考国际做法,淡化高管人员的行政职级和行政待遇,向职业经理过渡;在收入分配上,提高非固定收入比重,强调收入与绩效、贡献挂钩;在人事制度改革上,建立基于业绩的干部任免考核制度,形成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市场化用人机制。

构建和谐金融应处理好四种关系

(一)金融文化与金融改革相配套

金融文化是金融企业在经营管理历程中形成的观念和制度的总和,它既包含何时何地观念、精神状态、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精神内容,还包含出产经营管理、组织架构、规章制度、收入分配等物质载体。我国银行业机构在改革历程中,尤其是应对金融开放与全球化竞争中,经营管理者更看重业务拓展、规模扩张、利润增长等短期指标,忽视了文化建设这项长期工作,导致部分银行产生内部控制体系失效、激励约束机制扭曲、员工道德水准下降等问题。因此,要在实行金融改革的同时,重视加强金融文化建设。应设计涵盖企业治理、经营管理监督、职责分工、经营目标、品牌形象等各个方面的文化内容,并在职工中实行培育和弘扬。(二)金融资产与金融负债相匹配

只有资产与负债在总量、结构上的相匹配,才能保持金融和谐进展。目前发生的银行大量存差现象和资产长期化和负债短期化就是二者不匹配的实证。因此,金融机构在经营历程中应时刻关注、有效调整资产与负债。紧要包含规模与收益的比例,测量指标紧要是资产利润率大于o.5%以上,边际资产利润率为零时的资产规模为最佳资产量。期限结构对称,保持一定的流动性,监测指标紧要是流动性比率大于25%,中长期贷款比率不超过12o%。而且,要使流动性资产与固定资产、生息资产和非生息资产保持合适的比例。

(三)金融创新与金融危机相对应

只有创新,才有进展。目前银行业在做好传统业务的同时,要依靠金融创新,拓展业务空间,培植新的利润增长点。但是金融创新如果处理不当,会加大金融危机,造成银行的危机,甚至会对整个经济造成破坏性影响。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自198o年以来,13o多个国家,几乎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的3/4,经历了银行业的严重问题,进展中国家和市场经济国家都受到了影响。80年代,银行危机尽管有许多复杂的原因.但金融创新是其中之一。创新与控制的平衡点决定于创新和控制的成本收益,当创新的成本大于创新的收益,或者控制成本大于创新收益时,创新就是无效的。因此,金融业在创新业务的同时,既要考虑创新成本与收益的对比关系,更要对新业务的危机提前实行危机评估,由此制定预防危机的措施和机制。

(四)经济增长与金融进展相协调

由于资本与生俱来的逐利特性,使得金融资源总体上呈现出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从低收入人群向高收入人群收敛的趋势。有研究表明,近年来西部地区的资金向东部地区流动的现象就十分显著。一般来说,更多的金融资源会带来更多的财富,从而导致穷者愈穷、富者愈富,在“马太效应”的作用下,社会资源和财富的分配进一步失衡,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难以实现。从金融的视角来解决这一问题,就是要通过政策创新、制度创新和金融产品创新,最大限度地改善对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服务,拓宽金融覆盖面,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提高欠发达地区对金融资源的占有率,打破“马太效应”形成的恶性循环。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尤努斯创立的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有力地证明了低收入群体、农村地区也有旺盛的金融需求,而且只要有合适的金融产品和配套的金融服务措施,对这些群体提给的商业性金融服务就会不仅有社会效益,而且有经济效益,我国应在广大农村地区积极试点并推广这一模式。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含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