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国际物流体系
国际物流体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包含国内、国家间、区域间和洲际间)为实行物流行为,由物流人员、物流设施、待运物资和物流信息等要素构成的具备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对国际物流系统实行系统综合、系统解析和系统经营管理等的一系列历程就是国际物流系统化。效率化和最优化是国际物流体系优化的两大目标。
所谓效率化,也就是要把物流的上述功能作为一个系统来构造、组织和经营管理,物流各个子系统的共同目的是实现物流的效率化;
所谓最优化,也就是应用物流系统的效率与费用解析使系统的构造、组织、经营管理的物流历程实现了最优化,以物流总体系统成本最低来提给物流服务。
国际物流体系的组成
中国国际物流体系的构建要符合国内各区域内国际贸易份额的分担,按照现代物流的要求,由以下5个子系统构成。
1.运输子系统。
国际货物运输是国际物流系统的核心。商品通过国际货物运输作业由卖方转移给买方。国际货物运输具备路线长、环节多、涉及面广、手续繁杂、危机性大、时间性强等特点。运输费用在国际贸易商品价格中占有很大比重。国际运输紧要包含运输方式的选择、运输单据的处理以及投保等有关方面。
我国国际物流运输存在的紧要问题是:
第一,海运力量不足、航线不齐、港口较少、布局不合理等,压货压港现象普遍存在,影响了进出口货物的及时流转;
第二,铁路运输全面告急,海铁联运的能力没有发挥,内陆出口更困难;
第三,航空运输力量也不足,快速空运体系还没有形成规模。要解决外贸进出口运输的困难,必须由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在加大对水运、空运和几种运输方式连接部建设投入的基础上,形成大容量、快速化的国际货运通道,组织以大型运输企业为龙头的国际货运船队、专列和快递企业。
2.仓储子系统。
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中的商品从出产厂或供应部门被集中运送到装运港口,有时须临时存放一段时间,再装运出口,是一个集和散的历程。它紧要是在各国的保税区和保税仓库实行的。紧要涉及各国保税制度和保税仓库建设等方面。保税仓库的出现,为国际物流的海关仓储提给了既经济又便利的条件。从物流角度看,应尽量减少储存时间、储存数量,加速货物和资金周转,实现国际物流的高效率运转。
3.商品检验子系统。
由于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具备投入大、危机高、周期长等特点,使得商品检验成为国际物流系统中重要的子系统。根据国际贸易惯例,商品检验时间与地点的规范可概括为三种做法:一是在出口国检验。可分为两种状况:在工厂检验,卖方只承担货物离厂前的责任,运输中品质、数量变化的危机概不负责;装船前或装船时检验,其品质和数量以当时的检验结果由准。买方对到货的品质与数量原则上一般不得提出异议。二是在进口国检验。包含卸货后在约定时间内检验和在买方营业处所或最后用户所在地查验两种状况。其检验结果可作为货物品质和数量的最后依据。在此条件下,卖方应承担运输历程中品质、重量变化的危机。三是在出口国检验、进口国复验。货物在装船前实行检验,以装运港双方约定的商检机构出具的证明作为议付货款的凭证,但货到目的港后,买方有复验权。如复验结果与合同规范不符,买方有权向卖方提出索赔,但必须出具卖方同意的公证机构出具的检验证明。
在国际贸易中,从事商品检验的机构很多,包含卖方或制造厂商和买方或使用方的检验单位,有国家设立的商品检验机构以及民间设立的公证机构和行业协会附设的检验机构。在我国,统一经营管理和监督商品检验工作的是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及其分支机构。究竟选定由哪个机构实施和提出检验证明,在买卖合同条款中必须明确加以规范。为此,有必要考虑构建适合我国产品进出口结构的快速商检子系统,最大程度地降低进出口产品的商检成本,提高产品的进出速度。
4.商品包装子系统。
现在我国出口商品存在的紧要问题是:出口商品包装材料紧要靠进口;包装产品加工技术水平低,质量上不去;外贸企业经营者对出口商品包装缺乏现代意识,表现在缺乏现代包装观念、市场观念、竞争观念和包装的信息观念;“重商品、轻包装”的思想普遍存在。
为提高商品包装系统的功能和效率,应提高广大外贸职工对出口商品包装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树立现代包装意识和包装观念;尽快建立起一批出口商品包装工业基地,以适应外贸进展的需要,满足国际市场、国际物流系统对出口商品包装的各种特殊要求;认真组织好各种包装物料和包装容器的供应工作。
5.国际物流信息子系统。
该子系统紧要功能是采集、处理和传递国际物流和商流的信息 情报。没有功能完善的信息系统,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将寸步难行。国际物流信息的紧要内容包含进出口单证的作业历程、支付方式信息、客户资料信息、市场行情信息和供求信息等,具备信息量大、交换频繁、传递量大、时间性强、环节多、点多线长等特点。所以要建立技术先进的国际物流信息系统,把握国际贸易EDI的进展趋势,强调EDI在我国国际物流体系中的应用,建设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的信息高速公路。
国际物流体系构建的原则
通过完善和优化国际物流网络,扩大我国国际贸易份额,提高我国跨国企业的竞争能力和成本优势,这是我国构建国际物流体系的目标。
首先在规划网络内建库数目、地点及规模时,都要紧密围绕着商品交易计划,乃至一个国家宏观国际贸易总体规划实行。
其次,明确各级仓库的供应范围、分层关系及供应或收购数量,注意各层仓库间的有机衔接。诸如:出产厂家仓库与各中间商仓库、港(站、机场)区仓库以及出口装运能力的配合和协凋,以保证国内外物流畅通,少出现或不出现在某一层仓库储存过多、过长的不均衡状态。
再次,国际物流网点规划要考虑现代物流技术的进展,留有余地,以备将来的扩建。进展外向型经济,扩大国际贸易,增强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建立健全高效、通畅的国际物流体系,实现国际物流合理化和国际贸易扩大化。
国际物流体系合理化的措施
我国的国际物流体系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为了促进我国国际物流体系更加合理,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合理选择和布局国内、外物流网点,扩大国际贸易的范围、规模,以达到费用省、服务好、信誉高、效益高、创汇好的物流总体目标。
第二,采用先进的运输方式、运输工具和运输设施,加速进出口货物的流转。充分利用海运、多式联运方式,不断扩大集装箱运输和大陆桥运输的规模,增加物流量,扩大进出口贸易量和贸易额。
第三,缩短进出口商品的在途积压,它包含进货在途(如进货、到货的待验和待进等)、销售在途(如销售待运、进出口口岸待运)、结算在途(如托收承付中的拖延等),以便节省时间,加速商品和资金的周转。
第四,改进运输路线、减少相向、迂回运输。
第五,改进包装,增大技术装载量,多装载货物,减少损耗。
第六,改进港口装卸作业,有条件要扩建港口设施,合理利用泊位与船舶的停靠时间,尽力减少港口杂费,吸引更多的买卖双方入港。
第七,改进海运配载,避免空仓或船货不相适应的状况。
第八,综合考虑国内物流运输。在出口时,有条件要尽量采用就地就近收购、就地加工、就地包装、就地检验、直接出口的物流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