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生产体系

国际出产体系的概述

跨国企业国际出产体系是指跨国企业控制下的国际价值增值行为的区位安排。其特点是:跨国企业利用全球资源,实现研究与开发、出产制造、采购与销售的全球优化配置。即价值链中区别环节的分布,以全球市场为操作平台,不再局限于一国的地理范围。其目的是从各国出产要素(如劳动力、自然资源、资本)的成本和质量差异中获得好处,以改变成本构成,降低总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功能,从而增强其竞争力。国际出产体系亦被称之为“以世界为工厂”、“以各国为车间”的全球化经营模式,因此把跨国企业称为全球企业似乎更能反映其国际出产体系的典型特征。以庞蒂亚克·莱曼汽车为例,该品牌汽车被人们称之为“21世纪世界工厂的产物”。它由美国福特汽车企业牵头,德国负责设计,零部件产自7个国家,最后在韩国组装成车,并销往世界各地。

跨国企业国际出产体系变化是其为适应全球经营环境的变化而做出的战略调整的结果。总体上看,有三大因素直接促成了跨国企业国际经营战略的调整。一是经济自由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贸易、投入、金融经营管理的自由化趋势方兴未艾。据联合国统计,仅2001年就有71个国家修改了有关外国直接投入的法律法规,以进一步改善投入环境,吸引外资。97个国家签署了158个双边投入协议,使双边投入协议总数上升到2099个,还签订了67项避免双重征税的条约。二是技术变革。信息技术革命正在改变企业竞争的方式。企业开始利用信息技术彼此对抗,企业间的竞争趋向快速、灵活、自动化、全球化。网络技术的进展不仅赋予了企业先进的经营管理方式,同时也催生了计算机化组织的新模式:网络化企业组织。三是竞争的加剧,迫使企业朝着灵活、高效、反应迅速的方向不断变革。即不断探索提高经济效益的新方式,其中包含合理安排出产区位,根据经营需要实行区别的经营管理模式,如股权安排与非股权安排、加强国际战略联盟的广度和深度等。

国际出产体系的特点

1.从全球出产价值链的角度合理配置资源。国际出产体系进展的趋势之一是走专业化道路,集中资源以加强核心竞争力。在出产价值链的技术开发、产品制造、市场营销三大环节中,跨国企业更多的是抓两头:一头抓技术创新、技术标准的制定和推广、新产品的开发和升级;另一头抓产品销售渠道,在品牌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环节上不惜重金。技术进步使当代国际出产体系派生出一种新的企业形式———新产业集群。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定义,产业集群是指企业集中于一种或数种产业,得益于由竞争者、买方和供方组成的网络协作关系。如芬兰以诺基亚为核心的电信设备产业集群、美国以英特尔和微软等为核心的电脑产业集群、加拿大的林业产业集群等。产业集群集中在高科技产业,它超越了直接市场交易方式,改变了市场交易系统。传统意义上的直接市场交易对象是产品,而产业集群交易对象是企业的能力,包含技术能力、融资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等。

2.通过“外包”业务,提高企业的灵活性。外包是国外比较流行的一种企业业务,即企业只注重进展核心业务,而其他业务则发包给专业企业去做,如企业所需的某些产品由原来自己内部出产变为从外部供应商处购买。外包战略的实质是给企业重新定位,截取企业价值链中比较窄的高利润部分,缩小经营范围,重新配置企业的各种资源,将企业有限的资源集中于最能反映企业优势的领域,以构筑企业竞争优势,使企业获得持续进展的能力。

3.合同制造商在国际出产体系中的作用突显。合同制造商是根据供货合同,为客户提给商品和服务的企业。合同制造商的兴起是近年来国际出产一体化进展的新趋势。与贴牌出产商相比,合同制造商的优势在于,它可同时为区别的客户提给产品和服务,因而具备较高的设备利用率和效率。合同制造商不仅拥有规模经济优势,而且具备相当的技术创新能力。在必要状况下,可为客户开发新产品,并承担与产品制造相关的其他业务,如物流和订购、产品的售后服务等。世界四大电子设备合同制造商分别是Solectron、Flextronics International、SCISystem和Celestica,它们的年销售额均超过100亿美元。

合同制造商的兴起,说明在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企业要得以生存除了必须拥有核心能力外,还要通过建立伙伴关系,使拥有区别能力的合作者通过协议结合在一起,形成共享核心能力的合作企业网络。企业网络的本质特征是灵活出产。灵活性贯穿于企业合作历程的各个方面,而不仅仅是出产历程。

国际出产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技术信息化等因素直接影响下,跨国企业经营战略正在做相应调整,其趋势是朝着专业化、组织结构扁平化和技术知识密集型方向进展。跨国企业经营战略的调整导致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中国企业应以跨国企业的战略调整为契机,更广泛、更深入地融入国际出产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以多种形式开展国际企业间的战略合作,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全球出产一体化给积极参与的国家带来进展机遇。出产一体化降低了出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对参与国经济进展是有利的。但能够进入国际出产体系的国家是有限的。 2000年,5个发达国家引进的国际直接投入占全球的74%;5个进展中国家引进的国际直接投入占所有进展中国家引进外资的74%,中国居首位。在制成品零部件出口方面,以中国为首的5个国家占进展中国家出口总量的78%。从上述统计看出,目前参与全球出产体系的国家是很少的。我国应抓住目前的机遇,在国际出产体系中稳固立足,并扩大阵地。

进入全球出产体系需要两种资源:一种是可流动的资源,包含技术、资本和劳动力;另一种是制度资源。中国成功地进入这个体系,是因为改革开放恰好适应了世界经济网络化的需要。联合国研究表明,1985~2000年,中国是制成品出口竞争最具活力的国家,高技术产品竞争力提高的幅度居世界首位。中国的竞争活力来自于对全球最有活力产业的参与,它们是电子工业、机械工业、运输设备工业、化学工业和服装工业。过去20年,中国这些产业的产品出口迅速增长。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含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