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发展

什么是城乡统筹进展

城乡统筹进展是指改变“城市工业、农村农业”的二元思维方式,将城市和农村的进展紧密结合起来,统一协调,全面考虑,树立工农一体化的经济社会进展思路,以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为总目标,以进展的眼光,统筹的思路,解决城市和农村存在的问题。

城乡统筹进展的对策思路

城乡统筹进展的总体对策思路

迄今为止, 国内对统筹城乡进展对策思路的研究, 紧要涉及统筹城乡进展的重点、关键、阶段性和切入点等方面。张宏宇(2005)认为城乡统筹应该考虑到农村公共品的供给、资源的有效利用、工业化农业化和城市现代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劳动力流动与产业转移之间的关系, 站在政策性高度对城乡统筹实行理论性的解析。杨涛、罗必良(2006)认为城乡统筹问题的实质是农村收入相对较低的问题, 解决农民低收入就必须提高农业效率问题, 而提高农业效率就必须减少农村劳动力和对农业、农村实行支持, 籍此最终实现城乡统筹。从区别的角度都说明了一个问题, 即城乡统筹进展, 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根本途径是工业化和城市化。

城乡统筹进展的专门对策思路

专门的对策紧要包含: 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统筹城乡的财政政策、统筹城乡的收入分配、统筹城乡的就业政策等。季建林(2003) 指出: 统筹城乡收入分配的重点问题是农民收入低、农民增收困难, 为此政府可以: 取消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以中央财政来支付农村教育科研、建立全国统一的农产品市场、创建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条件等。马克和(2006) 从税费改革的角度提出: 给与农民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国民待遇, 彻底废除农村税收负担, 建立统筹的金融市场, 为农民提给资金。张业圳(2007) 认为, 农村教育供给不足, 农村教育供求结构不良是造成乡滞后于城的紧要原因之一, 因此统筹城乡教育进展需要通过完善城乡的财政给付体制和加强城乡教育交流才能完成, 最终实现一体化的现代性公民教育。

城乡统筹进展的模式研究

对于城乡统筹的路径是实现学界并无异议,但是关于以何种模式来实现学界仍有争议。黄晋太认为中国有几种模式可以选择: 资源型工业化模式(以山西晋城、吕梁为代表),技术型工业化模式(惠州、佛山、东莞, 浙江的宁波、温州、绍兴, 江苏的苏南沿江等为代表) 和加工工业化模式(以东北地区、中部各省和西部省市区为代表, 需要充分利用种植业、养殖业、经济林业和山区土特产的资源优势, 大力进展生活日用品加工型产业, 进展绿色经济产业化体系) 。刘家强、唐代盛、蒋华(2006) 总结了三种模式: 珠三角“以城带乡”的模式, 上海“城乡统筹规划模式”和北京“工农协作, 城乡结合”的进展模式, 苏南以“乡镇企业为动力”的进展模式。四种模式都以城镇化为战略核心, 以城带乡; 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进展。

实现城乡统筹进展的紧要途径

(1) 体制和制度创新是城乡统筹进展的根本途径;

(2) 城镇化健康进展是城乡统筹进展的有效途径;

(3) 进展和壮大县域经济是城乡统筹进展的有效载体;

(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城乡统筹进展的集中要求和具体实践。

国外城乡统筹进展对我国的启示

1.加强公共服务和社会经营管理,形成城乡公共服务统一标准、流动可用新局面

农村社会与城市社会文明的差异是城乡差别的显著特点之一,也是城市偏向的二元进展模式的直接后果。统筹城乡进展必须统筹城乡社会进展,加快促进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进展。按照经济社会协调进展和人的全面进展的要求,统筹进展城乡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充分发挥城市的先发优势,推动城市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向农村延伸,着力形成社会事业城乡协调进展、社会保障城乡全面覆盖的新格局。

2.要因地制宜,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进展格局

区别国家、区别地区乡村重建的道路是不一样的。我们不可能完全照搬发达国家完全依赖政府强大财政供给或者农村剩余劳动力全部转移的路子,同时也应尽量避免部分拉美国家城市贫困和农村衰败同时并存的局面。中国各地区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差异较大,村镇建设将会出现多种模型。应该因地制宜,分区实行将是中国村镇建设的一个基本特点。

3.村镇建设的主体和关键还是农民本身

转变农民观念,促进农民就业,改善农民福利,使得农民与城镇居民真正对等,能适应集中出产生活才是村镇建设可以持续进展的途径。实施乡村教育计划,提高农民素质是中国彻底解决农村问题的核心与基本走向。

4.完善经营渠道,拓展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渠道

城镇建设必须走市场化道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通过政府的政策鼓励和资金引导,调动社会各方面投入的积极性,形成多元化的示范镇投融资体制。在政府预算中,要安排一定的财政资金,用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含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