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济

什么是城市经济

城市经济是指由工业、商业等各种非农业经济部门聚集而成的地区经济。

城市经济的特点

城市经济特点是:

①人口、财富和经济行为在空间上的集中;

②非农业经济在整个经济行为中占支配地位;

③经济行为具备对外开放性。

城市经济的进展

城市经济是人类社会进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随着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农业与手工业的分离和商品交换的进展,引起城乡分离而产生的。城市经济的进展不仅受整个社会出产力水平和出产关系性质的制约,而且总是同城乡关系的变化联系在一起的。

前资本主义社会,不论欧洲还是亚洲的城市,多数是当时社会的政治、军事和文化、宗教中心,是商业和手工业荟萃之地,城市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消费性经济的特色。资本主义的进展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机器大工业的出现,使工业日益集中,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加强了城市与外界的经济联系,促成了国内市场和世界市场的形成,引起了城市性质、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城市成为工业出产、商业、金融、交通的中心。资本主义使城市经济达到空前的繁荣和强大。这种城市经济是依靠剥削和掠夺农村经济而进展起来的。因此,它的进展历程,也是城乡对立和矛盾加剧的历程。

社会主义使城市经济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社会主义城市经济是以出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实行有计划进展的经济,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中国在1949年以前,近代工业进展缓慢,经济极其落后,内外贸易凋敝,城市数量少,分布不合理,居民生活贫困动荡。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经济进展的需要,在大力进展原有城市经济建设的同时,又新建了一批工商业城市。到1985年,全国设市建制的城市达到324个,其城市总人口(不包含市辖县)达到 21228万。城市基础设施和市政建设也有了很大进展。城市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并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到1985 年,设市建制的城市工业总产值占全国69.7%,全民所有制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的利润和税金占全国相应企业的79.5%,城市工业企业职工人数占全国的68.3%。

在中国,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城市以先进的技术装备武装农村,推动广大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农村则以自己的农副产品供应城市,支持城市的社会主义建设。城乡之间建立了平等互利的经济联系,走上了共同繁荣的道路,从而,为最终消灭城乡差别逐步创造条件。

本条目相关链接

  • 城市经济学
  • 城市经济圈
  • 城市经济导报[1]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含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