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质量

什么是审计质量

审计质量是指审计工作历程及其结果的优劣程度。广义的审计质量是指审计工作的总体质量,包含经营管理工作和业务工作;狭义的审计质量是指审计业务工作即审计项目质量,包含选项、立项、准备、实施、报告、归档等一系列环节的工作效果和实现审计目标的程度。

审计质量的内容

审计质量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审计结果的质量;

二是审计工作的质量。简言之,就是审计工作及其结果的质量。

审计工作质量是基础,审计结果质量又是审计工作质量的集中表现和最终反映。从社会大众反映来看,看重的是审计结果的质量;而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应该把握的是审计工作历程的质量。

审计质量特征

审计质量应具备客观性、可靠性、准确性、全面性、充分性、重要性、一致性和及时性等方面的特征。

  • 1、客观性。
    • 一是指审计人员要实事求是地检查与评价;
    • 二是指审计的结论能反映客观实际状况。
  • 2、可靠性。
    • 一是要求审计人员在审计历程中要办理完备的手续,要认真地搜集审计证据,审计证据要有可靠的来源渠道;
    • 二是要求审计结果和事实相符,不是伪造,没有歪曲。
  • 3、准确性。
    • 一是指审计人员在审查历程中一丝不苟、严肃认真、反复核对,定量定性准确,判断评价有很有据;
    • 二是指审计结果有客观、可靠、充分的审计证据支撑,审计结论恰如其分,没有水分。
  • 4、全面性。
    • 一是指审计人员在任务范围内尽可能地全面审查和评价;
    • 二是指审计结论能全面地反映被审计单位的实际状况。
  • 5、充分性。
    • 一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历程中尽可能的搜集充分的审计证据;
    • 二是指审计的结论能充分地反映被审计单位的客观实际。
  • 6、重要性。
    • 紧要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历程中以及在审计的结论中均遵循重要性原则。
  • 7、一致性。紧要是指审计人员的审查工作和审计结论,均反映了审计委托人或审计目标的需要。
  • 8、及时性。紧要是指审计人员的审查工作和审计结果,均能满足审计委托人或授权者在时间上的要求。

审计质量经营管理的要求

审计质量经营管理,实质上就是对审计工作及其结果优劣程度的控制,重点是对审计历程的控制。加强审计质量经营管理,有利于减少审计工作危机,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提高审计的质量。审计质量经营管理应达到以下三个方面要求:

1.全面经营管理

任何一项审计工作的质量,都是由审计系统的整个行为决定的。因此,有效的质量经营管理,理应是对审计系统的全面经营管理,否则很难从根本上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

2.连续经营管理

任何一项审计工作的质量,都与审计工作的全历程密切样关。因此,审计的质量经营管理,必须是贯穿审计历程始终的经营管理,它是一种连续的、不可间断的经营管理,从审计的准备工作到复审、后续审计工作都要严格经营管理,都要有清醒的质量意识。

3.及时经营管理

只有及时的经营管理,才是有效的经营管理。在审计质量全面、连续的经营管理中,必须充分体现其及时性,要及时地发现各个部门、有关人员在每个历程中的问题,并及时地采取纠正的措施,否则难以保证审计的质量。

要达到上述要求,必须要对审计工作实行全要素经营管理、全方位经营管理和全历程经营管理。

1.全要素经营管理

审计全面质量经营管理要对影响审计质量的各个要素执行全面控制。构成一项审计行为的要素紧要是审计主体(审计人员人审计客体(被审计单位人审计方式、方式和审计环境四个方面。通过”审计方式使审计的主体和审计的客体连接起来,而审计环境则是审计主体对审计客体发生作用的客观背景,这四个有机联系的方面共同作用,制约着审计质量,影响审计结论的正确、可靠,所以要保证和提高审计质量,必须对这些要素实施全面的质量控制。

2.全方位经营管理

审计工作紧要包含审计预测和计划、审计组织、审计人事、审计业务、审计信息和审计科研等审计业务工作,除此而外,还包含审计后勤工作等审计行政性工作,以及审计财务等经济性工作。保证和提高审计质量,必须对所有这些工作实施质量经营管理,如果每项工作的质量有了切实保证,审计结论的质量也就有了可靠保证。因此这就需要建立各项工作的质量经营管理责任制,注意各个方面的质量经营管理。

3.全历程经营管理

审计业务行为历程包含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报告阶段三个环节。审计全面质量经营管理需要对这三个环节分别实行质量控制,把好每个环节的质量关,保证和提高整个审计质量,保证最终审计结论的质量。

审计质量控制的方式

审计质量控制是指审计工作实行时保持审计质量规范性的一种方式。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因素》部因素一般是指被审计单位的内控制度和经营管理水平,职工的素质和国家的经济法规建设等。这些外部因素是不可控因素。影响审计质量的内部因素一般包含审计人员的素质、审计准则、审计法规、审计程序、审计科研工作开展,以及审计机关的行政经营管理制度建设等,这些因素是可控的。审计质量控制就是对这些可控因素的控制。

按照控制论的原理,审计质量控制是对审计工作质量全面的、系统的和连续的控制。按照发生控制的时间可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部分。

(一)审计质量的事前控制

审计质量的事前控制,是对审计的总体规划及审计工作实行前的控制。它包含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制定和不断完善审计法规,制定和完善审计准则,设计审计程序,编制审计计划,完善审计机构和组织等等所实行的控制。

1.建立和完善审计工作必要的标准制度,作为评价和衡量审计工作优劣的尺度。如审计准则、审计规范等。不得轻易更改。

2.根据具体的审计项目和审计目标,依照审计工作准则的规范要求,依照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和制度并结合所搜集的被审单位的信息、资料,研究制定出相应的审计计划、审计程序等。

3.根据审计项目及审计目标的需要,选拔合适的审计人员,成立审计组,并实行必要的培训。

(二)审计质量的事中控制

审计质量事中控制,紧要指对审计历程的控制。一是审计人员要认真地实行现场作业,搜集充分的审计证据,客观地实行评价,保证实事求是、公正不偏;二是审计人员要以事实为依据编写反映审计历程与结果的审计报告,并提出合适的意见与建议;三是审计机关要建立合适的审计质量把关组织,认真复核审计报告,提出恰当的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

(三)审计质量的事后控制

审计质量的事后控制即审计质量的反馈控制,紧要包含审计行政复议、后续审计控制和审计档案经营管理等。

建立审计回访制度,实行后续审计以检查审计建议的采纳状况,以及审计决定的执行状况,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建立审计档案经营管理,以保证审计档案的安全完整性。

审计质量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这个控制体系中的重点是对审计人员行为的控制。如强化质量意识,加强审计业务的培训和技术考核等。

审计质量控制措施与方式

审计质量控制措施是指为实现审计目标、规范审计行为而建立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相应的技术方式等,它是对审计实施历程的一种行为控制。

根据有关资料介绍,国外审计机构制定质量控制措施和程序时紧要考虑以下九个方面内容:

1.独立性:应保证审计人员在审计时保持超然独立的地位和态度。

2.委派审计人员:应保证审计工作由经过专门训练,具备专业技术的人员担任;若有助理人员参加应加以指导和监督。

3.咨询:应保证审计人员在遇到技术问题时能够得到专家的帮助和指导。

4.监督:应保证各项审计工作符合既定的质量标准。

5.雇佣:应保证审计人员能胜任自己的工作,具备完成审计任务的业务素质和水平。

6.提高业务水平:应保证审计人员定期接受培训以掌握履行其职责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7.晋升:应保证被提升的人员都能胜任其新职务。

8.接受新客户及继续为老客户服务:应保证对新客户和老客户经营管理的正直性有充分的了解,以避免与不正当客户打交道,减少审计危机。

9.检查:应保证对质量控制其他方面的检查程序行之有效。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含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