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工业化
机器大工业在公民经济中进展并取得优势地位的历程。它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使出产日益社会化,工人阶级队伍不断扩大,城市迅速进展。有社会主义工业化和资本主义工业化,它们的目的、道路和方式各不相同。
工业化通常被定义为工业(特别是其中的制造业)或第二产业产值(或收入)在国民出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中比重不断上升的历程,以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的历程。工业进展是工业化的显著特征之一,但工业化并不能狭隘地仅仅理解为工业进展。因为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程。在这一历程中,工业进展绝不是孤立实行的,而总是与农业现代化和服务业进展相辅相成的,总是以贸易的进展、市场范围的扩大和产权交易制度的完善等为依托的。
狭义的工业化,有代表性的是《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的定义,制造业和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及其就业比重不断上升的历程。广义的工业化,有代表性的是张培刚提出的定义,一系列基本出产函数连续发生变化的历程,不仅包含工业部门的进展,也包含“工业化了的农业”的进展,这与一般只强调工业自身现代化的工业化定义明显区别。
工业化是一个世界性概念。只有在商品出产有了一定程度进展的基础上形成了世界市场,并且一切国家的出产和消费都具备世界性的状况下,才会有工业化历程;衡量一个国家的工业化程度,也只能在和世界各国的横向比较中实行。
工业化是一个历史性概念。在人类历史上,工业的进展已经历过三次科学技术革命,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都区别程度地推进了工业化历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区别的历史时代,工业化又必然具备区别的内涵。
工业化是一个整体性概念。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整个国民经济中工业进展程度,与世界上先进的工业进展程度相比较的指标体系,而不是工业中某一部门、行业或某种产品的工业进展程度。
工业化最初只是一种自发的社会现象,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这种以大规模机器出产为特征的工业出产行为向原有的出产方式和狭小的地方市场提出挑战,老的出产方式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容量的需求。同时,资本积累和科学技术的进展又为工业化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工业化是一个相当长的进展历程。其初期,一些先行的工业化国家为实现人口自由流动和提给充足、廉价的劳动力,迫切要求打破原有的社会劳动组织系统。为此花费约100年时间。20世纪以来,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化成为世界各国经济进展的目标。工业出产的空间行为范围在工业化区别进展阶段具备较明显的趋向性。初期时,工业出产行为往往局限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点状分布),随交通条件的改善而呈线或带状向外扩散。最终达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相对的均衡分布状态。工业化的进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伴随大规模工业化而产生的日益严重的大气、海洋和陆地水体等环境污染,大量土地被占用,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加剧等,对社会、自然、生态造成巨大破坏,甚至危及人类自身生存,迫使各国对工业化的进展实行某种限制和改造。
工业化的内容
劳动资料的现代化。在紧要工业部门实现出产历程的机械化、自动化,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最新科技成果。
工业经营管理的现代化。在工业经营管理中,采用现代化的经营管理体制、合理化的出产组织、科学化的经营管理方式和电子计算机化的经营管理手段,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目的。
劳动者和经营管理者知识结构的现代化。劳动者和经营管理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普遍提高,在业职工构成发生变化,即在整个工业人员中,技术人员的比重将不断上升,直接出产工人的比重将逐渐下降;在工业经营管理人员中,具备专业知识的人员会迅速增加,而非专家职业的人数会减少。
工业部门结构的现代化。技术密集型工业的比重日益提高、新兴工业部门的建立与进展,是工业部门结构高度化的紧要标志。
紧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当代世界先进水平。例如,紧要工业产品产量、劳动出产率、紧要原料和能源的消耗水平、资金占用、先进机器设备的自给率等一些指标,都应该达到当代世界先进水平。
劳动资料的现代化是工业化的核心,工业经营管理的现代化与劳动者和经营管理者知识结构的现代化,是实现劳动资料现代化的基础,工业部门结构的高度化和紧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当代世界先进水平,是工业化在结构上和功能上的综合反映。
工业化的特点
技术革命和机器大出产促进了出产方式的转换。机器化大出产的出产方式越来越广泛使用,取代手工出产方式,不仅工业,而且农业、服务业等逐步采用先进的机械化、电动化、信息化的机器设备从事出产。传统工业化的标志是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
不断追求高效率和高效益。追求高效率和高效益是工业化的灵魂,是工业化的精神动力,无论是技术的革新还是市场的开拓、企业规模的扩大,无不是在这一动力的推动下实现的。
专业化分工日益深化,促进结构不断升级。在工业化阶段,同类产品的出产不断集中,提高出产效率和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获取规模经济效益;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和拓展,新的产业相继涌现;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动,产业结构沿着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第三产业的方向依次升级。出产集约化程度沿着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等几个阶段依次演进;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也往往随着工业化的推进而产生变迁。
普遍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等重要的硬约束。进展的条件区别,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等约束的途径和方式区别,必然产生了工业化道路选择的模式差异,带来了区别的进展影响和增长绩效。传统的工业化道路基本上是粗放型或资源消耗型的,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建立在资源高投入的基础之上,走的是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工业化道路的基本特征
工业化是一个动态的历程。工业化的实质是经济结构的转化历程,是农业份额的下降和非农业份额上升的历程。工业化的进程表现为主导产业不断更替、产业不断创新的历程,产业转换能力是一国经济进展能力的紧要决定性因素。
工业化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在区别国家和区别历史阶段,工业化的起点区别,道路区别,技术革命的内涵区别,工业化的速度也区别。如英国基本实现工业化经过了一百多年时间,日本用了70年,韩国用了30年。我国推进工业化经过了五十多年,至今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艰巨的历史任务。
工业化是一个综合的战略。工业化是经济社会进展的总体战略,在推进工业化的历程中,不仅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社会、政治、法律、文化、观念及习俗也会相应发生变革,从而实现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推动经济社会现代化向前进展。
工业化是一个必然的阶段。由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到知识经济,这是出产力进展的一般规律。工业化是承上启下的经济形态,是经济进展不可逾越的必然阶段。工业化是进展中国家由落后状态转变为发达状态、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可以说,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中,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具体体现。
工业化的模式和工业化水平的衡量标准
依据发动者是政府还是个人将工业化分为三类:一类是个人或私人发动;一类是政府发动;一类是政府和私人共同发动。大致上讲,可以将英国、法国、美国的工业化归为私人发动型,前苏联归为政府发动型,日本和德国归为政府和私人共同发动型。一般来说,私人发动的工业化往往属于“渐进型”,政府发动的工业化则属于“激进型或革命型”。渐进型工业化往往始于消费品工业如纺织工业和食品工业,激进型工业化则往往始于资本品工业如重工业。
参考大多数学者普遍采用的指标体系和衡量标准,反映工业化阶段演进的核心指标有以下几个。
人均国内出产总值。工业化初期人均GDP一般为280~560美元,中期为560~1 120美元,后期为2 100—3 300美元。
制造业增加值占总商品出产增加值的比重。国际上的划分标准认为这一指标低于20%为非工业国,20%~40%为正在工业化的国家,40%~60%为半工业化国家,60%以上为工业国。
就业结构。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劳动力的比重,工业化初期为80%以上,中期为50%~` 80%,后期为25%以下。
城市化水平。一般认为工业化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应在60%以上。
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概念及其关系
深刻把握“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涵义,首先要求人们要清楚地认识什么是信息化,什么是工业化。“化”是指一种趋势,一种进程,也可以指由一种特定的力量(包含技术、观念、文化和自然气候等)引起的持续的改造状态。
从字面上理解,信息化是指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出现的、以信息作为重要的出产和生活资源的一种持续的社会改造和进化历程。也就是说信息和信息技术将广泛应用于人类的出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引起社会结构的各个方面发生深刻变化。工业化是指相对于农业来说出现的以工业出产和城市生活占一个国家的主导地位的历程。通常是指以机器大出产的应用历程为紧要特征。按照《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权威的定义,工业化乃是机器大工业诞生以来经济结构的变动历程。 “一种明确的工业化历程的一些基本特征是:首先,一般说来,国民收入(或地区收入)中制造业行为和第二产业所占比例提高了,或许因经济周期造成的中断除外。其次,在制造业和第二产业就业的劳动人口的比例也有增加的趋势。在这两种比率增加的同时,除了暂时的中断以外,整个人口的人均收入也增加了”。这样看来,信息化也应该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历程,而且最先导致经济结构出现明显的变化。
进一步来看,信息化与工业化是人类文明进程中两个重要的社会进展阶段,是人类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的两个基本标志。我们知道,由于科技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引发了社会的结构性变化。按照通常的自然逻辑来看,信息化是建立在高度的工业化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西方发达国家从上个世纪中叶开始的信息化高潮,是建立在高度的工业化基础上的,是工业化和科技进步到一定程度的结果。
当然信息化的进展,也会促进和改造工业化。目前,信息化和工业化正处于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融合中。但是人类进展的顺序并不一定是直线型的,也就是说在某些落后的地区不必完全遵照“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即定技术进展路线,而是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那就是我们在实践中逐渐总结出来的经验——“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一种互助合作的关系——新型工业化道路和有根基的新型信息化模式。
这里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社会跨越式进展并不等于可以直接跨越工业化。在人口众多、素质不高、社会进展多样化和多层次化的状况下,要普遍进入信息社会,工业化是一个必须的历程,而不能被整体上跨越。实现社会中的跨越进展决不是不要工业化,而是如何协调好工业化与信息化两者之间的进展关系,利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快速进展。
参考文献
- 杨冰之.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基本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