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工资支付
工资支付,就是工资的具体发放办法。包含如何计发在制度工作时间内职工完成一定的工作量后应获得的报酬,或者在特殊状况下的工资如何支付等问题。
工资支付的内容
紧要包含:工资支付项目、工资支付水平、工资支付形式、工资支付对象、工资支付时间以及特殊状况下的工资支付等。
工资支付的项目,一般包含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状况下支付的工资。但劳动者的以下劳动收入不属于工资范围:(1)单位支付给劳动者个人的社会保险福利费用,如丧葬抚恤救济费、生活困难补助费、计划生育补贴等;(2)劳动保护方面的费用,如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工作服、解毒剂、清凉饮料费用等;(3) 按规范未列入工资总额的各种劳动报酬及其它劳动收入,如根据国家规范发放的创造发明奖、国家星火奖、自然科学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中华技能大奖等,以及稿费、讲课费、翻译费等。
工资支付的时间和要求:我国工资支付的法律规章明确规范,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行为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工资应当按月支付,是指按照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工资。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对于实行小时工资制和周工资制的人员,工资也可以按日或周发放。对完成一次性临时劳动或某项具体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按有关协议或合同规范在其完成劳动任务后即支付工资。
用人单位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但有下列状况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工资:(1)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2)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3)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4)法律、法规规范可以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的其他费用。
另外,以下减发工资的状况也不属于"克扣":(1) 国家的法律、法规中有明确规范的;(2) 依法签定的劳动合同中有明确规范的;(3) 用人单位依法制定并经职代会批准的厂规、厂纪中有明确规范的;(4) 企业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相联系,经济效益下浮时,工资必须下浮的( 但支付给提给正常劳动职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5)因劳动者请事假等相应减发工资等。
"无故拖欠"不包含:(1)用人单位遇到非人力所能抗拒的自然灾害、战争等原因,无法按时支付工资;(2)用人单位确因出产经营困难、 资金周转受到影响,在征得本单位工会同意后,可暂时延期支付劳动者工资,延期时间的最长限制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行政部门根据各地状况确定。除上述状况外,拖欠工资均属无故拖欠。
工资支付的流程
从法律角度和实际操作层面来讲,企业制定的薪酬制度最终落实于工资的支付环节,因此有必要首先对工资支付的流程予以梳理。
(1).确定工资支付的项目及工资总额
根据企业的薪酬制度或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确定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总额及工资包含的项目;
(2).按照周期对劳动者实行工作考勤记录,确定劳动者提给正常劳动的时间及劳动者的休假期间及其他非提给正常劳动的期间;
(3).根据薪酬制度、考勤休假制度及劳动者在一个劳动周期内的考勤记录按时足额向劳动者支付工资,并在支付时向劳动者提给本人的工资清单。
在支付工资的历程中,企业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支付,不得以实物或有价证券代替货币支付;第二,企业应将工资直接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劳动者本人因故不能领取工资时,也可以由劳动者授权的亲属代为领取,但应当有委托证明。第三,企业应及时支付工资。企业必须在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工资,并且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工资。如果工资按年结算,则应按月预付,到期结算。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以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对完成一次性临时劳动或某项具体工作的劳动者,企业应按照约定在其完成劳动任务后即期支付工资。工资如果按月支付,必须确定支付日期。如遇法定假日或休息日,通过银行发放工资的不得推迟支付工资,直接发放工资的,应提前支付工资。对实行年薪制或按考核周期支付工资的劳动者,企业应当每月按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的标准预付工资,年终或考核期满时结算。
工资支付的操作选择
首先是薪酬结构的选择。企业应在劳动合同或薪酬制度中对劳动者的薪酬结构予以明确,建议将劳动者的工资总额划分为基本工资、浮动工资、补贴,其中浮动工资可以包含考核工资、奖金及提成等。同时建议在保证基本工资部分大于或者等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前提下扩大浮动工资在工资总额中的比例,为企业(就某些岗位如销售等)根据劳动者的工作业绩调整工资预留出较大空间。当劳动者工作业绩没有达到或超过企业的要求时,企业可以根据劳动合同的约定或员工手册的规范经和员工协商一致后减少或增加劳动者的浮动工资。由于工资变动不涉及基本工资部分,因此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状况。
其次是工资支付时间的选择,举例说来,如果工资是按月支付的话,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状况选择在当月或者下月固定日期支付劳动者工资,但应注意,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一个月。
工资支付的形式
工资作为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紧要支付形式有: 一种是以货币形式支付,极个别是以实物形式支付。一般来讲, 工资紧要是以货币形式支付的。 《 劳动法》 第五十条明确规范, “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支付。” 《 工资支付暂行规范》 第五条规范“ 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 不得以实物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 其原因有三:
1 、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货币是价值尺度。 ①它能准确衡量所有商品和劳务价值; ②它能更好反映劳动者个人实际支付劳动量与劳动报酬的关系, 有利于寒现按劳分配; ③它便于劳动者之间实行比较, 有利于贯彻同工同酬原则。
2 、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货币担负交换手段、 支付手段的职能, 在经济生活中起媒介作用。 以货币作为支付形式有利于充分实现劳动者的消费欲望。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利。
3 、 以货币形式作为支付工资的基本形式, 符合国际通行的做法。 可以加强对工资分配的经营管理, 使劳动者个人收人货币化、 规范化。这将有利于清理各种工资性收人,提高收人分配透明度;加强对用人单位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和财务监督, 抑制工资外收人扩张。 也有利于建立个人收人申报制度, 强化个人所得税调节收人分配的功能。
工资支付的法律保障
工资支付的法律实施,劳动者能够在法律的保护下得到应得的劳动报酬, 《 劳动法》 和《 工资支付暂行规范》中都有具体的规范。
第一、 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和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 克扣劳动者工资是指在正常条件下,劳动者履行了劳动的义务, 并按规范的质量和数量完成了出产和工作任务, 应当得到的劳动报酬被用人单位无故不予支付的行为。拖欠劳动者工资,是指用人单位未能在规范的时间内支付劳动者工资。 克扣和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 都是对劳动者享有权的侵犯, 是法律禁止的行为。 《 劳动法》 第五十条规范: “ 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 《 工资支付暂行规范》 第十五条规范: “ 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
有下列状况之一的, 用人单位叮代扣劳动者工资: ①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②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 ③法院判决、 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扶养费、 赡养费; ④法律、 法规规范可以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的其他费用。 ” 第十六条规范: “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 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以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2 0 %, 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 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劳动行政部门、 政府有关部门、 工会组织对违反法律, 克扣劳动者工资或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用人单位具备行使监督、 纠正和要求赔偿损失的权利。
第二、 破产企业首先要支付单位劳动者的工资。《 工资支付暂行规范》 第十四条规范: “ 用人单位依法破产时,劳动者有权获得其工资。 在破产清偿中用人单位应按(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 规范的清偿顺序、 首先支付本单位劳动者工资。” 这是企业破产时, 对劳动者工资支付的法律保障。
企业违反工资支付义务的法律责任
1. 企业的法律责任
原劳动部《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劳部发〔1994〕481号)第3条规范,企业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以及拒不支付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除在规范的时间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25%的经济补偿金。
《劳动合同法》第85条规范,企业违反工资支付义务,包含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范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或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企业按应付金额的50%-100%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根据上述规范,如果企业违反了工资支付义务,除了要支付或补足劳动报酬之外,还有可能承担对劳动者民事赔偿责任,可见企业的违规成本是比较高的。
2. 劳动者的救济方式
根据劳动合法第38条及第47条的规范,企业未及时足额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企业按照法律规范向其支付解除合同的经济补偿金。除此之外,根据上文中关于企业法律责任的阐述,劳动者还可在企业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时要求企业加发相当于其工资报酬25%的经济补偿金。综合起来讲,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主张和维护自己的权利:
(1)劳动者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仲裁委员会就上述事项申请劳动仲裁,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劳动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上述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仲裁申请。
应当注意的是,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范,如果有关追索劳动报酬的争议金额没有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那么仲裁裁决仅对企业具备终局效力,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的,仍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有关追索劳动报酬的争议金额超过了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那么仲裁裁决对劳动者和企业都不具备终局效力,任何一方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均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在企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状况下,劳动者除可以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之外,还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的规范向当地有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在5日内通知劳动者是否受理,受理之后,经审查申请符合法律要求的,人民法院将在受理之日起15内向企业发出支付令,申请不成立的,裁定予以驳回。如果企业在收到支付令15日内提出书面异议并被法院支持导致法院裁定支付令失效的,劳动者也不是全无办法。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三条的规范,只要劳动者手里有企业的工资欠条,就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不用在此之前先去申请劳动仲裁。如果企业在收到支付令之后超过15日既不提出异议也不履行支付令的,劳动者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