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的由来

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生态经济时谈到的。波尔丁受当时发射的宇宙飞船的启发来解析地球经济的进展,他认为飞船是一个孤立无援、与世隔绝的独立系统,靠不断消耗自身资源存在,最终它将因资源耗尽而毁灭。惟一使之延长寿命的方式就是实现飞船内的资源循环,尽可能少地排出废物。同理,地球经济系统如同一艘宁宙飞船。尽管地球资源系统大得多,地球寿命也长得多,但是也只有实现对资源循环利用的循环经济,地球才能得以长存。

循环经济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环境保护思潮兴起的时代,首先是在国外出现,经历了近十多年的进展。在20世纪70年代,循环经济的思想只是一种理念,当时人们关心的紧要是对污染物的无害化处理。20世纪80年代,人们认识到应采用资源化的方式处理废弃物。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可持续进展战略成为世界潮流的近些年,环境保护、清洁出产、绿色消费和废弃物的再生利用等才整合为一套系统的以资源循环利用、避免废物产生为特征的循环经济战略。

循环经济的定义

循环经济,它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历程中,建立起一种新形态的经济,循环经济在本质上就是一种生态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行为。是在可持续进展的思想指导下,按照清洁出产的方式,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出产行为历程。它要求把经济行为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行为.

循环经济的紧要特征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科学的进展观,一种全新的经济进展模式,具备自身的独立特征,专家认为其特征紧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新的系统观。循环是指在一定系统内的运动历程,循环经济的系统是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构成的大系统。循环经济观要求人在考虑出产和消费时不再置身于这一大系统之外,而是将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将“退田还湖”、“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生态系统建设作为维持大系统可持续进展的基础性工作来抓。

二是新的经济观。在传统工业经济的各要素中,资本在循环,劳动力在循环,而唯独自然资源没有形成循环。循环经济观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仅仅沿用19世纪以来机械工程学的规律来指导经济行为。不仅要考虑工程承载能力,还要考虑生态承载能力。在生态系统中,经济行为超过资源承载能力的循环是恶性循环,会造成生态系统退化;只有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的良性循环,才能使生态系统平衡地进展。

三是新的价值观。循环经济观在考虑自然时,不再像传统工业经济那样将其作为“取料场”和“垃圾场”,也不仅仅视其为可利用的资源,而是将其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不仅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而且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修复能力,使之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的进展时,不仅考虑人对自然的征服能力,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进展。

四是新的出产观。传统工业经济的出产观念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创造社会财富,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而循环经济的出产观念是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循环使用资源,创造良性的社会财富。在出产历程中,循环经济观要求遵循“3R”原则:资源利用的减量化(Reduce)原则,即在出产的投入端尽可能少地输入自然资源;产品的再使用(Reuse)原则,即尽可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并在多种场合使用;废弃物的再循环(Recycle)原则,即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力争做到排放的无害化,实现资源再循环。同时,在出产中还要求尽可能地利用可循环再生的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如利用太阳能、风能和农家肥等,使出产合理地依托在自然生态循环之上;尽可能地利用高科技,尽可能地以知识投入来替代物质投入,以达到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和谐统一,使人类在良好的环境中出产生活,真正全面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五是新的消费观。循环经济观要求走出传统工业经济“拼命出产、拼命消费”的误区,提倡物质的适度消费、层次消费,在消费的同时就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建立循环出产和消费的观念。同时,循环经济观要求通过税收和行政等手段,限制以不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的一次性产品的出产与消费,如宾馆的一次性用品、餐馆的一次性餐具和豪华包装等。

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区别

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人们以越来越高的强度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开发出来,在出产加工和消费历程中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环境中去,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导致了许多自然资源的短缺与枯竭,并酿成了灾难性环境污染后果。与此区别,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进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行为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历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出产和消费的历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而没有真正的废弃物,其特征是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从而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进展之间的尖锐冲突。

循环经济的立法原则

循环经济体系是以产品清洁出产、资源循环利用和废物高效回收为特征的生态经济体系。由于它将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程度,并且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因而大大降低了经济进展的社会成本,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进展。对于我国而言,大力进展循环经济,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题中应有之义。各级政府作为建立循环经济社会机制的主体,应抓紧制定相关的法规政策,逐步建立健全适应循环经济进展要求的经营管理体制和机制。尽管我国各地区的经济进展水平有一定的差异,但在制定相关法规政策时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注重技术标准而不是具体技术。政府在制定适应循环经济要求的法规政策时,应当注重规范最终产品的指标含量,以及在出产历程中所排放的废弃物的指标含量,而不是直接规范企业必须使用某种具体的节能环保技术。只有这样,才能使区别的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各展所长,创造出一个广阔的技术创新平台。否则,就容易限制企业多路径的创造力。

控制标准尽量贴近最终用户,同时鼓励上 游行业创新。贴近终端用户的标准规范,能使企业在产品设计、出产和分销渠道上有很大的创新空间,从而有助于实现对各种中间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而且,避免废弃物污染的工作从上游入手,往往会减轻下游的很多压力。因此,应当多制定一些鼓励上游企业实施技术创新、减少环境污染的政策法规。反过来说,如果从下游入手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由于上游各个出产环节对产品和部件或多或少地规范了其材质属性以及产品构造,就会对下游企业的污染治理工作构成许多复合型的约束条件,使得下游企业的治理或改造成本增大,难度提高。

考虑产业投入循环节奏,多阶段加以推进。产业投入循环有其自身的规律性节奏,即投入—经营—回报—积累—再投入。政府在制定相关法规政策时,应当考虑到相关行业的产业投入循环节奏,而不应一味地要求企业迅速应用高标准的环保技术,甚至不顾及其应用成本。如果考虑到产业投入循环节奏,就可以针对循环中的区别环节制定相应的导向性政策,如在投入环节,设立设计和建设方面的环保标准;在经营环节,设立出产、运输和回收利用方面的环保标准;在回报与积累环节,设立提留环保基金比例的政策;在再投入环节,设立更高的设计与建设方面的环保标准,从而使企业能够在长期的投入、出产、经营循环中持续地实行技术创新。同时,由于所制定的相关法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提高对企业技术标准的要求,这就使技术创新竞争在未来的企业市场竞争中成为一个紧要的竞争点,能够促使企业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相反,如果制定的法规很急迫地要求企业迅速应用高环保标准的出产技术或高标准的污染治理技术,而不考虑产业投入循环节奏,就可能会使企业将精力集中在如何规避这些法规上,而不是如何创新与变革现有的技术,这最终会导致企业没有任何技术创新。

整合协调有技术关联的法规政策。制定鼓励技术创新的法规政策,应避免把行业作为紧要的划分标准,而应当把技术性质作为紧要的划分标准。这是因为,就我国的国情来看,实现循环经济的最重要环节是变革许多现行的出产技术和经营技术,而行业之间的技术影响往往不是垂直而是交叉扩散的。比如,塑料工业的进展会直接影响冰箱、电视、空调、洗衣机、家庭日用品等许多行业的进展,通讯行业的技术进展会直接影响证券、航空、军工等行业的进展。因此,以技术性质作为紧要划分标准来制定鼓励技术创新的法规政策,是实现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含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