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计算的定义
成本计算,就是对实际发生各种费用的信息实行处理。我们计算成本,总是计算某个具体对象的成本。而企业规模有大有小,经营性质和项目各不相同,因而如何组织成本的计算,如何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只能具体问题具体解析,依实际状况而定。而一个企业发生的费用种类繁多,制造某个对象的历程又是由各个部门、各项出产要素密切配合,经过很多环节才最终形成的。所以,记录归类汇集和分配企业发生的各种出产费用,是--项比较复杂的工作。
成本计算单位
成本计算对象的计量单位。可以是实物单位,也可以是相对单位。实物单位如件、台、公斤、吨、千瓦小时等。相对单位以标准实物单位表示,标准实物量换算公式为:
标准实物量=实物量×换算系数
确定成本计算单位是为了计算产品的单位成本,以利于成本的比较解析。单位确定是否正确合理,尤其是相对单位,对产品成本计算的正确性有一定影响。
成本计算单位有时也可理解为担负成本责任的单位,如以车间或小组为单位计算成本,这里的单位具备成本中心的涵义。
成本计算对象
出产费用承担的客体,也就是归集和分配出产费用所确定的各个具体对象。成本计算对象的确定,为正确实行产品成本的计算提给了前提。在成本计算中,必须根据成本计算对象来设置明细账和归集出产费用。
出产的特点和经营管理的要求对于产品成本计算方式的影响,紧要表现在成本计算对象上。例如,由于出产工艺历程不可间断,或不需要划分几个出产步骤,因而,没有必要分出产步骤来计算产品成本,这时就要求按产品品种来划分成本计算的对象。又如,大批量多步骤出产,产品成本计算不仅要求按照产品品种计算产品成本,而且还要求按照出产步骤计算成本,这时就要求按每种产品及其步骤的成本作为计算对象。又如,在单件、小批装配或复杂出产中,为了反映和监督各种或各批产品成本计划完成的状况,产品成本的计算,就要求以每件或每批产品作为产品成本计算的对象。成本计算对象的确定,除了应考虑出产的特点以外,还应考虑成本经营管理的要求。例如,对于紧要产品,一般应按每一种产品作为成本计算对象,而对于那些出产工艺相同,所耗原料相同的产品,可以合并为一类,先按类别划分成本计算对象,分别计算每一类产品的总成本,然后再按一定的标准分别计算该类产品中的区别规格、区别等级的产品总成本以及单位成本。
区分区别的成本计算对象是区别成本计算方式的紧要标志。
成本计算方式
按一定的成本对象归集出产费用,以便计算出各种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方式。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式有: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成本计算方式的确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出产的特点和成本经营管理的要求。例如,在大量大批单步骤出产的状况下,只要求按产品的品种计算成本,这种成本计算方式就稳定之为品种法。又如,在单件小批多步骤的出产状况下,由于出产是按照客户的订单以及企业组织的出产批别组织出产,因此,产品成本就应该按照订单或出产批别实行计算,这种成本计算方式就称之为分批法。而在大量大批多步骤出产的状况下,往往不仅要求按产品品种计算方式称之为分步法。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可与基本方式结合使用的成本计算方式,例如,采用品种法计算成本,在产品品种规格繁多的状况下,为了简化成本计算工作,可以先将产品划分为若干类别,分别计算各类别产品成本,然后在各个类别内部采用一定的分配标准,计算出各个规模产品的成本,这种方式称之为分类法。在定额经营管理制度比较健全的企业中,为了加强成本的定额控制,还可以以定额成本为基础,计算产品的实际成本,这种方式就称之为定额法。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企业出产状况错综复杂,在实际工作中,各种成本计算方式往往是同时使用或结合使用的。这紧要取决于企业的出产特点,其目标是力求达到既要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又要简化成本的核算工作。
成本计算遵行的要求
1.合理确定成本计算对象。所谓成本计算对象,就是费用归集的对象.或者说是成本归属的对象。实行成本计算,必须首先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如果成本计算对象确定得不准确或不恰当,就会大大增加成本计算的难度,计算出来的成本不能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甚至不能完成成本计算的任务。
如何确定成本计算的对象呢?一般来说,成本计算的对象就是各种耗费的受益物,也就是耗费各种投入品后形成的产出物,是"制造"行为取得的直接成果,即"产品"。如工厂出产的工业品、农场出产的粮食、学校培养的学生、文艺组织摄制的电影、电视剧、演出的剧目等,都是一种"产品",都是成本的计算对象。
2.恰当确定成本计算期。所谓成本计算期,就是多长时间计算一次成本。从理论上说,产品成本计算期应该与产品的出产周期相--致。但这种状况只适合于企业的出产历程为一批(件)接一批(件),即第一批(件)完工了再出产第二批(件)的状况。而事实上现代企业的出产大都采用流水线的形式,不是一批接-批地出产,而是不断投产,不断完工,绵延不断,无法分清前后批次。在这种状况下,按批计算成本显然是很困难的,只有人为地划分成本计算期(一般是以--个月作为一个成本计算期),成本计算才有可行性。
3.正确选择成本计算的方式。由于企业的状况千差万别,成本的具体计算方式也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模式。经过人们的长期实践,形成了几种常用的成本计算方式,即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等。
恰当地确定成本计算的对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企业的规模、出产组织形式和技术特点区别,成本计算的对象也会不--样。例如,有的企业只出产最终的产成品,而有的企业除出产最终的产成品外,还出产各种各样的半成品。有的企业是采用大批量出产,而有的企业是采用小批量出产,甚至是单件出产等。
如果企业的产品不是成批出产,且只有一个步骤,一般可以直接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这种方式称为品种法。如果产品出产是以按批出产为主,则以批次作为成本的计算对象,这种方式称为分批法。
如果产品出产要分成若干个步骤,中间有半成品,并且产品是连续不断的大量出产或大批量的出产,则以每个步骤的半成品和最终产品为成本的计算对象,这种方式称为分步法。
4.合理设置成本项目。为了比较全面、系统地反映产品的成本耗费状况,使成本计算能提给比较丰富的信息,在计算产品成本时,不仅要计算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而且要对 总成本按用途分类,以反映产品成本的组成和结构。这样,便于我们对成本实行控制,也便于我们解析产品出产中的经济效益问题和对出产部门实行考核评价。
在计算产品成本时,一般把成本分成三个项目,即:
①直接材料; ②直接人工; ③制造费用。
有的企业规模比较大,出产历程比较复杂,成本项目分得比较细。如果单位的规模很小,出产历程也很简单,可以只划分为两个项目,即:
①材料费用; ②其他费用。
5.合理选定费用分配标准:土产历程往往是比较复杂的,-项费用发生后,其用途往往不止-个,出产的产品不止一种,成本计算的对象也不止一个。这样,-项费用发生后,往往不能直接地、全部地记入反映某一个对象的明细账户,而需要把这项费用在几个对象之间实行分配。
那么,哪个对象负担的费用应该多--点,哪个对象负担的费用应该少一点呢?其分配的原则是:"谁耗费,谁负担",或者是"谁受益,谁负担"。但是,要对费用实行精确的分配是比较困难的,要对一定对象所发生的成本消耗(受益)状况实行准确的计量,同样是比较困难的。在对费用实行具体分配时,一般是选择一定的标准来实行分配。例如,材料费用一般可以按产品的重量、体积或定额消耗量实行分配,人工费用可以按工时实行分配等等。选择分配标准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但应该选择比较客观、科学的标准来对费用实行分配,这样就能 够比较真实地反映一定对象所实际发生的消耗状况。另外,某一种标准-旦被选定,不要轻易变更,否则就违反了一致性原则。因为分配标准的区别,也会人为地造成计算出来的成本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