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柱产业的概念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人们经常提到支柱产业,那么何谓支柱产业呢?顾名思义,是指在国民经济中出产进展速度较快,对整个经济起引导和推动作用的先导性产业。支柱产业具备较强的连锁效应:诱导新产业崛起;对为其提给出产资料的各部门、所处地区的经济结构和进展变化,有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我国现阶段的支柱产业是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和建筑业。
支柱产业的特征
- 大规模产出,在国内出产总值即GDP中占较大比重,有资料证明,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百分之五以上的,可以叫支柱产业。
- 市场扩张能力强、需求弹性高,进展快于其他行业。
- 出产率持续、迅速增长,出产成本不断下降。
- 扩大就业。
- 产业关联度高、长期预期效果好。
- 节约能源和资源。
支柱产业的准则
作为构造产业结构的倾斜式进展战略,“准则”是根据区域工业进展的总体状况而抉择进展先后的规范。但是准则对产业结构的“规范”一定是动态性的,必须随着产业结构的成长而超前变化。关键在于把握准则的绝对变化性不影响一定阶段相对的稳定性。
(1)罗斯托准则
又称“主导产业扩散效应最大准则”,强调支柱产业对经济和社会进展的影响力。美国经济学家华尔特·惠特曼·罗斯托认为,应选择扩散效应最大的产业或产业群作为一国的主导产业,重点扶持,加速进展,从而带动其他产业进展和社会进步。扩散效应的带动原理在于:一、回顾效应,主导产业高速增长,对各种要素产生新的投入要求,从而刺激这些投入品的进展;二、旁侧效应,主导产业的兴起会影响当地经济、社会的进展,如制度建设、国民经济结构、基础设施、人口素质等等;三、前向效应,主导产业能够诱发新的经济行为或派生新的产业部门,甚至为下一个重要的主导产业建立起新的平台。
(2)收入弹性和出产率上升率准则
又称“筱原基准”,强调市场需求对支柱产业进展的作用力。日本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就提出,产业的收入弹性和产业的出产率上升率是影响产业进展的两个紧要因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需求是推动产业进展最直接、也是最大的原动力,其结构变化也是产业结构变化和进展的原动力。 “收入弹性”大的产业,因产品增加而带来更大收入,进而创造了更大需求,从社会获得更大的进展动力;出产率上升较快的产业有着较快的技术进步速度,出产成本低,投入产出高,自然吸引资源向该产业移动,从而在产业结构中占有更大的比例。“筱原基准”的实质在于从供求两方面反映产业结构演进的内在根源,其意向在于把收入弹性和出产率上升率高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重点进展,使之上升为支柱产业。
(3)产业关联准则
又称“赫希曼标准”,强调产业结构的协同效应。支柱产业必须关联度高,有较强的前向、后向和旁侧关联效应,能够向各方向渗透,带动相关产业和地区经济的进展。产业结构的协同效应如何产生并起作用?市场扩张。阿尔伯特·赫希曼认为,市场扩张能促进出产的进展,而出产的进展又能带动其他产业进展。所以,应当以一个产业的产品需求价格弹性与收入弹性两个标准作为选择主导产业的具体标准,因为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大表明该产品市场前景广阔,这样的主导产业有可能比较顺利地成长为支柱产业。
(4)动态比较优势准则
根据德国历史学派先驱李斯特扶持幼小产业、保护民族工业的学说,在国际市场背景下,扶持本国暂时相对幼小的新兴产业,尽管短期内比较成本较高,但在政府保护下经过努力,就可以扭转出产费用劣势,赢得比较优势。
据此,应当用进展的眼光关注产业的潜在优势,尤其是在后发国家和地区,参照发达国家经历过的支柱产业部门更替,把在先进国家或地区曾经带动或正在带动产业结构演进,但在本国尚处于比较成本劣势的新兴幼小产业作为培育支柱产业的重点对象,通过国家扶持,使其比较费用逐步转向优势,进而成为带动产业结构升级的支柱产业。
支柱产业原则
1、区域优势与特色原则
地理环境,自然资源分布,社会经济进展水平、文化意识形态、传统习俗以及民族宗教信仰等客观因素和既成现实,形成区别区域经济进展的优势与劣势。根据比较优势准则,当然首选有利于充分利用本地特有的自然资源、区位优势,并能适应本地区出产力进展水平的特色产业作为支柱。但是,区位优势和特色形成应当建立于较大的比较范围,才具备较高的优势水准和竞争力;还须进一步区分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绝对优势是基于一个较大范围内以独有资源所形成的、不可比、不可替代的优势;相对优势是在一定范围内、在同类产业和产品中占据主导地位。具备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的产业都能形成特色,都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进展空间,关键在于确实把握特色、发挥优势。
2、有所不为,突出重点原则
“大而全”、“小而全”,观望、攀比,这是我国区域经济中常见的一种小出产习气,是区域间产业结构雷同、出产效率低下、重复进展、恶性竞争的根源。市场竞争最根本的是资源市场和产品市场的竞争,一个地区不可能所有产业都同样具备竞争优势,因此在支柱产业的选择中必须坚持有所不为,突出重点的原则,选择一、二个具备确定优势的产业作为突破口,形成“支柱”;再围绕“支柱”培养一批重点产业,形成支柱产业群,支撑整个区域经济协调健康进展。
3、技术开发原则
科学技术是第一出产力。进展支柱产业必须最大限度地增加其科技含量和进展潜力,因为科学技术水平是产品的产量、质量及实现升级换代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的推广运用还有利于节约能源,降低成本,保护环境,并且有助于提高出产经营管理水平,延长支柱产业的生命周期。只有源源不断地将新的科学技术注入支柱产业,才能使其适应市场变化,不断向深度和广度进展,达到投入成本利润最大化。
4、规模带动原则
规模经济带来规模效应,这是经济进展的一条定律:一、企业规模大更有利于适应社会化大出产和专业化分工,更有利于现代化的出产经营管理和技术开发;二、较大规模的企业由于各种出产要素相对集中,从而有条件较先使用先进设备和技术,及时根据市场变化而更新产品、提高品质,提高市场占有率;三、规模较大的企业有较强的科技研发能力、资本积累能力和自我进展能力。规模越大,其产学研结合得越好,并内部机制健全,则掌握和利用各种信息的能力就越大,自我进展能力相对越强,因而越具带动效应。
5、扶持培育原则
支柱产业进展、壮大的“原动力”是市场作用,但并不等于作为市场宏观调控主体的政府可以放手不管,“无为而治”。政府必须采取相应的调节、引导措施以补救市场本身的缺陷,促进支柱产业形成规模,优化结构。尤其在我国,市场机制尚不健全,市场本身的盲目性和滞后性,市场信息的屏蔽以及政治、军事和各种非经济因素影响客观存在,政府更有必要通过产业政策的规范作用和行政干预来引导支柱产业进展;实施有利于支柱产业进展的投入政策来扩大和改善投入、融资机制;加强能源、交通和信息等基础产业建设,改善基础设施,保证出产正常运行;扩大外贸经营自主权,鼓励企业向境外进展,尽快形成跨国大集团和企业。
支柱产业指标体系
1、一般标准
考察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在一定时期内的支柱产业,最终须将一系列准则、原则量化为相应的评价指标。一般的指标体系建立包含如下几个方面:
a.出产率上升率标准
以一定的出产率增长值来反映产业的技术特征。筱原的出产率概念是劳动出产率、资金出产率、能源出产率等诸出产要素出产率的加权平均。在一定时期,产业的出产率增长快,出产成本相应也下降快,经济效益就比较好,因而加快进展出产率增长快的产业就能较快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其理论内涵就是通过供给变化来反映支柱产业科技含量高、技术创新能力强的基本特征;实际意义就是政府应当优先进展代表先进技术,并具较高经济效益的产业。
b.收入弹性标准
表示人均国民收入每增加一个单位时对某一产品需求量的变化额。这种对应关系反映在价格不变条件下产业的产品需求增加率与人均国民收入增加率之比率上,收入弹性大于1,说明随着收入增加,需求增加更快;收入弹性小于1,说明随着收入增加,需求增长慢于收入增长。显然,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收入弹性高的产品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将逐渐提高,选择这些产业重点进展,符合市场法则,有助于产业结构演进。其理论内涵是通过需求变化反映产业产品的市场前景,获得加快进展的依据;实际意义就是政府应当重点支持那些提给国民收入多和收入弹性高的产业。据世界银行报告统计解析,人均收入从390~1230美元的国家,收入弹性分别为:运输和交通设备1.91,电器1.45,娱乐1.40,家用商品和服务1.28,香烟 1.20,燃料电力1.15,酒1.08,服装1.04,食品0.69。
c.产业关联度标准
反映特定产业在投入产出上对其他产业的前、后向关联程度。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大于1的产业才有能力促进和带动所有相关产业进展。其理论内涵是通过产业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变化来反映支柱产业对其他产业的直接推动作用;实际意义是政府应当优先扶持那些能带动其他产业进展的产业。
国家计委政策研究室在《中国支柱产业振兴方略》一书中提出了考察我国目前四大支柱产业的九项量化指标:一、工业增加值在GNP中的比重达到5%左右,产值占工业总产值8%左右;二,出口创汇稳定增长,国际市场占有份额上升,行业外贸进出口由净进口变为净出口;三、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总数的比重有所提高,同时在紧密相关的工业部门和服务行业就业人员大量增加;四、行业关联度高,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均大于1;五、较高的产业集中度和骨干企业的市场占有率,集约化、社会化的大出产方式,配套协作的企业组织网络;六、与国际同行业比较,技术比较成熟;七、需求收入弹性高于1,大体在1.5左右;八、经济效益好,附加价值率一般在25~40%;九、具备高于国民经济总增长率的、持续的、较高的部门增长率。
2、相关因素
完整的支柱产业指标体系还应当考察如下因素:社会状况——政治安定、法制健全和社会公平;人口素质——平均年龄、受教育程度、体质、信仰、风俗习惯等非经济因素;技术创新能力——包含整个地区宏观的和产业内微观的科学技术水平、研发能力;基础产业条件——交通运输、物流、邮电通讯等;资金保障体系——投入融资渠道、资金筹措方式等;现有产业优势——区域内规模较大、效益较好、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产业。
指标的选择必须具备客观性,尽可能排除主观因素的影响;可行性,尽可能采用有数据支撑的指标,而对数据不可得的指标只能舍弃;相对性,为准确反映每一行业在整个经济体系中所处的地位,选用的指标应是相对指标,即采用某一行业与本区域其他行业同一指标相比的指数形式,由此来考察支柱产业相对于其他产业的区别属性;动态性,确定工业支柱产业不仅是区别行业之间静态比较的结果,而且也是反映它们动态变化的历程。为此,比较历程应考虑指标的时间因素,通过指标的动态变化判断支柱产业在常态下的未来变化趋势。
3、地区支柱产业选择的特定基准
地区支柱产业必须顺应国家振兴支柱产业的方向,大体要以国家确定的支柱产业范围及其选择标准来实行,同时符合地方经济进展的要求,并根据地区经济进展目标的制约因素及在全国的正向作用,增加特定选择基准:
a.产业强弱系数
目标期内某产业(或子产业)增加值占地区工业增加值(或国内出产总值)比重与区域内或全国平均水平之比。若大于1可选,小于1则应十分慎重。产业强弱还体现为市场占有率和市场竞争优势指数。市场占有率表明该产业满足国家或地区产业对经济批量的要求,其重点子产业或重点企业产量在全国市场占有率应在5%以上;市场竞争优势指数的含义是:当其数值大于1时,意味着市场占有率大于产值比重,即产业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产业强弱系数的意义在于使地区充分考虑其产业素质水平以及在未来竞争中的地位,理性判断危机利弊。
b.比较优势系数
由比较集中率系数、比较输出率系数、比较出产率系数、比较利税率系数的乘积构成的一个综合指标。一般而言,支柱产业的比较输出系数都应大于1。数值越大,证明该产业产品的区际商品率越高,即高于全国平均输出率。而当比较优势系数大于1时,说明该产业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具备相对优势,数值越大,说明相对优势也越大。比较出产率指标就是产业劳动出产率的地区间比较,比值大于1时,说明该产业全要素出产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利税系数大于1,则说明地区某产业的经济效益与全国同产业平均水平相比具备优势,小于1时则处劣势;而当用该指标与地区其他产业作比时,则CT(比较值)值越大越好,选择CT值大的产业作为 “支柱”,才能担负起整个区域上缴国家财政收入和进展地方基础产业结构的重任。
从比较优势系数的构成可以看出,所谓“比较优势”包含“外生”和“内生”两个方面,其指归在于竞争优势。外生优势强调“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只要市场价格机制起作用,只要存在资源稀缺性,比较优势就会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地发生作用;内生优势是产业内部通过后天的专业化学习获得或通过投入创新经验积累而人为生发的,强调的是规模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知识创新和经验积累。因此,竞争优势实实在在地体现在对比较优势所蕴含的价值量的利用和经营管理的效率:在产业集聚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经营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欠发达地区尤其要明确自己的比较优势之所在。
c.完全就业系数
一定时期内地方某产业直接吸纳就业、扩展带来机会就业以及社会贡献就业总体上升速度与地方工业就业平均增长率之比,若接近或超过则可行。这一标准侧重考虑了对地区社会进展和稳定就业的权衡。国家选择支柱产业实行有限目标、重点进展,对资金和就业约束不十分在意,而地方政府必须直面这些问题。一般认为,当系数大于1时,这一产业可带动经济和就业全面增长,适宜作为支柱产业。
d.产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标
反映某一产业全方位经济效益。由下属六个单项经济效益指标加权求和而得到:增加值率、产品销售率、资金利税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全员劳动出产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各指标权重的求得方式:如果认为两个指标同等重要则取1,一个指标略重要则取2,重要取3,重要得多取4,极重要取5,反之则取倒数,依次类推。对各指标两两比较并列出矩阵,矩阵中各行自乘后再按所取的6个指标数开6次方根,每个指标6次方根值与这6个指标方根值之和相比较得出的比值,即为各指标的权重值。 这六项指标也是一般支柱产业解析模型中采用的变量因素。
e.特色产业或子产业标准
特色产业指地区资源条件中有高于或低于国家支柱产业技术层次的产业条件,对提高和改善产业结构水平有特殊作用的产业。比如内陆地区进展传统产业的特定优势,沿海开放地区进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相对优势,以及一些地区的特种工艺技术的产业。特殊产业标准的提出扩大了支柱产业的内涵和外延,有助于地区比较优势的发挥,而在大局上又丰富了产业结构的层次,尤其对于经济规模小的区域是进展支柱产业的一条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