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陷阱

什么是求职陷阱

求职陷阱是一系列用人单位以招聘、就业为名义实行非法谋利的行为,如求职者从事的工作内容与用人单位书面或口头承诺的不吻合,或诱使求职者支付就业协议外的额外资金,迫使求职者从事违背社会风俗的行为等。

求职陷阱出现的原因

据有关调查显示,遇到过求职陷阱的大学生求职者并不在少数,为什么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求职陷阱呢?这要从社会、组织、个人三方面实行解析。

1.社会因素

如前面所提到的,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这为一些用人单位利用大学毕业生对工作的渴求心理,制造各种求职陷阱、谋取非法利益,在客观上创造了行为空间。

2.个人因素

大学生社会阅历少,思想单纯,辨别力差,考虑问题往往简单化、表面化、理想化,再加上急于想找份工作的心理,很容易掉入居心不良的用人单位设下的圈套。

3.企业因素

由于我国目前就业市场的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一些企业单位利用网络、报纸等媒体频繁发布用人信息,它们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招聘到真正的人才,而是为了从求职者身上骗取更多的钱财,或者为了其他的目的。

这种现象得不到遏制,甚至有恶化的趋势,是因为很难对这些企业发布招聘信息的企图实行准确预知。按照目前的法律规范,只要招聘企业能够提给正规的营业执照和企业代码,就可以在有关媒体上发布招聘信息。只有当求职者掉人陷阱之后,才发现这些企业的不良动机。

常见的求职陷阱

(1)中介陷阱。

这类中介往往设施简陋,无正规的人员机构,是不够资格的“黑中介”,当求职者交纳数目不菲的中介费后,中介方就会列出种种理由,或者说招聘单位不要人、或者说还要等多长多长时间,来骗取毕业生的中介费,甚至有的单位根本就是假单位。而当求职者要求退钱时,他们便会一副无赖嘴脸,毕业生只会白白受害。

(2)招聘会陷阱。

此类招聘会大多名不符实,常常对外宣称有多少用人单位和岗位,职位层次有多高,很适合毕业生求职等等,而实际上多为虚假宣传。按照国家有关规范,只有专门的主管部门才能组织或批准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毕业生就业市场行为。因此毕业生在参加招聘会时,一看组织者,二看票价。通常来说,面向毕业生的就业专场要么免费,要么票价很低。

(3) 电话陷阱。

一般而言,毕业生在收到用人单位的回应后,会主动实行联系。有些人正是利用毕业生的这种心理,假借联系工作打 电话或发送短信给毕业生,让毕业生给一些收费很高的信息台回 电话,以骗取高额 电话费。

(4)合同陷阱。

在合同中,有的单位设置一些模棱两可或带有诱惑性的条件,毕业生在签订合同时一定要仔细阅读各项条款,慎重签约,注意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必要时咨询老师或听取法律专家的意见。

(5)试用陷阱。

在人才市场供需双方失信的状况下,“试用”成为一些用工单位获取廉价劳动力的途径,在毕业生上岗后一般都会有三个月的试用期。有些单位利用这一条款,要么在这一期间少付工资,要么使用期满后蓄意辞退。

(6)承诺陷阱。

有些单位为了招聘到优秀人才,有时会口头许诺一些工资、住房等方面的优厚待遇。当毕业生到单位后却发现这些待遇根本不能兑现。因此毕业生一定要注意:口说无凭,合同为据,关键还是签订合同。

(7)职位陷阱。

有些单位在招聘会时按照职位招聘,但毕业生报到后却安排到其它岗位,致使毕业生学非所用;有时甚至安判F干一些劳动强度极大的体力行为。对此,毕业生在签订合同时应该和单位明确约定。

(8)地点陷阱。

很多大企业在全国许多地方有分部,而参加招聘会的往往是大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因此,毕业生在应聘时容易产生错觉,以为工作地点在总部所在大城市,结果上岗后被安排到其它地区。对此,毕业生在面谈时必须咨询清楚,必要寸在合同上写明相关条款。

(9)传销陷阱。

很多的非法传销组织的不法分子通过“亲朋好友”、“同学”,以各种方式联系毕业生,以高回报和“参与创业”为诱饵,采取洗脑、上课、谈心、感情交流等方式,骗取他们高额传销费,有的学生陷入传销泥潭不能自拔、有的学生被传销组织控制无法脱身,有的自身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2m4年国家教育部、公安部联合发出紧急通知,禁止学生参与非法传销行为。

大学生求职陷阱的防范

为了避免陷入求职陷阱后给自身造成损失,大学生求职者应加强自我防范意识,提高防范的能力。总体来说,就是要做到注意“三忌”、把握两大原则、掌握“四法”。

1.注意“三忌”

(1)忌贪心

当看到招聘单位给出的诱人高薪待遇时,不要心动、更不要行动,而要保持头脑冷静,要知道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任何收获都要付出相应的劳动,待遇越高,信息的真实性有可能越低。即便招聘是真实的,也要首先衡量一下自己是否符合赢取如此高薪的职位能力要求,而不能为了追求薪水,去做无用的尝试。

(2)忌糊涂心

虽然现在工作不好找,但也不能随意找份工作应付自己,而要认真地解析这项工作是否适合自己,是否与自己的兴趣、理想、特长相符合。在实行面谈或被录用后,也要认真解析企业的具体状况,防止应聘成功后因得意忘形,一不小心掉入陷阱中。

(3)忌急心

将要毕业的大学生都会对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充满美好的憧憬,都急切找到一个能证明自己能力的舞台,以施展自己的人生抱负。但是如果过于急切,就容易对陷阱放松警惕,陷入用人单位设下的圈套。所以,大学毕业生在求职历程中,要好好把握自己,在对用人单位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再作出决定。

2.把握两大原则

(1)不随便签字

面试成功后,用人单位拿出协议或合同要求签字时,一定要慎重,认真阅读具体条款,并细细斟酌。特别是当遇到以推广、促销产品为名的民事协议时,千万不要签。

(2)不缴纳任何费用

到人才中介或职业介绍机构求职时,要了解对方是否有国家主管部门颁发的“特种行业经营许可证”。另外,凡是要求应聘者缴纳某种费用的用人单位,大多存在以此牟利的可能。对此,求职者应坚决拒绝缴纳,并停止应聘,当发现或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要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3.运用“四法”

(1)观察

在面试时,应注意留心企业的办公环境和工作人员的状态,以及接待人员的素质,以此捕捉企业是否正规、可靠。凡是办公条件简陋,几乎没有办公设备、办公场所或接待场所区别定的单位,所谓“经理”没有任何专业素养,面试时只谈缴费的,骗人的可能性较高。

(2)利用听觉

在面试时,通过仔细“偷听”单位工作人员交流的信息,或者通过与门卫、前台交流更多地了解企业的真实状况,这对于判断陷阱的有无会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3)询问

对于在求职历程中遇到的自己不了解的问题,要多向亲朋好友、老师、同学请教,他们会为你提给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和建议。当然,你也可以通过上网找资料、发帖询问的方式,求得相关问题的答案。

(4)提问

在与用人单位负责招聘的人员实行面试交流时,要善于抓住机会勇敢地提出自己有疑问的问题,以试探虚实,而不应该以弱势群体的姿态自居,只做回答,不敢提问,以免到头来,发现自己受骗了才后悔不已。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含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