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海洋生态环境
海洋生态环境是指整个海洋 生态系统,加上自然变化(地壳运动、洋流运动、大气运动)和人类行为影响(船舶航行、油气开采、大气污染物散落、江河污染水流入、海洋倾废、过度捕捞海产、过度开发利用海洋环境空间)。
海洋生态环境的内容
海洋生态环境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个动态历程,在没有外力干扰时相对平衡,自然变化(自然灾害)时,虽然会打破这种平衡,但大自然有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被打破的平衡会很快恢复;人类行为造成的影响,紧要是海洋环境污染,海洋环境污染态势一旦形成,则很难逆转,所以它是海洋生态环境系统头号敌人。全世界6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沿海大约60km的范围内。如像海洋生态旅游景区一般被界定为:以海岸带、海岛、远海和深海等海洋空间区域为依托,具备鲜明生态特征,注重亲近自然、保护自然,具备一定景观和界域的旅游地域系统。海洋生态环境是海洋生物生存和进展的基本条件,生态环境的任何改变都有可能导致生态系统和生物资源的变化,海水的有机统一性及其流动交换等物理、化学、生物、地质的有机联系,使海洋的整体性和组成要素之间密切相关,任何海域某一要素的变化(包含自然的和人为的),都不可能仅仅局限在产生的具体地点上,都有可能对邻近海域或者其他要素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和作用。生物依赖于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和繁衍。当外界环境变化量超过生物群落的忍受限度,就要直接影响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从而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海洋是人类社会可持续进展的战略资源基地,海洋资源存储巨大,是海洋经济进展的物质基础。我国海域辽阔,海岸线漫长,海洋环境多样,各种海洋资源包含海洋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能量资源、生态资源和港口、旅游资源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依靠丰富的海洋资源,大力进展海洋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海洋经济快速进展的同时,我国海洋环境和海洋生态也遭到了严重破坏,海洋环境保护任务繁重而迫切。
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
更合理的生态环境建设理念和政策应为“防治兼顾、以防为主”。对海洋生态环境建设来说,由于海洋综合治理状况的复杂性,有效治理的技术手段尚未成熟,“以防为主”更显必须;同时,由于海洋环境污染的流动性和海洋生态改善的共享性,跨区联合防治更显必要。
- 废水排放工程
废水排放工程会使潮间带和局部水域底质、水质严重恶化。受有机污染影响,使底栖生物在局部水域种类组成简单、生物量高、耐污种类逐渐减少,而耐污种却大量繁衍,生物多样性指数下降。排污口附近细菌总数和大肠杆菌数大大增加。局部水域污染, 导致悬浮物增加, 水质变差, 水质透明度下降,光照减少,水生植物大量减少,使鱼类产卵场、索饵场遭受破坏。氮、磷的大量排放,使水域严重富营养化,引发赤潮频频发生。赤潮周而复始的发生形成恶性循环时,将会破坏海区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原有生态系统出产力低下,从而对生态环境和渔业出产产生难以弥补的后果。
- 海洋航运资源开发
海洋航运资源开发中的航道治理工程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分建设期和营运期。建设期污染物紧要是疏浚、抛泥作业和船舶油污水排放。营运期污染物为航行船舶的含油污水、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疏浚、抛泥作业产生的弃土悬沙及其溶出物,使得局部水域悬浮物浓度增加,水体透明度下降,抑制浮游植物繁殖生长,导致水域初级出产力下降,从而导致水域食物链的变化。疏浚、就地取沙、抛泥作业和导堤建设,使底栖生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遭受破坏,导致底栖生物量下降。航道工程实施会改变鱼、虾、蟹类洄游路线和渔场位置,也会对某些水生珍稀动物的栖息地带来一些影响。
- 海上油气开采
海上油气开采使海水中石油烃和悬浮物含量增加。浮游植物对油非常敏感,会因油 的毒性及溶解氧缺少和光照减少而受到抑制或死亡;泥屑和水基泥浆对浮性鱼卵和仔鱼有一定的伤害;长期的累积效应,会使局部鱼类的种群结构发生变化。
- 海洋渔业养殖
池塘养殖中的饵料由于直接溶入或经生物排泄出无机营养盐类碳、氮、磷,*用于鱼、虾养殖和育苗出产的消毒物也会污染水体。网箱养殖中,残饵及鱼类代谢物使养殖区水体中悬浮物、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碳、氮、磷含量增加。残饵、鱼类代谢物中的非溶解部分会沉积在养殖区海底,增加有机碳含量和底质耗氧量,降低底质氧化还原能力,释放硫化氢、甲烷,增加氮、磷、重金属等含量,导致底栖生物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发生变化。贝类养殖中,贝类排泄物(假粪)沉积于海底,会导致底质环境质量下降,从而威胁底栖生物。
- 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
滩涂湿地丰富的藻类和有机碎屑支持无脊椎动物的生长繁衍,从而支持渔业的进展;湿地红树林有重要护岸作用,并为渔业提给养殖和育苗环境。而围海筑坝、添海造地等行为破坏了滩涂湿地的生态环境,围垦造成洄游通道阻隔,导致洄游性鱼类迁移路线改变或被破坏。由于湿地被围,如今已遭受破坏;围垦使入海径流量减少,引发河口下游生物种群生存栖息环境变化,导致水域生态系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