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出产成本
出产成本亦称制造成本是指出产行为的成本,即,企业为出产产品而发生的成本。出产成本是出产历程中各种资源利用状况的货币表示,是衡量企业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
出产成本是出产单位为出产产品或提给劳务而发生的各项出产费用,包含各项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直接支出包含直接材料(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备件、燃料及动力等)、直接工资(出产人员的工资、补贴)、其他直接支出(如福利费);制造费用是指企业内的分厂、车间为组织和经营管理出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含分厂、车间经营管理人员工资、折旧费、维修费、修理费及其他制造费用(办公费、差旅费、劳保费等)。
出产成本账户应设置“基本出产成本”和“辅助出产成本”两个明细表账户。为了具体反映每一种产品的出产费用和实际出产成本,该两个明细账户可按产品种类实行三级明细核算。
出产成本的构成
出产成本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部分组成。直接材料是指在出产历程中的劳动对象,通过加工使之成为半成品或成品,它们的使用价值随之变成了另一种使用价值;直接人工是指出产历程中所耗费的人力资源,可用工资额和福利费等计算;制造费用则是指出产历程中使用的厂房、机器、车辆及设备等设施及机物料和辅料,它们的耗用一部分是通过折旧方式计入成本,另一部分是通过维修、定额费用、机物料耗用和辅料耗用等方式计入成本。
出产成本的分类
按照出产成本计入方式的区别可分为:
1)直接费用。直接费用是指企业在出产产品的历程中所发生的直接材料耗费、直接人工工资和其他直接费用。
(1)直接材料费用,指企业在出产产品历程中所消耗的,直接用于产品出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紧要材料、外购半成品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和其他材料费用。
(2)直接人工费用,指企业在出产产品历程中,直接参加产品出产的工人工资以及按出产工人工资总额和规范的比例计算提取的职工福利费等。
(3)其他直接费用,指企业发生的除直接材料费用和直接人工费用以外的,与出产产品有直接关系的费用。直接费用应当按照其实际发生数实行核算,按照成本计算对象实行归集,直接计入产品的出产成本。
2)间接费用,即制造费用。间接费用是指应有出产成本负担的,不能直接计入各产品成本的有关费用。紧要是指企业各出产部门为组织和经营管理出产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含工资和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以及其他制造费用。间接费用应当按一定的程序和方式实行分配,计入相关产品的出产成本。
企业一定期间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发生的出产成本,企业应当根据实际状况,定当期产品的单位出产成本。构成企业一定期间的出产成本总额,对于当期选择合理的成本计算方式,实行成本计算,按照出产成本的经济内容区别可分为:
1)外购材料费用。指企业为出产而耗用的一切从外部购入的原材料、半成品、辅助材料、包装物、修理用备件和低值易耗品等。
2)外购燃料费用。指企业为实行出产而耗用的一切从外部购进的燃料
3)外购动力费用。指企业为实行出产而耗用的从外部购进的各种动力。
4)工资费用及职工福利费用。指企业应计入出产费用的职工工资以及按照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的职工福利费。
5)折旧费用。指企业所拥有的或控制的固定资产按照使用状况计提的折旧费用
6)利息支出。指企业为筹集出产经营资金而发生的利息支出。
7)税金。指企业应计入出产费用的各种税金,如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
8)其他支出。指不属于以上各项目的费用支出。
出产成本按经济内容实行分类,可以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发生了哪些费用,数额各是多少,用以解析企业各个时期各种费用占全部费用的比重,考核费用计划的执行状况。
出产成本的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成本是衡量出产消耗的补偿尺度,企业必须以产品销售收入抵补产品出产历程中的各项支出,才能确定盈利,因此在企业成本经营管理中出产成本的控制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出产成本法是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了一种成本计算方式,用出产成本法计算成本时,只将出产经营历程中发生的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计入产品成本,而经营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不计入产品成本,而是作为当期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出产成本是工业企业为出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直接费用、直接人工和间接制造费用的总和。企业原材料消耗水平,设备利用好坏,劳动出产率的高低,产品技术水平是否先进等,都会通过出产成本反映出来。换言之,出产成本的控制能反映企业出产经营工作的效果。
降低出产成本的途径
1.建立全面预算经营管理体系
全面预算经营管理是企业内部成本控制经营管理的一种方式,全面预算经营管理体系也是帮助现代企业在成本经营管理上成熟与进展的有效系统。企业通过建立全面预算经营管理系统,可以提升战略经营管理能力,加强核心竞争力,有效规避与化解经营危机,节约经营管理成本,提高利润收入。
建立以成本控制为核心的全面预算经营管理体系一般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2.树立企业成本经营管理战略观
企业成本经营管理必须打破传统观念,不能单纯从企业自身角度出发,而是要以市场需求为标的,树立战略经营管理的理念。经营管理者应着眼于外部环境,让成本经营管理真正涉及产品开发一设计一出产一销售一售后服务各个环节,树立全面的成本经营管理战略理念,从根本上实现经营管理观念的转变。
为了树立企业成本经营管理的战略观,企业应做到以下几点:
(1)以企业全局为基础,合理解析资源,实行全面预算,综合解析现况和预计将要出现的状况,包含企业内部、竞争对手及行业在内的整个价值链。
(2)正确认识成本,扩大成本控制新范围,明确成本经营管理的战略性眼光:拒绝追求短期利益,注重于长远的成本控制,将企业成本经营管理的重点放在发
展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上。
(3)改进成本核算办法,加大成本控制力度,着重对资产的耗费实行控制,使企业主动适应市场,快速实现低成本领先市场战略。
3.加强人力资源经营管理
人是企业经营管理中最活跃也是变数最大的因素。如果把企业看做一条船,“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古训对企业经营管理来说,同样适用。所以,加强人力资源经营管理是企业最能够获得潜力成本的一项措施,特别是在劳动力成本增长成为必然趋势的今天。
日本的人力资源研究报告指出:“工人教育水平每提高一个年级,技术革新者的比例平均增加6%;工人提出技术革新建议一般能降低成本5%,而科技人员的建议一般能降低成本10%~15%,特别是受良好教育的经营管理人员推广现代经营管理科学方式和技术,可降低成本高达30%以上。”
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经营管理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实行:
4.正确理解产品质量与成本的关系
质量和成本是一个辩证的关系。一方面,高质量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意味着高成本,在价格不变的状况下,企业的赢利可能会减少;另一方面,低质量的产品必然会影响长期的销售额,从而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如果不能正确理解产品质量与成本的关系,长此以往,将会给企业造成人力、财力持续浪费的恶性循环,产生成本也会更高。所以,企业需要摆正质量和成本的关系,选择能够取得合适经济效益的质量水平。
在面对质量和成本的问题上,企业要尽量避免或减少因为产品质量不好造成的成本增加,前提是要牢固树立“提高质量即是降低成本”的观念。
全面质量经营管理是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有效工具。它通过提高出产技术、改造产品设计、减少流程浪费来提高产品的质量,提高产品出产效率,降低废品率和返修的费用,从而降低产品成本。
全面质量经营管理的实施步骤:
通过加强质量经营管理,全力推进精益出产,降低废品率,提高质量改善意识,坚持“最初就把事情做好”的质量原则,是杜绝浪费削减成本的最好办法。“零缺陷”就是“低成本”。
5.用经营管理创新来降低成本
成本经营管理中的产品创新要以企业全局为对象,从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出发,综合解析包含企业内部、竞争对手及行业在内的整个价值链,结合成本经营管理,实行创新。成本经营管理创新意识紧要体先在产品的设计上,在企业间的技术差别越来越小的今天,只有从创新人手才能有效地降低成本。创新可以从以下的方式着手(如下图所示)。
企业只有不断创新,不断用有效的激励方式激励创新,才能实现企业健康、快速进展。
6.全员成本经营管理和全历程成本控制
现代企业的成本经营管理是一个综合的体系,它包含企业的所有人员和全部出产历程。因此,应该让所有人都加入到这个成本经营管理体系中来,真正做到人人管成本,成本人人管。
为了让全体人员加入成本经营管理体系,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实行(如下图示):
通过实行全员和全历程的成本经营管理,形成人人关心成本、处处关注成本的局面。因此,通过全员企业成本经营管理,实现全历程成本控制,是企业降低成本的保障。
出产成本核算的要求
- (一)正确划分各种费用支出的界限(这五个要求,之间有个逻辑顺序的,按照这五个要求一步一步的走下去,成本基本就出来了)
为正确计算产品的成本,应划清各种费用支出的界限,一般应划清五个方面的费用界限:
1.划清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意思是说,划分清楚“出产经营管理性费用”和“资本性支出”(比如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对外投入等),这是最粗线条的划分。
2.划清产品制造成本与期间费用的界限:意思是说在“出产经营管理性费用”中,区分“出产性费用”与“经营管理性”费用,因为“经营管理费用”不进入产品成本,而是进入当期损益,进本年利润的。
3.划清各期间的费用界限:意思是说,把上一步中的“出产性费用”按一定的时间段来划分,一般是一个自然月为一段。每个月要结账的啊,呵呵。
4.划清各种产品应负担的费用界限:意思是说,把上一步里一个自然月中发生的“出产性费用”,按一定的归集方式归集后,分配给每种产品。
5.划清本期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的费用界限:意思是说,在这一种产品里,有的完工了,有的下月还要继续加工,所以上一步的成本金额,还要按一定的分配方式,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到此,产品出产成本就出来了。
这五个方面费用界限的划分,都应遵循受益原则,即谁受益谁负担费用;负担费用多少,应与受益程度大小成正比。这五个方面费用界限的划分历程,也是产品成本的计算历程。
- (二)合理选择资产计价方式
- 合理选择费用分配方式
- 分配率=某项费用总额/某种分配标准之和
- 某对象应分配的费用=某对象的分配标准数量x分配率
- (三)出产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1.对费用实行审核,确定产品成本的核算范围。小企业应正确划分应计人产品成本和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出产费用界限。
2.根据发生的各项费用的原始凭证和其他有关资料,编制各项费用分配表或费用分配汇总表,据以分配各项费用,并计入成本计算单。
3.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计算摊销待摊费用和计提预提费用。
将应计人本期的出产费用计人本期。凡应当由本期负担而尚未支出的费用,作为预提费用计入本期出产费用;凡已支出应当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出产费用,应当作为待摊费用,分期摊入出产费用。
4.归集和分配辅助出产费用,计算并确定辅助出产的费用或成本,并采用一定的方式分配转入各受益对象的相应账户。
5.归集和分配基本出产车间的制造费用。
6.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对既有完工产品又有在产品的产品,将月初在产品成本和本月出产费用之和,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实行分配,最终确定本期完工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 (四)产品成本计算的方式
- (1)品种法——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
要按产品品种设置基本出产明细帐或成本计算单,帐目中按成本项目设立专栏
出产费用归集
产品成本计算
- (2)分批法——以产品批别为成本为计算对象
一般应按订单或产品批别设置基本出产明细帐或成本计算单,帐中按成本项目设专栏。
出产费用的归集
产品成本计算
- (3)分步法——以产品的出产步骤为成本计算对象
出产成本的会计科目设置
为了核算出产成本,可设置出产成本账户实行核算,并可以分设基本出产成本和辅助出产成本账户核算。制造费用在未计入各产品成本计算对象之前,应先在制造费用账户中实行归集核算,然后再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各产品成本之中。
本期发生的出产成本加上期初在产品成本,减去期末的在产品成本,便能计算出本期完工产品成本。
出产成本的会计处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实行工业性出产发生的各项出产成本,包含出产各种产品(产成品、自制半成品等)、自制材料、自制工具、自制设备等。
企业(农业)实行农业出产发生的各项出产成本,可将本科目改为“5001 农业出产成本”科目,并分别种植业、畜牧养殖业、林业和水产业确定成本核算对象(消耗性生物资产、出产性生物资产、公益性生物资产和农产品)和成本项目,实行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企业(房地产开发)可将本科目改为“5001 开发成本”科目。
二、本科目可按基本出产成本和辅助出产成本实行明细核算。
基本出产成本应当分别按照基本出产车间和成本核算对象(产品的品种、类别、定单、批别、出产阶段等)设置明细账(或成本计算单,下同),并按照规范的成本项目设置专栏。
三、出产成本的紧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发生的各项直接出产成本,借记本科目(基本出产成本、辅助出产成本),贷记“原材料”、“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
各出产车间应负担的制造费用,借记本科目(基本出产成本、辅助出产成本),贷记“制造费用”科目。
辅助出产车间为基本出产车间、企业经营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提给的劳务和产品,期(月)末按照一定的分配标准分配给各受益对象,借记本科目(基本出产成本)、“经营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其他业务成本”、“在建工程”等科目,贷记本科目(辅助出产成本)。
企业已经出产完成并已验收入库的产成品以及入库的自制半成品,应于期(月)末,借记“库存商品”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基本出产成本)。
(二)出产性生物资产在产出农产品历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借记“农业出产成本”科目,贷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出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等科目。
农业出产历程中发生的应由农产品、消耗性生物资产、出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共同负担的费用,借记“农业出产成本——共同费用”科目,贷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农业出产成本”等科目。
期(月)末,可按一定的分配标准对上述共同负担的费用实行分配,借记“农业出产成本——农产品”、“消耗性生物资产”、“出产性生物资产”、“公益性生物资产”等科目,贷记“农业出产成本——共同费用”科目。
应由出产性生物资产收获的农产品负担的费用,应当采用合理的方式在农产品各品种之间实行分配;如有尚未收获的农产品,还应当在已收获和尚未收获的农产品之间实行分配。
出产性生物资产收获的农产品验收入库时,按其实际成本,借记“农产品”科目,贷记本科目(农产品)。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加工完成的在产品成本或尚未收获的农产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