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币定义
纸币是指以柔软的物料(通常是纸张)造成的货币。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纸币本身不具价值,虽然作为货币的一种,但其不能直接行使价值尺度职能。纸币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货币形式,而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纸币,是中国北宋时期四川成都的“交子”。
纸币简介
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是中国,时间约在公元九世纪。首次在欧洲使用的纸币是1661年由瑞典银行发行的,不过那时发行纸币只是权宜之计,并不是作为真正的货币。在1694年,英格兰银行创立,开始发行银单。银单最初是手写的,后来才改为印刷品。印刷的银单一经公众接受就成为真正的钞票了。
目前世界上共有两百多种纸币,流通于世界193个独立国家和其他地区。作为各国货币主币的纸币,精美、多侧面地反映了该国历史文化的横断面,沟通了世界各国人民的经济交往。目前世界上比较重要的纸币包含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和英镑等。
纸币本位制
纸币本位制(paper money standard)以不能与金银相兑换的纸币作为本位币,即作为价格标准和最后支付手段的货币制度。这个制度是在20世纪30年代金本位制完全崩溃以后在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又可以细分为两类:自由的纸币本位制和管制的纸币本位制。前者指纸币本位制的国际流通与汇率不受本国政府的干预,后者则无这两方面的自由。
银行券与纸币的联系与区别
银行券指银行发行的、用以代替商业票据的银行票据,是一种信用货币。
银行券和纸币本身都没有价值,这一点两者是相同的。
银行券和纸币的区别在于:
(1)纸币是从货币的作为流通媒介的职能中产生的;而银行券则产生于信用关系,是在货币作为支付手段职能的基础上产生的。
(2)纸币是由政府发行、依靠国家权力强制流通的;而银行券则是由银行通过短期商业票据贴现方式发行的。
(3)纸币不能兑现,而银行券可以兑现;
(4)纸币如超量发行就会贬值,而银行券不会贬值。
但是银行券不贬值需要一定的条件:一是银行券的发行量要以银行贴现的商业票据为依据;二是银行券必须能随时兑换贵金属货币,即银行券要有信用和黄金双重保证。
20世纪30年代世界性经济危机之后,资本主义各国相继放弃金本位制,银行券停止兑换黄金,从而出现了银行券纸币化现象。在当代社会经济中,由于各国银行券已经不再兑现金属货币,同进各国的货币已经完全通过银行的信贷程序发行出去,因此银行券和纸币已基本成为同一概念,成为现代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