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的含义
在市场经济中,经济危机一般含义是指在商品出产及交换历程中,由于经营管理不善、价格增减变动或消费要求变化等各种有关因素造成的,致使各经济主体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相背离,产生超出预期经济损失或收益的可能性。简言之,经济危机是指在市场经济中,经济行为主体的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的偏差。要理解这一概念,还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
1.要明确经济危机是市场经济特有的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因为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社会经济的运行机制是自给自足,出产和消费的全历程中除某些自然因素无从预测外,所有社会联系中几乎没有不确定性因素。而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产品经济,虽有市场经济的成分,但并不占主导地位。因此,经济行为中虽存在着经济危机因素,但并不能成为一种独立的经济现象。只有在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运行的主导机制是市场机制,出产社会化的程度不断提高,出产、交换、消费各个环节上的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经济危机这才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独立的经济现象。
2.承担经济危机的各市场主体目的相同。现代市场经济中。个人、家庭、企业、政府等各类经济行为主体尽管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各不相同,承担危机的能力和方式也不一样,但它们在实行各种经济行为时,在受市场经济规律支配的同时,又都采取种种区别的经济行为来达到同一目的,即以最小的经济代价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其经济行为的性质及危机效应相似。
3.经济危机这种经济收益上的偏差是一个预期性概念,而不是实际发生的结果。正是这种预期性,使得研究经济危机问题显得非常必要,对经济行为的预期危机性了解越全面,解析越透彻,研究越深刻,就越能最大限度地减小危机,增加收益。
总之,市场经济中的经济危机和经济利益是同时并存的,高危机往往伴随着高收益。因此,经济危机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能激励经济主体趋利避险,加强和改善经营管理,改进技术,更新设备,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经济迅速进展,又能使市场主体患得患失,顾虑重重,追求盈利的冲动受到可能蒙受的经济危机制约,使市场经济主体在经济行为理性化的同时,有可能失去进展的良机,由此而使经济运行趋于稳定或停滞。我们必须正视其抑制作用,强化危机制约的功能,同时采取积极的措施,充分发挥其激励作用。
经济危机的性质、特点
一般来说,经济危机紧要有以下一些特点和性质。
1.客观性。这是经济危机的本质属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价值规律在起作用,这就决定了市场经济具备敏感性,危机更是司空见惯,无论是整个社会还是其中的每一个行业或个人,无论是有组织的社会出产还是个体出产,无论是事前、事中还是事后,各种各样的经济危机都是一种客观实在,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这就要求各经济行为主体要正视这个现象,勇敢地接受这个事实,从而变危机压力为创新动力。
2.随机性。经济危机真正地发生带有极大地偶然性和突发性。在市场经济中,由于人们所面对的市场变化是无限的,而人们的认识能力却是有限的(有限理性、不完全信息),再加上各种危机因素不断地生成、累积,最终就会以突发的形式表现出来,即经济危机的产生是随机的,它的出现是没有特定规律的。这就要求各经济行为主体要严密监视环境出现的各种变化,一旦发现危机发生的征兆,就要立即采取措施,制订相应的对策,以应付危机的影响和干扰。
3.两可性。经济危机的两可性是指经济危机具备发生损失和不发生损失两种可能。损失和收益是人们对某一事件的结果的两种预测。二者不能离开事件本身而独立存在。换言之,经济危机是带来损失和产生收益的一种不确定性。因此,人们总是说:高危机,高收益。
4.连带性。在社会出产历程中,危机的爆发和影响往往具备连带作用。这是经济危机的特有属性。因为在出产历程中某一阶段、某一环节发生的危机,会相应地影响到后续阶段、后续环节的危机发生。即每一阶段的危机状况都会相应影响到下一阶段或进程的危机概率,具备连锁反应的特征,这是由社会出产行为本身就是一个连续历程所决定的。并且,经济危机又往往会导致社会危机的发生,使社会发生政治风波或政局不稳,如亚洲金融危机导致的印尼政局动荡、苏哈托下台,也影响到了日本政局的稳定和政府的选举等就是最好的说明。因此,在防范经济危机时,要特别注意这一特性,如果某个阶段、某个环节、某个链条出现了危机,就要相应地对下个阶段、下个环节、下段链条多加关注,并做好充分的防范准备。
5.强破坏性。这是与经济行为本身的性质相联系的一个特点。经济行为是涉及到人力、物力、财力的战略性工作,要比其他的社会行为占据和使用更多的资源。因此,一旦发生经济危机,这种危机所造成的破坏作用将是巨大的,它不仅危及到现有资源的安全性,而且还有可能制约经济的长期进展,还会带来大量的劳动力失业,使人们的生活水平下降,并由此导致社会经济秩序混乱。因此,各经济行为主体应采取积极的措施,努力把危机隐患控制在最小的限度之内。
6.可控性。经济危机的可控性是指随着人们识别和抵御经济危机的能力的不断增强,经济危机可在一定程度上被降低,或者使经济危机的不确定性得到进一步控制。即指市场行为主体依一定方式、制度对危机事前识别、预测,事中防范和事后的化解。例如,一个精明的投入者,面对危机较高的投入项目,可能会望而却步,放弃投入,将自己置身于危机壁垒之外。但总有人敢冒危机,他们经过详细的考究和论证,制订出一系列防范和规避的策略和方式,以独有的胆识和气魄,毅然将资金投入。结果,不但没有损失,反倒获得了巨额回报。由此可见,经济危机是可以化险为夷、转危为安的。
经济危机的分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危机作为一种客观经济现象,从区别的角度可以划分为区别的类型。
- 1.微观危机与宏观危机。
这是依危机所发生的范围来划分的。微观危机存在于个人、家庭与企业,对企业来说,无论从资本供给方还是从资本接受方来看,企业危机既包含在经营一家厂店或从事某一项目所面临的所有危机,也包含在收取资产收益中清单本身的变动。例如成本变动、销售量、价格、其他产品的竞争、技术过时、供给中断、火灾等,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企业的赢利能力。宏观危机则紧要存在于政府,如政府产业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投入政策、汇率政策等政策的调整,重大决策的形成及变动等因素都能影响到宏观经济形势的稳定。
- 2.客观危机与主观危机。
这是从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来划分的。客观危机是指在经济行为历程中由经济主体不可控制的因素所导致的经济危机。它一方面是指由自然原因而引起的非常性破84中国改革危机论坏事件,如 地震、台风、雷电、火灾、水灾等造成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是指各类社会环境因素所造成的危机,这是不以企业、企业、个人这些市场经济主体的意志为转移的。如政局不稳、政策变化、社会骚乱、战争以及各类重大事故和盗窃事件等。主观危机是指经济主体在其经济行为历程中,由于自身经营管理经验、决策能力、经营水平等因素所导致的经济损失的可能性。这类危机在出产、分配、交换、消费各个环节上都有可能发生。
- 3.静态危机与动态危机。
这是按危机的性质来划分的。静态危机是指只有损失的可能而无获利的机会的纯损失类型危机,因而又被称为纯粹危机,静态危机导致的后果有两种:一种是“没有损失”,一种是“有损失”。例如,汽车主人面临潜在撞车损失的危机。若撞车发生,车主即受到经济损失,若没有撞车,车主无损失,也无收益。一切自然灾害均为静态危机。静态危机的产生一般与自然力的破坏和人们行为的失误有关,并且在基本相同的条件下,静态危机一般可重复出现,从而更服从大数定律,即静态危机的变化较有规则,人们可利用概率论中的大数法则来预测它的损失机会的大小。它已成为危机经营管理的紧要对象。
动态危机指既有收益机会,又有损失机会的危机,因而又被称为投机危机。动态危机导致的结果有“盈利”、“有损失”、“没有损失”三种。例如,在股票、期货、外汇的投机买卖中,就存在着赚钱、赔钱、不赚不赔三种可能结果。动态危机与政治、经济、科技和社会的运动密切相关,且多为不规则的运动,也很难用大数定律来实行预测。
- 4.高度经济危机、中度经济危机和低度经济危机。
这是按经济危机的程度来划分的。经济危机的程度:第一取决于社会经济环境的稳定程度;第二取决于经济行为所涉及的经济技术前景的复杂程度;第三是可能造成损失的数额大小。这三方面的因素又由经济行为的性质、规模、技术条件、经济前景、行为时期以及自身能力等方面决定。一般而言,矿产勘探、技术开发等属高度经济危机;军工产品、公共事业属低度经济危机;机械加工、商品贸易等属中度经济危机。
- 5.可接受的危机与不可接受的危机。
这是按照对危机的承受能力来划分的。可接受危机指经济单位、经济主体在研究自身承受能力、财务状况的基础上,确认能够接受最大损失的限度,当危机低于这一限度即为可接受的危机。不可接受的危机是指超过经济单位、经济主体确认的上述限度的危机。
- 6.可保险的经济危机与不可保险的经济危机。
这是按经济危机能否得到社会保障与补偿来划分的。可保险的危机紧要是指自然灾害和不测事故造成的经济危机。国家可以根据历史资料的统计解析确定出发生的概率,估算出危机的程度和经济损失的平均值,并据此制订出区别的保险金交纳率,使各种重大危机给当事人造成的实际损失得以补偿。当然,保险制度只是通过使经济损失分散化(分散到众多的投保人)来减轻特定危机对某一特定当事人的危机程度,并不是从根本上消除危机的对策。而对于那些各类社会因素造成的诸如社会变革、经营管理、市场变化所带来的危机则没有什么保险制度。
- 7.可经营管理危机与不可经营管理危机。
这是按照危机经营管理的标准来划分的。可经营管理危机是指可以预测可以控制的危机,反之即为不可经营管理危机。如火灾、洪水、车祸、经营决策、投入出产、营销等属于可经营管理危机,而飓风、雷电等则属于不可经营管理危机。当然,可经营管理危机与不可经营管理危机是相对的概念。随着科技的进展,以及占有资料的增加和经营管理技能的提高,原来不可经营管理的危机将变成可经营管理的危机。如 地震,随着对 地震科学研究的进展和预测能力的提高,已经能够事先躲避其可能造成的损失,因而变为可经营管理风8.金融危机、出产危机和营销危机。这是依照商品出产历程的紧要层面来划分的。金融危机是指在资金的融通和货币资金的经营历程中,由于各种事先无法预料的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影响,使资金经营者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一定的偏差导致损失的可能性。因此,其量化概念就是:金融危机率=金融损失或金融危机成本或金融危机性资产÷金融资产×100%。市场金融中,这种危机的大小必然通过价格形式加以量化和度量。某种金融危机越大,其经营与经营管理的综合成本就越高。金融危机按照金融危机的对象来划分,它又可以分为银行信用危机、外汇危机、股票投入危机、债券投入危机、期货投入危机等几类。
出产危机是指经济行为主体在出产历程中承担的经济危机。在出产历程中,投入方向的确定,出产产品的选择、试制和出产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的多少与产业环境、出产技术、经营管理能力以及社会政治状况、市场的变化等因素密切相关,每一因素的不确定性都可能导致出产危机。
营销危机是指经济行为主体在商品销售历程中所承担的经济危机。商品交换是通过市场来实现的,而在开放的市场经济中,市场行情却瞬息万变,再加上人们的需求也El益更新,总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这就使营销危机日益明显。
经济危机的防范
经济危机防范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由于汇率的意外变动而给企业的业务现金流造成的损失。防范经济危机的有效经营管理模式,是通过调整销售收入和投人品的币种组合,使得未来销售收人的变化与投人品成本变化两者可以相互抵消。防范经济危机的对策有4个方面。
- 1.分散化经营
在这种战略指导下,跨国企业将经营业务深人到各个区别国家和不相连的各个行业中,通过分散化经营(Diversifying Operations)降低汇率变动所带来的经济损失,使整个企业业务现金流的波动较小。因为汇率变动会使母企业下的部分子企业在出产和销售上的有利影响部分地抵消其他子企业在出产和销售上的不利影响,从而降低对整个企业经营行为的影响。这种战略的理论依据是,一种货币升值带来的收益可以部分弥补另一种货市贬值所带来的损失。
- 2.营销经营管理
在这种战略指导下,跨国企业的做法是:当子企业所在国货币贬值时,母企业指令子企业可通过扩大销售额或提高产品定价来增加销售收入,部分抵消由于子企业所在国货币贬值而使母企业业务现金流减少的损失。在国际市场上,子企业所在地货币贬值,会使子企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相对下降,使子企业在定价策略上有了较大的灵活性和在出口市场上有了较强的竞争实力。例如,出口市场上某种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则子企业可以提高出口产品的价格(以子企业所在地货币计),直到与贬值幅度相等,销售收入的增长(以子企业所在地货币计)可以弥补母企业业务现金流的减少。反之,若该产品在出口市场上需求富有弹性,则可维持原有定价,扩大出口市场的占有额,增加销售收人。在东道国市场上,如果贬值前不存在强有力的进口品与之相竞争,则最佳策略是维持产品价格不变,使损失降至最低。若存在强有力的进口产品与之相竞争,则子企业所在地货币贬值,对进口产品不利。子企业可以根据东道国市场对产品需求弹性的大小,决定其是提高产品价格还是维持产品价格不变,扩大销售额,来增加子企业的销售收入。
- 3.出产经营管理
当子企业所在地货币贬值时,母企业应安排子企业用国内投入品替代成本上涨的进口投人品,从而维持其出产成本的原有水平。当子企业所在地货币升值时,子企业产品在国际出口市场上价格相对上升,引起销售额的下降,导致销售收入的减少。母企业应安排子企业增加具备高附加值的新产品的出产,促进产品的升级换代及提高制造差别产品的能力,维持子企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从而抵消因货币升值而使出口收入下降的损失;或通过增加进口投人品的比例或转向出产成本更低的国家或地区实行投入,以降低出产成本,获得较高收入。
- 4.分散融资
分散融资(Diversfying Financing)是以多种货币、多种利率、多种渠道融资,使区别的货币向区别的方向和区别程度的汇率波动相互抵消,以防止经济危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