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银行业的监督经营管理,规范监督经营管理行为,防范和化解银行业危机,保护存款人和其他客户的合法权益,促进银行业健康进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经营管理机构负责对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业务行为监督经营管理的工作。

本法所称银行业金融机构,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商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公众存款的金融机构以及政策性银行。

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金融资产经营管理企业、信托投入企业、财务企业、金融租赁企业以及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经营管理机构批准设立的其他金融机构的监督经营管理,适用本法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督经营管理的规范。

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经营管理机构依照本法有关规范,对经其批准在境外设立的金融机构以及前二款金融机构在境外的业务行为实施监督经营管理。

第三条银行业监督经营管理的目标是促进银行业的合法、稳健运行,维护公众对银行业的信心。

银行业监督经营管理应当保护银行业公平竞争,提高银行业竞争能力。

第四条银行业监督经营管理机构对银行业实施监督经营管理,应当遵循依法、公开、公正和效率的原则。

第五条银行业监督经营管理机构及其从事监督经营管理工作的人员依法履行监督经营管理职责,受法律保护。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干涉。

第六条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经营管理机构应当和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其他金融监督经营管理机构建立监督经营管理信息共享机制。

第七条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经营管理机构可以和其他国家或者地区的银行业监督经营管理机构建立监督经营管理合作机制,实施跨境监督经营管理。

第二章监督经营管理机构

第八条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经营管理机构根据履行职责的需要设立派出机构。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经营管理机构对派出机构实行统一领导和经营管理。

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经营管理机构的派出机构在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经营管理机构的授权范围内,履行监督经营管理职责。

第九条银行业监督经营管理机构从事监督经营管理工作的人员,应当具备与其任职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工作经验。

第十条银行业监督经营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应当忠于职守,依法办事,公正廉洁,不得利用职务便利牟取不正当的利益,不得在金融机构等企业中兼任职务。

第十一条银行业监督经营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应当依法保守国家秘密,并有责任为其监督经营管理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当事人保守秘密。

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经营管理机构同其他国家或者地区的银行业监督经营管理机构交流监督经营管理信息,应当就信息保密作出安排。

第十二条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经营管理机构应当公开监督经营管理程序,建立监督经营管理责任制度和内部监督制度。

第十三条银行业监督经营管理机构在处置银行业金融机构危机、查处有关金融违法行为等监督经营管理行为中,地方政府、各级有关部门应当予以配合和协助。

第十四条国务院审计、监察等机关,应当依照法律规范对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经营管理机构的行为实行监督。

第三章监督经营管理职责

第十五条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经营管理机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制定并发布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业务行为监督经营管理的规章、规则。

第十六条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经营管理机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范的条件和程序,审查批准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设立、变更、终止以及业务范围。

第十七条申请设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或者银行业金融机构变更持有资本总额或者股份总额达到规范比例以上的股东的,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经营管理机构应当对股东的资金来源、财务状况、资本补充能力和诚信状况实行审查。

第十八条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范围内的业务品种,应当按照规范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经营管理机构审查批准或者备案。需要审查批准或者备案的业务品种,由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经营管理机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作出规范并公布。

第十九条未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经营管理机构批准,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设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或者从事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业务行为。

第二十条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经营管理机构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董事和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实行任职资格经营管理。具体办法由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经营管理机构制定。

第二十一条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审慎经营规则,由法律、行政法规规范,也可以由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经营管理机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制定。

前款规范的审慎经营规则,包含危机经营管理、内部控制、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损失准备金、危机集中、关联交易、资产流动性等内容。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严格遵守审慎经营规则。

第二十二条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经营管理机构应当在规范的期限,对下列申请事项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书面决定;决定不批准的,应当说明理由:

(一)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设立,自收到申请文件之日起六个月内;

(二)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变更、终止,以及业务范围和增加业务范围内的业务品种,自收到申请文件之日起三个月内;

(三)审查董事和高级经营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自收到申请文件之日起三十日内。

第二十三条银行业监督经营管理机构应当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业务行为及其危机状况实行非现场监管,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督经营管理信息系统,解析、评价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危机状况。

第二十四条银行业监督经营管理机构应当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业务行为及其危机状况实行现场检查。

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经营管理机构应当制定现场检查程序,规范现场检查行为。

第二十五条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经营管理机构应当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实行并表监督经营管理。

第二十六条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经营管理机构对中国人民银行提出的检查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建议,应当自收到建议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回复。

第二十七条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经营管理机构应当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督经营管理评级体系和危机预警机制,根据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评级状况和危机状况,确定对其现场检查的频率、范围和需要采取的其他措施。

第二十八条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经营管理机构应当建立银行业突发事件的发现、报告岗位责任制度。

银行业监督经营管理机构发现可能引发系统性银行业危机、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发事件的,应当立即向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经营管理机构负责人报告;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经营管理机构负责人认为需要向国务院报告的,应当立即向国务院报告,并告知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财政部门等有关部门。

第二十九条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经营管理机构应当会同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财政部门等有关部门建立银行业突发事件处置制度,制定银行业突发事件处置预案,明确处置机构和人员及其职责、处置措施和处置程序,及时、有效地处置银行业突发事件。

第三十条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经营管理机构负责统一编制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统计数据、报表,并按照国家有关规范予以公布。

第三十一条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经营管理机构对银行业自律组织的行为实行指导和监督。

银行业自律组织的章程应当报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经营管理机构备案。

第三十二条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经营管理机构可以开展与银行业监督经营管理有关的国际交流、合作行为。

第四章监督经营管理措施

第三十三条银行业监督经营管理机构根据履行职责的需要,有权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规范报送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其他财务会计、统计报表、经营管理资料以及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

第三十四条银行业监督经营管理机构根据审慎监管的要求,可以采取下列措施实行现场检查:

(一)进入银行业金融机构实行检查;

(二)询问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要求其对有关检查事项作出说明;

(三)查阅、复制银行业金融机构与检查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对可能被转移、隐匿或者毁损的文件、资料予以封存;

(四)检查银行业金融机构运用电子计算机经营管理业务数据的系统。

实行现场检查,应当经银行业监督经营管理机构负责人批准。现场检查时,检查人员不得少于二人,并应当出示合法证件和检查通知书;检查人员少于二人或者未出示合法证件和检查通知书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有权拒绝检查。

第三十五条银行业监督经营管理机构根据履行职责的需要,可以与银行业金融机构董事、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实行监督经营管理谈话,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董事、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就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业务行为和危机经营管理的重大事项作出说明。

第三十六条银行业监督经营管理机构应当责令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规范,如实向社会公众披露财务会计报告、危机经营管理状况、董事和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变更以及其他重大事项等信息。

第三十七条银行业金融机构违反审慎经营规则的,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经营管理机构或者其省一级派出机构应当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或者其行为严重危及该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稳健运行、损害存款人和其他客户合法权益的,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经营管理机构或者其省一级派出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区别情形,采取下列措施:

(一)责令暂停部分业务、停止批准开办新业务;

(二)限制分配红利和其他收入;

(三)限制资产转让;

(四)责令控股股东转让股权或者限制有关股东的权利;

(五)责令调整董事、高级经营管理人员或者限制其权利;

(六)停止批准增设分支机构。

银行业金融机构整改后,应当向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经营管理机构或者其省一级派出机构提交报告。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经营管理机构或者其省一级派出机构经验收,符合有关审慎经营规则的,应当自验收完毕之日起三日内解除对其采取的前款规范的有关措施。

第三十八条银行业金融机构已经或者可能发生信用危机,严重影响存款人和其他客户合法权益的,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经营管理机构可以依法对该银行业金融机构实行接管或者促成机构重组,接管和机构重组依照有关法律和国务院的规范执行。

第三十九条银行业金融机构有违法经营、经营管理不善等情形,不予撤销将严重危害金融秩序、损害公众利益的,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经营管理机构有权予以撤销。

第四十条银行业金融机构被接管、重组或者被撤销的,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经营管理机构有权要求该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董事、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按照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经营管理机构的要求履行职责。

在接管、机构重组或者撤销清算期间,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经营管理机构负责人批准,对直接负责的董事、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直接负责的董事、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出境将对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通知出境经营管理机关依法阻止其出境;

(二)申请司法机关禁止其转移、转让财产或者对其财产设定其他权利。

第四十一条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经营管理机构或者其省一级派出机构负责人批准,银行业监督经营管理机构有权查询涉嫌金融违法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以及关联行为人的账户;对涉嫌转移或者隐匿违法资金的,经银行业监督经营管理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申请司法机关予以冻结。

第四十二条银行业监督经营管理机构依法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实行检查时,经设区的市一级以上银行业监督经营管理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对与涉嫌违法事项有关的单位和个人采取下列措施:

(一)询问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要求其对有关状况作出说明;

(二)查阅、复制有关财务会计、财产权登记等文件、资料;

(三)对可能被转移、隐匿、毁损或者伪造的文件、资料,予以先行登记保存。

银行业监督经营管理机构采取前款规范措施,调查人员不得少于二人,并应当出示合法证件和调查通知书;调查人员少于二人或者未出示合法证件和调查通知书的,有关单位或者个人有权拒绝。对依法采取的措施,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如实说明有关状况并提给有关文件、资料,不得拒绝、阻碍和隐瞒。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三条银行业监督经营管理机构从事监督经营管理工作的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规范审查批准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设立、变更、终止,以及业务范围和业务范围内的业务品种的;

(二)违反规范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实行现场检查的;

(三)未依照本法第二十八条规范报告突发事件的;

(四)违反规范查询账户或者申请冻结资金的;

(五)违反规范对银行业金融机构采取措施或者处罚的;

(六)违反本法第四十二条规范对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实行调查的;

(七)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其他行为。

银行业监督经营管理机构从事监督经营管理工作的人员贪污受贿,泄露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十四条擅自设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或者非法从事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业务行为的,由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经营管理机构予以取缔;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经营管理机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五十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五十万元的,处五十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五条银行业金融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由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经营管理机构责令改正,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五十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五十万元的,处五十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罚款;情节特别严重或者逾期不改正的,可以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其经营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经批准设立分支机构的;

(二)未经批准变更、终止的;

(三)违反规范从事未经批准或者未备案的业务行为的;

(四)违反规范提高或者降低存款利率、贷款利率的。

第四十六条银行业金融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由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经营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并处二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特别严重或者逾期不改正的,可以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其经营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经任职资格审查任命董事、高级经营管理人员的;

(二)拒绝或者阻碍非现场监管或者现场检查的;

(三)提给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报表、报告等文件、资料的;

(四)未按照规范实行信息披露的;

(五)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的;

(六)拒绝执行本法第三十七条规范的措施的。

第四十七条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按照规范提给报表、报告等文件、资料的,由银行业监督经营管理机构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八条银行业金融机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家有关银行业监督经营管理规范的,银行业监督经营管理机构除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至第四十七条规范处罚外,还可以区别区别情形,采取下列措施:

(一)责令银行业金融机构对直接负责的董事、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纪律处分;

(二)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董事、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

(三)取消直接负责的董事、高级经营管理人员一定期限直至终身的任职资格,禁止直接负责的董事、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一定期限直至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

第四十九条阻碍银行业监督经营管理机构工作人员依法执行检查、调查职务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经营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五十条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政策性银行、金融资产经营管理企业的监督经营管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范的,依照其规范。

第五十一条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外资银行业金融机构、中外合资银行业金融机构、外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的监督经营管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范的,依照其规范。

第五十二条本法自2004年2月1日起施行。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含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