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互换

利率互换概述

利率互换与货币互换在互换交易中占紧要地位。

利率互换是指两笔货币相同、债务额相同(本金相同)、期限相同的资金,作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的调换。这个调换是双方的,如甲方以固定利率换取乙方的浮动利率,乙方则以浮动利率换取甲方的固定利率,故称互换。互换的目的在于降低资金成本和利率危机。利率互换与货币互换都是于1982年开拓的,是适用于银行信贷和债券筹资的一种资金融通新技术,也是一种新型的避免危机的金融技巧,目前已在国际上被广泛采用。

利率互换的前提条件

利率互换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存在着这样的两个前提条件:

①存在品质加码差异

②存在相反的筹资意向

利率互换的原理

利率互换交易的基本原理就是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与利益共享。首先,根据比较优势理论,由于筹资双方信用等级、筹资渠道、地理位置以及信息掌握程度等方面的区别,在各自的领域存在着比较优势。因此,双方愿意达成协议,发挥各自优势,然后再互相交换债务,达到两者总成本的降低,进而由于利益共享,最终使得互换双方的筹资成本都能够得到一定的降低。下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实行说明。

假设有甲、乙两家企业,其信用等级及各自在固定利率市场和浮动利率市场上的借款成本如下表所示:

通过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甲企业由于信用等级高,在浮动利率市场和固定利率市场都有优势,但是。不难发现两企业固定利率之差为1.5%,而浮动利率之差仅为O.3%。因此,可以认为甲企业在固定利率市场具备比较优势。假设甲企业根据资产匹配的要求希望支付浮动利率利息而乙企业希望支付固定利率利息,如果二者按照各自原本的借款成本借款,总的成本为:6个月LIBOR+O.2%+10.5%=6个月LIBOR+10.7%。根据双方的比较优势,甲企业借入固定利率贷款,乙企业借入浮动利率贷款,然后再实行互换,总的成本为:9%+6个月LIBOR+0.5%=6个月LIBOR+9.5%。很显然,相对于不实行互换而言一共节省成本1.2%。双方可以按照事先确定的比例分享这部分节省下来的成本。比如,按照利益均分原则每一方就可以节省0.6%。具体的操作流程可以由下图演示:

假设二者利益均分,即每一方节省0.6%,X=9.4%,那么,甲企业的实际贷款成本为:9%+LIBOR-9.4%=LIBOR-0.4%,而乙企业的贷款成本为:LIBOR+O.5%-LIBOR+9.4%=9.9%。双方成本都节省了0.6%。

利率互换的特点

1.利率互换作为金融衍生工具,为表外业务,可以逃避利率管制、税收限制等管制壁垒,有利于资本的流动。

2.金额大,期限长,投机套利较难。绝大部分利率互换交易的期限在3—10年,由于期限较长,因此,投机套利的机会比较少,另外,利率互换一般属于大宗交易,金额较大。

3.交易的成本较低,流动性强。利率互换是典型的场外市场交易(OTC)工具,不能在交易所上市交易,可以根据客户的具体要求实行设计产品,无保证金要求,交易不受时间、空间以及报价规则的限制。具体交易事项都由交易双方自主商定,交易手续简单,费用低。因此,成本较低,交易相当灵活。

4.危机较小。因为利率互换不涉及本金交易,信用危机仅取决于区别利率计算的利息差,而且其中包含了数个计息期,能够有效地避免长期利率危机。

5.参与者信用较高。互换交易的双方一般信用较高,因为如果信用太低往往找不到合适的互换对手,久而久之,就被互换市场所淘汰。能够顺利参与交易的大都信用等级比较高。

利率互换的优点

①危机较小。因为利率互换不涉及本金,双方仅是互换利率,危机也只限于应付利息这一部分,所以危机相对较小;

②影响性微。这是因为利率互换对双方财务报表没有什么影响,现行的会计规则也未要求把利率互换列在报表的附注中,故可对外保密;

③成本较低。双方通过互换,都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同时也降低了筹资成本;

④手续较简,交易迅速达成。利率互换的缺点就是该互换不像期货交易那样有标准化的合约,有时也可能找不到互换的另一方。

利率互换的功能

(1)降低融资成本。出于各种原因,对于同种货币,区别的投入者在区别的金融市场的资信等级区别,因此融资的利率也区别,存在着相对的比较优势。利率互换可以利用这种相对比较优势实行互换套利以降低融资成本。

(2)资产负债经营管理。利率互换可将固定利率债权(债务)换成浮动利率债券(债务)。

(3)对利率危机保值。对于一种货币来说,无论是固定利率还是浮动利率的持有者,都面临着利率变化的影响。对固定利率的债务人来说,如果利率的走势下降,其可用更低成本重新融资,原先的固定利率对其不利;对于浮动利率的债务人来说,如果利率的走势上升,则成本会增大。

利率互换的交易机制

利率互换是受合同约束的双方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金额的本金彼此交换现金流量的协议。在利率互换中,若现有头寸为负债,则互换的第一步是与债务利息相配对的利息收入;通过与现有受险部位配对后,借款人通过互换交易的第二步创造所需头寸。利率互换可以改变利率危机。

固定利率支付者:在利率互换交易中支付固定利率;在利率互换交易中接受浮动利率;买进互换;是互换交易多头;称为支付方;是债券市场空头;对长期固定利率负债与浮动利率资产价格敏感。浮动利率支付者:在利率互换交易中支付浮动利率;在利率互换交易中接受固定利率;出售互换;是互换交易空头;称为接受方;是债券市场多头;对长期浮动利率负债与固定利率资产价格敏感。

利率互换的报价方式

1、利率互换交易价格的报价

在标准化的互换市场上,固定利率往往以一定年限的国库券收益率加上一个利差作为报价。例如,一个十年期的国库券收益率为6.2%,利差是68个基本点,那么这个十年期利率互换的价格就是6.88%,按市场惯例,如果这是利率互换的卖价,那么按此价格报价人愿意出售一个固定利率为6.88%,而承担浮动利率的危机。如果是买价,就是一个固定收益率6.2%加上63个基本点,即为6.83%,按此价格报价人愿意购买一个固定利率而不愿意承担浮动利率的危机。由于债券的二级市场上有区别年限的国库券买卖,故它的收益率适于充当区别年限的利率互换交易定价参数。国库券的收益率组成利率互换交易价格的最基本组成部分,而利差的大小紧要取决于互换市场的供需状况和竞争程度,利率互换交易中的价格利差是支付浮动利率的交易方需要用来抵补危机的一种费用。

利率互换的报价表

到期期限银行支付固定利率银行收取固定利率当前国库券利率(%)
22-yr.T+30点2-yr.TN+38点7.52
33-yr.T+35点3-yr.TN+44点7.71
44-yr.T+38点4-yr.TN+48点7.83
55-yr.T+44点 5-yr.TN+54点7.90
66-yr.T+48点6-yr.TN+60点7.94
77-yr.T+50点7-yr.TN+63点7.97
1010-yr.T+60点10-yr.TN+75点7.99
1515-yr.T+90点15-yr.TN+98点6.08

注:表中的"T"是指国库券,"点"是指基本点,一个基点为0.01%

利率互换的定价理论

利率互换的定价是寻找一种合适的固定利率,使某一笔新互换交易净现值为零。刁羽的文章中阐述了利率互换的定价理论分为无危机定价理论、单方违约危机定价理论和双方违约危机定价理论等三种,都是参考交易行为中的区别机构有没有违约行为而解析出的定价理论。现有的定价模型有零息票互换定价法、债券组合定价法及远期利率协议定价法等。

无危机定价理论是指在实行定价行为中不考虑双方违约的状况,交易双方都按照预先签订的合约参与交易,最早是零息票互换定价法,把利率互换看成是两个债券的交换: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债券。他们认为定价就是确定浮动利率债券价格,即金融市场的利率期限结构,这是定价的基础和关键。

单方违约危机定价理论中认为由于区别互换交易者实行交易时,某个交易者存在着违约的可能,那么在互换定价中加入违约的危机补偿是可以接受的。但是由于这种理论只考虑了一方交易者的违约危机,故其定价理论是单方违约定价理论。

双方违约危机定价理论紧要是对交易者之间存在双向违约的危机下实行定价,Duffle和Huang(1996)推出了在双方都存在违约的状况下实行定价的理论模型,在这个模型中使用相关的贴现率来计算互换的现值。

国内学者对利率互换定价归纳为两种方式,即多期远期合约法和现值法。以上这些定价理论都是在假定一定的条件下得出的,能够得到一定的理论数据,但是在现实交易中还有许多状况会发生,所以定价模型的完善需要加入更多的变量,以使模型更加精确。

利率互换的内部控制

为了有效开展利率互换业务,企业应建立如下利率互换内部控制制度:

1.利率互换授权批准制度。利率互换业务经营管理制度、业务流程及利率互换业务计划须经董事会或企业的最高经营管理当局批准:董事会或企业的最高经营管理当局授权总裁根据利率互换业务计划实行具体利率互换业务的批准,具体办法为:利率互换业务主管根据利率互换计划,与利率互换对手草拟利率互换合同,经内部审计部门评估测算,提交测算报告,总裁根据测算报告结论判断决策,总裁批准后,盖章生效执行:如有利率互换合同的变更,也须报经总裁审批。

2.利率互换不相容职责分工制度。办理利率互换业务的不相容职责应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互换所涉及的不相容职责包含:

(1)利率互换计划的编制与审批利率互换计划由利率互换业务主管根据财务计划对资金的需求状况及利率波动状况编制。利率互换计划由董事会或企业最高经营管理当局根据利率互换主管呈报的利率互换业务计划审批.计划的编制与审批属于不兼容职责,应由区别的部门实行处理。

(2)利率互换业务项目的解析论证与执行由利率互换业务主管根据利率互换业务计划提出利率互换单项方案。具体内容有:利率互换对手、利率互换名义本金、利率互换价格。由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对单项利率互换项目实行解析论证.紧要内容为利率互换对手审核、利率互换定价审核。解析论证报告报总裁审批后,由利率互换业务部门执行。必须明确的是,解析论证与利率互换执行必须由区别部门来操作。

(3)利率互换业务的决策与执行总裁负责单项利率互换业务的审批.利率互换业务部门负责利率互换业务的执行。两者为不相容职责,应分离。

(4)利率互换业务项目的处置审批与执行利率互换项目如须中止,应报总裁审批,总裁批准后,应由利率互换业务部门执行,此亦为不相容职责。应分开。

(5)利率互换业务的执行与相关会计记录承担利率互换业务执行的部门不得实行利率互换业务的会计记录。应由企业的财务部实行利率互换的会计核算。

3.利率互换资产负债保管追踪制度。对于利率互换得到的资产和互换形成的负债要设置追踪查簿。及时记录换入的本金(名义本金)、利率、汇率、使用、回笼、归还以及对应的换出的本金(名义本金)、利率、汇率、收回、还贷等事项。所有经办人员须签名。严格规范互换所得资产的用途和使用审批手续,严格规范资金回笼渠道和时间,设置时间及金额预警。

4.与交易对手的定期对账制度。严格规范定期对账的时问,应由内部审计人员汇同会计人员、利率互换业务执行人员与利率互换对手定期对账,对账的内容包含:名义本金数量、收入利率、支付利率、应收应付利息金额等,并将对账状况记录于备查簿,如对账不符应及时查明原因,如存在重大差错应及找原因。并报告董事会。

5.利率互换会计核算制度。互换产生的资产和负债都要实行完整的会计记录(包含会计帐簿和备查簿),并对其增减变动及应收、应付利息实行相应的会计核算。具体而言,应按每一项利率互换设置对应的换入,换出明细分类帐,详细记录其名称、金额、利率、汇率、日期、收入或支付的利息及手续费汇兑损益等。

6.内部审计。内部审计人员经常评价企业规范的利率互换经营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是否得到贯彻执行:定期(按月)实行利率互换盘点询证;定期(每半年)对利率互换业务会计帐目实行审查,并编制工作底稿和内部审计报告。由内部审计部门牵头实行利率的预测,并由内部审计部门对利率互换的定价实行审查,报总裁作为审批利率互换合同的依据。

7.利率互换定价审核制度。。利率互换的定价模型应是利率互换内部控制制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份,企业应选定利率互换定价模型,报经董事会批准则。在签订利率互换合同之前。对利率互换的价格用定价模型实行测算,以测算价格作为基本数据,加入调节因子,从而确定利率互换合同的价格,在报总裁审批利率互换合同前,由内部审计部门实行评估和再测算.并将测算资料和结论一并报总裁,以确定是否签订此利率互换合同。

8.利率互换危机经营管理制度。利率互换的危机经营管理制度紧要内容为:

1) 明确在企业总部专设机构实行利率互换的操作分支机构不得实行利率互换的操作,分支机构如需实行利率互换交易应委托总部专设机构操作。

2)强化利率互换定价审核规范由内部审计机构牵头选定利率预测模型,选定利率定性预测专家组,通过模型预测并结合专家组的定性预测,提高利率预测的准确性.再由内部审计部门对互换定价实行审核,并填写审核报告,报总裁作为审批利率互换合同的依据。

3)对交易对手的信用等级实行评估,规范各等组交易的限额对交易对手信用等级实行评估.可采用现行银行信用评估办法,各区别等级设置区别的利率互换交易上限,以控制危机。

4)设置抵押或担保交易对手为一般企业时,要求交易对手企业提给资产作为抵押,防范其违约行为;交易对手为商业银行时,双方相互提给抵押担保,当交易对手信用明显恶化时,要求增加抵押的资产。

5)缔结对冲交易,抵销市场危机规范一般企业作为交易对手实行利率互换交易时,本企业须缔结对冲利率互换以抵销市场危机。

6)选择交易双方利息轧差实行结算,以降低危机 。

记帐时可详尽记录应收、应付利息金额。

但利息交割时规范采用利息轧差实行结算.以控制交易危机。

建立、健全并切实执行利率互换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实现利率互换经营管理的必要保证,是防范利率互换危机的根本措施。目前我国利率互换业务的开展尚处于初创阶段。各商业银行及相关机构尚未建立起完整的利率互换的内部控制体系,随着我国利率互换业务的日益增多,开展利率互换业务的商业银行及相关机构的不断增多,利率互换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和完善将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利率互换的会计核算

一、利率互换会计核算的原则

利率互换会计核算的关键是会计确认与计量。

1.利率互换合约的确认。《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的第24条规范:“企业成为金融工具合同的一方时,应当确认一项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由于在合约签订后,金融企业即拥有并承担了日后利息互换的权利和义务,因而在合约签订日,交易双方应当在表内同时确认一项债权(金融资产)和债务(金融负债)。

2.利率互换合约的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的第30条规范:“企业初始确认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按照公允价值的定义,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状况的交易双方自愿实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事实上,公允价值不是一个独立的计量属性,而是包含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以及现值在内的复合计量属性。

因此,利率交换中,由利息支出较高的一方向利息支出较低的一方支付按相同名义本金和两种利率形式计算出的利息差额,两者差额构成合约公允价值的组成部分,与公允价值变动一道作为一项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计入资产负债表内。

3.账户设置。除存放中央银行款项(或其他有关科目)、利息收入、利息费用外,增加递延互换损益、应收利率互换、应付利率互换三个账户。

二、利率互换会计核算实例

假如A方持有浮动利率借款,利率水平为人民币6个月的市场利率+20基本点。然而A方认为,人民币利率呈上升趋势,如果继续持有浮动利率债务,利息负担会越来越重,因此,希望将此浮动利率借款转换为固定利率借款。于是,与B方签订了一份开始于2006年3月1日的三年期的人民币利率互换合约。A方同意向B方支付由年固定利率4%和本金1.2亿人民币所计算的固定利息;而B方同意向A方支付由6个月期市场利率和同样本金支付的浮动利息。假设每半年交换一次利息。

双方将总共发生6次现金支付,第1次支付发生在2006年9月1日。

A方将支付B方固定利息:120百万×4%÷2=2.4百万

B方将支付A方浮动利息,该6个月的浮动利率必须在3月1日就确定,假定为3.2%,则支付的浮动利息为:120百万×3.2%÷2==1.92百万

第2、3、4、5、6次利息支付都同理,每一次固定利息的支付都是2.4百万,浮动利率则根据支付日前6个月确定的市场利率来计算。两个企业只需要支付两笔利息的差额。

为叙述方便,将A方支付固定利率4%并接受6个月市场利率的三年期利率互换的现金流状况列表如下:

日期6个月市场利率浮动利率现金流固定利率现金流净现金流
2006年3月1日3.2%---
2006年9月1日3.8%+1.92-2.4-0.48
2007年3月1日3.9%+2.28-2.4-0.12
2007年9月1日4.2%+2.34-2.4-0.06
2008年3月1日4.5%+2.52-2.4+0.12
2008年9月1日4.9%+2.7-2.4+0.30
2009年3月1日5.0%+2.94-2.4+0.54

那么,A方应实行的会计处理如下:

1.2006年3月1日(签约日)会计分录:

对利率互换合约按第一个付息期实行会计确认,

借:应收利率互换1.92

递延互换损益O.48

贷:应付利率互换2.4

2.2006年9月1日第一次付息日的会计分录:A方向B方支付利息差额,

借:应付利率互换0.48

贷:存放中央银行款项0.48

同时,对利率互换合约按第二个付息期实行确认。

借:应收利率互换2.28

递延互换损益O.12

贷:应付利率互换2.4

3.2007年 3月 1日第二次付息日的会计分录:A方向B方支付利息差额,

借:应付利率互换0.12

贷:存放中央银行款项0.12

同时,对利率互换合约按第三个付息期实行确认,

借:应收利率互换2.34

递延互换损益0.06

贷:应付利率互换2.4

4.2007年9月1日第三次付息日的会计分录:A方向B方支付利息差额,

借:应付利率互换0.06

贷:存放中央银行款项0.06

同时,对利率互换合约按第四个付息期实行确认,

借:应收利率互换2.52

贷:应付利率互换2.4

递延互换损益O.12

5.2008年3月1日第四次付息日的会计分录:

A方向B方收取利息差额,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O.12

贷:应收互换利率O.12

同时,对利率互换合约按第五个付息期实行确认,

借:应收利率互换 2.7

贷:应付利率互换2.4

递延互换损益0.30

6.2008年9月1日第五次付息日的会计分录:

A方向B方收取利息差额,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O.3O

贷:应收互换利率O.3O

同时,对利率互换合约按第六个付息期实行确认,

借:应收利率互换2.94

贷:应付利率互换2.4

递延互换损益0.54

7.2009年3月1日互换合约到期,A方向B方收取利息差额,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O.54

贷:应收利率互换0.54

同时冲销有关账面价值,

借:应付利率互换l3.74

贷:应收利率互换l3.74

在前3个付息期内,A方各月需平均摊销互换损失时,借记“利息费用”科目,贷记“递延互换损益”科目;在后3个付息期内,各月需平均摊销互换收益时,借记“递延互换损益”科目,贷记“利息收入”科目。

从以上的会计处理中可以看出,A方通过利率互换将浮动利率的借款转换为固定利率的借款,合约期内需要支付给B方利息共O.66百万,同时收取B方支付的利息共0.96百万,增加现金净流量O.3O百万,从而使通过利率互换降低筹资成本的效果十分明显。

利率互换对我国的现实意义

利率互换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衍出产品,在我国进展很快,特别是随着我国参与国际金融资本运作幅度的加大,利率互换已成为众多企业及银行之间常用的债务保值和资本升值的有效手段之一。从宏观角度看,利率互换对我国金融资本运作的意义为:

1)满足投入主体规避危机的要求

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也必将越来越快。国内企业面临市场化、乃至于国际化的竞争和冲击,必须要树立防范金融危机的意识,学会运用利率互换等金融衍出产品对自身的债务资本实行合理运作,防止给企业带来金融损失,同时可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和运作水平。

2)促使金融市场的国际化,拓宽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

多种形式的利率互换业务进展,必然伴随着大量金融衍生工具的推出。在丰富投入主体资产组合的同时,也拓展了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提升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作为有实力、有头脑的企业、银行,绝不能仅满足于债务保值,而是要能通过积极主动的互换业务等市场运作,拓宽业务范围、增加自身的资本保有量。

3)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

我国的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程度还不高,缺乏有效地竞争,不利于形成反映人民币供求状况的市场利率。互换业务在我国推广的紧要障碍就是没有形成权威性的基础收益率曲线。因此,加大开展互换业务的力度,有助于推进利率的市场化进程。

4)有利于进展债券市场,丰富债券市场的品种结构

我国目前的债券市场期限结构和品种结构都不利于开发相关的衍出产品,所以,要重视国债市场在调节供求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积极进展利率互换等衍出产品市场。

利率互换会计核算实例

2007年3月16日甲银行与乙银行达成一笔人民币利率互换协议:

交易日:2007年3月16日

起息日:2007年3月19日

到期日:2015年3月19日

名义本金额:人民币5000万元

甲银行支付:浮动利率FR007*(7天回购定盘利率),实际天数/365复利

乙银行支付:固定利率,年利率3.61%,实际天数/365单利

浮动利率重置 付息频率:按季支付

甲银行会计分录:

1.2007年3月16日达成利率互换协议,甲银行将名义本金额记入表外:

收:衍生金融工具——利率互换(表外科目)50000000

2.2007年3月31日估值,随公允价值变动,如果上升,则按评估增值金额:

借:衍生金融工具——利率互换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利率互换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公允价值评估减值做相反会计分录。

2007年4月30日、2007年5月31日资产负债表日均要实行公允价值评估,并做如上会计分录。

3.2007年3月31日甲银行向交易对手乙银行支付浮动利率利息,按7天回购定盘利率支付利息,首个计息周期的FR007为1.5074%:

浮动利率利息=50000000×1.5074%×13÷365=26844.11(元)

借:其他业务收入——利率互换业务收入26844.11

贷:银行存款26844.11

同时,甲银行按固定利率3.61%收取对手乙银行支付的固定利率利息=50000000×3.61%×13÷365=64287.67(元)

借:银行存款64287.67

贷:其他业务收入——利率互换业务收入64287.67

4.2007年4月30日计提应付利息,按7天回购定盘利率3.3%支付利息,浮动利率利息=50000000×3.3%×1÷12=137500(元)

借:其他业务收入——利率互换业务收入137500

贷:应付利息——利率互换应付利息137500

同时计提应收利息,按固定利率3.61%收取,固定利率利息=50000000×3.61%×1÷12=150416.67(元)

借:应收利息——利率互换应收利息150416.67

贷:其他业务收入——利率互换业务收入150416.67

5月31日、6月30日也同样计提应付利息和应收利息。

5.2007年6月30日甲银行按季向交易对手乙银行实际支付浮动利率利息,按7天回购定盘利率(3.3%)支付的浮动利率利息=50000000×3.3%×3÷12=412500(元)

借:应付利息——利率互换应付利息412500

贷:银行存款412500

同时,甲银行收取对手乙银行按固定利率3.61%支付的固定利率利息=50000000X3.61%X3÷12=451250(元)

借:银行存款45l250

贷:应收利息——利率互换应收利息451250

6.利率互换交易终止,该笔交易的公允价值为0,因此须将上一估值日的估值结果实行红字冲销,同时将名义本金额从表外科目付出。

付:衍生金融工具——利率互换(表外科目)50000000

红字冲销估值结果,评估增值金额:

借:衍生工具——利率互换公允价值变动(红字)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利率互换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红字)

公允价值评估减值则做相反分录。

7.2007年12月31日年终结转本年利润

借:其他业务收入——利率互换业务收入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利率互换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本年利润

利率互换案例解析

案例一:利率互换在金融机构中的应用

(一)利率互换在企业中的应用

1.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利率互换是一种基于比较优势和利益共享的交易,当一家企业在某一市场具备筹资优势,而在该市场筹资的类型与其所需区别时,可以通过互换得到其所需的筹资类型,同时,又降低了筹资成本。如前文所提到的两家企业所实行的互换交易。

2.规避利率危机在传统的债务经营管理中,债务一旦形成就必须履行下去,负债基本上没有流动性可言。相应的利率危机就不容易规避。而利率互换可以使负债更加灵活并转变成企业所需的形式,从而很好地规避了利率危机。例如,为了避免利牢的上升,交易者将浮动利率的负债与相同名义本金的固定利率负债实行互换,所收取的浮动利率冲抵原来负债利率支出,自己支付固定利率,从而将利率上升的危机转嫁出去。反之亦然。

3.更好地实行资产负债的匹配企业的资产和负债往往不能很好的匹配,这样就会带来很大的危机,由于利率互换是以名义本金为基础实行交易,因此,就可以不经过资金转移,直接对资产和负债实行表外匹配。可以通过转换资产或转换负债两个方面来实现。下面分别通过例子对二者实行简要的说明。

(1)利用互换转换某项负债A企业原来持有一项利率为6.2%同定利率借款,B企业持有一项利率为LIBOR+0.8%的浮动利率借款。通过下图所示的互换:

由图2可知,对于A企业来说,该互换将6.2%的固定利率贷款转换为LIBOR+0.2%的浮动利率贷款,实现了负债性质的转换。

(2)利用互换转换某项资产A企业拥有$l,000,000债券,期限5年,收益率为5.6%。B企业投入了一项为期5年的项目,投入额也为$l,000,000,收益为LIBOR-0.3%。通过下图所示的互换:

由图3可知,对于A企业来说,该互换将收益率为5.6%的同定收益资产转换成收益为LIBOR-0.2%的浮动利率资产。实现了资产性质的转换。

除此之外,还可以实行长期负债(资产)与短期负债(资产)的互换,以实现资产久期与负债久期的匹配。实行长短期互换时,双方由于期限的差别,需要签订一个“滚动”协议。也就是说,当第一份合约到期时,持有短期负债(资产)的企业就相同标的负债(资产)与对方再签订一份合约,如此“滚动”下去.最终达到双方负债(资产)久期的互换。

4.拓宽融资渠道某些企业由于信用等级等各方面的原因,融资渠道比较狭窄,或者不能获取实现对自己最适合的融资。通过利率互换,企业可以在自己最熟悉的市场七筹资,然后通过互换达到自己的目的。突破了某一市场对企业融资存在特定要求的限制,大大拓宽了融资渠道。

(二)利率互换在银行中的应用

1.有利于银行的资产负债经营管理随着利率是市场化的进程,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利率危机越来越大。由于商业银行负债紧要来自于居民存款,期限短,流动性高,受利率变化影响较大,而占资产大部分的贷款一般期限较长,以固定利率为主,从而导致了银行资产与负债期限结构和利率结构的严重不匹配,产生了较大的利率敏感性缺口。因此,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利率互换来凋整资产和负债的久期和利率结构,使之更好的匹配,从而降低利率危机,保证其利润的稳定性。由于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和保险企业的恰好相反,因此,两者之间可以实行互换交易,达到双赢。两者之间的互换交易市场和渠道应该得到大力的进展。

2.有利于银行进展中问业务利率互换属于场外交易,需要大量的做市商和经纪商,商业银行是充当这一角色的最好选择。作为利率互换双方的中介,银行可以赚取价差收入和无危机的佣金收入。另外,银行受到政府的监管以及各种法规的限制比较多,而利率互换又恰恰属于表外业务,不用改变银行的资产和负债就可以带来大量的收入。增加中间业务的同时.可以减轻商业银行利润过于依赖存贷款利差的现象,又可以进一步降低银行所面临的利率危机。

其他的金融机构例如基金企业、保险企业、券商等都经常暴露在利率危机之中,因此,对互换也有很大的需求。例如,对于基金企业,当利率上升时,就可能面临赎回的压力,只能被动地将一些资产变现,从而改变了基金的整体投入策略,还会造成一段时间的净值下降。对于处理这种利率危机,利率互换将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券商也可以积极地参与到互换经纪业务中来,在进一步活跃整个资金市场的同时获取中介费用。

总之,作为目前应用最普遍的衍生金融工具之一,利率互换在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必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然利率互换也是一把双刃剑,作为衍生金融工具的杠杆效应在放大收益的同时也放大了危机。在积极开展利率互换业务时,也应该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尽可能减轻其消极的影响。

案例二:利率互换实例

国际资本市场上发生的较早一次利率互换发生在1982年7月,当时,德意志银行发行了3亿美元7年期的固定利率欧洲债券的同时,通过与另外3家银行达成的互换协议,交换成以LIBOR为基准利率的浮动利率债务。这项交易使得双方能利用各自在区别金融市场上的相对优势获得利益,即德意志银行按低于LIBOR的利率支付浮动利息,而其他三家银行则通过德意志银行的较高的资信等级换得了优惠的固定利率债务。

案例三:利率互换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与对策

一、利率互换业务对商业银行的作用

在基准利率和市场化利率分割监管的环境下,本身就可能存在利率互换交易发生的可能性。例如,银行资产负债经营管理中,资产负债会出现一定的持续期缺口,每家机构都会保持一定的危机敞口,如果银行A保持较大的正的持续期缺口(资产的持续期高于负债的持续期),市场利率上升时,资产负债的净市场价值将下降较多,市场危机加大;而银行B恰恰相反,保持着较大的负的持续期缺口。为有效控制危机敞口,两家银行运用利率互换工具“互补遗缺”,在一定期限内,银行A浮动利率负债较多,但通过向银行B支付固定利率,将浮动利率性质的负债转换为固定利率负债,从而提高了负债的持续期。同样,银行B固定利率负债较多,通过向银行A支付浮动利率,将固定利率性质的负债转换为浮动利率负债,达到降低负债持续期的效果。这样,两家银行通过利率互换,就可以有效降低资产负债的持续期缺口,从而减少利率变化环境中的危机敞口和经营压力。

(一)利率互换有利于商业银行改善资产负债经营管理

在对资产和负债头寸实行经营管理时,可以利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来经营管理,而用利率互换则更具备优势。由于利率互换是以名义本金为基础实行的,即它可以不经过真实资金运动,直接对资产负债额及其利率期限结构实行表外重组。在负债的利率互换中,付固定利率相当于借人一笔名义固定利率债务,会延长负债利率期限;付浮动利率相当于借入一笔名义浮动利率债务,会缩短负债的利率期限。而在资产利率互换中,收固定利率等于占有一笔名义固定利率债权,会延长资产的利率期限,而收浮动利率等于占有一笔名义浮动利率债权,会缩短资产的利率期限。为此,积极扩大运用利率互换工具,有利于提高利率危机经营管理的效果,提高经济效益。

(二)利率互换有利于利率市场化的推进

由于长期以来利率的制定完全取决于人民银行,本币存贷款利率是由人民银行制定的,外币存贷款利率是人民银行委托中国银行制定的。其他银行都采用“盯住”的方式在基准利率上下小幅波动,利率的完全浮动将对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产生难以预料的影响。利率市场化将加剧同业问的竞争,冲击传统业务,缩小存贷款利差,加大各类利率危机的暴露,减少净利息收入。

利率市场化将使利率危机经营管理成为各商业银行竞争的关键和焦点。而利率互换则是各商业银行规避利率危机,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手段,若预期利率上升,浮动利率负债的交易方,为避免利率上升带来的增加融资成本的损失,就可以与负债数额相同的固定利率和交易者实行互换,所收的浮动利率与原负债相抵,而仅支出固定利率,从而避免利率上升而带来的增加融资成本的危机。同样,对固定利率的借款者而言,若预期利率下降,为享受利率下降带来融资成本降低的好处,也可以将固定利率转换成浮动利率。

(三)利率互换有利于推动商业银行参与国际竞争

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的潮流必然使中国经济、金融日益国际化。我国的外贸依存度持续提高,目前已经超过80% ;金融开放度不断提高,1996就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2005年实施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的浮动汇率制。外资金融机构已经大量进入中国市场,部分已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我国利用外资规模连续居世界前列。随着我国外债规模的不断扩大,外债利率危机骤增。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含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