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责任分摊法
什么是单独责任分摊法
单独责任分摊法是指几家保险企业按单独责任分摊法实行损失分摊时,首先应计算出每一家保险企业在没有其他保险企业重复保险的状况下,按照保险单的规范应负的最高责任限额,然后以每一家保险企业的赔偿限额与各家保险企业的赔偿限额总和的比例作为分摊损失金额的计算方式。
单独责任分摊法的计算公式
单独责任分摊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甲保险人的赔偿金额= | 甲保险人承担的保单项下赔偿限额 |
× 损失金额 |
各家保险企业承担的保单项下的赔偿限额之和 |
单独责任分摊法实例解析
例如,保险标的的实际价值是80万元,投保人分别向甲保险企业投保了30万元,向乙保险企业投保了60万元,向丙保险企业投保了20万元。如果在这三张保单同时有效的期间内,该保险标的发生了50万元的实际损失。各保险企业在无他保的状况下,应负的最高赔偿金额分别是:甲保险企业30万元,乙保险企业50万元,丙保险企业20万元。在这个例子中,各保险企业的赔款限额总和为30+50+20=100(万元)。三家保险企业的分摊金额分别为:
甲保险人的赔偿金额=30/100×50=15(万元)
乙保险人的赔偿金额=50/100×50=25(万元)
丙保险人的赔偿金额=20/100×50=10(万元)
单独责任分摊法与最大单独责任分摊法的联系和区别
最大责任分摊法与单独责任分摊法的共同点是,各保险企业都是按照比例来分摊损失金额。它们之间的区别点是,这两种方式计算分摊比例的基础区别,最大责任分摊法是以保险金额为分摊比例,单独责任分摊法是以赔偿限额为分摊比例。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含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