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

人民币汇率概述

第一,人民币是一种不能自由兑换外币的货币,汇率由国家外汇经营管理局统一制订和调整,并且,每日早晨通过新华社用中文、英文和法文发布。一切外汇买卖和对外结算,除另有规范外,都必须按照国家外汇经营管理局公布的汇价折算。

第二,我国人民币汇率的确定,则是完全独立自主的,不受任何外来的压力与影响。

第三,人民币汇价采用直接标价法,一般以100个外币单位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人民币来标价的。人民币汇价有买入价、卖出价和现钞买入价三档。买入与卖出都是针对银行来说的,买入价是银行买入外汇的价格,卖出价是银行卖出外汇的价格。买卖价之间的差额为0.5%,作为银行的费用收入。

第四,人民币外汇汇价不分电汇、票汇或信汇,都采用同一汇价。但买入外币汇票和旅行支票时,因考虑到银行垫付资金问题,所以另收一定费用。

第五,目前人民币汇率挂牌的货币都是可以自由兑换的货币,有美元、港元、澳门元、日元、欧元、英镑、澳大利亚元、加拿大元、新加坡元、瑞士法郎和新西兰元等。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基本内容

1.人民币汇率的形成、公布与调整

2.人民币汇率涉及的币种:澳大利亚元、奥地利先令、比利时法郎、加拿大元等21种货币。

3.人民币汇率的标价方式:直接标价法。

4.人民币汇率实行对外汇买卖双价制:银行买入外汇用买入价,卖出外汇用卖出价,买卖差价5‰作为银行业务收入。

5.人民币汇率实行现钞买卖双价制:现钞分为买入价和卖出价。

6.远期人民币买卖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

2005年7月21日19时,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经国务院批准,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 参考 一篮子货币实行调节、有经营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此次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标志是从单一汇率制度到有经营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根据对汇率合理均衡水平的测算,人民币对美元即日升值2%,即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

1、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含义。

人民币汇率改革是指在国民经济的区别进展时期中,人民币为适应国民经济进展与对外贸易的需要而不断调整人民币与其他货币比价的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变更历程。

2、改革的原因。

长期以来我国虽然名义上是经营管理浮动汇率制度,但其实质上却近似固定汇率制度, 目前 的汇率水平反映的是一种扭曲的外汇供求关系,外汇资源得不到有效合理的配置,无法形成均衡、合理的汇率水平。从一般经济 理论 来理解,衡量货币汇率是否合理紧要有两个指标:一是国内是否存在通货膨胀;二是外汇储备。我国当前没有发生通胀,但是,近几年来,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持续扩大,加剧了国际收支失衡。截至2007年2月底,我国登上了全球最大外汇储备国的位置,这势必将我国推到国际经济金融错综复杂矛盾的第一线,各种贸易摩擦将进一步加剧。持续增高的外汇储备,给当前金融调控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货币理论认为,外汇储备并非越多越好。

这是因为:(1)外汇储备增加,要相应扩大货币供给量。如果外汇储备量过大,则会增加对货币流通和市场的压力。(2)外汇储备表现为持有一种以外币表示的金融债权,相应资金存在国外,并未投入国内出产使用。因此,不适当地盲目扩大外汇储备规模,不仅会增加持有储备的机会成本,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我国的经济进展,并增加外汇储备的危机。

3、改革的内容。

此次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内容是: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选择若干种紧要货币,赋予相应的权重,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同时,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化,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但参考一篮子不等于盯住一篮子货币,它还需要将市场供求关系作为另一重要依据,据此形成有经营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紧要内容包含三个方面:

一是汇率调控的方式。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实行调节、有经营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参照一篮子货币、根据市场供求关系来实行浮动。这里的"一篮子货币",是指按照我国对外经济进展的实际状况,选择若干种紧要货币,赋予相应的权重,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同时,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化,对人民币汇率实行经营管理和调节,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篮子内的货币构成,将综合考虑在我国对外贸易、外债、外商直接投入等外经贸行为占较大比重的紧要国家、地区及其货币。参考一篮子表明外币之间的汇率变化会影响人民币汇率,但参考一篮子货币不等于盯住一篮子货币,它还需要将市场供求关系作为另一重要依据,据此形成有经营管理的浮动汇率。这将有利于增加汇率弹性,抑制单边投机,维护多边汇.

二是中间价的确定和日浮动区间。中国人民银行于每个工作日闭市后公布当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收盘价,作为下一个工作日该货币对人民币交易的中间价格。现阶段,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的交易价仍在人民银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间价上下0.3%的幅度内浮动,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的交易价在人民银行公布的该货币交易中间价3%的幅度内浮动率稳定。

三是起始汇率的调整。2005年7月21日19时,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作为次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外汇指定银行之间交易的中间价,外汇指定银行可自此时起调整对客户的挂牌汇价。这是一次性地小幅升值2%,并不是指人民币汇率第一步调整2%,事后还会有进一步的调整。因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重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而非人民币汇率水平在数量上的增减。这一调整幅度紧要是根据我国贸易顺差程度和结构调整的需要来确定的,同时也考虑了国内企业实行结构调整的适应能力。

人民币自由兑换问题

实现人民币的完全自由兑换是中国外汇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但这一进程只能分阶段、分步骤地实行。

综合考察,一国货币完全可兑换性的实现都是依照以下顺序实行的:实现经常项目的货币可兑换一完善资本项目的经营管理一完成货币的完全可兑换。从世界经济进展的历史看,各国也是不可能在货币自由兑换进程中出现超越阶段的进展的。因此,在对当前中国外汇经营管理体制改革问题加以研究时,需要首先关注如何完善银行间外汇市场,怎样改进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和调节机制,加强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调控应从哪些方面入手等内容。尽管有关我国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历程中,不能取消外汇管制,而应对管制的方式不断加以调整和改进的论点,在某种程度上,已是中外学者的共识;但在坚持宏观金融调控的同时,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外汇经营管理体制,采取怎样的外汇管制方式,做到有效经营管理与促进进展的统一,在现阶段却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90年代以来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和东南亚金融危机从实践角度给我们许多警示,吸收他国经验与教训,在推进货币可兑换进程时,如何合理安排经济对外开放的部门顺序;如何使货币可兑换进程与本国经济发达程度和国内金融体系完善程度相适应;如何在货币可兑换进程中把握适宜的速度,以减少不必要的危机和避免付出沉重的代价;如何处理对外开放与完善资本项目经营管理之间的关系等,都是未来在研究中国外汇体制改革问题时需要加以思考与解决的。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历程回放

建国以来人民币汇率经历了区别的历史演变阶段。

1948——1952年是人民币汇率恢复时期。1949年1月18日,人民币对西方国家的汇率首先在天津产生。由于1950年全国财经统一制度建立之前,各地物价水平很不一致,因此各地区的中国人民银行以天津口岸的汇价为基准,根据当地的状况,公布各自的外汇牌价。当时人民币汇率是典型的复汇率制度。 1950年7月8日,伴随者全国经济秩序的逐步恢复,全国统一财经制度确立,人民币汇率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公布,实行全国统一汇价,人民币汇率成为单一汇率。为“奖出限入,照顾侨汇”,从1950年3月到1952年底,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

1953——1980年是人民币汇率稳定时期。1953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一方面,由于对外贸易实行国家垄断,人民币汇率不具备调节进出口的功能,实质上只是充当外贸内部核算和计划编制的一种会计工具;另一方面,整个国际货币体系采用了固定汇率安排。因此人民币汇率只是在原定汇价的基础上参照各国政府公布的汇率确定,只有当西方紧要国家货币发生贬值或升值时,才作相应的调整。

1980——1994年是实行人民币双重汇率制时期。 1981-1984年我国实行的是双重汇价制:一种是适用于贸易外汇收支的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另一种是适用于非贸易外汇收支汇率。其原因是:从进出口贸易的角度看,人民币汇价偏高,但是从非贸易外汇收支的角度看,人民币汇价则偏低,实行双重汇率有利于解决区别利益主体的矛盾,但是在具体实施中也存在很多问题,1985年1月人民币汇率又恢复到单一汇率。

1985年以后我国又形成了官方汇率和外汇调剂价并存的双重汇率制。 1980年10月中国银行北京、天津、上海等几个城市的分行开办了外汇调剂业务,形成了外汇调剂价格。1988年9月上海率先在全国成立外汇调剂公开市场,市场上实行公开报价、竞价成交的交易机制。与此同时并存的是官方汇率。

1994年——至今是人民币汇率并轨并走向市场化时期。1994年,人民币汇率实现了一次重大的改革:(1)从1994年1月1日起,实行官方汇率和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轨,人民币汇率成为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经营管理的浮动汇率。(2)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废止外汇留成和上缴制度。企业出口所得外汇须于当日结售给指定的经营外汇业务的银行,同时经常项目下正常的对外支付则只须持有效凭证用人民币到外汇指定银行办理。(3)建立银行间外汇市场,成为形成人民币汇率的市场机制。(4)1996年7月,正式将外商投入企业纳入银行结售汇体系,结束了1994年以前中资企业直接通过外汇指定银行办理结售汇业务而外商投入企业则需通过外汇调剂中心办理外汇交易的差别做法。(5)1996年12月1日起,中国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八条的全部义务,从此不再限制不以资本转移为目的经常性国际支付和转移;不再实行歧视性货币安排和多重汇率制度,这标志着中国实现了经常账户下的人民币完全可兑换。1994年以来人民币汇率的改革促进了进出口额大幅增长,发挥了汇率对外贸的调节功能,对我国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

1994-1996年间,出现严重通货膨胀和大量资本内流,及亚洲金融危机,人民币汇率承受巨大压力。

1997年之后,人民币汇率始终保持在较窄范围内浮动,波幅不超过120个基本点,并没有随宏观基本面变动而波动。

2003年起,国际社会强烈呼吁人民币升值。国内外关于人民币升值与否的论战不断升级。

2005年7月21日,我国对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实行改革。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选择若干种紧要货币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同时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化。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实行调节、有经营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以市场供求为基础,人民币总体小幅升值。

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新人民币汇率制度平稳实施充分证明了 “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实行调节、有经营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符合我国汇制改革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的要求。人民币汇率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中国人民银行于每个工作日闭市后公布当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收盘价,作为下一个工作日该货币对人民币交易的中间价。自2006年1月4日起,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于每个工作日上午9时15分对外公布当日人民币对美元、欧元、日元和港币汇率中间价,作为当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含OTC方式和撮合方式)以及银行柜台交易汇率的中间价。

2005年7月到2008年7月,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1%,而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反而大幅增长。

2008年,我国适当收窄了人民币波动幅度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在国际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候,许多国家货币对美元大幅贬值,而人民币汇率保持了基本稳定。

2009年11月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 : 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结合国际资本流动和紧要货币走势变化,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2010年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含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