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

便利店的概念

便利店,英文简称CVS(Convenience Store)是一种用以满足顾客应急性、便利性需求的零售业态。便利店是指通常占据着良好的位置,以食品为主,营业时间长,商品品种有限的一种零售形态。客户光顾便利店,为的是补充物品,而且经常是在下班之后或闲散时间光顾。汽油、牛奶、杂货、报纸、苏打饮料、香烟、啤酒和快餐食品是便利店的走俏商品。该业态最早起源于美国,继而衍生出两个分支,即传统型便利店与加油站型便利店,前者在日本,中国台湾等亚洲诸国及地区得以进展成熟,后者则在欧美地区较为盛行。

便利店的兴起缘于超市的大型化与郊外化,超市的变化体现在距离、时间、商品、服务等多诸方面:如远离购物者的居住区,需架车前往;卖场面积巨大,品种繁多的商品消耗了购物者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结账时还要忍“受大排长龙”等候之苦,以上种种使得那些想购买少量商品或满足即刻所需的购物者深感不便。于是人们需要一种能够满足便利店购买需求的小超市来填补空白。

1927年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南方企业首创便利店原型,1946年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便利店,并将店铺命名为“7-Eleven”;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伊藤洋华堂与美国南方企业签订特许协议并在东京丰洲推出1号店。此后传统型便利店作为一种独特的商业零售业态,在日本得到了飞速进展,起特点也被发挥到及至,随着石油巨头的介入,便利店在地域分布上更趋分散,加油站型便利店在欧美地区也显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便利店的分类

从世界便利店的进展历程来看,通常被划分为两种类型:传统型 (Traditional)和加油站型 (Petroleum-Based)。

传统型便利店通常位于居民住宅区、学校以及客流量大的繁华地区,营业面积在50~150平方米不等,营业时间为15~24小时,经营品种多为食品、饮料,以即时消购物的便利性费、小容量、应急性为主,80%的顾客是目的性购买(如7-Eleven、Circle K)盛行于亚洲的日本,中国台湾。

加油站型便利店通常指以加油站为主体开设的便利店(如BP、ESSO),在地域广阔且汽车普及的欧美地区进展较为迅猛,2000年美国加油站型便利店占行业门店总数的76.1%。

便利店与超市的区别

便利店区别于超市,也区别于精品店,在社区的一隅、街角,巴掌大小的便利店是最贴近生活的场所。超市带来了第一波消费观念革命,而无处不在的便利店又带来了第二波的消费观念革命,“Get what you forget” (买到你在超市忘记买的东西)成为美国便利店营销核心。便利店在美国、日本等国家出现的时间和进展的背景并不完全相同。但从整体上来看,便利店是超市进展到相对较为成熟的阶段后,从超市中分化出来的一种零售业态。一方面,超市的进展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障碍,既“购物的不便利”;另一方面超市的进展为便利店提给了先进的销售方式和经营管理技术。

具体的说,便利店具备与超市相区别的四个“便利”业态特征:

距离的便利性

便利店与超市相比,在距离上更靠近消费者,一般状况下,步行5~10分钟便可到达。

即时的便利性

便利店商品突出的是即时性消费,小容量,急需性等特性。超市的品种通常在2000种至3000种左右,与超市相比,便利店的卖场面积小(50~200平方米),商品种类少,而且商品陈列简单明了,货架比超市的要低,使顾客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所需的商品。实行进出口同一的服务台收款方式,避免了超市结账排队的现象。据统计,顾客从进入便利店到付款结束平均只需三分钟的时间。

时间的便利性

一般便利店的营业时间为16~24小时,全年无休,所以有的学者称便利店为消费者提给“Any Time”式的购物方式。

服务的便利性

很多便利店将其塑造成社区服务中心,努力为顾客提给多层次的服务,例如速递、存取款、发传真、复印、代收公用事业费、代售邮票、代订车票和飞机票、代冲胶卷等等,对购物便利的追求是社会进展的大趋势,这就决定了便利店具备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便利店在中国的进展

早在我国近代,就存在着两种便利店:一种叫“仕多店”,其名称来自英语“Store”,是一种“洋便利”;另一种叫“烟杂店”,是一种“土便利”,商业街、弄堂口,凡是有人居住的地方大都会有这种“土便利“。

我国现代便利店早在超市大规模进展之前就已经出现了,最早是设在上海的“百式便利”。在进展初期,超市与便利店除营业面积与经营品种有大小与多少之分外,两者没有显著差异。罗森与7—11的进人,以及2001年以来新的竞争者的加入,给中国便利店的国际化进展打开了一个窗口,并树立了模仿的样板。

于是,便利店的经营水平有了新的进展。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形式,如易购超便利、便利进地铁、北方的16小时便利店以及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为目标的便利型小超市等。但是,中国便利店的进展仍然没有进入国际化竞争阶段,还没有开始真正的竞争。

中国幅员辽阔,经济进展水平差异很大,消费需求也千差万别,在一种业态的进展初期甚至在规模化进展阶段都不可能是一种模式。但在多种进展模式中必然会存在一种或几种主导的、最具进展潜力的模式。所以,对连锁企业决策者来说,进展模式与利润模式的选择以及阶段性的推进就成了经营的关键问题。

我国便利店进展的特点

政府扶持,起步艰难

中国的现代便利店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后来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各种形态的传统小店纷纷改名为便民店、方便店、便利店,却不具备现代便利店的基本功能。实际上,靠政府的意志推动进展起来的便利店几乎没有一家是成功的。即便真的成功,成本和代价也一定很高。

1995年政府部门在很短的时间里在全国的粮食系统掀起了一场将粮店改造成便民店的高潮,到1997年底大约改造了2万多家,投入的资金约20亿元。然而,这场便民店连锁经营的进展最终是失败了。当然,这样大规模的运动式的改造也为后来进展现代便利店奠定了基础,正如目前国内便利店的提速进展可能为便利店国际品牌进入中国以后经营规模迅速扩张提给市场与人才基础那样。

进展提速,网点剧增

现存的便利店大都是1995年以后进展起来的。早在1993年3月,上海就出现了百式便利店,可以说是我国大陆最早的、较具现代特征的便利店。后来又出现了百家等十余家便利店“先驱”。但这些 “先驱”早在1998年前后就已成了“先烈”。从1995年到2001年前,上海先后出现了可的、罗森、联华、良友、85818等便利企业,并成为五大主导品牌。曾有媒体预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上海便利店市场将由这五家分占。但到了2001年,由于好德、喜士多、21三个新品牌的诞生,上海便利店市场出现了新的竞争格局。

进展便利,首选沪粤

在中国大陆,现代意义的便利店首先是从上海与广东两地进展起来的,而且也是目前进展得最好的城市。沪粤不应该是指一个城市或一个省.而应该是一个区域的概念,分别指长江三角洲与长江流域,以及珠江三角洲与珠江流域,也就是华南、华东与华中。东北、西北、西南在当前进展便利店并不是十分适合,除非能开发出一种适合当地状况的新模式。

密集开店,贴身竞争

在南京,苏果便利已经遍地开花,有的便利店甚至与苏果标准超市相隔不过数百米。有记者说,随便站在哪儿,随便向各个方向走,不出5分钟就一定有一家苏果便利。这种状况在上海也十分普遍,某些路段已形成了“便利店一条街”,广东路、乳山路、袭阳路等路段,各种便利店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在浦东有一条街,在短短的400米路段上,先后开了9家便利店,平均40余米开一家店。如今,有不少“两街四角地”已开出了2—3家便利店,“四角四店”相对的状况随时都有可能出现。有时同一房东把相邻的两个铺面出租给两家便利企业,特别是在新的居住区,由于铺面空间较多,几家便利店同开在相邻处的状况也比较普遍。

模式创新,前景不明

各地都在寻找便利店进展的新模式。在北京,物美把便利店开进了北大校园和地铁站。已经过5 年进展的上海联华便利,2002年也进入了北京,并首先考虑以16小时的便利店作为试点。这紧要是考虑到北京的四季温差较大,平均温度较低,人们户外行为较少,销售额将会受到影响。在上海,仅几平方米的弄堂便利店——延续进展了上百年的传统烟杂店,挂上了“易购”招牌,变成了“超便利”,成为新上海的一道风景线。根据有关部门统计,这样的“烟杂店”在上海有3万家;年销售额达100亿元。

双重属性,需求结合

便利店可能会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作为超市的一种补充业态而存在。但是,当大型的连锁超市企业把便利店看作一种全新的业态来进展时,就需要把便利店与超市做一个明确的分割,过多地移用超市的经验来进展便利店是不可取的,甚至会把便利店引入歧途。如果便利店能与电子商务相结合,并配合强大而便捷的配送服务,电话订货、网上订货、指定地点、顾客到店自行取货的购物方式可能会有良好的进展前景。此外,在恶性竞争还没有结束,在经营管理技术还不成熟之前,过早地引入特许经营对加盟者来说是不公平的,他们很容易受到致命的打击,从而终止特许经营关系,给本来就不是十分成熟的特许经营蒙上阴影。

我国便利店的问题

1.提给便利和即时服务是便利店的业态功能,这是靠品牌、技术、资金和规模取胜的行业。

之所以说便利店的竞争还没有真正开始,紧要是因为我国目前便利店的竞争还不是国际化的,一旦我国零售市场全面开放,便利店将受到极大的冲击。店铺多可能只是一种暂时的优势,但如果现有的店铺缺乏竞争力,与新的竞争者存在较大差距,那么,店铺多就成了一种负担,为改造不良店铺将付出沉重的代价,并不利于营造良好的服务形象。这对于既缺乏雄厚的资本实力,又缺乏便利店经营技术的国内连锁企业来说是必然会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因此,摆在国内便利店连锁企业面前的是一个两难的问题:不提速怕失去市场;提速进展又存在技术滞后的问题。大多数企业选择了前者,同时也在加快技术和经营管理体系的建设,准备去迎接新的竞争者。

2.在大多数地区,便利店与超市只有面积大小、品种多少上的区别,并没有明显的功能差异。

这与消费者的生活水平与认知程度不高、便利店的目标顾客不充足、缺乏便利店经营技术和经营定位不明确有密切的关系。有些地方把不到10平方米、连一台冷柜都没有的小店改造一下也挂上了便利店的招牌,以为只要能提给某些方面便利的商店就可以称为便利店。有些企业开设便利店没有明确的战略目标,只是盲目地攀比门店数量,以为经营规模是关键,经营质量可以逐步提高。国外便利店进展的历程告诉我们:便利店需要比超市更精细的服务与经营管理,如果服务缺乏人性化,经营管理无法做到精细化,那么,规模越大就越有可能倒闭。

3.便利店进展较好的地区,如上海与广州,都有境外著名的便利企业进入,大家基本上是参照7—11或罗森的式样进展起来的。

上海的业内人士坦言:没有罗森的进入,上海的便利店不可能有今天的进展水平。在上海,业内人士都承认:华联罗森的经营管理水平是最高的,门店的经营业绩也是最好的。所以,开始时大家都会向罗森学习。其后,新的竞争者不断加入这个行业,新的面目也不断出现,就开始进入了相互学习的阶段。例如,出自喜士多的自动门与门铃,出自好德的宽敞多功能的服务台以及自助区,出自屈臣氏的落地展示架等,都是相互学习的亮点。上海连锁经营协会还设立了便利店委员会,每个月学习交流一次,沟通氛围远比连锁超市的同行们热烈与坦诚。

4.在上海,便利店没有垄断,常常在一个路口就有数家便利店在贴身竞争。

针对这种状况,上海连锁商业协会下属的便利店委员会正在策划建立一个业内展店规则,要求各便利企业承诺:在100米内不再重复开店。征求意见的结果是:前几年开办的企业比较积极,愿意承诺;但近一二年开办的企业则不愿意,认为:这种约定对新企业不公平,也不利于竞争。原有的便利企业则认为:他们在开发便利店的初期经历了很长—段时间的摸索,投入了大量的财力,承受了巨大的亏损,如今总算快要熬出头了,却面临了恶性的无序竞争;市场对他们来说也是不公平的。最终结果如何,恐怕一时难有定论。实际上没有人愿意恶性竞争,也并不是见铺就开,而是发现了更优的铺面或人流特别集中,一个店铺尚不能完全满足需求时,才会决定开面对面或店连店的铺面。这样开店的结果有三种:

一是销售额下降,如果是加盟店,有可能导致加盟合约的终止;

二是迫使其中某一家效益差的门店关门歇业;

三是共同提高,共同进展。

中国的便利店还很不成熟,需要的不是保护而是竞争,只有通过竞争,才能强身壮体,才有可能树立2—3个民族品牌,否则都会失败。面对面的竞争可能会浪费一些资源,但竞争所带来的社会效应远远大于竞争可能会造成的浪费。

5.便利店的进展区域在区别国家有很大的差异,如美国在加油站设有便利店,而在日本则是集中在商业区。

我国的便利店是在市中心首先进展起来的,而且是集中在几个人口密集、客流量较大的中心区。学校、医院、商务区、公交站点、商业街成为首选的展店位置。这些区位的铺面有限,租金也比较高。后来,展店渐渐地向外围进展,甚至包含郊区.购物不便的居民小区成了进展便利店的重要区位。实践表明:开在居民小区的便利店的投入产出比并不比市中心区域差,而且营业也比较稳定。但开在居民小区的便利店很容易受到超市的打击,其未来的进展前景很难预料。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居民小区有潜在需求,但如果开得太大,成本太高,又没有比超市更便利、更多样的服务,一旦超市进小区,便利店就难以维持下去。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含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