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息差

什么是信用息差

信用息差是指企业债券到期收益率与同期限国债到期收益率的差值,它被公认为反映了企业信用的溢价。

信用息差的内容

美国等发达国家债券市场经过近二三十年的进展,已处于相对成熟稳定的阶段。债券市场的成熟,不仅表现在其债券市场的规模上,而且表现在其债券市场对其产品定价的合理性上。债券的定价包含了债券信用息差的确定。在国外,对债券信用息差的研究处于较成熟阶段,大量学者通过该国债券市场的实际数据,找到了影响信用息差的一些因素,这些因素能够解释信用息差的较大部分。影响信用息差的一些共识因素包含如预期损失、税收、危机溢价、流动性溢价、经济周期、其他市场危机因素等因子。

对信用息差的研究开始于Merton运用期权定价模型对债券预期损失的估计,他认为是预期损失决定了信用息差的大小。随后大量学者改进Merton的模型重新对预期损失实行了估计。但他们的结果发现预期损失只能对信用息差的一部分实行解释,于是后来的学者便开始了对影响信用息差其他因素的研究。后来的研究紧要分为对信用息差因子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研究。微观层面紧要关注债券个体因素,如流动性、信用状况等;宏观层面则集中于短期利率、国债利率差等因素的研究。

信用息差的危机

信用息差是银行由于面临信用危机暴露而对借款单位要求获得的补偿。信用息差危机是持有需要实行市场评估的金融产品的银行由于企业信用息差的变化而可能遭受损失的危机。换句话说,信用息差危机源于在贷款期限内企业预期违约概率的增加。当预期违约概率增加时,不仅预期损失趋于增加,而且在贷款到期前,由于信用危机息差的变化还会导致组合重组成本的上升,这些都会减少交易中涉及的现金流量的现值。

以信用息差为交易对象或需要对其实行市场评估的资产组合一般具备信用息差危机,因为信用息差的变化影响着资产组合的价值。正是由于这些资产组合具备市场评估价等特点,因此它们面临的信用息差危机更适合于在市场危机经营管理模式中度量。而且,为了经营管理信用息差危机,交易双方的危机价值度量模型都必须考虑到信用息差的变动对资产组合价值的影响。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含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