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加计扣除
加计扣除指按照税法规范在实际发生数额的基础上,再加成一定比例,作为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的扣除数额的一种税收优惠措施。例如,假定税法规范研发费用可实行150%加计扣除政策,那么如果企业当年开发新产品研发费用实际支出为100元,就可按150元(100×150%)数额在税前实行扣除,以体现鼓励研发政策。
加计扣除的优惠
1.研究开发费,是指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范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研究开发费用为了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促进科技进步,原税法规范,对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研发费用,在按规范实行100%扣除基础上,允许再按当年实际发生额的50%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加计扣除,即如果企业当年开发新产品的研发费用实际支出为10000元,就可按15000元(10000×150%)数额在税前实行扣除,在税前多扣除5000元,在适用税率为25%的状况下,可以少缴所得税1250元,以体现对研发支出的鼓励政策。
2.企业安置残疾人员所支付的工资,是指企业安置残疾人员的,在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的l00%加计扣除。残疾人员的范围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的有关规范。企业安置国家鼓励安置的其他就业人员所支付的工资的加计扣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范。
其中第二条规范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行为能力的人。
残疾人包含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的人。
残疾标准由国务院规范。
第三十二条政府和社会举办残疾人福利企业、盲人按摩机构和其他福利性单位,集中安排残疾人就业。
第三十三条国家实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制度。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应当按照规范的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并为其选择适当的工种和岗位。达不到规范比例的,按照国家有关规范履行保障残疾人就业义务。国家鼓励用人单位超过规范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残疾人就业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范。
第三十六条国家对安排残疾人就业达到、超过规范比例或者集中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用人单位和从事个体经营的残疾人,依法给予税收优惠,并在出产、经营、技术、资金、物资、场地等方面给予扶持。国家对从事个体经营的残疾人,免除行政事业性收费。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确定适合残疾人出产、经营的产品、项目,优先安排残疾人福利性单位出产或者经营,并根据残疾人福利性单位的出产特点确定某些产品由其专产。
政府采购,在同等条件下应当优先购买残疾人福利性单位的产品或者服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开发适合残疾人就业的公益性岗位。
对申请从事个体经营的残疾人,有关部门应当优先核发营业执照。
对从事各类出产劳动的农村残疾人,有关部门应当在出产服务、技术指导、农用物资供应、农副产品购销和信贷等方面,给予帮助。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自2008年7月1日起施行。
加计扣除与直接减免税的比较
与直接减免税相比,由于加计扣除的对象是企业的某些具体支出项目,在这些项目上支出越多,得到的优惠越大,因此加计扣除对于鼓励企业加大对某些项目的支出更有针对性。直接减免税政策一般都有严格的限制条件和执行期限,而加计扣除则往往是一项长期且适用企业范围更广的政策,故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加计扣除方式作为鼓励企业加大某些方面投入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