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发起式基金
发起式基金指基金经营管理人、基金企业股东及高管作为基金发起人,并认购基金的一定数额发起设立的基金,其将投入者和基金发行人的利益实行了绑定,提高了基金经营管理人的责任心,同时有助于增强投入者信心。
发起式基金的特点
从发起式基金设立的目的来看,紧要是通过对基金经营管理人推出了最低认购标准以及锁定期的规范,最终实现经营管理人和投入者利益绑定,以此来督促经营管理人提升长期投入业绩,实现与基金持有人“利益双赢”。
首先,发起式基金具备“宽进严出”的特点。所谓“宽进严出”是指设立门槛较低,一方面,大幅降低了基金募集门槛至5000万元、募集人数不少于200人;另一方面,除法规规范的退市条件外,发起式基金强化了退出机制,如发起式基金在合同生效3年后的对应日,若基金资产规模低于2亿元,基金合同将自动终止。
其次,发起式基金对发起资金最低认购标准和持有时间做出了规范。发起资金认购新基金的金额不少于1000万且持有期限不少于3年。这样的规范,将基金发行人的利益与持有人的利益真正的捆绑在一起,有利于稳定基金经营管理团队,减少经营管理人员流动性,同时也为推行新基金激励政策留下了想象空间。
发起式基金的优势
- 利益捆绑,危机共担,实现共赢;
- 发起资金长期持有,增强投入者信心和认同;
- 有利于保证基金规模和业绩的稳定性及连续性;
- 有助于实现以业绩促规模的良性进展。
发起式基金的成立条件
发起式基金作为一种新的基金结构形式,要求基金企业申请募集发起式基金时,使用发起资金认购新基金的金额不少于1000万元,且认购份额的持有期限不少于3年。发起资金的来源包含基金企业股东资金、企业固有资金、企业高管人员或具备基金经理资格的人员。同时,为鼓励基金企业主动与持有人绑定利益,发起式基金募集成立的门槛将大为降低。募集规模不少于5000万元、募集人数不少于200人时,基金经营管理企业即可办理发起式基金合同生效备案程序。
发起式基金的危机
发起式基金具备普通公募基金的危机收益特征,唯一区别的是基金经营管理人及高管作为基金发起人认购基金一定数额;简单说就是基金企业首先认购一部分份额,然后再公开募集。基金的投入业绩紧要受市场的走势和基金经理的投入经营管理能力影响,与设立的方式关系不大。其业绩和资本市场走势、经营管理人投入经营管理能力也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区别类型的发起式基金和相同类型的普通公募基金的危机收益是匹配的。并不是不亏钱的。
投入发起式基金的策略
市场上共有40多只发起式基金,那么,投入者在选择购买上又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第一,选择危机收益匹配的基金。俗话说,没有最好的基金,只有最适合自己的基金。投入者需要根据家庭收入状况、投入期限结构、投入期望及理财目标等方面确定自己的投入偏好,然后了解基金类型及其危机收益特征,通过合理的资产配置和基金类型配置,来达到个人危机收益与基金资产危机收益的匹配。由于发起式基金发起资金份额锁定期为3年,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投入者可以做一些长线资金投入安排,实现与基金经营管理人真正意义上的“危机共担、利益捆绑”。
第二,精挑细选、精打细算。投入者可能观察到,发起式基金与基金企业自有资金认购行为,具备异曲同工之妙。整体上来讲,基金企业用自有资金购买的基金一般业绩表现良好;而对于设立申请发起式基金,基金经营管理企业更会综合考量中长期市场预期以及经营管理团队中长期业绩的信心程度等方面,选择基金企业擅长的投入类型实行新产品发行。如果市场形势好转,相信部分权益类投入能力突出的基金经营管理人会选择适时推出权益类发起式基金产品。投入者可以选择那些过往投入业绩优异的基金经营管理企业发行的发起式基金产品。当然利益捆绑并不等于“只赚不赔”,发起式基金与其他普通基金一样存在亏损的可能,这一点投入者在购买前一定要有正确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