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投资

什么是固定资产投入

固定资产投入是指投入主体垫付货币或物资,以获得出产经营性或服务性固定资产的历程。固定资产投入包含改造原有固定资产以及构建新增固定资产的投入。由于固定资产投入在整个社会投入中占据主导地位,因此,通常所说的投入紧要是指固定资产投入。

什么是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是在社会再出产历程中可供长时间反复使用,并在使用历程中基本上不改变其实物形态的劳动资料和其他物质资料。

在我国会计实务中,将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房屋、建筑物、机械设备、器具、工具等出产经营性资料作为固定资产。对于不属于出产经营紧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且使用年限超过两年的,也作为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投入的分类

(一)根据投入在出产历程中的作用分类

根据投入在再出产历程中的作用可把固定资产投入分为新建企业投入、简单再出产投入和扩大再出产投入。

新建企业投入是指为一个新企业建立出产、经营、生活条件所实行的投入。

简单再出产投入是指为了更新出产经营中已经老化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所实行的投入。

扩大再出产投入是指为扩大企业现有的出产经营规模所实行的投入。

(二)按对企业前途的影响实行分类

按对企业前途的影响可把固定资产投入分成战术性投入和战略性投入两大类。

战术性投入是指不牵涉整个企业前途的投入。

战略性投入是指对企业全局有重大影响的投入。

(三)按投入项目之间的关系实行分类

按投入项目之间的相互关系,可把企业固定资产投入分成相关性投入和非相关性投入两大类。如果采纳或放弃某一项目并不显著地影响另一项目,则可以说这两个项目在经济上是不相关的。如果采纳或放弃某个投入项目,可以显著地影响另外一个投入项目,则可以说这两个项目在经济上是相关的。

(四)按增加利润的途径实行分类

从增加利润的途径来看,可把企业固定资产投入分成扩大收入投入与降低成本投入两类。

扩大收入投入是指通过扩大企业出产经营规模,以便增加利润的投入。

降低成本投入则是指通过降低营业支出,以便增加利润的投入。

(五)按决策的解析思路来分类

从决策的角度来看,可以把固定资产投入划分为采纳与否投入和互斥选择投入。

采纳与否投入决策是指决定是否投入于某一项目的决策。

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项目中,只能选择其中之一的决策,叫互斥选择投入决策。

固定资产投入的特点

(一)固定资产的回收时间较长

固定资产投入决策一经做出,便会在较长时间内影响企业,一般的固定资产投入都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才能收回。

(二)固定资产投入的变现能力较差

固定资产投入的实物形态紧要是厂房和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这些资产不易改变用途,出售困难,变现能力较差。

(三)固定资产投入的资金占用数量相对稳定

固定资产投入一经完成,在资金占用数量上便保持相对稳定,而不像流动资产投入那样经常变动。

(四)固定资产投入的实物形态与价值形态可以分离

固定资产投入完成,投入使用以后,随着固定资产的磨损,固定资产价值便有一部分脱离其实物形态,转化为货币准备金,而其余部分仍存在于实物形态中。在使用年限内,保留在固定资产实物形态上的价值逐年减少,而脱离实物形态转化为货币准备金的价值却逐年增加。直到固定资产报废,其价值才得到全部补偿,实物也得到更新。

(五)固定资产投入的次数相对较少

与流动资产相比,固定资产投入一般较少发生,特别是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入,一般要几年甚至十几年才发生一次。

固定资产投入的资金来源

根据固定资产投入的资金来源区别,分为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来源。

⑴国家预算内资金:指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中由国家统筹安排的基本建设拨款和更新改造拨款,以及中央财政安排的专项拨款中用于基本建设的资金和基本建设拨款改贷款的资金等。

⑵国内贷款:指报告期内企、事业单位向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借入的用于固定资产投入的各种国内借款。包含银行利用自有资金及吸收的存款发放的贷款、上级主管部门拨入的国内贷款、国家专项贷款(包含煤代油贷款、劳改煤矿专项贷款等)、地方财政专项资金安排的贷款、国内储备贷款、周转贷款等。

⑶利用外资:指报告期内收到的用于固定资产投入的国外资金,包含统借统还、自借自还的国外贷款,中外合资项目中的外资,以及对外发行债券和股票等。国家统借统还的外资指由我国政府出面同外国政府、团体或金融组织签订贷款协议、并负责偿还本息的国外贷款。

⑷自筹资金:指建设单位报告期内收到的,用于实行固定资产投入的上级主管部门、地方和企、事业单位自筹资金。

⑸其他资金来源:指报告期内收到的除以上各种拨款、固定资产投入按国民经济行业分建设项目归哪个行业,按其建成投产后的紧要产品或紧要用途及社会经济行为性质来确定。基本建设按建设项目划分国民经济行业,更新改造、国有单位其他固定资产投入及城镇集体投入根据整个企业、事业单位所属的行业来划分。一般状况下,一个建设项目或一个企业、事业单位只能属于一种国民经济行业。为了更准确地反映国民经济各行业之间的比例关系,联合企业(总厂)所属分厂属于区别行业的,原则上按分厂划分行业。

固定资产投入经营管理的程序

以上特点决定了固定资产投入具备相当大的危机,一旦决策失误,就会严重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甚至会使企业走向破产。因此,固定资产投入不能在缺乏调查研究的状况下轻率拍板,而必须按特定的程序,运用科学的方式实行可行性解析,以保证决策的正确有效。固定资产投入决策的程序一般包含如下几个步骤。

(一)投入项目的提出

企业的各级领导者都可提出新的投入项目。

(二)投入项目的评价

投入项目的评价紧要涉及如下几项工作:一是把提出的投入项目实行分类,为解析评价做好准备;二是计算有关项目的预计收入和成本,预测投入项目的现金流量;三是运用各种投入评价指标,把各项投入按可行性的顺序实行排队;四是写出评价报告,请上级批准。

(三)投入项目的决策

投入项目评价后,企业领导者要作最后决策。最后决策一般可分成以下三种:

(1)接受这个项目,可以实行投入;

(2)拒绝这个项目,不能实行投入;

(3)发还给项目的提出部门,重新调查后,再做处理。

(四)投入项目的执行

决定对某项目实行投入后,要积极筹措资金,实施投入。在投入项目的执行历程中,要对工程进度、工程质量、施工成本实行控制,以便使投入按预算规范保质如期完成。

(五)投入项目的再评价

在投入项目的执行历程中,应注意原来作出的决策是否合理、正确。

固定资产投入的现金流量

一、现金流量的构成

长期投入决策中所说的现金流量是指与长期投入决策有关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数量。它是评价投入方案是否可行时必须事先计算的一个基础性指标。

(一)初始现金流量

初始现金流量是指开始投入时发生的现金流量,一般包含如下的几个部分:

1、固定资产上的投入。包含固定资产的购入或建造成本、运输成本和安装成本等。

2、流动资产上的投入。包含对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和现金等流动资产的投入。

3、其他投入费用。指与长期投入有关的职工培训费、谈判费、注册费用等。

4、原有固定资产的变价收入。这紧要是指固定资产更新时原有固定资产的变卖所得的现金收入。

(二)营业现金流量

营业现金流量是指投入项目投入使用后,在其寿命周期内由于出产经营所带来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数量。这种现金流量一般按年度实行计算。这里现金流入一般是指营业现金收入,现金流出是指营业现金支出和交纳的税金。如果一个投入项目的每年销售收入等于营业现金收入,付现成本(指不包含折旧的成本)等于营业现金支出,那么,年营业现金净流量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每年净现金流量(NCF)=每年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

或 每年净现金流量(NCF)=净利+折旧

(三)终结现金流量

终结现金流量是指投入项目完结时所发生的现金流量,紧要包含:

1、固定资产的残值收入或变价收入;

2、原来垫支在各种流动资产上的资金的收回;

3、停止使用的土地的变价收入等。

二、现金流量的计算

为了正确地评价投入项目的优劣,必须正确地计算现金流量。

在现金流量的计算中,为了简化计算,一般都假定各年投入在年初一次实行,各年营业现金流量看作是各年年末一次发生,把终结现金流量看作是最后一年末发生。

计算现金流量的基本原则:只有增量现金流量才是与项目相关的现金流量

具体需要注意的问题:

(1)区分相关成本和非相关成本

相关成本是指与特定决策有关的、在解析评价时必须加以考虑的成本。例如,差额成本、未来成本、重置成本、机会成本等属于相关成本。

(2)不要忽视机会成本

在投入方案的选择中,如果选择了一个投入方案,则必须放弃投入于其他途径的机会。其他投入机会可能取得的收益是实行本方案的一种代价,被称为这项投入方案的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成本”,它不是一种支出或费用,而是失去的收益。机会成本总是针对具体方案的,离开被放弃的方案就无从计量确定。

(3)要考虑投入方案对企业其他部门的影响

(4)对净营运资金的影响

所谓净营运资金的需要,指增加的流动资产与增加的流动负债之间的差额。

三、投入决策中使用现金流量的原因

投入决策之所以要以按收付实现制计算的现金流量作为评价项目经济效益的基础,紧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

(一)采用现金流量有利于科学地考虑时间价值因素。

科学的投入决策必须认真考虑资金的时 间价值,这就要求在决策时一定要弄清每笔预期收入款项和支出款项的具体时间。而利润的计算,并不考虑资金收付的时间,它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要在投入决策中考虑时间价值的因素,就不能利用利润来衡量项目的优劣,而必须采用现金流量。

(二)采用现金流量才能使投入决策更符合客观实际状况。

在长期投入决策中,应用现金流量能科学、客观地评价投入方案的优劣,而利润则明显地存在不科学、不客观的成分。这是因为:

(1)净利润的计算比现金流量的计算有更大的主观随意性;

(2)利润反映的是某一会计期间“应计”的现金流量,而不是实际的现金流量。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含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