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基金投入
基金投入对个人来说一般指的是实行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的投入,如今封闭基金已经没有多少投入价值了,更多的是与股票相似的投机价值。我们现在指的基金投入更多的是指开放式基金。根据投入对象的区别,可分为股票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其中货币基金的收益一般在2%左右,基本没有危机。其他基金一般和股市相关。牛市时收益会很高,但熊市时危机也不小。一般来说其危机比直接投入股市略小。
基金投入的紧要特征
1、小额投入
投入基金的基本功能就是把投入者区别数额的资金汇集成一笔大额资金实行投入。投入基金的进展对象紧要是中小投入者,因此投入基金的投入起点低。小额投入一方面方便公众持有,使社会上各层次的投入者都能够参与;另一方面易于积累资金,实行大额投入。尽管投入基金是零星分散的,但由于具备广泛的社会基础,因此投入基金的规模往往很大,有的达到几亿或十几亿美元,甚至更高。
2、收益均等
收益均等有两层意思:①投入基金的收益是按股份或受益凭证平均分配给投入者的,无论投入者投入额大小,每一股份或受益凭证的获利水平都是一样的,②投入者投入于基金,是汇小钱为巨资的投入行为,因此可获得原先所不能享受到的由大投入者独享的投入机会。
3、分散危机
分散危机也有两层意思,①投入基金组成后通过投入组合,分别投向能取得最佳成果的地方,从而避免"所有的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危机,②由于投入基金是集少成多,一般都拥有雄厚的资本,这样投入基金就可以作起点高收益高的投入,从而更有机会并更有效地分散投入危机,这是投入基金对投入者尤其是中小投入者富有吸引力的原因之一。
4、节约成本
在金融市场上,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是投入的一个基本原则。投入于基金除可以分散危机外,还可以降低成本。这是因为投入基金的经营管理费用与收益和危机一样,都是由所有参加基金的人共同承担的,从而降低了单位投入的经营管理成本,参加基金的人越多,单位投入的经营管理费用就越低;反之亦然。
5、专家经营管理
这是投入基金对投入者尤其是中小投入者富有吸引力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投入基金是由基金经营管理人(基金经营管理企业)实行经营管理和经营的,基金经营管理人一般都聘请一流的投入解析专家,这些专家熟悉行情,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成功的经营管理经验。专家的作用紧要是:
①从事金融市场调查与解析,包含市场走势、工具创新等;
②对证券实行有效的投入组合,并对证券的行情紧密跟踪,对投入结构适时调整;
③营运各种基金资产。投入者投入于基金,犹如聘请一个专业化的投入顾问,既省力又安全可靠,且可获得较高的收益。
6、流动性强
投入基金具备较强的流动性,表现为基金操作灵活。开放型基金的投入者可根据自身资本周转状况及投入环境的变化,随时加入或退出基金。封闭型基金可在市场上实行买卖转让。因此,投入基金具备十分灵活的操作性和变现性,保证了投入基金对各种投入者的吸引力。
7、税收优惠
一国为鼓励投入者投入基金,一般在税收上会给予优惠,如少征或免征基金证券交易税,少征或免征投入基金的资本利得税,对基金少征或不征所得税等。如美国对共同基金的股息、利息收入和资本利润分配给基金股东部分(约占90%)不征企业所得税。
基金投入的历程
由具备相同投入目标的投入者通过购买基金将资金集合起来,交给专门的投入机构,由其根据组合投入原理将资金分散投入于各种有价证券和其他证券工具上,并通过独立的保管机构对资产实行保管,投入者按出资比例分享投入收益并承担危机,投入机构作为资金的经营管理者,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
基金投入的方式
1.遵循正确的选基原则
选择基金产品的原则是:选企业-选产品-看业绩-耐心持有。
(1)选企业。买基金如同买股票,选择好的基金经营管理企业非常重要。在选择值得投入的基金时,应该选择一家诚信、优秀的基金经营管理企业。对基金经营管理企业的信誉、以往业绩、经营管理机制、背景、财力、人力和规模等方面要有所了解。从长远来说,好的基金企业是产生优秀基金的重要平台。有了好企业好机制,才能吸引和留住优秀的投入人才,才有稳定的投研团队。企业的实力雄厚、规模较大、人才储备充足,抗危机的能力会比较强,经得起市场上的大风大浪。一个优秀团队对保证基金业绩的持续性非常重要。判断一家基金经营管理企业的运作是否规范,可参考以下几方面的因素:一是基金经营管理企业的治理结构是否规范合理;二是基金经营管理企业的经营管理、运作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是否全面、准确、及时;三是基金经营管理企业有无明显的违规违法行为。
(2)选产品。投入者应根据危机承受能力选择基金产品:危机承受能力强的人可以选择股票型基金;危机承受能力中等的人可以选择平衡型基金或指数型基金;危机承受能力差的人应选择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基金。
(3)比业绩。基金经营管理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治理结构、激励机制及基金经理的从业经历和投入经验等因素,都会影响基金的业绩表现。评价基金的业绩表现不是看一周一月的基金排名,而是要放在一个较长的时段内考察。
只有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基金才是真正值得投入的基金。需要注意的是,不但要看基金绝对收益的高低,更应关注其业绩的持续性(最简单的方式是查看由《中国证券报》主办的中国银河证券开放式基金星级评价,晨星开放式基金星级评价及危机评价)。
(4)耐心持有。基金作为一种长期投入的产品,追求的是长期、稳定的收益,如果投入者只看成立3个月内的业绩表现,或短期市场一有“风吹草动”就想赎回,既增加了交易成本,也与长期投入的本意相去甚远。总之,基金是一个适合长期持有的品种,“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投入者不妨多一点儿耐心,考量基金的投入效果。
2.通过基金定投熨平危机
与单笔投入区别,定期定额投入(简称定投)是在一定的投入期间内,投入者选择以固定时间、固定金额投入某基金产品,由基金托管人(即银行)为投入人自动完成基金申购的理财方式。影响证券市场的因素众多且复杂,几乎不能预测,而分批投入可均衡成本,利用时间熨平市场波动。这种投入方式的典型代表就是“基金定投”,这种类似于零存整取的投入方式,可收到“逢低加码、逢高减筹”的效果,投入成本和危机自然摊低。长期来看,定投能聚沙成塔,通常能取得高于定期储蓄的收益。但并不保证它只赚不赔,它的净值也会随行情起落,时好时坏。不能容忍业绩一时上下跌宕的投入者,入市前要斟酌。配置型、债券型或货币基金收益危机都较低,净值波动性较小,实行定投就不划算。主动型、偏股型、指数型基金净值波动较大,迎合了定投的特点———分散危机、降低成本,无形中提升了长期收益。
3.善用基金转换,省时省钱买基金
基金转换,是指投入者将其持有的某一基金的基金份额部分或全部转为同一基金企业经营管理的另一只基金的基金份额的行为。通俗地讲,转换业务相当于先赎回再申购,但是比通常的先赎回再申购又有很多好处。通常股票型基金的赎回款需要4~7个工作日回到投入者的账户上,赎回货币基金的款项到账也需要2~4个工作日。
4.理性面对基金理财
危机和收益是相互伴随的,投入者切忌在基金净值增长的同时将投入危机全然抛在脑后。基金是投入于证券市场的证券产品,证券市场的波动势必会影响到基金净值,证券市场蕴含的投入危机也同样会体现在基金投入中。尽管基金作为股票的组合,已经有分散投入危机的作用,但投入者必须认识到,基金仍然包含着投入危机。
投入者在投入基金前,一定要对自己的资金状况、投入期限、收益要求和危机承受能力作一个客观合理的评估,之后再据此购买与自身状况相匹配的基金产品。控制危机的最好方式仍是“把鸡蛋放在区别的篮子里”,采用分散投入的方式以规避市场危机。
5.选择合适的购买方式,降低交易成本
(1)银行柜台买基金。从银行购买基金,有单有据有凭证,让人感觉更踏实一些。不过,从银行柜台购买基金的手续费几乎没有商量的余地。股票基金一个交易来回,交易成本多为1.5%~2%,债券基金一个交易来回,交易成本多为0.9%~1.5%。
(2)网上银行买基金。投入者只要开通网上银行并签署相关协议,便可以坐在家里轻松实行基金的购买和赎回。目前,不少银行不定期地推出网上银行的费率优惠措施。如工商银行网上银行申购基金,原申购费率高于0.6%的,可打8折;建设银行网上银行申购基金可享受7.5折优惠;交通银行网上银行申购基金,原申购费率高于0.6%的,统一优惠至0.6%。
(3)在基金企业网上买。现在多数基金企业都开通了网上直销系统,对投入者通常都有一定的费率优惠,折扣4-6折不等。但在网上申购操作起来有一定的技术要求,甚至比网上银行还要复杂一些。
基金投入的三法
1.分期购入法
如果您做好了长期投入基金的准备,同时又有一笔相当数额的稳定资金,不妨采用分期购入法实行基金的投入。这种方式是每隔一段固定的时间(月、季或半年),以固定等额的资金去购买一定数量的基金单位。该方式的功能是在一定时期内分散了投入基金以较高的价格认购的危机,长期下来,就总体上降低了购买每个基金单位的平均成本。有经验的投入者都能避免孤注一掷,不至于将全部资金买了最高价格的基金。
2.定期赎回法
投入基金时,买卖方式是因人而异的。有人看好行情就会把钱全部投进去;反之,就全盘撒出。有人则分期购进,定期赎回。实践证明,后者比前者更胜一筹。因为是在区别的价位上赎回,既减少了时间性的危机,又避免了在低价位时无可奈何地斩仓,尤其适合一些退休老人,定期支付生活费之用。该办法是一次性认购或分期投入某一基金,在一段时间后,开始每月撤出部分基金单位,投入者便可每月收到一笔现金。
3.固定比例投入法
该办法是将一笔资金按固定的比例分散买进几只区别种类的基金,当某只基金价格脱升后,就抛出该基金,把赚来的钱买入另几只价格下跌的基金单位,从而使原定的投入金额比例保持不变。这样不仅可以分散投入成本,抵御投入危机,还能见好就收,不至于因某只基金表现欠佳或过度奢望价格会进一步上升,使到手的收益成为泡影或使投入额大幅度上升。例如,您决定分别把50%、35%和15%的资金各自买进股票基金、债券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当股市大涨时,设定股票增值后投入比例上升了20%,您便可以卖掉20%的股票基金,使股票基金的投入仍维持50%不变,或者追加投入买进债券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使他们的投入比例也各自上升20%,从而保持您原有的投入比例。如果股票基金下跌,您就可以购进一定比例的股票基金或卖掉部分等比例的债券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恢复原有的投入比例。当然,这种投入策略并不需要经常性地一有变化就做调整,有经验的投入者大致遵循这样一个准则:每隔三个月或半年才调整一次投入组合的比例,股票基金上涨20%就卖掉一部分,跌25%就增加投入。
基金投入的九问
1、墓金的投入目标是什么?基金的目标应该和您自己的目标相一致。如果一段时间后,您的目标发生子变化,您就儒要重新评估您的投入。如果您偏重成长性,您的目标就是在一个长时段里基金价值的增值.如果您偏重收益,您的目标就是从您的投入中获取可靠的收入.如果您偏重稳定性,您的目标就是保证投入的安全可靠。
2、墓金的投入战略是什么?招募说明书上会描述基金可能购买证券的范围,基金如何选择它们,基金侧重购买的证券类型及实际中如何操作。基金的投入战略关系到基金和您个人的目标如何实现。
3、墓金最明显的危机是什么?理解危机对一个投入者是至关重要的。市场会起伏,任何投入都有可能赚钱或赔钱。这种普遍的投入危机是大众在投入时应当考虑到的,但是投入者应当了解每只基金还会有其特定的危机。市场普遍危机紧要有:通货膨胀危机,指当通胀率上升时,投入的价值会减少.利率危机,指当利率提高时,投入价值会下降.信沓危机,指债务无法被支付;流动性危机,指投入者因为买卖机会太少而无法卖出自己的投入;汇率危机,指一项外汇交易的投入可能因为汇率的波动受损,紧要发生在全球和海外基金中.政治危机,因为无法预料的政治或制度变化而价值缩水。
尽管过去的表现不能预测未来,但看一下基金过去的表现至少会让您知道它在区别的市场条件下表现如何和危机水平。美国投入企业协会研究表明,尽管各基金的业绩水平没有连续性,但各基金的危机程度还是具备一定的时间上的连续性。
4、墓金的成本和费用是多少?所有基金必须在招募说明书的前面部分用一张表全面披露其费用。为了更方便地了解和比较区别的基金,所有基金的费用表格都是标准化的。您必须决定能否接受购买某只基金的费用。
5、谁来经营管理基金组合?这个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经营管理企业决定了基金资产如何投入,投入方向是什么及何时投入。在招股说明书中这些信息会准确披露。
6、如何伪买墓金?有些基金通过投入顾问来销售股份,这些投入顾问提给投入建议,例如证券经纪商、银行代表和财务顾问。
其他基金直接销售给投入者,通过信件、 电话、互联网或他们的零售点实行。
7、如何出售掉自己晌买的羞金?封闭式基金可以像股票一样直接实行交易,开放式基金赎回可以通过基金经营管理企业或代销商实行。
8、基金红利的发放和纳税?基金红利即您的收益,包含基金获得的收益,及基金在出售任何其资产时所得的资本增值。基金一般至少每年分一次红。许多开放式基金持有者愿意将他们的分红重新购买基金,而不是赎回以取得现金。何时分红及如何纳税对您也十分重要。
9、您可以得到什么样的服务?您必须了解到基金企业向您提给的服务内容,并检查他们是否会做到,这些也很重要。例如是否允许您支付一点费用或免费将一只基金换为同一基金家族里的另一只,以及自动信息的查阅、电子转账等。
基金投入危机
(一)系统性危机
尽管基金本身有一定的危机防御能力,但对证券市场的整体系统性危机也难以完全避免。这类危机紧要包含:
一是政策危机。紧要是指因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地区进展政策等国家宏观政策发生明显变化,导致基金市场大幅波动,影响基金收益而产生的危机。
二是经济周期危机。指随着经济运行的周期性变化,证券市场的收益水平呈周期性变化,基金投入的收益水平也会随之变化。
三是利率危机。金融市场利率的波动会导致证券市场价格和收益率的变动。基金投入于债券和股票,其收益水平会受到利率变化的影响。
四是通货膨胀危机。如果发生通货膨胀,基金投入于证券所获得的收益可能会被通货膨胀抵消,从而影响基金资产的保值增值。
五是流动性危机。基金投入组合中的股票和债券会因各种原因面临较高的流动性危机,使证券交易的执行难度提高,买入成本或变现成本增加。
(二)非系统性危机
非系统性危机紧要包含:
一是上市企业经营危机。如果基金企业所投入的上市企业经营不善,其股票价格可能下跌,或者能够用于分配的利润减少,使基金投入收益下降。
二是操作危机和技术危机。基金的相关当事人在各业务环节的操作历程中,可能因内部控制不到位或者人为因素造成操作失误或违反操作规程而引发危机。此外,在开放式基金的后台运作中,可能因为系统的技术故障或者差错而影响交易的正常实行甚至导致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受到影响。
三是基金未知价的危机。投入者购买基金后,如果正值证券市场的阶段性调整行情,由于投入者对价格变动的难以预测性,投入者将会面临购买基金被套牢的危机。
四是经营管理和运作危机。基金经营管理人的专业技能、研究能力及投入经营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其对信息的占有、解析和对经济形势、证券价格走势的判断,进而影响基金的投入收益水平。
五是信用危机。即基金在交易历程中可能发生交收违约或者所投入债券的发行人违约、拒绝支付到期本息等状况,从而导致基金资产损失。
基金投入危机防范
(一)入市须谨慎
入市须谨慎即应事先实行宏、微观相结合的理性解析与事前规划,有效识别危机。在基金投入入市前,投入者应冷静决策:一是需要客观解析准备投入的基金企业所在年份的国家政策导向和行业进展形势,这是基金投入理财危机战略决策的基础。应充分意识到未来年份可能存在的政策与环境危机,即往年收益率好的基金企业并不代表以后年份它的投入效益一直都会很好。同时要注意基金投入如同股票一样也存在泡沫化问题,也存在收益不确定的危机。二是应注意了解基金企业经营管理层的专业结构和企业成长的背景,并从中观察基金企业的经营管理素质和投入战略是否值得期待。近年来,我国基金规模迅速扩大,使基金企业的理财投入能力面临极大挑战,其理财水平能否扛得起居民如此巨大的投入热情,为投入者创造稳定且丰厚的回报还需要时间来证明。因此,千万不可盲目购入自己并不了解的基金。三是应根据自身的理财需求,实行事先中长期规划,合理预测危机承受能力。即在投入前应合理配置个人财务资源、理性选择基金投入产品。如果投入者的财务状况比较宽裕,能够承担较高的危机,宜采取比较激进的短期投入策略。反之,就应当采取比较稳健的长期投入方针。
(二)涉市宜冷静
涉市宜冷静即应实行化解危机的基金组合投入,理性规避危机。具体而言:
一是要合理配置互补型的基金投入组合,有效化解投入危机。如今,基金投入按对象的区别紧要有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等四种类型。其中股票基金危机最高,混合基金次之,债券基金危机较小,货币市场基金危机最低。投入者的基金投入应在危机区别的基金类型之间合理配置、构建自己的基金组合,这样可以相互抵消一些难以避免的危机,切忌不要全仓投入某一类型基金,尽量避免选择相同类型同类风格的基金和相同操作理念的基金。
二是注意及时调整转换基金投入对象,保持整体收益的稳定。因为区别基金企业的经营投入策略区别、资金规模各异,因而投入收益自然千差万别。投入者基金组合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应利用区别基金企业的收益率之差额,对基金组合及时调整来达到进一步分散危机提高收益的目的。即需要结合自己的财务状况、危机承受能力,定期审视所投入基金的业绩与表现,并在专业投入顾问的指导下,适当实行基金投入对象的转换,包含及时卖出那些出现经营管理失误或漏洞,或者违规炒作、已经出现疲态的基金企业发行的基金,择机买入业绩良好的、背景与实力雄厚的新成立的或者老牌基金企业发行的基金。
三是持有基金应具备信心和耐心,坚持长期稳健的价值投入理念。国内外大量的统计研究表明,长期投入股市是资产保值增值的最优方式,由于市场短期波动较难把握,开放式基金的相关费用也相对较高,短期内频繁的进出可能不一定能获得较好的投入回报。
因而,投入开放式基金应该以长期为主。当国民经济处于过热和通货膨胀的高位运行,经济结构需要控制和调整的时期,股市和基金市场可能不会一路高奏凯歌,甚至可能长期处于萎靡不振的状态,投入者应该对基金投入的周期性调整有心理准备,此时最好的办法还是长期持有所拥有的基金投入。此外,如果在持有基金期间所持基金收益率波动频繁,时而高涨、时而低迷,平均基金投入收益不如预期,而同期市场的银行存贷款利率的实际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此时又没有其他更好投入机会时,依然可以继续选择资金规模化较大的基金企业实行投入。
(三)退市应果断
退市应果断即应实行整体形势判断与权宜向变,主动摆脱危机。虽然与投入股票相比,投入基金是“懒人”的理财方式,但投入基金后并不是就可以放任不管了,投入者购买了基金产品,仍然应当采取积极主动的跟踪和经营管理措施,并时刻关注基金的基本面、基金信息、基金净值的变动等,决定退市的时机。比如一旦基金净值下跌了,投入者就应该根据具体状况选择赎回的时机。基金净值下跌有多种状况,可能是暂时的,也可能是长期的。因此,当基金净值下跌时,投入者需要做出谨慎判断,看基金净值下降是因为市场形势发生了长期变化,还是基金经营管理企业出现了重大异动。如果是后者,在短期内又没有改善的迹象,投入者就应该考虑卖出该基金。如果是市场形势发生了变化,就不适宜贸然做出投入决定。
因为市场变化是无法预期的,下降可能是长期的,也可能是短期的。假如因某只基金价格下跌,就匆匆把它卖出,而不理会该基金以后的上涨机会,这种做法就会让短暂的市况变成永远的亏损。再者,如果在持有基金期间所持基金收益已经明显超过投入预期,如果有迹象表明基金增长的拐点会出现时,即便此时基金市场依然红火,也应见好就收,千万不可恋战,因为此时危机可能已经不远或者已经来临。
基金投入策略
基金的投入策略虽然千变万化,但总体而言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积极的投入策略(activeinvestmentstrategy);一类是消极或被动的投入策略(passiveinvestmentstrate—gy)。采用积极投入策略的基金是想通过积极的组合经营管理和市场时机的把握来获取高于市场平均收益(即市场指数)的回报;而消极的投入策略是基于这样一种理念,即长期而言,持续战胜市场指数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最好的策略就是复制市场组合,争取获得同市场指数相同的回报。
这两种迥异基于投入者对市场效率(marketefficiency)的区别认识,由此也产生了著名的有效市场假说(marketefficiencyhypothesis)。认为市场定价有效率的投入者倾向于支持被动的投入策略,而认为市场定价失效的投入者坚持采用积极的投入策略。
积极和消极的投入策略有很多区别之处。紧要表现在:①投入组合的构造上;②证券的交易;③投入组合的监测。在投入组合的构建上,积极投入一般采取主观判断作为决策的依据,而消极投入往往根据一些客观与简单的规则。积极投入的证券交易一般较为频繁,而消极投入一般采用程序化的交易,交易次数较少。由于消极投入需要复制指数,凶此必须不断监测组合的表现,以确定组合的跟踪误差在允许的范围内。
一.积极投入策略
采用积极投入策略的投入者一般会用两种方式构筑投入组合。一种是自下而上(hot—tomup),另一种是自上而下(top—down)。白下而上的组合构筑方式,紧要关注对个别股票的解析,而对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周期波动不很重视。经营管理人紧要通过基本解析的方式,来预测股票的未来收益,然后根据股票所处的行业及其他一些参数确定股票的内在价值,通过比较股票的内在价值和现行市价决定是否要将股票加入组合。最后的组合是满足这些选股条件的个别股票的集合。大名鼎鼎的美国投入家沃伦·巴菲特(WarrenBuffet)和基金经理彼得·林奇(PeterLynch)等采用的就是典型的自下而上的投入策略。自下而上投入策略的特点是股票个数较少,而行业分布较不均匀。
同样地,积极投入的投入经理还可以采取自上而下的投入策略来构筑投入组合。采取这种投入策略的流程是:首先,基金经营管理人将对宏观经济的环境实行评估,并预测经济前景,在此基础上决定资金在资本市场区别部分之间的分配,特别是有多少以现金等价物的形式持有。对于被允许投入债券的基金经理来说,首先必须决定资金在股票、债券和现金等价物之间的分配,这一历程就是资产配置阶段(assetallocation);第二步,经营管理人必须决定如何在股票市场的区别板块和行业之间分配资金,根据预期的经济前景,基金经营管理人对股票市场各个板块和行业实行解析,从而选出那些可以获取最高收益的市场板块和行业实行重点配置(overweight);最后,在决定了板块和行业的资金分布之后,再决定在每个板块和行业中个别股票的分布。采用自上而下的投入策略,相对而言,行业分布较为均匀,而股票的个数也较多。
二.消极投入策略
根据现代投入组合理论,“市场组合”在定价有效率的市场中,给单位危机提给了最高的收益率水平。市场组合在理论上包含了整个市场的股票。构造市场组合时,每个股票在组合中的权重中应该是该股票的总市值/资本总额(marketcapitalization),即在整个资本市场的资本总额中的比例。这种以市场组合作为投入组合的消极投入策略就是指数化投入策略(indexing)。
所谓指数化投入策略就是构筑这样的投入组合,该组合中的股票权重比例完全复制了某一基准市场指数(benchmark),从而能够获得与市场基准指数相同或十分接近的收益。在美国,市场基准指数通常是标准普尔500指数(Standard&Poor500StockIndex,S&P500)或威尔舍5000指数(Wilshire5000),前者是标准普尔企业根据选取的美国500家大型企业的股票价格编制的指数,后者是美国威尔舍企业选取的美国5000家大企业的股票价格编制的指数。在中国市场上,基准指数可以选择上证综合指数、深证成分指数、沪深300指数、中证100指数、上证180指数、上证50指数等。
复制指数可以选择购买市场上所有的股票,但实际操作中构造指数化组合紧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1)资本化方式(capitalizationmethod)。经营管理者购买指数中市值最高的股票,并且平均分配指数中的其余股票。例如,如果复制组合选定了200个市值最高的股票,这些股票占指数总资本的85%,其余的15%平均分配给其他股票。
(2)层化方式(stratifiedmethod)。应用这种方式的第一步是对组成指数的股票分类的因素实行解析。最典型的因素是行业因素,其他因素包含危机特征,例如贝塔或资本化水平。这样可以为层化方式提给第二个层次。利用行业因素对指数中的每一个企业实行分类。这表明指数中的企业按行业实行了分层。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应用与基准指数相同的比例使行业分类多样化来降低残余危机。在这种状况下,属于每一层或行业的股票都可以随机选择,或通过资本化排列或最优化等其他方式实行选择。
(3)二次最优法(quadraticoptimizationmethod)。就是使用二次最优化程序产生一套有效的投入组合。有效模型包含区别预期收益率水平下的最小危机变量组合。投入者可以在模型中选择能满足投入者危机偏好的投入组合。
指数化概念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据说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提出的。萨缪尔森注意到,尽管当时很多股票交易者试图战胜市场,但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成功做到了这一点。现实中结果是2/3到3/4的共同基金的业绩要低于标准普尔500指数。其中关键的原因在于交易费用——交易成本、经营管理费和其他费用。这些费用意味着一个基金经理必须达到超出市场指数2个百分点以上的收益水平,才能在扣除开支后与市场持平。指数化策略的优势正在于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交易,因此几乎完全可以消除经营管理费用并降低基金经营管理成本。指数基金还可以用最小成本买入各种股票,并且大量减少税收。
指数基金的创始人、美国先锋(Vanguard)基金经营管理企业前董事长鲍格尔指出,指数基金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其先天的成本优势,平均起来,指数基金比积极经营管理基金的费用每年要低2.1个百分点。西方国家基金市场长期的实证数据也证实了指数化策略的优势。另据美国先锋基金企业的数据显示,从1983年到1997年的15年中,美国的先锋500指数基金(VanguardS&P500indexfund)的表现超过了85%的积极经营管理基金,在经过15年存续下来的268个基金中,只有28个基金(11%)超过了先锋500指数基金的表现。
人们自然要问一个问题:既然积极经营管理不能产生超额收益,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的积极经营管理基金的存在,而且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一个可能的原因或许是那些表现突出的积极经营管理基金的示范效应。20世纪10大顶尖基金经理之一的彼得·林奇在其经营管理富达企业的麦哲伦基金期间,曾长时间战胜了标准普尔500指数②,其他一些基金经理人也有长期战胜市场指数的历史。这些人尽管是极少数,但造成的影响却可能是很强的。另外,积极经营管理的基金作为一个整体在某些时候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从总的状况来看,指数化策略正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支持。自指数化基金于1971年首次出现以来,已经经历了迅速的增长,增长速度超过美国投入基金行业整体增长速度的一倍以上。
基金投入策略的形成
基金投入策略的形成通常包含两个方面。一是选择价值被低估的证券品种,一旦其价值被市场发现,价格向价值回归,基金资产市值就会增加,形成选择效应,这需要基金经理对股票的基本面和技术面都要有很好的把握,选择又可以从总体上分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种投入方式。“自上而下”是指首先考虑影响整个资本市场的各种宏观因素,再到中观的层面上,解析各细分市场和行业的收益危机状况,最后到对具体证券选择的投入历程;“自下而上”的投入则以直接选择有吸引力的证券品种为重点,而不过分关心市场状况、行业特征及细分市场状况等中观和宏观方面的因素。
二是在对市场的准确判断的基础上,实行适当的资产配置,从市场变换的时机中获利,称之为资产配置效应。当基金经理判断市场将上涨时,就会通过加大投入组合的贝塔系数以充分享受市场上涨的好处;若判断市场将下跌,则降低资产组合的贝塔系数以尽量减少下跌损失。调整投入组合的贝塔值,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调整组合中的股票、债券和现金的投入比例,如通过增加股票投入比例,降低债券和现金的比例即可达到增加组合贝塔系数的目的;二是调整股票组合中个行业的投入比例,如通过加大贝塔系数较高的行业的投入比例,减少对贝塔系数比较低的行业的投入以增加整个组合的贝塔系数。
品种选择效应体现的是基金经理选择具体证券品种的能力,它是基金经理的关键能力之一,因为股票在组合中占绝对紧要的位置;资产配置效应则反映的是基金经理把握市场时机的能力。虽然所有的基金经理都试图利用这两种策略以实现资产增值,但在实际应用中有时也存在相互抵触的地方。
从长期来看,这两种效应确实存在且相互影响。基金经理只有在对市场准确把握的基础上才能选择到优秀的投入品种,而对潜力品种的投入也需要及时准确的资产调配。在每季度所公布的基金投入组合中,我们都会发现基金组合中股票和债券的投入比例、区别行业的投入比例以及重仓品种和投入比例的变动,在这些数值的变动中反映了基金经理在两方面的应用。
在基金的中报和年报中,基金经理对过去的经营状况实行总结时,也总是提到是否踏准了基本的市场节拍以及是否挖掘到了有投入潜力的品种。
影响基金投入策略的因素
1、单位资产净值、上一年超额收益和折价率与投入策略的关系
单位资产净值、上一年超额收益和折价率越高的基金经理会采取更加积极的投入策略。基金往往分散投入于各种投入工具,如股票、债券等。由于这些资产的市场价格不断变动,只有每日对单位资产净值重新计算,才能及时反映基金投入价值。一般认为,从前一年市场运行形势以及市场运行规则来看,强者越强的趋势在短期内应该不会有大的变化。因此,同样状况下,那些自年初以来单位净值增长良好的基金今后的绩效表现会更加出色。
由于封闭式基金折价长期存在,以价值为评估标准,封闭式基金价格被严重低估,因此,基金折价率也就成为衡量基金投入价值的重要指标。投入于折价率较高的封闭式基金将获得双重收益:基金净资产提高带来的交易价格提高和分红的增加,以及封闭式基金可能面临的转为开放式基金后所带来的按净资产交易的折价率消失的收益(包含存续期将满面临清算的基金)。
2、基金年龄、周转率、基金经理从业经历与投入策略的关系
理论上基金操作时间越长,不但在经营管理上有延续功用,而且由于所经理的市场环境广,从经验学习角度来看,也有利于其对市场情势的判断和个别股票的筛选,使得基金整体绩效表现更加。但是由于国内基金经理频繁更换,基金无法从经理积累经营经验中获益。而且,老基金投入风格和理念一旦形成和固化,即使新调整的基金经理水平再高,也无法在短期内完全彻底扭转。据统计,老基金普遍以钢铁、石化、港口、汽车、航空的大盘股作为投入重点,而近年来国内资金一直在追捧易于操纵的小盘股,由此造成老基金绩效表现不如新基金。
证券交易中投入基金买卖证券获得的收益远远大于其付出的成本,那么,基金周转率高并没有什么不好,但考虑到基金大资金运作,其进出数量比较大,如果周转率过高,也即基金经理短线操作过于频繁,则会使交易成本过于大而降低长期投入收益。因此,如果一只投入基金周转率高于同类基金平均周转率水平,则投入这一基金不一定好。
从业时间越长的基金由于“规避危机”和追求声誉心理的作用,倾向以选择表现稳定、有良好口碑的证券实行投入,采取保守的投入策略,导致了基金市场表现差强人意。
3、基金规模、持股集中度、基金家族持有基金数目与投入策略的关系
规模较大的基金容易达到规模经济。当基金规模大时,可能因交易量大而取得较高经纪费用折扣,而且充裕的资金使得资产配置空间较大。同时,对于资料取得、研究团队等固定费用,也会因规模大而使得平均成本变低。然而在基金企业尚未有充足人力资源前,基金规模若过度增加,就可能给基金经理造成经营管理上的困扰。而且为了顺应基金规模的成长,基金经理的择时和选股策略可能需要实行部分调整与修正。这时候,规模对绩效就不一定具备正面影响。基金投入集中度越高,它就越依赖于某几只股票,那么他买卖这几只股票的行为就越影响这几只股票的价格,执行成本就越高,从而绩效也应越差。但是,如果基金规模足够大,基金经理就有可能倾向于以“坐庄”等不规范的操作手法以赚取投机收益(因为资金量大更便于控制某只股票的价格),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较高的执行成本。基金家族中基金越多,一方面,其投入危机就越分散,赢得超额投入收益的可能性越大;另一方面,庞大基金运营费用会让基金企业不堪重负,迫使旗下基金经理采取短线操作的投入手段,赢取短期高额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