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收资本

什么是实收资本

实收资本是指企业的投入者按照企业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我国实行的是注册资本制,因而,在投入者足额缴纳资本之后,企业的实收资本应该等于企业的注册资本。所有者向企业投入的资本,在一般状况下无需偿还,可以长期周转使用。由于企业组织形式区别,所有者投入资本的会计核算方式也有所区别。除股份有限企业对股东投入的资本应设置“股本”科目外,其余企业均设置“实收资本”科目,核算企业实际收到的投入人投入的资本。

一般企业(指非股份有限企业)投入资本均通过“实收资本”科目核算。企业按照章程的规范,投入者投入企业的资本记入“实收资本”科目的贷方。

企业收到投入者投入的资金,超过其在注册资本所占的份额的部分,作为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在“资本公积”科目中核算,不记入本科目。

实收资本的分类

企业实收资本是指企业实际收到的投入人投入的资本。按投入主体分为六种:

①国家资本:是指有权代表国家投入的政府部门或机构以国有资产投入企业形成的资本。不论企业的资本是哪个政府部门或机构投入的,只要是以国家资本实行投入的,均作为国家资本。

②集体资本:是指由本企业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和集体企业联合经济组织范围内的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资产投入形成的资本金。

③法人资本:是指其他法人单位投入本企业的资本。

④个人资本:是指社会个人或者本企业内部职工以个人合法财产投入企业形成的资本。

⑤港澳台资本:是指我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投入者投入企业的资本。

⑥外商资本:是指外国投入者投入企业的资本。

实收资本的确认

企业应按照企业章程、合同、协议或有关规范,根据实际收到的货币、实物及无形资产来确认投入资本。设立企业必须经过中国注册会计师实行验资。

(1)对于以货币投入的,紧要根据收款凭证加以确认与验证。对于外方投入者的外汇投入,应取得利润来源地外汇经营管理局的证明。

(2)对于以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材料物资等实物资产作价出资的,应以各项有关凭证为依据实行确认,并应实行实物清点、实地勘察以核实有关投入。房屋建筑物应具备产权证明。

(3)对于以专利权、专有技术、商标权、土地使用权等无形资产作价出资的,应以各项有关凭证及文件资料作为确认与验证的依据。外方合营者出资的工业产权与专有技术,必须符合规范的条件。

一般企业的实收资本规范处理

投入者以现金投入的资本,应以实际收到或者存入企业开户银行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实收资本”科目和“资本公积”科目。

投入者以非现金资产投入的资本,应按投入各方确认的价值,借记有关资产科目,贷记“实收资本”科目和“资本公积”科目。为首次发行股票而接受投入者投入的无形资产,应按该项无形资产在投入方的账面价值,借记“无形资产”科目,贷记“实收资本”科目和“资本公积”科目。

外商投入企业的投入者投入的外币,合同约定汇率的,按合同约定的汇率折合,企业应按收到外币当日的汇率折合的人民币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合同约定汇率折合的人民币金额,贷记“实收资本”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资本公积——外币资本折算差额”科目;如果合同没有约定汇率的,企业应按收到出资额当日的汇率折合的人民币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实收资本”科目。

股份有限企业投入股本业务是通过“股本”科目核算的。企业收到股东投入的股本及分配股票股利时,记入该科目的贷方;企业按法定程序报经批准减少注册资本的,在实际发还股款、注销股本或收购股票时,记入该科目的借方。该科目的余额在贷方,表示股东的股本总额。股本科目应按区别的股东设置明细科目。由于股份有限企业有新设立的,也有原企业改组的,这就决定了在投入股本核算上必有差别。

企业增加资本的途径

(1)将资本公积转为实收资本。会计上应借记“资本公积”科目,贷记“实收资本”科目。

(2)将盈余公积转为实收资本。在会计上应借记“盈余公积”科目,贷记“实收资本”科目。这里要注意的是,资本公积和盈余公积均属所有者权益,转为实收资本时,如为独资企业比较简单,直接结转即可;如为股份企业或有限责任企业,应按原投入者所持股份同比例增加各股东的股权,股份企业具体可以采取发放新股的办法。

(3)所有者(包含原企业所有者和新投入者)投入。企业应在收到投入者投入的资金时,借记“银行存款”、“固定资产”等科目,贷记“实收资本”等科目。

企业实收资本减少的原因

一是资本过剩;

二是企业发生重大亏损而需要减少实收资本。企业因资本过剩而减资,一般要发还股款。有限责任企业和一般企业发还投入比较简单,按发还投入的数额,借记“实收资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实收资本的会计处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接受投入者投入的实收资本。

股份有限企业应将本科目改为“4001 股本”科目。

企业收到投入者出资超过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作为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在“资本公积”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可按投入者实行明细核算。

企业(中外合作经营)在合作期间归还投入者的投入,应在本科目设置“已归还投入”明细科目实行核算。

三、实收资本的紧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接受投入者投入的资本,借记“银行存款”、“其他应收款”、“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入”等科目,按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贷记本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科目。

(二)股东大会批准的利润分配方案中分配的股票股利,应在办理增资手续后,借记“利润分配”科目,贷记本科目。

经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决议,用资本公积转增资本,借记“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科目,贷记本科目。

(三)可转换企业债券持有人行使转换权利,将其持有的债券转换为股票,按可转换企业债券的余额,借记“应付债券——可转换企业债券(面值、利息调整)” 科目,按其权益成份的金额,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按股票面值和转换的股数计算的股票面值总额,贷记本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 ——股本溢价”科目。如有现金支付不可转换股票,还应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企业将重组债务转为资本的,应按重组债务的账面余额,借记“应付账款”等科目,按债权人因放弃债权而享有本企业股份的面值总额,贷记本科目,按股份的公允价值总额与相应的实收资本或股本之间的差额,贷记或借记“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科目。

(四)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换取职工或其他方提给服务的,应在行权日,按根据实际行权状况确定的金额,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按应计入实收资本或股本的金额,贷记本科目。

四、企业按法定程序报经批准减少注册资本的,借记本科目,贷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

股份有限企业采用收购本企业股票方式减资的,按股票面值和注销股数计算的股票面值总额,借记本科目,按所注销库存股的账面余额,贷记“库存股”科目,按其差额,借记“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科目,股本溢价不足冲减的,应借记“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购回股票支付的价款低于面值总额的,应按股票面值总额,借记本科目,按所注销库存股的账面余额,贷记“库存股”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科目。

五、企业(中外合作经营)根据合同规范在合作期间归还投入者的投入,借记本科目(已归还投入),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同时,借记“利润分配——利润归还投入”科目,贷记“盈余公积——利润归还投入”科目。

中外合作经营清算,借记本科目、“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已归还投入)、“银行存款”等科目。

六、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实收资本或股本总额。

实收资本的形式及计价方式

  • 货币资金

以人民币现金投入,应以实际收到或者存入企业开户银行的时间和金额确定入账。

以外币投入,应将外币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入账。

有合同约定汇率的,按合同、协议约定汇率折算;合同没有约定汇率的,按收到出资额当日的汇率折算。

  • 实物(固定资产、材料物资):按投入各方确认的价值作为实收资本入账。
  • 无形资产:一般不得超过企业注册资金的20%,按投入各方确认的价值作为实收资本入账。

实收资本的核算

(一)货币投入的核算

例:某外贸企业收到A投入人投入的货币US$100000,已存入银行账户,当日汇率为1:8.25。如果该企业以当日汇率作为折合汇率,合同约定资本入账汇率为1:8.20。

借:外汇存款——美元 US$100000/825000

贷:实收资本——A投入者 820000

资本公积——外币折算资本差额 5000

如选择当日汇率作为入账汇率

借:外汇存款——美元 US$100000/825000

贷:实收资本——A投入者 825000

如选择当月1日汇率作为折合汇率(1:8.2),以收到出资额时的汇率作为资本入账汇率。

借:外汇存款——美元 US$100000/820000

营业外支出 5000

贷:实收资本——A投入者 825000

(二)非现金资产投入的核算

1、企业接受实物资产投入时,按投入各方确认的价值入账

例:企业收到甲企业投入的机器设备一台,账面原值为300000元,累计折旧50000元。经双方协商确认的价值为260000元。

借:固定资产 260000

贷:实收资本——甲企业 260000

2、企业接受无形资产投入时,按双方确认的价值入账

借:无形资产

贷:实收资本——**投入者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含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