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对口帮扶
对口帮扶是国家一项重要的扶贫开发政策。对口帮扶政策既是对“两个大局”战略的回应,也是“共同富裕”的体现。
对口帮扶的提出和原则
1996年10月,中央召开了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关于尽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决定》中确定了对口帮扶政策,要求北京、上海、广东和深圳等9个东部沿海省市和4个计划单列市对口帮扶西部的内蒙古、云南、广西和贵州等10个贫困省区,双方应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合作、共同进展”的原则,在扶贫援助、经济技术合作和人才交流等方而展开多层次、全方位的协作。
对口帮扶的实施
上海—遵义
合作共建“遵义·上海产业园”
2014年,上海市对口帮扶遵义市。沪遵双方坚持“民生为本、教育为先、产业为重、人才为要”的原则,安排项目资金5400万元,实施帮扶项目共28个,重点帮扶遵义市武陵山、乌蒙山两大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9个县。
上海还派出首批10名援黔干部、3名医疗卫生、园区建设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到遵义开展对口帮扶工作。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人才培养、项目建设等社会事业建设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帮扶。2014年,上海市社会各界共向遵义市捐赠1865.6万元。
宁波—黔西南
开通“空中支援航线”、签订一批投入合作协议
在经济合作方面。黔西南州直相关部门、各县(市、新区)积极主动与宁波结对地区和部门有重点的对接和沟通,拓展交流合作渠道。开通“空中支援航线”、与宁波市部分企业签订了一批投入合作协议、宁波市确定重点帮助黔西南州建设“黔西南州(宁波)工业园”和“兴仁县山地生态农业园”。
在人才交流方面。两地高层领导实行互访,共商进一步加强帮扶合作的措施与计划和实行相关的考察调研。在社会帮扶方面。宁波市开展了“阳光早餐·万人助学”社会公益行为。将62.8万元“阳光早餐”爱心捐款安排到黔西南州的10所学校,让4000余名山区孩子吃上了免费早餐。
杭州—黔东南
帮扶项目37个,安排帮扶资金3200万元
2014年是杭州市对口帮扶黔东南州的第二年,在2013年工作的坚实基础上,紧紧围绕“产业合作、教育合作、人才培养合作、旅游合作、现代农业合作、文化合作、民生合作”七个方面,深入开展对口帮扶和合作交流,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2014年,杭州市安排对口帮扶项目37个,安排帮扶资金3200万元。
苏州—铜仁
签约了7个项目,投入额7.4亿元
两市就在铜仁大龙开发区共同建设苏州产业园,承接苏州产业转移等工作实行了多次对接、互访。园区紧要对接苏州现有产业重点进展纺织、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能源光伏、新材料开发利用和仓储利用等产业转移。2014年铜仁市举办了铜仁苏州第二届农产品交易会与苏州市第十三届优质农产品交易会。
深圳—毕节
引进华润集团投入百亿实施“黔电送深”项目
深圳帮扶毕节市以来,高度重视对口帮扶毕节工作,投入财政帮扶资金4710万元,援助道路硬化、农房改造、改厕改圈、人畜饮水、劳务培训等项目59大项。在产业帮扶方面,深圳通过搭平台,引龙头企业和建设重大项目三项措施实行深入帮扶。引进华润集团在毕节投入兴业,签订《深圳华润(毕节)循环经济产业园及“黔电送深”合作协议》。
青岛—安顺
借助青岛市在农产品开发和销售方面的经验,搭建安顺农产品在青展示展销平台。组织安顺企业参展2014年青岛园艺博览会,展示推介安顺绿色食品。牛来香食品、明英茶业、春来茶业等分别与青岛利群、维客集团签订代理或购销协议。镇宁黔牛香与青岛中苑集团达成特色饮食出产经营合作协议,鼓励企业走出去助推企业进展壮大。
大连—六盘水
包装项目118个,其中重点项目70个
六盘水市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对口帮扶的长效机制,不断创新合作方式,拓宽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内容,提高合作实效,不断推动对口帮扶工作向高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多形式方向进展。进一步深化县区“一对一”帮扶工作,就园区共建、产业扶持、文化旅游、装备制造、人力资源开发等相关事宜实行交流磋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