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危机控制
危机控制是指危机经营管理者采取各种措施和方式,消灭或减少危机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性,或者减少危机事件发生时造成的损失。
危机控制的方式
危机控制的四种基本方式是:危机回避、损失控制、危机转移和危机保留。
1、危机回避
危机回避是投入主体有意识地放弃危机行为,完全避免特定的损失危机。简单的危机回避是一种最消极的危机处理办法,因为投入者在放弃危机行为的同时,往往也放弃了潜在的目标收益。所以一般只有在以下状况下才会采用这种方式:
(1)投入主体对危机极端厌恶。
(2)存在可实现同样目标的其他方案,其危机更低。
(3)投入主体无能力消除或转移危机。
(4)投入主体无能力承担该危机,或承担危机得不到足够的补偿。
2、损失控制
损失控制不是放弃危机,而是制定计划和采取措施降低损失的可能性或者是减少实际损失。控制的阶段包含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事前控制的目的紧要是为了降低损失的概率,事中和事后的控制紧要是为了减少实际发生的损失。
3、危机转移
危机转移,是指通过契约,将让渡人的危机转移给受让人承担的行为。通过危机转移历程有时可大大降低经济主体的危机程度。危机转移的紧要形式是合同和保险。
(1)合同转移。通过签订合同,可以将部分或全部危机转移给一个或多个其他参与者。
(2)保险转移。保险是使用最为广泛的危机转移方式。
4、危机保留 危机保留,即危机承担。也就是说,如果损失发生,经济主体将以当时可利用的任何资金实行支付。危机保留包含无计划自留、有计划自我保险。
(1)无计划自留。指危机损失发生后从收入中支付,即不是在损失前做出资金安排。当经济主体没有意识到危机并认为损失不会发生时,或将意识到的与危机有关的最大可能损失显著低估时,就会采用无计划保留方式承担危机。一般来说,无资金保留应当谨慎使用,因为如果实际总损失远远大于预计损失,将引起资金周转困难。
(2)有计划自我保险。指可能的损失发生前,通过做出各种资金安排以确保损失出现后能及时获得资金以补偿损失。有计划自我保险紧要通过建立危机预留基金的方式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