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

概述

《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
Accounting Standards for Enterprises No.17–Borrowing Costs
首次生效时间 2001年1月1日 最新修订时间 2006年2月15日
修订历史
  • 2001年1月18日发布《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自2001年1月1日起执行,适用于所有企业。
  • 2005年修订,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同时废止
本法规当前有效
本条目为官方文献,除调整排版外请不要随意更改内容!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借款费用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 借款费用,是指企业因借款而发生的利息及其他相关成本。

借款费用包含借款利息、折价或者溢价的摊销、辅助费用以及因外币借款而发生的汇兑差额等。

第三条 与融资租赁有关的融资费用,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

第二章 确认和计量

第四条企业发生的借款费用,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者出产的,应当予以资本化,计入相关资产成本;其他借款费用,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是指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出产行为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投入性房地产和存货等资产。

第五条 借款费用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开始资本化:

(一)资产支出已经发生,资产支出包含为购建或者出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以支付现金、转移非现金资产或者承担带息债务形式发生的支出;

(二)借款费用已经发生;

(三)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者出产行为已经开始。

第六条 在资本化期间内,每一会计期间的利息(包含折价或溢价的摊销)资本化金额,应当按照下列规范确定:

(一)为购建或者出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借入专门借款的,应当以专门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费用,减去将尚未动用的借款资金存入银行取得的利息收入或实行暂时性投入取得的投入收益后的金额确定。

专门借款,是指为购建或者出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专门借入的款项。

(二)为购建或者出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占用了一般借款的,企业应当根据累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部分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乘以所占用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计算确定一般借款应予资本化的利息金额。资本化率应当根据一般借款加权平均利率计算确定。资本化期间,是指从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时点到停止资本化时点 的期间,借款费用暂停资本化的期间不包含在内。

第七条 借款存在折价或者溢价的,应当按照实际利率法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应摊销的折价或者溢价金额,调整每期利息金额。

第八条 在资本化期间内,每一会计期间的利息资本化金额不应当超过当期相关借款实际发生的利息金额。

第九条 在资本化期间内,外币专门借款本金及利息的汇兑差额,应当予以资本化,计入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成本。

第十条专门借款发生的辅助费用,在所购建或者出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之前发生的,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予以资本化,计入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成本;在所购建或者出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之后发生的,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一般借款发生的辅助费用,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第十一条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在购建或者出产历程中发生非正常中断、且中断时间连续超过3个月的,应当暂停借款费用的资本化。在中断期间发生的借款费用应当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直至资产的购建或者出产行为重新开始。如果中断是所购建或者出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必要的程序,借款费用的资本化应当继续实行。

第十二条 购建或者出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时,借款费用应当停止资本化。在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之后所发生的借款费用,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第十三条 购建或者出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可从下列几个方面实行判断:

(一)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实体建造(包含安装)或者出产工作已经全部完成或者实质上已经完成。

(二)所购建或者出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与设计要求、合同规范或者出产要求相符或者基本相符,即使有极个别与设计、合同或者出产要求不相符的地方,也不影响其正常使用或者销售。

(三)继续发生在所购建或出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上的支出金额很少或者几乎不再发生。

购建或者出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需要试出产或者试运行的,在试出产结果表明资产能够正常出产出合格产品、或者试运行结果表明资产能够正常运转或者营业时,应当认为该资产已经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

第十四条 购建或者出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各部分分别完工,且每部分在其他部分继续建造历程中可供使用或者可对外销售,且为使该部分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者出产行为实质上已经完成的,应当停止与该部分资产相关的借款费用的资本化。

购建或者出产的资产的各部分分别完工,但必须等到整体完工后才可使用或者可对外销售的,应当在该资产整体完工时停止借款费用的资本化。

第三章 披露

第十五条 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借款费用有关的下列信息:

(一)当期资本化的借款费用金额。

(二)当期用于计算确定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的资本化率。

《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应用指南

一、符合借款费用资本化条件的存货

根据本准则规范,企业借款购建或者出产的存货中,符合借款费用资本化条件的,应当将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借款费用予以资本化。

符合借款费用资本化条件的存货,紧要包含企业(房地产开发)开发的用于对外出售的房地产开发产品、企业制造的用于对外出售的大型机械设备等。这类存货通常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建造或者出产历程,才能达到预定可销售状态。其中“相当长时间”,是指为资产的购建或者出产所必需的时间,通常为1年以上(含1年)。

二、借款利息费用资本化金额的确定

(一)专门借款利息费用的资本化金额

本准则第六条(一)规范,为购建或者出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借入专门借款的,应当以专门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费用,减去将尚未动用的借款资金存入银行取得的利息收入或者实行暂时性投入取得的投入收益后的金额,确定为专门借款利息费用的资本化金额,并应当在资本化期间内,将其计入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成本。

专门借款应当有明确的专门用途,即为购建或者出产某项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专门借入的款项,通常应有标明专门用途的借款合同。

(二)一般借款利息费用的资本化金额

一般借款是指除专门借款以外的其他借款。

根据本准则第六条(二)规范,在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内,为购建或者出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占用了一般借款的,一般借款应予资本化的利息金额应当按照下列公式计算:一般借款利息费用资本化金额=累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部分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所占用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

所占用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所占用一般借款加权平均利率=所占用一般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之和÷所占用一般借款本金加权平均数所占用一般借款本金加权平均数=Σ(所占用每笔一般借款本金×每笔一般借款在当期所占用的天数/当期天数)

三、借款辅助费用的处理

本准则第十条规范,专门借款发生的辅助费用,在所购建或者出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之前,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予以资本化,计入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成本;在所购建或者出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之后,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上述资本化或计入当期损益的辅助费用的发生额,是指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按照实际利率法所确定的金融负债交易费用对每期利息费用的调整额。借款实际利率与合同利率差异较小的,也可以采用合同利率计算确定利息费用。

一般借款发生的辅助费用,也应当按照上述原则确定其发生额并实行处理。

四、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暂停

根据本准则第十一条规范,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在购建或者出产历程中发生非正常中断、且中断时间连续超过3个月的,应当暂停借款费用的资本化。正常中断期间的借款费用应当继续资本化。

非正常中断,通常是由于企业经营管理决策上的原因或者其他不可预见的原因等所导致的中断。比如,企业因与施工方发生了质量纠纷,或者工程、出产用料没有及时供应,或者资金周转发生了困难,或者施工、出产发生了安全事故,或者发生了与资产购建、出产有关的劳动纠纷等原因,导致资产购建或者出产行为发生中断,均属于非正常中断。

非正常中断与正常中断显著区别。正常中断通常仅限于因购建或者出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程序,或者事先可预见的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中断。比如,某些工程建造到一定阶段必须暂停下来实行质量或者安全检查,检查通过后才可继续下一阶段的建造工作,这类中断是在施工前可以预见的,而且是工程建造必须经过的程序,属于正常中断。

某些地区的工程在建造历程中,由于可预见的不可抗力因素(如雨季或冰冻季节等原因)导致施工出现停顿,也属于正常中断。比如,某企业在北方某地建造某工程期间,正遇冰冻季节,工程施工因此中断,待冰冻季节过后方能继续施工。由于该地区在施工期间出现较长时间的冰冻为正常状况,由此导致的施工中断是可预见的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中断,属于正常中断。


企业会计准则目录(2014年修订)[编辑]
基本准则第1号-存货第2号-长期股权投入第3号-投入性房地产第4号-固定资产
第5号-生物资产第6号-无形资产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第8号-资产减值第9号-职工薪酬
第10号-企业年金基金第11号-股份支付第12号-债务重组第13号-或有事项第14号-收入
第15号-建造合同第16号-政府补助第17号-借款费用第18号-所得税第19号-外币折算
第20号-企业合并第21号-租赁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第24号-套期保值
第25号-原保险合同第26号-再保险合同第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第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第31号-现金流量表第32号-中期财务报告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第34号-每股收益
第35号-分部报告第36号-关联方披露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
第40号-合营安排第41号-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含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