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上市企业成长性
上市企业成长性是指企业在自身的进展历程中,其所在的产业和行业受国家政策扶持,具备进展性,产品前景广阔,企业规模呈逐年扩张、经营效益不断增长的趋势。
上市企业成长性基本因素解析
1.内在因素。(1)上市企业在同行业中具备优势。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讲,一个企业在行业中规模越大,资本实力越强,其长期竞争的能力就越强。一方面,规模经济可产生更多的边际效益,使其在成本、价格上占有优势;另一方面,巨大的资本实力可以增强企业的抗危机能力,并使其在激烈的市场中可以投人更多的资金开拓市场。按照市场竞争的一般结果,通常是行业中最大的几家成为行业巨人,绝大多数中小企业,不是被兼并,就是被淘汰,所以行业内的前几名具备稳定的成长性。
(2)上市企业的产品优势。一种产品的生命周期可分为开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下降期四个阶段。其中成长期期末和成熟期是其利润的最大产出期,此时投入获利较大。而在开创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产品的市场前景又难以确定,危机较大,此时投入,一旦成功,获利丰厚,一旦失败,损失惨重。而下降期的产品将被新产品所替代,因此不值得投入。
(3)上市企业的财务状况。保持合理的财务结构和盈利水平,具备较强的筹资能力是上市企业成长性的具体表现。其中,压缩成本、控制开支对企业的利润增长具备杠杆作用。
(4)上市企业的决策体系及开拓精神。保证企业不断成长的决策包含新项目的开发、新技术的应用等。企业要向前进展,就要有新项目投人运作,这是上市企业业绩增长的主流因素。此外,企业的领导决策层要有开拓创新精神,不断进取,与时俱进。
2.外在因素。(1)国家的宏观调控及政策倾向。在经济进展历程中,总有一些行业是整个经济进展必不可少的基础行业,如能源、交通、农业等行业。这些经济进展的基础行业必然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得到国家的大力扶持,并给予各种优惠政策和特殊待遇。除了上述基础产业外,对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的支柱产业,如科技、石化、机械、电子、建筑、汽车等,也会得到国家有关倾斜政策的扶持。这些特殊行业的优势为该行业创造了其它行业无法比拟的成长环境。(2)上市企业的市场需求状况。市场需求是企业出产最根本的推动力,而持久旺盛的市场需求才是一个行业和企业长期进展的保障和基础。如房地产、汽车等行业,随着经济的快速进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需求也必将日趋旺盛。(3)上市企业的集团控股优势。某些大型企业集团企业采用部分上市方式,从而使上市企业成为集团企业中优质资产的集合体,并接受集团企业的统一领导。沪市中的海尔、宝钢、中国石化等企业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为集团企业的窗口,上市企业的业绩往往得到集团企业内部的大力支持,同时优质资产也不断地被注入到上市企业中,并使其业绩和进展后劲得到提高和增长。
上市企业成长性财务状况解析
1.盈利水平解析。反映上市企业盈利水平的财务指标紧要包含净资产收益率、资产回报率、销售利润率、盈利增长率、每股销售额及每股现金额等。
净资产收益率一发放普通股股息前的净收益,企业的普通股股东权益总值。它可以反映出企业能否有效地运用财务杠杆提高股东收益,是解析企业盈利水平高低的一项紧要指标。净资产收益率与企业的盈利水平、投入价值、成长性呈同向变化关系,具体也无固定的衡量比率,但一般绩优股净资产收益率均高出20%,甚至更高。
资产回报率=发放股息及缴税前
的净收益,平均资产总额。这一比值很高的上市企业较为容易筹集到出产经营所需资金,因为它可以为投入者提给较高的投入收益。
盈利增长率是企业在过去三年中每股收益的年平均增长率,可以综合反映出企业的竞争实力、生存能力、经营管理水平等。解析该项指标时,一方面是增长率要高,另一方面要稳定增长,而对盈利水平的过分波动则应予以高度重视,是否存在隐藏的市场因素、产品问题或其它偶然因素,是否会对以后的盈利产生某种程度的影响。
销售利润率=净利润/销售总额,它是衡量上市企业经营效率的紧要指标之一。该项指标越高,表明企业投入的相对成本越低,企业的经营越有效。但由于该指标因行业的区别往往会产生很大差别,不能机械地套用。
每股销售额=过去一年中的销售总额/股票平均发行数。它所反映的是上市企业每股股票向社会提给产品与服务的份额。解析每股销售额在过去三年中的变化状况,可以看出上市企业在市场销售中的进展趋势。
每股现金额=企业经营所产生的现金/股票的平均发行数。每股现金额反映出每股股票产生现金的多少。
2.利润相对额解析。该项指标紧要是通过每股税后利润来表现的,从财务角度来讲,每股税后利润0.80元的上市企业比O.40元的上市企业成长性好得多。
解析每股税后利润应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一是每股税后利润要与配股后股权变化相结合。上市企业实行配股引起股权扩大的同时,实收资金数量增多,经营利润理应相应增加,然而由于上市企业无论是发行原始股还是配股都采用溢价方式,每增加一股股权给企业带来的实际资金收入是几元甚至十几元,新股每股税后利润增幅应大大高于原有股权收益。因此,溢价扩股后的每股平均收益应高于扩股前的每股平均收益。
二是每股税后利润应结合公积金送股变化解析。如果因资本公积金或盈余公积金送股变化,导致股权总额增加,使每股税后利润减少,这不能说明是经营业绩滑坡。
三是每股税后利润应与股权含有的公积金数量相结合解析。上市企业由于各种原因公积金累积数额大小区别,因而均摊在每个股权上的公积金存在差异。当A、B两个企业每股税后利润均为0.60元时,表面看,两企业业绩相同,若A企业每股公积金0.80元,B企业每股公积金为1.60元,实际反映出A企业的经营业绩优于B企业,且更具备增长潜力。
3.利润总额解析。利润总额的绝对增长是上市企业成长的基本表现,利润总额增幅较大,表明企业经营业绩突出,进展前景乐观,市场竞争能力较强。
利润总额的增长可分为两种境况:一种是波动性增长;另一种是持续稳定增长。前者在某种程度上暴露出上市企业在出产经营方面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后者反映上市企业具备内在活力,长期看好。
4.主营业务收入解析。上市企业的经营收益通常可以分为三部分:主营业务收入、投入净收益、其它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增长是企业利润增长的主渠道,能够反映企业的紧要经营业绩。因此,在企业利润增长的前提下,要解析是否来自主营业务,这是上市企业具备成长性的紧要表现。投入净收益是企业从事证券投入业务获得的净收入。该项收入具备相对的不确定性,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经营实力的强弱。其他业务收人指上市企业从事主营业务以外经营行为获得的收益。通常状况下,该项收入比重较小。但当某企业利润增长中其他业务收入增长较快时,应结合财务报告中“经营业务”内容解析其成因。
5.利润增长率与市盈率之比解析。该项指标是指上市企业税后利润增长率对当年比较期的该股市盈率的倍数,这一指标能够比较真实、客观地反映该企业的成长性。一般状况下,该指标的倍数最小不得小于1,根据上市企业增长模型解析,税后利润增长率越大,由于它与投入者回报高低密切相关,所以,其市盈率的增长倍数也就越大,具备较大的增长潜力的上市企业的市盈率水平也较高,因此单凭市盈率的高低并不能全面说明问题。由此,我们把“税后利润增长率与市盈率之比”作为一项重要指标来考察上市企业的增长潜力。那些当前盈利水平虽高,但“利润增长率与市盈率之比”指标小于1的股票,已不再具备长期的进展潜力;相反,尽管每股盈利水平目前较低,但“利润增长率与市盈率之比”指标大于1的股票则具备广阔的成长空间,它将使广大投入者获取企业快速成长所带来的丰厚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