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报告书制度

临时报告书制度概述

临时报告是指上市企业按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则规范,在发生重大事项时需向投入者和社会公众披露的信息,是上市企业持续信息披露义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定期报告书制度的缺陷是信息公开滞后,不能及时满足企业信息公开的最新性与迅速性需要。尤其在企业发生对证券投入判断有影响的特别事项时,定期报告书难以适应证券市场变动,不利于投入判断。为此,美国、日本实行临时报告书制度,以利于临时发生重大事件的信息迅速传递给投入人。

提交临时报告书的特定事项:

美国《证券交易法》规范,在发生对证券投入判断有特殊影响的事项时,应将临时报告书提交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这些事项包含:发行企业的支配权发生变动;在正常营业外的发行企业或控股企业重要资产的得或失;重要诉讼手段的开始与终结;以注册证券作为担保的资产的重要撤销或变换行为;有关发行企业或重要从属企业以前发行证券的重要不履行行为;发行企业已发行的证券有5%以上的增加或减少;发行企业或从属企业的证券有5%以上的股票买卖选择权的授予或延长;发行企业或其重要从属企业资产的重新评估或注册的资本证券的重要评估变更;应由证券持有人投票的事项。日本《证券交易法》规范,发行以下情形时,发行企业应立即向大藏大臣提交临时报告:该企业发行的有价证券,其募集或出卖是在本国以外的地域开始时;发行价额在1 亿日元以上的有价证券,不依募集发行,而有董事会、股东会的决议时;母企业或特定子企业有异常变动时;紧要股东有异常变动时;重要灾害发生的场合,而在该灾害停止时。

临时报告书提交的时间:

美国临时报告书提交的时间,规范在发生应提出报告事实的第2个月的10日前。日本要求在事实发行时应立即提交临时报告书。所谓立即,并不要求于某一特定时间内必须提交,而应尽可能迅速提交。

美国于1969年修正《证券交易所规则》时,将季度报告书与临时报告书合二为一。要求凡依《证券交易法》注册证券的企业,以及依《证券法》提出注册申报书而发生效力的企业,在每季度终了时,应将原应于临时报告书记载的事项及财务状况摘要记载于季度报告书,并提交证管会。因而从事实上否定了临时报告书制度。

临时报告书制度的涉及问题

上市企业临时报告制度紧要涉及两方面问题:一是披露标准;二是披露审查程序。

1、披露标准

临时报告的披露标准紧要有两个:一是重要性标准;二是及时性标准。前者衡量的是上市企业在发生什么样的事项时须实行披露,后者解决的是上市企业在发生重大事项时应在什么时间实行披露。

确定适宜并明确的重要性标准一直是各国或地区证券立法的理想,但是这一工作绝非易事。一方面,信息是否重要本身即具备相对性,一件具体事项的发生对于区别的主体,因其规模、利润、资产、商业运营性质及其它因素的区别,重要性的意义并不等同;另一方面,确定重要性标准还存在一个平衡问题,即重要性标准既要使上市企业披露一切投入者作出合理投入决策所需要的信息,又不能使使市场充斥过多的噪音。从实践中看,海外紧要证券市场确定重要性的标准有两个:一是影响投入者决策标准,根据该标准,一件事项是否重要取决于其是否对投入者作出决策产生影响;二是股价敏感标准,根据该标准,一件事项是否重要取决于其是否会影响上市证券价格。

美国对重要性标准采用比较宽泛的双重标准制,即同时将“影响投入者决策”和“影响上市证券市场价格”并列作为判定信息重要性的标准,两者之间是或的关系,只要符合二者之一便构成重大事项,信息披露的义务即告产生。日本采用投入者决策标准来界定重要性,将重要信息定义为“上市企业任何关于经营管理、营运、财产的严惩影响投入者决策的事实”。英国、德国、法国、香港和台湾对于重要性采用的是股价敏感标准。

及时性是指上市企业应毫不迟疑地依法披露有关重要信息。从上市企业的角度来看,及时披露重要信息,可使企业发生的重大事项和变化及时通知市场,使企业股价及时依据新的信息作出调整,以保证证券市场的连续和有效;从投入者来看,及时披露可使投入者依据最新信息及时作出理性投入决策,避免因信息不灵而遭受损失;从社会监管的角度来看,及时披露可缩短信息处于未公开阶段的时间,缩短内幕人士可能实行内幕交易的时间,减少监管的难度和成本。基于上述考虑,海外紧要证券市场均将及时披露作为对上市企业临时报告的基本要求。

2、披露审查程序

根据证券交易所的上市规则及有关上市协议,对上市企业临时报告的审查紧要由证券交易所实行,上市企业在发生某些重大事项时也需向监管机构报告。海外紧要市场证券交易所对上市企业临时报告的审查程序有两种模式:

一种是事后审查,上市企业在发生重大事项时即时披露信息,同时向证券交易所及主管机关申报;

一种是事前审查,上市企业在发生重大事项时要在向证券交易所申报经审核后才可公开披露。

两种模式各有利弊。事前审查的好处在于证券交易所能较好地判断信息的重大影响程度,从而选择最佳的信息披露时机、方式并采取合理的措施如暂停交易,但存在效率低,监管成本高的弱点,而且信息披露的时滞长。事后审查正好与之相反,具备效率高,监管成本低,披露更为及时等优点,但不容易在事前控制重大信息披露不规范的危机。香港联交所采取“部分事项事前审查、部分事项事后审查”的方式,即对于在一般性规范的范围内的事项,上市企业可直接在指定报刊或指定网站上披露,而对于须予公布的交易及关联交易事项,上市企业需向联交所提交公告初稿,由其审查并按其意见修改后在报刊或网站上发布,因而能够较好地避免两种模式的弊端,具备一定的借鉴参考价值。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含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