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保险业法
保险业法又称保险业监管法,指对保险企业以及保险市场实行监督和经营管理的法律。其分为广狭两义。广义的保险业法,指除了监督和经营管理保险业的专门法律外,还包含国家对保险业实行监督和经营管理的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规范;狭义的保险业法,指规范国家对保险业的组织、经营实行监督和经营管理的专门法律。
保险业法的立法模式
综观各国保险业法的立法实践,紧要有三种立法体例:
(1)采用单行法的形式独立制定保险业法。按这种模式制定的保险业法直接以保险业法、保险业监督经营管理法等命名,带有明显的行政法规范的性质。英国、德国等国家的保险业法属于该种模式。
(2)保险业法纳入保险法典或商法典。按此种模式,不单独制定一部专门的保险业法典,而是制定统一的保险法典或商法典,其中包含保险业法的内容。我国大陆的保险业法、我国 台湾地区的保险业法即采此种模式。
(3)以单行的保险业法或保险法为主,同时以其他调整保险业的单行规范为补充的模式。例如,日本在《保险业法》的基础上,又先后制定了《关于外国保险事业者的法律》等单行法来补充。
保险业法的内容
保险业法的内容取决于保险业法的调整对象。保险业法的调整对象一般包含:①国家在监督和经营管理保险企业历程中所发生的关系;②保险企业相互间因合作、竞争而发生的关系;③保险企业内部在经营管理历程中发生的关系;④国家在监督经营管理保险中介人的历程中所发生的关系。
保险业法的调整对象决定了保险业法的立法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既包含对保险监管对象的规范,亦包含对保险监管机构授权的规范。其基本法律制度不外乎下述内容:
1.关于保险企业组织的法律制度保险企业法律制度紧要规范保险企业的法定形式及其种类,各种保险企业的设立、变更、终止的条件和程序等内容。
2.保险经营规则法律制度保险经营规则紧要是规范保险人的经营行为规则,包含确定保险人经营范围、偿付能力、危险经营管理以及资金运用等内容。
3.保险中介人的法律制度保险中介人法紧要是关于保险中介人的种类、资格、行为规则以及国家对其的监督经营管理规则等内容。
4.监管机构的法律制度该部分紧要是关于保险监督经营管理机构的组织及其权限、监督的紧要内容和行使权力的程序等内容。
保险业法的形成
保险作为经济补偿、分散危险、消化损失的制度,对社会经济的进展和人民生活的安定具备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因此,世界各国包含实行自由经济的国家,无不对保险业实行监管。
保险监管是指一个国家对本国保险业的监督和经营管理。一个国家的保险监管制度通常由两大部分构成:一是国家制定有关保险法规,规范监管的内容与权力机构;二是国家专司保险监管职能的机构依据法律或行政授权对保险业实行行政经营管理,以保证保险法规的贯彻执行。
保险监管始于16世纪后半期。此前,无论是保险企业的设立,还是保险合同的缔结,皆依自由竞争的原则实行,国家不强行干预。随着经济的进展,保险在西方各紧要资本主义国家得以进展和繁荣,被人们视为有利可图的行业,纷纷进入该领域实行投机经营。随着竞争的激化,保险业出现了混乱无序的局面,由此给被保险人乃至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据此,一些国家开始干预保险业,通过保险立法或成立专门机构对保险业实施监管。
最早建立保险监管制度的国家是保险业最先进展起来的英国。1575年英国成立了保险商会。当时的英国政府要求海上保险单必须向该商会办理登记。这是政府对保险业实行经营管理的开端。1720年,英国女王特许皇家交易保险企业和伦敦保险企业两家保险企业统一经营海上保险,其他保险企业不得涉足。到了18世纪40年代,为了区分赌博与正常的保险业务,英国又颁布了禁止赌博性保险的法律,从而产生了“保险利益”这一重要概念。这都被视为政府干预保险并对之实行经营管理的先例。
随着保险业的不断进展和变化,保险监管法规也在实行不断地修改和完善。英国是世界上保险立法进展较早的国家之一。其自1870年制定《寿险企业法》后,于1909年将其有关规范扩展到其他险种,推出《保险企业法》,后来又经修订。现行的保险业法是引入欧共体指令后的1982年的《保险企业法》。除了上述法律外,英国还有1981年颁布的《保险企业经营管理条例》,1983年颁布的《保险企业(账务和报表)经营管理条例》,1977年颁布的《保险经纪人法》和1975年颁布的《被保险人保护法》等。
保险业法,又称保险监管法,是指调整国家对保险业实行经营管理历程中所形成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体。保险监管法规作为保险法律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一般是以保险单行法规的形式出现。有些国家按保险监管的区别内容分别立法,构成保险监管法体系,例如,英国、日本等;有些国家和地区则将保险监管法与保险合同法合并立法,例如,中国及中国 台湾地区等。
日本的保险监管法与英国相比另具特色,除了自成体系外,还在监管的广度上有所突破,其具体内容由保险业法、有关外国保险业者的法律、有关监督保险展业的法律和有关财产保险费率计算团体的法律等四大部分构成。日本现行的保险业法是1996年颁布实施的新的《保险业法》。该法对原有的保险业法的内容作了较大的修订。这些修订紧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放宽限制,促进市场自由化和竞争。具体表现为打破财寿险界限,允许财寿险企业通过子企业的方式进入对方紧要市场;调整市场主体的组织结构,允许相互保险企业发行企业债券以及转制为股份企业;改革保险营销制度,在不损害投保人利益的前提下,允许代理人实行多重注册制度。
(2)撤销和放宽资金运用上限,允许损害保险的费率逐步实现自由化和市场化。
(3)正视经营安全,加强预测和防范交易危险。其包含引进最低偿付能力标准制度,对保险企业的财务状况实行预先警戒;扩大保险企业资本金规模,提高设立保险企业的最低资本金的限额;保险企业可以根据状况主动削减承保金额,调整负债比率。
(4)切实维护投保人的利益。包含设立投保人保护基金制度,对接受破产企业保险合同的救助企业提给资金援助;逐步改变对保险企业资产负债和审议状况实行的不公开做法,加强对保险企业经营和财务状况的透明度,包含投保人和社会各界对保险企业的监督等。
与上述国家区别的是,美国的保险监管法由各州自行制定,负责协调各州保险立法的全国保险监督官协会只是定期召开会议,讨论修改各州保险法规,并拟定样板法律和条例,供各州保险立法时参考,并没有一个适用于美国各州的联邦保险监管法。
尽管各国保险监管法规表现的形式不尽相同,但其内容基本一致,紧要包含:①保险业务许可,②保险企业的组织形式,③最低偿付能力,④保险准备金,⑤再保险安排,⑥保险资金的运用,⑦保险企业的资产评估,⑧会计制度,⑨审计制度,⑩财务报表,⑩破产和清算,⑥保险中介人的经营管理等法律规范。
我国保险监督法的制定较晚,但进展较快。20世纪80年代初,为适应保险业恢复初期的进展需要,我国于1985年颁布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保险业法规,即《保险企业经营管理暂行条例》。该条例对当时的保险监管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该条例属于临时陛、行政性经营管理措施,法律效力不明显。该条例对保险企业的设立及其经营、财务等方面均无具体规范,对当时全国唯一的保险企业即中国人民保险企业的垄断性过分保护,缺乏对外资保险企业、保险中介人的经营管理规范。1995年颁布了《保险法》,该法是一部将保险合同法与保险业法合二为一的法律,立法重点被放在对于保险业的法律监管上,因此,在保险监管方面作了比较充分的规范。与此相配套的保险监管方面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还有1992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上海外资保险机构暂行经营管理办法》,1996年颁布的《保险经营管理暂行规范》,1997年颁布的《保险代理人经营管理规范(试行)》和1998年颁布的《保险经纪人经营管理规范(试行)》等。中国保监会成立后,开始频繁地制定、修改涉及保险人营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中国保险监管法律制度渐趋规范化、体系化。
保险业法的进展
现代保险监管制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国家授权给专门的保险监管机构,使之专司保险监管之责。这种制度最早产生于美国。在美国国内战争爆发之前,国家对保险业几乎不加约束,任其经营,结果弊端频出,影响了保险业的进展,例如,不公平保险条款充斥市场,因责任准备金不足而发生保险企业大量倒闭等。面对这种状况,政府不得不考虑对保险业实施监管,以保障公众的利益,促进保
险业健康进展。1851年,新罕布什州率先设立保险署专司监管之责,从而开创现代保险监管制度的新篇章。1855年,马萨诸塞州建立了类似的保险监管机构。3年之后,伊莱泽·赖特(ElzurWrid)被任命为该州的保险监督官。赖特提出了以保证保险人偿付能力为目标的现代保险监管概念,从而被人们称为现代保险监管之父。此后,美国其他一些州相继建立了保险监管制度。
现代保险监管制度形式和进展的另一个显著标志是保险监管法规的不断完善。在这一方面比较先进的国家是英国。与美国区别的是,英国没有设立专门的保险监管机构,但在保险立法方面进展得比较超前。1870年,英国颁布了《寿险企业法》,对寿险企业的保证金、财产账户、企业兼并等作出规范,并且创立了保险人信息公开制度。随后,英国将寿险企业法的有关规范扩展到其他保险领域,于1909年颁布了《保险企业法》,并在以后的保险监管中不断实行完善。与此同时,奥地利于1859年,瑞士于1885年,德国于1909年也都先后建立了各自的保险监管制度。20世纪20年代以后,西方工业化国家的保险监管制度也已基本形成。至此,保险监管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值得注意的是,与经济自由化趋势相反,一些先进国家对保险业的监管一直朝着强化的方向进展。
我国保险业法的体系
我国《保险法》是一部综合性保险法典,集保险合同法及保险业法于一体。其中的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构成现行保险业法的紧要内容。中国人民银行于1997年颁布《保险代理人经营管理暂行规范》,于1998年颁行《保险经纪人经营管理暂行规范》。1999年保监会成立后专司保险监管。其于2000年颁行《保险企业经营管理规范》,是保险法中关于保险业规则的实施细则。因此,以保险法典中关于保险业的法律规则为核心,以其他保险行政法规和规章为补充,它们共同构成我国的保险业法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