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企业基本面
企业基本面是指企业财务状况,进展潜力,成长性及质地如何?政策变化指经营管理层的政策,技术面指技术走势影响。
上市企业基本面解析的项目
投入者在基本面解析中要研究解析哪些项目和内容呢?它们是:
- 企业财务报表的解析
- 企业所在行业的解析
- 企业的产品和市场解析
- 企业文化和经营管理层素质的解析
- 企业的实地考察
企业财务报表的解析
按中国股票市场监管层的规范,上市企业每年要提给年报、中报和季报。在对上市企业财务报表的解析中,投入者要重视下面几个重要的技术指标和项目:
(1) 上市企业的市盈率
市盈率 = 每股市价/每股收益
这是股市投入者关注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代表市场上投入者对企业每股盈利付出的价格。如:企业的市盈率高于股市的平均市盈率,代表投入者看好这家企业的未来成长性,反之是并不看好该企业的成长性。企业的市盈率也是一个评价该股票投机和泡沫成份的指标。如果市盈率高并超出该股票的成长性,这是庄家和跟庄者的投机操作,这时投入者要离开该股票,防止掉入庄家和跟庄者的多头陷阱。
(2) 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 = 净利润 / 总股本
每股收益是评价上市企业财务和盈利能力最重要的指标。它体现了企业的经营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对股东的回报能力。该指标可以用逐年实行对比的方式来评价一个企业的成长性,也可以和其他企业实行对比,找出企业之间的经营差距。
要了解和研究上市企业的净利润的构成状况。上市企业利润包含主营业利润、投入收益、营业外收入、其他业务利润。只有主营业利润收入才是决定企业长期和稳定进展的重要因素。靠买卖股票、资产置换、政府补贴、一段时期的税收返还和减免、处置固定资产的投入收入以及其他营业外收入都不能代表企业的持久经营能力和获利能力。如果一个企业的主营业收入利润长期处在总利润的50%以下,那么这个企业的获利能力和长期投入价值就值得怀疑。
防止上市企业的财务报表陷阱和虚假利润。这是因为上市企业的每股收益将呈几十倍地影响该企业的股票价格。就像力学中的杠杆作用一样,杠杆一头的长度就是上市企业的市盈率。一个市盈率为30的上市企业,每股的净利润是1元,它的股价就可卖到30元。很多上市企业和庄家正是利用这个市盈率杠杆在股票市场上兴风作浪,搞虚假资产重组和控制股价。例如流通股(总股本没有不流通股)是1亿股的上市企业,由于连年亏损进入ST行业,股价下降到每股5元。第二年,该企业通过关联交易,从它的母企业无偿地获得了一个亿的利润,这一年达到每股1元的收益。上市企业在拿到1亿元的利润后,母企业便与庄家联手玩“重组”概念。在划出1亿元利润之前,他们在股票市场上早就投机收购了 5 000万股的流通股。这时得到一个亿利润的上市企业当年的财务报表中反映出该企业已“扭亏为盈”,每股有1元的“盈利”,庄家和跟庄者与上市企业联手把股票价格从每股5元投机拉升到30元。当庄家和跟庄者与母企业将把这5 000万筹码卖出后,他们在股市上的投入收益再达到12.5亿元。这个巨额收益远远超过母企业无偿划出的那1亿元的利润。投入者如果仅以净利润的增加为标准来购买这家上市企业的股票,将是一种严重失误,最终掉进了上市企业的报表陷阱里。
财务报表中的利润包装和陷阱可以从下几个方面反映出来:
- 上市企业可以利用会计政策合法地增加利润和减少利润。如改变企业固定资产的折旧率、延长或减少折旧率的年限,可使折旧费用减少,成本降低,利润增加,反之利润减少。上市企业的应收账、呆账和坏账的处理也可用来调节企业的利润。如产品库存、原材料库存的过低和过高估价也是上市企业增减利润的手段。一般来说,上市企业借款数额巨大,借款利息的资本化成为调控利润的手段。会计账目中的巨额冲销可以把企业以后的损失提前确认并把现在的损失延后确认。总之,利用会计政策调节企业利润的名目繁多,投入者要擦亮眼睛,谨防上当。
- 上市企业可通过关联交易来改变上市企业的利润。他们通用的手法是与母企业及相关的子企业搞合作投入,最后达到配股和影响股价的目的。关联的购销业务可以在产、供、销各个环节中用转嫁成本的方式调控利润。关联的资产租赁和资金拆借也是一个重要的调控利润手段。
- 地方政府的扶持和财政补贴可增加企业的利润。地方政府为了让一些企业达到上市标准、上市企业的配股标准以及上市企业摘掉ST和PT的“帽子”,地方政府通过采用财政补贴、减免利息、降低税收和低价给予土地资源等手段达到增加企业利润的目的。
(3) 每股股息的分配
每股股息的分配是评价一个上市企业对股东回报的一个重要指标。股息的分配包含现金分红、送红股和配股,股东从这些回报中得到投入的增值。尽管一些企业年年盈利,但从来不给股东回报,这些企业的投入价值会大打折扣,投入者最好远离。每股股息的分配也应该从纵向和横向实行对比,挖出它的投入价值。每年回报递增的企业股票是长线投入的首选股票。
(4) 每股净资产
每股净资产 = 年末股东权益 / 总股本
每股净资产体现上市企业的资本扩张能力。每股净资产逐年增加说明上市企业不断扩张壮大,反之不断缩小。
(5) 市净率
市净率 = 每股市价 / 每股净资产
市净率把股价和每股净资产联系起来,市净率越高,资产越优良。高科技股、IT行业和新兴行业都有较高的市净率。
(6) 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 = 净利润 / 平均股东权益
净资产收益率是评价上市企业盈利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净资产收益率越高,说明资产的盈利能力越强,给投入带来的收益就越高。
(7) 成本费用率
成本费用率 = 利润总额 / 成本费用总额
成本费用率反映每花掉1元费用给企业带来的利润。对于投入者来说,该指标越高,给投入者带来的利润越高。
(8) 销售净利润
销售净利润 = 净利润 / 销售收入
销售净利润反映每1元销售收入给企业带来的净利润量,评价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该指标越高,企业的销售能力越强。
(9) 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 = 流动资产 / 流动负债
流动比率表示每1元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偿付担保。这一比例越高,债权人的安全性越高。但这个比例过高,则表明上市企业的资产利用率较低,流动资金闲置严重。一般流动比率为2左右较为合适。上市企业所属行业区别,流动比率也区别,商业类企业可偏低。
(10) 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 = 销售收入 / 平均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平均应收账款周期越短,资金回收越快。否则上市企业的资金过多地滞留在应收账上,会影响资金正常的周转。
(11) 负债比率
负债比率 = 负债总额 / 资产总额
负债比率反映的是偿还债务的保险程度。从债权人来说,这一比率越高,偿还债务能力越差。但对于投入者来说,负债比率高,表明当上市企业资本利润率大于借款支付的利率时,股东所得利润将增加。
(12) 现金比率
现金比率 = 现金余额 / 现金负债
现金比率直接反映企业的短期偿付能力,也是盈利的资本。过高的现金比率将会降低企业的获利能力。如新股上市,新上市企业的现金比率很高,长期保持在过高的水平,说明现金并没有投到新的项目中去。
企业所在行业的解析
(1) 行业的划分
企业所在行业的解析应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上市企业所在行业的整体解析;二是上市企业所在行业的地位解析。
上市企业所在行业的解析对长线投入相当重要。行业的当前状况和未来的进展趋势对该行业上市企业的影响巨大。当某个行业处于整体增长期间,未来的进展空间很大,该行业的所有上市企业都有较好的表现和较大的进展空间。例如深沪两市的通信行业、电脑软件行业和高科技行业,整体企业业绩要高于其他行业。
在我国的国民经济进展中,行业划分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它是按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划分的。
- 第一产业紧要是农、林、牧、副、渔和农业人口进展的产业,统称农业。
- 第二产业紧要是制造业、电力、纺织、石化、采矿、钢铁、建筑、造纸、印刷等,统称工业。
- 第三产业紧要是金融保险、交通运输、通信邮政、商业、教育文化、广播电视、餐饮旅馆等,统称服务业。
股票市场上对行业的划分是:农业、工业品制造业、商业、交通运输、旅游、网络电信、高科技、家用电器、金融、化工、石油、建材、医药、纺织、外贸、生物工程、地产、汽车、综合类、食品加工、钢铁冶金、电力行业、造纸印刷、软件、电脑等。
(2) 行业的成长分类
每一个行业都有四个进展时期:形成时期、成长时期、稳定时期和衰退时期。处在下降衰退时期的行业称为夕阳行业;处在形成和成长时期的行业称为朝阳行业。当大盘从底部启动后,投入者最好挑选朝阳行业的股票,不要进入夕阳行业的股票。
朝阳行业和夕阳行业的划分是相对的,并有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某一个国家的夕阳行业可能是其他国家的朝阳行业,如美国的高速公路建设,几年前已决定不再新建,与高速公路建设有关的行业也处在夕阳时期,但高速公路建设在中国却处在朝阳时期。又如美国的汽车工业已处在下降的夕阳时期,而中国的汽车工业仍处在上升朝阳时期。某一个时期是朝阳行业,而在另一个时期可能就变成夕阳行业。五十年前中国的纺织和钢铁行业处在上升朝阳时期,现在却处在下降夕阳时期。
每一个行业内部也有处在上升朝阳时期企业和下降夕阳时期企业之分。如纺织行业在中国处在下降夕阳时期,而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的企业却处在上升朝阳时期。例如采用纳米技术的纺织企业却处在形成时期,一旦纳米技术首先在我国的纺织行业应用,中国的纺织行业可能又会处在上升朝阳时期。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的应用不仅可以改变企业本身的状况,也可能改变整个行业的状况。
企业的产品和市场解析
(1) 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解析
产品的市场占有应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这是指该企业的产品在同类产品市场中所占有的份额;二是指产品的市场覆盖率,也指产品在各个地区的覆盖和分布。两者的组合解析可得到以下四种状况:
- 市场占有率和市场覆盖率都比较高。这说明该企业的产品销售和分布在同行业中占有优势地位,产品的竞争能力强。
- 市场占有率高而市场覆盖率低。这说明企业的产品在某个地区受欢迎,有竞争能力,但大面积推广缺乏销售网络。
- 市场占有率低而市场覆盖率高。这说明企业的销售网络强,但产品的竞争能力较弱。
- 市场占有率和市场覆盖率都低。这说明企业的产品缺乏竞争力,产品的前途有问题。
(2) 企业产品的品种解析
企业产品的品种解析是指企业的产品种类是否齐全、在同行业出产的品种中持有的品种数、这些品种在市场的生命周期和各品种的市场占有解析。例如电视行业,模拟电视品种已在走下坡路,大屏幕的数字电视和壁挂式电视将要取代模拟电视。一个没有新品种的电视出产企业将成为“昔日黄花”。在大屏幕的数字电视和壁挂式电视品种中,大屏幕液晶壁挂式数字电视将成为市场的主流。在大屏幕液晶壁挂式数字电视中,与电脑合二为一的品种又将成为主流。
(3) 产品价格解析
产品价格解析是指企业出产的产品和其他企业出产的同类产品的价格比较。如产品价格是高还是低,产品是否有竞争力等。同时还应解析产品的价位和消费者的承受能力,产品价位变化所引起的供需变化和市场变化等。
(4) 产品的销售能力
紧要考察上市企业的销售渠道、销售网络、销售人员、销售策略、销售成本和销售业绩。销售环节的成本极大地影响企业的利润。虽然上市企业在建立销售网络的初期将投入巨资,但在以后的经营中可减少中间环节的费用,从而增加企业的利润,但同时经营管理费用又将大大增加。如果借助另一个企业的网络销售产品,又必须让出一定的利润空间给销售企业、使经营管理费用大大降低。这两种销售方式各有利弊,要实行综合比较解析。
(5) 企业原材料和关键部件的供应解析
企业的原材料和关键部件的供应与产品的销售一样,同样存在两种状况:一种是自己包打天下,产品的上游原材料和关键部件全部由自己供应和出产,它的好处是原材料和关键部件供应稳定,这一部分利润由该企业独自获得。但缺点是它的战线长,初期投入增加,经营管理费用增加,产品抗危机性差。另一种状况是原材料和关键部件由专门的原材料企业供应和出产,企业让出一部分应得的利润。两种模式各有利弊。例如,电视出产的模式就是显像管由另外的厂家独立出产来供应主机出产厂家的。由于技术的不断进展,随着显像管向液晶和超大屏幕进展,就会使出产显像管厂家的出产线改动非常大,而主机出产厂家的出产线改动却非常小,这时出产传统的真空显像管厂家的出产线就面临报废的危机。
(6) 企业产品知识产权的研究和解析
一个上市企业的产品是否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是相当重要的一项指标,它可以衡量该产品的技术含金量。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上市企业的利润高,且来源稳定,在该行业中将成为龙头老大。在我国的家电出产企业中,很多出产企业都在使用外国企业的知识产权。家电行业的利润依靠大规模出产和劳动力换取,总体利润偏低就是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因。
自主知识产权是一个上市企业进展和壮大的基础,是稳定利润来源的保证。一个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上市企业,无论它现有的利润有多高,这个利润是不会长久的,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上市企业是不适合长线投入的。
企业文化和经营管理层素质的解析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全体职工在长期的出产和经营行为中逐渐形成的共同遵循的规则、价值观、人生观和自身的行为规范准则。对企业文化的解析应着重了解企业文化对全体员工的指导作用、凝聚作用、激励功能和约束作用。
经营管理层素质的解析应包含对企业经营管理层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水平,内部协调和沟通能力,企业经营管理层第一把手的个人经历、工作经历及文化水平,企业经营管理层的开拓精神等的解析。一个好的经营管理层在经营管理企业时,每一年企业都应有很大的变化,最终的结果应从企业的成长性、主营收入、主营利润和每股收益的变化中体现出来。
企业的实地考察
对企业的实地考察对于长线投入尤为重要。对中小散户长线投入者来说,由于资金和实力有限,实地考察难度较大。但这一项工作是必须要做的。如一个上市企业已经年年亏损,资不抵债,企业已经停产,但该企业的股票在股市上却受到投入者追捧而不断攀升。这方面的内容和怪圈,媒体曾多次跟踪报道,曝光了很多上市企业的虚假信息。长线投入者在投入前必须亲自地考察企业的现状,企业的出产和销售状况,企业文化、企业经营管理层的能力,企业的规章制度、出产规模、出产效益、出产秩序,投入资金的实际执行状况,企业信息披露的准确状况和财务报表的真实性。投入机构和基金在实行投入和决策前有专门机构到上市企业实行全面的实地考察。中小散户如没有足够的资金和实力去实行考察,可以采用几个中小散户联合起来派代表去上市企业实行考察,也可以调查基金对哪些上市企业实行长线投入,根据您自己的判断和解析,跟随基金实行长线投入操作。
长线投入中应注意的问题
- 前面建议的选股方向,仅代表我个人的观点。入市时,仍然要坚持使用B段A点入市法。
- 从1996年1月到2001年6月,中国深沪两地股票市场上大约有1 060多只股票在实行流通和交易。绝大部分股票都有两轮上升行情,少部分有三轮上升行情。在6年的时间里,中国股市扩容近一倍多。
- 股指和股票价格波动幅度很大,价格上升速度过快,却不能持久。如1996年4月8日,两地股指从底部启动,仅一年时间(1997年5月12日)两地股指见顶回落。在这一年时间里,深股指上涨近7倍,上海股指上涨近4倍。
- 两地股指从1997年5月12日回落后,一直持续两年的时间。两年后 (1999年5月17日),两地股指从底部再次启动,一直延续到2001年6月。股指在第二次启动时,并不是所有股票都同步启动。深沪两地的绩优股、国企大盘股、两地龙头股深进展和四川长虹以及一些老股并没有启动。首先启动的都是一些新股、次新股、ST股票、网络股和科技股。这充分说明股市的资金面不能支持股市全面启动。当一些股票启动后,其他股票因没有资金的支持而处在盘整阶段。
- 总的来说,中国的股票市场目前还不很成熟,仍然是一个投机垄断的市场,这对长线投入是不利的。因此,大部分的股票仅适合短线投入,长线投入将给投入者带来巨大危机。
- 根据中国股市的特点,我认为,长线投入的资金停留在股市的时间不能超过一年半(一个B段)。设想一下,如果长线投入者在1996年把资金投入到深进展股票上,那么五年后的收益基本上是零。
- 长线投入的资金最好投入到还没有启动的新股和次新股上,一旦这只股票有一轮上升行情后,应卖出远离。
- 投入者在实行长线投入时,不是任何时间和任一只股票都可以进入的,最好按照本书介绍的方式实行,准确找出最佳入市时间和入市点。否则,长线投入时将有很大的危机。
- 当您选中股票后,应该在该股票股价的底部入市。当大盘从熊市变为牛市,股票从底部启动时,长线投入者就要用上面提到的标准首选大盘成份指数板块股票。因为这些成份指数股票首先启动,并以“三段三阶理论”指导,在A段和B段的连接点A处入市,买进您选中的股票。
- 在用趋势线作图寻找B段A点时,成交量放大是一个重要的条件。谨防假象,提前入市。如果发生提前入市错误,一定要止损出局,准备下次再进入股市。
- 如果大盘已经从底部升起一段时间,就要用前面提到的标准选择在底部盘整多时的股票。指数板块股启动后,将有其他板块跟进轮流启动。用“三段三阶理论”指导,在A段和B段的连接点A处入市,买进您选中的股票。
- 当大盘指数升到高位时,在底部盘整的股票已经很少,这时,就要选择新上市企业的股票。因为新上市企业的股票在上市后都会有一轮上升行情。同样要用“三段三阶理论”指导,在A段和B段的连接点A处入市,买进您选中的新股。
- 永远记住这一个原则:不要为了蝇头小利而冒巨大的危机。一定按照事先制定的投入准则去投入,在最小危机段进入股市。一旦发生错误,迅速逃命,留住青山。千万不要跟风操作,跟风操作正好掉进庄家的陷阱。
- 从1991年9月到2002年5月共10年零8个月时间,深沪两地股市走出了三个三段三阶循环。平均3年零6个月一个三段三阶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