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收购

什么是公开收购

企业收购紧要的两种方式:公开收购和杠杆收购。

公开收购,是指企业向并购对象的股东公开发出收购要约,并承诺以某一特定价格收购一定比例的股份。

企业收购的目的在于取得并购对象的控制权,是收购者与并购对象股东之间实行的直接交易。其成败的关键在于收购方是否有足够的资本收购到相当数量的股份,以及收购对象的股东是否同意收购方所允诺的条件出售股份。

公开收购根据我国证券法的规范,任何投入者持有一家上市企业已发行股份的5%时,应在该事实发生之日起三日内向证券监管机构、证券交易所作出书面报告,通知该上市企业并予以公告;其后投入者持该上市企业已发行股份比例每增减5%,均应报告及公告;当其持有一家上市企业已发行股份的30%时,如继续实行收购,应当依法向该上市企业所有股东发出收购要约。发出收购要约前,收购人须事先向证券监管机构和证券交易所报送收购报告书。收购要约的期限不得少于30日并不得超过60日。收购要约期限届满,收购人持有被收购企业股份数达该企业已发行股份总数的75%以上的,该上市企业股票应在证券交易所终止上市交易;这一比例如达到90%以上的,其余仍持有被收购企业的股票的股东,有权向收购人以收购要约的同等条件出售其股票,收购人应当收购。

公开收购的几种方式

公开收购又可分为敌意收购和善意收购两种方式。

(1)敌意收购这种收购是指收购方的收购遭目标企业经营者的反对后,收购者仍要收购或者收购者事先未与目标企业经营者协商而突然提出收购股权的收购方式。如目标企业经营者反对收购,则公开收购者不仅不能对目标企业经营内容有充分、详细的调查了解,而且目标企业还会设置各种障碍,力争使此项公开收购行动失败。所以,敌意收购开出的收购价格一般是很高的,只有高到股东们不顾经营者的劝告而出售股票,收购者才能达到收购股权、控制目标企业经营决策权的目的。显然,这种收购行动的危机较大。

一般地,下面两种企业常成为敌意收购的目标企业:资产价值超过账面价值的企业和经营业绩不佳的企业。一般地,收购前者是由于企业经多年积累,净资产值高,进展潜力较大,前程乐观,其长远利益较大。收购后者则是由于其股价相对较低,股东对企业失去信心,加上收购者说服股东的条件等,较易完成收购行动,达到收购目的。

(2)善意收购。善意收购是指收购者事先与目标企业经营者商议,征得同意,目标企业经营者主动向收购者提给必备资料的收购方式。一般目标企业经营者还劝其股东接受公开收购要约,出售股票,从而完成收购。敌意收购与善意收购的区别紧要在于被收购企业的经营管理层对收购要约是抱合作态度还是反对态度。显然善意收购的成功率较高,收购价格相对较低。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含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