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现值的概念
净现值(Net Present Value)是一项投入所产生的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值与项目投入成本之间的差值。净现值法是评价投入方案的一种方式。该方式利用净现金效益量的总现值与净现金投入量算出净现值,然后根据净现值的大小来评价投入方案。净现值为正值,投入方案是可以接受的;净现值是负值,从理论上来讲,投入方案是不可接受的,但是从实际操纵层面来说这也许会跟企业的战略性的决策有关,比如说是为了支持其他的项目,开发新的市场和产品,寻找更多的机会获得更大的利润。 此外, 回避税收也有可能是另外一个原因。当然净现值越大,投入方案越好。净现值法是一种比较科学也比较简便的投入方案评价方式。净现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净现值=未来报酬总现值-建设投入总额
式中:NPV—净现值
Co—初始投入额
Ct —t年现金流量
r—贴现率
n—投入项目的寿命周期
如果将初始投入额看做第0年的现金流量,同时考虑到(1 + r) = 1,则上式可以变换为:
净现值指标的决策标准是:如果投入项目的净现值大于零,接受该项目;如果投入项目的净现值小于零,放弃该项目;如果有多个互斥的投入项目相互竞争,选取净现值最大的投入项目。
项目A、B的净现值均大于零,且A大于B,表明这两个项目均可取。如果二者只能取一个,则应选取项目A。
如果投入项目除初始投入额外各期现金流量均相等,则可利用年金现值系数表计算,使计算历程简化.
净现值指标考虑了投入项目资金流量的时间价值,较合理地反映了投入项目的真正的经济价值,是一个比较好的投入决策指标。
净现值法的原理
净现值法所依据的原理是:假设预计的现金流入在年末肯定可以实现,并把原始投入看成是按预定贴现率借入的,当净现值为正数时偿还本息后该项目仍有剩余的收益,当净现值为零时偿还本息后一无所获,当净现值为负数时该项目收益不足以偿还本息。
净现值法具备广泛的适用性,净现值法应用的紧要问题是如何确定贴现率,一种办法是根据资金成本来确定,另一种办法是根据企业要求的最低资金利润来确定。
净现值法的优点
1、使用现金流量。企业可以直接使用项目所获得的现金流量,相比之下,利润包含了许多人为的因素。在资本预算中利润不等于现金。
2、净现值包含了项目的全部现金流量,其它资本预算方式往往会忽略某特定时期之后的现金流量。如回收期法。
3、净现值对现金流量实行了合理折现,有些方式在处理现金流量时往往忽略货币的时间价值。如回收期法、会计收益率法。
净现值法的缺点
(1)资金成本率的确定较为困难,特别是在经济不稳定状况下,资本市场的利率经常变化更加重了确定的难度。
(2)净现值法说明投入项目的盈亏总额,但没能说明单位投入的效益状况,即投入项目本身的实际投入报酬率。这样会造成在投入规划中着重选择投入大和收益大的项目而忽视投入小,收益小,而投入报酬率高的更佳投入方案。
在净现值法的基础上考虑危机,得到两种不确定性决策方式,即肯定当量法和危机调整贴现率法。但肯定当量法的缺陷是肯定当量系数很难确定,可操作性比较差。而危机调整贴现率法则把时间价值和危机价值混在一起,并据此对现金流量实行贴现,不尽合理。
另外,运用由CAPM模型确定的单一危机调整贴现率也是不合乎实际状况的,如果存在经营管理决策的灵活性措施,用固定的贴现率计算净现值就更不准确了。
使用净现值法应注意的问题
1.折现率的确定。净现值法虽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可以说明投入方案高于或低于某一特定的投入的报酬率,但没有揭示方案本身可以达到的具体报酬率是多少。折现率的确定直接影响项目的选择。
2.用净现值法评价一个项目多个投入机会,虽反映了投入效果,但只适用于年限相等的互斥方案的评价。
3.净现值法是假定前后各期净现金流量均按最抵报酬率(基准报酬率)取得的。
4.若投入项目存在区别阶段有区别危机,那么最好分阶段采用区别折现率实行折现。
现金流量状况解析
(一)无垫付营运资金、无净残值
(二)无垫付营运资金,有净残值
(三)有垫付营运资金,无净残值
(四)有垫付营运资金,有净残值
(五)现金流量综合图
净现值的计算
净现值=未来报酬总现值-投入现值
净现值指标的解析
净现值指标是反映项目投入获利能力的指标。
决策标准:
- 净现值≥0 方案可行;
- 净现值<0 方案不可行;
- 净现值均>0 净现值最大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优点:
- 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增强了投入经济性的评价;
- 考虑了全历程的净现金流量,体现了流动性与收益性的统一;
- 考虑了投入危机,危机大则采用高折现率,危机小则采用低折现率。
缺点:
- 净现值的计算较麻烦,难掌握;
- 净现金流量的测量和折现率较难确定;
- 不能从动态角度直接反映投入项目的实际收益水平;
- 项目投入额不等时,无法准确判断方案的优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