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的超保护贸易论

超保护贸易理论概述

超保护贸易理论是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凯恩斯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它试图把对外贸易和就业理论联系起来。

凯恩斯是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凯恩斯主义的创始人,他的代表作是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凯恩斯在20世纪30年代之前是一个自由贸易论者,但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彻底改变了他的立场,转而推崇重商主义。他认为重商主义保护贸易的政策确实能够保证经济繁荣,扩大就业。

超保护贸易论的时代背景

超保护贸易主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盛行。在这个阶段,资本主义经济具备以下特点:

(1)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

(2)国际经济制度发生了巨大变化;

(3)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之后,各国相继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改变为奉行保护政策,强化了国家政权对经济的干预作用。在这种状况下,凯恩斯改变了立场,进而赞同超保护贸易政策,并积极为其提给理论依据。

超保护贸易理论的紧要论点

(一)鼓吹贸易顺差以扩大有效需求

对古典自由贸易理论假定国内是充分就业的,国家间贸易以出口抵偿进口,进出口能够平衡。偶尔出现差额,也会由于黄金的移动和由此产生的和和由此产生的物价变动而得到调整,进出口复为于平衡。

凯恩斯主义认为,古典学派的贸易理论已经过时了。首先,是他们的理论前提条件,即充分就业事实上并不存在,现实社会存在着大量的失业现象。其次,传统理论只用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来证明贸易顺差、逆差的最终均衡历程,忽视了在调节历程中对一国国民收入和就业的影响,这是不对的。

(二)鼓吹贸易顺差有益,贸易逆差有害

凯恩斯主义认为,总投入包含国内投入和国外投入,国内投入额由“资本边际收益“和利息率决定,国外投入量则又贸易顺差大小决定,贸易顺差可为一国带来黄金,也可扩大支付手段,压低利息率,刺激物价上涨,扩大投入,这有利于国内危机的缓和与扩大就业率。贸易逆差会造成黄金外流,使物价下降,招致国内经济趋于萧条和增加失业人数。

结论:贸易顺差能增加国民收入,扩大就业;贸易逆差则会减少国民收入,加大事业。

超保护贸易理论的政策主张

1、认为古典学派的国际贸易理论已经过时,反对自由贸易

凯恩斯主义认为,首先是古典学派理论的前提条件,即充分就业事实上并不存在,现实社会存在着大量失业。其次,传统理论用“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来证明贸易顺差、逆差的最终均衡的历程,忽视了在调解历程中对一国国民收入和就业的影响,这是不对的。

2、鼓吹贸易顺差有益,逆差有害

凯恩斯主义认为,贸易顺差可为一国带来黄金,可以扩大支付手段,压低利息率,刺激物价上涨,扩大投入,这有利于国内危机的缓和与扩大就业量。

3、扩大有效需求的目的在于救治危机和失业

凯恩斯的拥护者们以提高有效需求为借口,极力提倡国家干预对外贸易行为,运用各种保护措施,以扩大出口,减少进口,争取贸易顺差。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含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