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利润分割法
利润分割法,是指将企业与其关联方的合并利润或者亏损在各方之间采用合理标准实行分配的方式。应用利润分割法一般应实行贡献解析或残值解析。贡献解析是通过计算综合净利,检验关联企业在关联交易中的功能,通过解析财务数据资料来规范利润分割的百分比,然后实行转让定价的调整。残值解析是通过计算综合净利,检验关联企业在关联交易中的功能,按贡献分割残值,如对关联企业研究与开发费的分割问题。运用利润分割法通常是分割净利,在不可能确定受控交易的费用分摊时,才分割毛利然后分摊费用。
利润分割法的分类
最终合并利润在关联企业之问实行分割通常有两种方式:
一是贡献解析法,即利润的划分要依据各关联企业对某笔受控交易贡献的相对价值。在确定某一关联企业所做贡献的相对价值时,首先要解析其在交易中履行的具体职能、使用的资产(包含无形资产)和承担的危机,同时还要考虑其所做贡献的市场价格或报酬。
二是剩余利润解析法,即首先将经营收入在各关联企业之间实行分配,分配的原则是使每个关联企业分得的收入都能够弥补其成本费用并得到与其从事的经营行为相对称的报酬,在计算该对称报酬时应参考非关联企业从事相似经济行为所应取得的报酬水平;在经过上述第一阶段的收入分配以后,余下的则为关联企业集团的剩余利润,对这笔剩余利润的分配紧要是考虑各关联企业所特有的资产,尤其是其中的无形资产,因为这些特有的无形资产应当能给企业带来一笔特殊的报酬。在剩余利润的具体分配比例上,企业无形资产的开发费用可以是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
利润分割法实例
例如:甲国A企业与乙国的B企业是关联企业,A企业的经营资产为5000万美元,B企业的经营资产为1.5亿美元。A企业的销售成本为1000万美元,取得的经营利润为200万美元;B企业当期取得的经营利润为300万美元。现甲国要根据利润分割法来确定A企业向B企业的合理销售价格,并且用经营资产规模作为衡量对利润贡献大小的惟一参数。由于A、B企业的经营资产规模之比为1:3,所以各自取得的利润之比也应为1:3,这样,A企业的利润就应在两个企业500万总利润额中占四分之一,即125万美元,而B企业的利润应为375万美元。由于A企业的销售成本为1000万美元,其向B企业的合理销售价格应为l125万美元。
又如:甲国A企业是一个制药企业,拥有两种药品的商标权,A企业将药品的商标使用权和药品加工权转让给了乙国的子企业B,B企业出产出药品后全部销售给A企业,然后A企业再将药品在甲国实行销售。甲国税务部门用利润分割法实行利润分摊,并将A、B企业在获利历程中发挥的功能分为4种,即:销售、加工制造、销售方面的无形资产和制造方面的无形资产。税务部门按照成本外加100%的加价确定销售和制造功能的利润;A、B两企业的总利润扣除销售和加工制造利润后的剩余利润再按55%的比例分割给B企业拥有的制造方面的无形资产功能,按45%的比例分割给A企业拥有的销售方面的无形资产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