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大经贸战略
大经贸战略是指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拓宽对外经贸的深度和广度,实行以进出口贸易为基础,商品、资金、技术、服务相互渗透、协调进展,外经贸、出产、科研、金融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对外经贸进展战略。出口贸易进展战略则包含出口商品战略、市场多元化战略和以质取胜战略。
在进口 贸易战略中,紧要提出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适当提高高科技产品、设备和原材料在进口总额中的比重,大力进展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为了使中国的进口机制与国际规范尽快接轨,要根据改革和进展的需要,逐步开放国内市场,有步骤地开放金融、旅游、零售、商业、交通运输、电信等服务领域,将 关税和非 关税措施降到最低的限度。
大经贸战略的基本内容
(1)从宏观指导与微观操作两个层次上,实现各项外经贸业务的渗透与融合,紧要是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对外援助、对外投入和其他对外经济合作业务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实现商品贸易、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的一体化协调进展。
(2)加强外经贸主管部门与国民经济综合经营管理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的协作与配合,把对外贸易的宏观经营管理与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更好地结合起来,促进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3)加强外经贸行业与国内相关产业的结合,发挥对外经济贸易对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产品结构升级、企业技术进步、资源有效配置等方面的导向作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国民经济的有效增长。
(4)加强外经贸与工、农、技、商的结合,走实业化、集团化、国际化经营的进展道路。
大经贸战略的目标
大经贸战略,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调动各方面进展对外经济贸易的积极性,按照国际经济贸易的通行规则来经营管理和经营的高效益、高效率的具备较强的综合整体竞争能力的外经贸进展战略。
具体讲,它覆盖着社会各个方面所有的外经贸行为。这是适应我国对外经贸形势进展变化的重大战略措施,也是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必然要求。
实施“大经贸”战略的重要措施
(1)转变观念。要从传统的“小经贸”的局限中跳出来。
(2)转变职能。行政部门要进一步从微观事务经营管理中解脱出来,变直接干预为间接宏观调控,变以行政手段经营管理为主为以经济、法律手段经营管理为主,完善调控体系,加强立法与执法,为企业进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3)转变工作方式。
(4)提高人员素质。我们必须了解国家经济全局和相关行业的状况和政策,学习和掌握全面的业务知识,基本的出产、技术知识,成为复合型人才。
实施大经贸战略的意义
(1)有利于增进竞争,促进专业化协作和联合,推动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
(2)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
(3)有利于推动贸、工、农、技、商、银等各类企业在微观层次的联合,适应规模经济的要求
(4)有利于推动改革开放
“大经贸”战略是深化改革、完善经营管理、促进进展的重要战略。这个战略,是在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提出来的,它意味着,更进一步的改革将需要突破部门的、行业的局限,需要在整体配套推进;它意味着经营管理对象、手段、方式、职能的进一步转变,更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它还意味着全面进展我国经贸尤其是外经贸,需要有协调配合的制度和措施来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