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实证解析
所谓实证解析是指只对经济现象、经济行为或经济行为及其进展趋势实行客观解析,得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其特点为:回答 “是什么”的问题;解析问题具备客观性;得出的结论可以通过经验事实实行验证。其中实证解析是重要的。
实证解析工具
1、均衡解析与非均衡解析
均衡解析偏重于数量解析,非均衡解析则认为 经济现象及其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不能单纯用有关变量之间的均衡与不均衡来加以解释,而主张以历史的、制度的、社会的因素作为解析的基本方式,即使是数量的解析,非均衡解析也不是强调各种力量相等时的均衡状态,而是强调各种力量不相等时的非均衡状态。
2、静态解析与动态解析
静态解析与动态解析的区别于:前者不考虑时间因素,而后者考虑时间因素。
3、静态均衡解析、比较静态均衡解析、动态均衡解析
把均衡解析于静态解析和动态解析结合在一起 就产生了三种解析工具:静态均衡解析、比较静态均衡解析与动态解析。
静态均衡解析是要说明各种经济变量达到均衡的条件;
比较静态均衡解析是要说明从一种均衡状态变动到另一种均衡状态的历程,即原有的 条件变动时均衡状态发生了什么相应的变化,并把新旧均衡状态实行比较;
动态均衡均衡解析则是要在引进时间因素的基础上说明均衡的实际变化历程,说明在某一时点上经济变量的变动如何影响下一时点上该经济变量的变动,以及这种变动对整个均衡状态变动的 影响。
4、定性解析与定量解析
定性解析是说明经济现象的性质及其内在规范性与规律性
定量解析则是解析经济现象之间量的关系。
实证解析法与规范解析法的比较与评析
实证解析简言之就是解析经济问题“是什么”的研究方式.。侧重研究经济体系如何运行,解析经济行为的历程、后果及向什么方向进展,而不考虑运行的结果是否可取。实证解析法在一定的假定及考虑有关经济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前提下,描述、解释或说明已观察到的事实,对有关现象将会出现的状况做出预测。客观事实是检验由实证解析法得出结论的标准。樊刚指出实证研究作为一种经济研究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从经济现象的解析、归纳中,概括出一些基本的理论前提假设作为逻辑解析的起点,然后在这些基于现实得出的假设基础上实行逻辑演绎,推导出一系列结论,并逐步放松一些假设,使理论结论更加接近具体事实。”规范解析法是研究经济运行“应该是什么”的研究方式。这种方式紧要依据一定的价值判断和社会目标,来探讨达到这种价值判断和社会目标的步骤。
现代西方经济学认为实证解析和规范解析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具体的经济解析都不可能离开人的行为。在实证解析法中,关于人的行为的社会认识是其解析的基础,完全的客观主义是不存在的。从经济理论进展的历史来看,“除少数经济学家主张经济学像自然科学一样的纯实证解析以外,基本一致认为经济学既是实证的科学,又是规范的科学,因为提出什么问题来实行研究,采用什么方式来研究,突出强调那些因素,实际上涉及到个人的价值判断问题”。
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还没有实证解析这个方式论术语,在一些学者看来,马克思经济学在方式论上强调的只是规范解析。其实,马克思主张的历史与逻辑统一的解析方式,就是规范与实证有机结合的方式。马克思的历史解析方式可以说就是一种实证解析方式,是“动态实证”。马克思十分重视对事实的解析。在《资本论》第一卷的序言中他说:“物理学家是在自然历程表现得最确实,最少受干扰的地方考察自然历程的,或者,如有可能,是在保证历程以其纯粹形态实行的条件下从事实验的。我要在本书中研究的,是资本主义出产方式以及和它相应的出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到现在为止,这种出产方式的典型地点是英国,因此,我在理论阐述上紧要用英国作为例证”。马克思很重视实证解析,如,马克思对分工、出产、交换、市场、利润、利息等范畴的考察和研究都是实证解析,他的经济研究实践也可以证明这一点。
例如:
1、“70年代世界油价暴涨紧要是由垄断力量达成的。” 这句话就是比较客观的,是一个人通过经济模型得出来的结果,你无可辩驳,这就是实证解析
2、“效率比平等更重要”。世界上没有一个经济定理这样说,有的人会认为效率重要,而平均主义者会认为平等更重要。这就带有主观评价,这就是规范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