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抽样
什么是审计抽样
所谓审计抽样,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审计程序时,从审计对象总体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实行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推断审计对象总体特征的一种方式。
抽样审计的特点
1、抽样审计区别于详细审计。详细审计是指百分百地审计对象总体中的全部项目,并根据审计结果形成审计意见。而抽样审计是从审计对象总体根据统计原理选取部分样本实行审计,并根据样本推断总体并发表审计意见。
2、审计抽样不能等同于抽查。抽查作为一种技术,可以用于审前调查、确定审计重点、取得审计证据,在使用中无严格要求。而审计抽样作为一种审计方式,需运用统计原理,并严格按规范的程序和抽样方式的要求实施。
3、抽样审计一般可用于逆查、顺查、函证等审计程序,也可用于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但审计师在实行询问、观察、解析性复核时则不宜运用审计抽样。
审计抽样的种类
(1)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
- 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的相同点:
- A、都需合理运用专业判断;
- B、都可以提给审计所要求的充分、适当的证据;
- C、都存在某种程度的抽样危机和非抽样危机。
- 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的根本区别:
- 统计抽样时利用概率法则来量化控制抽样危机;
- 非统计抽样中,注册会计师全凭主观标准和个人经验确定样本规模和评价样本结果。
- 只要设计得当,非统计抽样也可达到统计抽样一样的效果。
- 两种抽样的选用:统计抽样的产生并不意味着非统计抽样的消亡。
- A、不影响运用于样本的审计程序的选择,因为抽样方式的选用紧要涉及的是审计程序实施的范围问题。
- B、不影响获取证据的适当性
- C、不影响注册会计师对发现样本的错误所作的适当反映
(2)属性抽样与变量抽样。统计抽样在审计工作中的具体运用方式,紧要有属性抽样和变量抽样两种,同时还存在双重目的抽样等。
①属性抽样
指在精确度界限和可靠程度一定的条件下,为了测定总体特征的发生频率而采用的一种方式。根据控制测试的目的和特点所采用的审计抽样通常称为属性抽样。
目标:估计总体既定控制的偏差率(次数)
②变量抽样
指用来估计总体金额而采用的一种方式。根据实质性测试的目的和特点所采用的审计抽样称为变量抽样。
目标:估计总体金额或者总体中的错误金额。
③双重目的抽样
在审计实务中,经常存在同时实行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的状况,在此状况下采用的审计抽样称为双重目的抽样。
审计抽样的步骤
- (一)样本设计:审计抽样中样本设计阶段的工作紧要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 1、确定测试目标;
- 2、定义总体与抽样单元,注册会计师应当确保总体的适当性和完整性;
- 3、定义误差构成条件。
- (二)选取样本
- 1、确定样本规模;
- 2、选取样本;
- 3、对样本实施审计程序。
- (三)评价样本结果
- 1、解析样本误差;
- 2、推断总体误差;
- 3、形成审计结论。
审计抽样的使用范围
1、当控制的运行留下轨迹时,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使用审计抽样实施控制测试;
2、在实施细节测试时,注册会计师可以使用审计抽样获取审计证据。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含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