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兰克林邓普顿基金集团

富兰克林邓普顿基金集团简介

富兰克林邓普顿基金集团于1947年由鲁伯特・强生先生于纽约创立,迄今在投入经营管理行业已有近60年的历史。强生先生以美国开国元勋之一、稳健理财的最早倡导者-本杰明・富兰克林先生的名字为企业命名。富兰克林先生稳健理财的观念如此深入人心,直到今天,他的头像仍然出现在百元美钞上。将富兰克林的头像作为企业的注册商标,是因为强生先生以及富兰克林邓普顿基金集团非常认同富兰克林先生的一句名言-“理财规划,稳健为先”。

同时,最大的上市基金经营管理企业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伦敦证券交易所以及太平洋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富兰克林邓普顿基金集团是以市值排名全球最大的上市基金经营管理企业。截至2006年1月,旗下经营管理资产超过4835亿美元(数据来源:富兰克林邓普顿基金集团网站)。作为一家跨国企业,富兰克林邓普顿基金集团同时是亚洲前四大国际投入者,也是第一家被纳入S&P500指数成份股的资产经营管理企业,这些荣誉足可以证明富兰克林邓普顿基金集团在行业内的龙头地位。

富兰克林邓普顿基金集团历史悠久,特别注重投入研究的实力。目前旗下有210位研究解析师以及140位基金经理负责经营管理将近250只基金,50多个研究机构遍布28个国家,集团员工总数达到7300人,能精准掌握全球最新金融动态,为全球100多个国家的近1000万名投入者提给全面的理财服务。集团旗下的富兰克林系列邓普顿系列互惠系列丰信国际信托投入风格迥异,各有所长,协力为投入人提给全面而多元的理财服务。除了擅长于股票投入外,富兰克林邓普顿基金集团在债券上的丰富操作经验,使其成为全球多家保险企业、退休基金的投入经营管理人,更成为美国最大的免税债券基金的投入经营管理人。

富兰克林邓普顿基金集团自成立以来,一直都专注于经营基金经营管理业务,是目前进入国内基金经营管理行业的专业性最强的国际基金经营管理企业之一。

富兰克林邓普顿基金集团十大投入法则

(一)当所有人都看好这个市场时,那么就是你该离开的时候了

--记住:赚钱的永远是少数人

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逆向思维”的重要性。

多年资本市场的经验告诉了我们,在一个有危机的投入市场中,少数人赚钱是一条永恒的规律,多数人只是参与或者赔本。在这种状况下,如何成为少数人,成为少数的赚钱者,一个简单易行的方式就是和大多数人保持对立,采取“人弃我取,人取我弃”的操作策略。

当一波行情渐涨渐高的时候,其实也是泡沫和危机逐渐积聚的历程,但在表面的盈利效应示范之下,越来越多的投入者被眼前的收益所吸引,希望将自己全部资金投入其中,此时是资金投入最大化的阶段,往往也是行情高点和头部的所在,一旦后续资金流跟不上,不能维持不断提高的市场价格,行情就不可避免的进入调整阶段。

回顾沪深股市十多年的历程,历史反复证明了这一规律的准确性。每当行情进入高潮,此时营业部大厅人满为患,投入者汗流浃背、神情亢奋时,股指往往正面临着头部。相反,当市场陷于谷底,证券机构门庭罗雀,即便反复动员,投入者也是应之寥寥时,市场又往往正是安全的底部。

此在实际操作中,当股市持续冲高、人人都想进场的时候,作为少数者就可以逐步地分批抛出,不要等市场下跌时才恐慌性抛售。而当行情一再暴跌,所有人都失望、悲观甚至绝望的时候,你却可以分批进场,逐渐吸纳。此时,一些价值型的股票因为暴跌,矫枉过正、价值低估,这正到了中线进场的时机。

(二)“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俗话说“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它的意思是说,一旦篮子摔了,鸡蛋就可能全碎了,损失也就比较大。相反,如果把鸡蛋分散放在区别的篮子里,即使有一只篮子摔了,其他的鸡蛋仍然会完好无损。

投入也是如此,眼光再好的解析师,也有判断失误的时候,所谓“天有不测风云”,此时如果把所有的资金都集中投入到一个品种上,一旦不测就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损失。相反,如果采取分散投入的方式,即便局部出现意外,也能保全多数,因此“专家理财、分散投入”已经成为机构投入者的两大铁律。

至于什么是分散投入,从广义上讲,应该是跨市场、跨地区的投入。在全球市场中,许多国际化机构投入者,既投入欧美市场,也投入日本、香港等亚洲市场,甚至包含菲律宾、韩国等新兴市场;既投入股票市场,也投入债券、石油金属等商品期货市场。从狭义的角度将,分散投入是跨品种的投入,如股票市场中,蓝筹股、成长股相容;大盘股、小盘股兼顾;传统产业、新兴产业相错;长线投入、短线投入统筹等等。

(三)你想能获得超额投入收益吗?那你一定要选择新兴市场

怎么样才能获得超额投入收益?这是每一个投入者的“心中所想”。对他们来说,除了要有敏锐的目光、严谨的解析、独到的见解,以及对投入超强的驾驭能力外,紧紧盯住新兴国家、投入新兴市场也是一条成功的捷径。

回顾近两百年来全球经济的进展历程,不难发现经济增长最快速的地区,往往是那些正经历着由传统到现代、由愚昧到文明、发生深刻变革的新兴国家和地区,即进展中国家和地区。虽然,对于进展中国家,其制度、法规不很完善,市场的短期波动也较为频繁,但他们却是最具活力、最有创新意识,其长期成长动能也远远强于已开发国家即所谓发达国家。

就像一个人,成长最快的并不是成年阶段,而是婴幼儿和青少年阶段。因此,投入进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往往能够分享经济快速进展所带来的成果,获得比全球一般进展速度更高的收益。例如,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以韩国、新加坡、香港、台湾为代表的亚洲四小龙的崛起,作为新兴国家和地区的典范,给全球有眼光的投入家们带来了巨大的机会。

同样,中国大陆自七十年代末期改革开放以后,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经济进展巨大潜能被释放,国内经济进展速度连续多年远远超过世界经济的平均水平,已经成为全球进展中国家的代表。

(四)选择股票的最终标准--了解企业的团队

投入者在投入决策之前,一般都需要对投入对象实行研究。考察一家企业,可以是多角度、多方位的。例如这家企业经营状况、产品构成、财务状况等等,但其中最重要的还是对企业经营团队实行了解和解析。

为什么说了解企业经营团队的素质、理念和文化是决定企业进展的关键因素呢?俗话说:人是决定一切的因素,世界上有了人,世界才变得精彩。每个人,由于成长环境、社会阅历各不相同,因此都有自已的脾气秉性和处事原则,一个积极向上、团结和谐、敬业守信的经营团队是企业成功的首要前提。如果这个团队变化不定、表里不一,甚至尔虞我诈、相互倾钆,那么这样的企业是很难保持平稳进展的,回顾国内A股市场,这样的例子已经屡见不鲜。

例如一些上市企业的董事长,在大量侵占上市企业资产、严重侵犯中小投入者权益后,逃到海外长期不归,使上市企业经营受到巨大影响,濒临退市。所以,“选股票就是选老板”应该成为理性投入者的座右铭。

至于如何考察企业团队,可以观察他们以前说过什么,做过什么,效果如何?经营团队是否相对稳定?有没有前科劣迹。也可以通过深入的拜访,了解他们的经营理念、营运目标、乃至人格特征、各产业所面临的挑战等,这些都是重要的观察因素。

(五)“42码的脚不能穿进37码的鞋”--用FELT选择股票

所谓FELT 就是-Fair、Efficient、Liquid、Transparent。即在投入任何股票之前,都应该审视股价是否合理(Fair),股市是否是有效率交易(Efficient),股票是否具备流动性(Liquid),上市企业财务报表是否透明(Transparent),这是选择股票的四个方面。

首先,如果这只股票的价格已经达到或者超过其现有的及未来可预期的价值的话,那么这只股票就失去了买入和投入的价值,因为投入是价值发现的历程,如果没有价值发现,投入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其次,如果一个市场效率很低,由于制度或者监管方面的问题,不能实现有效率的交易,那么他们的投入同样得不到保障。第三,投入规模要和股票规模相称。如果某只股票盘子很小,或者规模虽大但交易活跃度很低,交易量很小,那么它同样不适合大资金的投入,因为一方面它很难吸到足够的低价筹码,同时在出货时又很难迅速的全身而退,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所谓“42码的脚不能穿进37码的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此外,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也是决定投入成败的关键因素。再好的业绩如果是虚假的,对于投入者来说同样是致命的。由于财务报表是反映企业经营状况、资金状况的最基本素材,如果失真,将误导投入者作出偏离企业真实状况的判断,最终造成重大投入失误。这种例子,在国内A股市场上以及国内举不胜举,值得投入者警惕。

(六)“危机”——往往蕴藏着投入机会

危机,是指因为某些市场因素的变化,破坏了原有平衡,使市场受到冲击并出现阶段性混乱和动荡。从以往看,不管是上世纪的石油危机、经济危机还是金融危机,其最终结果都是在一定的范围内、一定的阶段,出现一定的混乱和恐慌,在经济、金融、投入领域则表现为市场的持续低迷、一跌再跌。

在现实生活中,“危机”潜藏投入机会紧要是指两层含义。一是在“危机”出现的后期,由于持续下跌、引发市场恐慌,在强大的作空惯性下,出现矫枉过正、价值低估的现象,一些相对价值较高的品种,在跟风作空的影响下,出现价格扭曲、价值低估,而价值低估在投入领域即意味着投入机会。其二,危机的出现能够引发人们的忧患意识、发愤意识,能够激励人们更加努力的工作,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和投入机会。

例如1998年由于泰铢贬值引爆亚洲金融风暴发生,泰国政府于是开始实行金融法规改革,人民担忧未来的生活,也开始更努力工作、存更多钱,这可看出,当大环境安然无事时,人民容易懒散;而艰困,才是促使人民向前迈进的动力,因此,当金融风暴发生时,正是这些国家开始瘦身、锻炼肌肉的时候,也就是开始出现投入机会的时候。

(七)资产净值——是投入决策的一个有效依据

投入是有危机的,而危机和收益又是相辅相成的,危机越大期望收益越高,危机越小期望收益越低。那么我们在投入时,除了要考察企业的经营团队,要运用“FELT”方式实行解析和评估以外,“资产净值”也是我们实行投入决策的一个有效依据。

所谓“资产净值”是指投入对象(上市企业)的总资产价值减去总负债所得的净值,除以企业发行在外的总股本,如果这一数值高于当前股价,说明股价处于价值低估状态,未来具备上涨潜力,值得投入,反之,则是价值高估,没有投入价值。资产净值的估值法,本质上还是Fair(合理股价)的一种方式,即通过股价和净值比较,寻找价值发现。之所以用资产净值,紧要是以防万一,万一企业经营出现问题,被实施清盘的话,其实物资产还能维持在我买入的价格以上,确保投入不会出现重大损失,因此这是一种相对保守的估值方式。

使用这种方式,需要注意两个前提,一是资产评估一定要客观、准确,如果评估失真,净值不实,一旦清盘可能就无法实现原先资产净值。其对策是可以邀请多家评估机构实行评估,尽量采用公允价格实行衡量。二是以实物资产的评估为主,对品牌、商誉等无形资产尽量不要考虑,因为无形资产的波动性、不确定性很大,容易带来投入危机。

(八)了解游戏规则——是进入投入市场的前提

区别的国家、区别的市场,有着各不相同的市场制度和交易规则,这是因为各个市场有着各不相同的市场基础和人文环境。因此,对于投入者来说,在进入市场之前,首先要事先了解各国的交易机构和各项制度,正所谓适者生存。想一想,如果你连游戏规则还不了解的话,还怎么可能盈利呢!

这个原则尤其适用于新兴国家和新兴市场,因为对他们而言,虽然有着强烈的进展愿望,但是他们的制度大多仅有欧美成熟市场的雏形,法律规章不完善而且游戏规则多变,对于信息掌握不充分的投入者而言,无疑具备很大的危机。

打个比方来说,就像一个人坐在一辆高速行进而又制动不灵的汽车当中,还不时出现大幅摇摆,其所面临的危机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对于一个想要掌握新兴市场高爆发潜力的投入者而言,做好充分的前期调查和可行性解析,是至关重要的,它是其他投入解析和评估的一个前置性程序。

当然,如果普通投入者无法做到这一点而又想参与市场,作为变通,可以实行间接投入,选择具备充分信息、专家代为操作和经营管理的新兴市场共同基金实行投入。

(九)金子通常是埋在沙砾下面的

这一法则是告诫大家不要被表面印象所迷惑,要善于发现在平庸表面下的闪亮个体,善于挖掘并把握他们。

坦率的说,这个命题带有很强的哲学含义,紧要是阐述普遍性和特殊性的不一致性,因为我们的认识实践中,所得到的总体印象往往是多个个体的简单平均。就像学校里的考试有时候会算一个班级的平均分数,虽然这个平均分数可能会不很理想,但其中也会有一些相当优秀的成绩,只是他们被偏低的平均分所掩盖了。

同样,对于资本市场而言,限于我们的认识局限,往往对某一地区和某一市场只有一个相对模糊的总体印象,而缺乏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解析,但其中却往往隐含了一些高成长的企业。因此,作为一个成功的投入者,要善于沙里淘金,发现有潜力的企业。其实,资本市场的投入本身就具备很强的辨证性,只要你不是买在绝对低点,抛在绝对高点,都会引来深深的后悔,但不久随着市场的转变,你又破涕为笑了。

如以地区为例,1998 年以前,俄罗斯的总体经济不佳,出现了高通胀、高失业等现象。以此来看,他好象并不是一个适合投入的国家。但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该国转型的历程中,仍蕴含着许多的高获利契机,如国营企业的私有化,使得有关的投入标的具备很高的成长潜力。在此情势下,通过“由下而上”的投入策略可以掌握获利契机。

(十)技术解析往往并不是最重要的

应该说,技术解析有它的优势,例如具备很强的客观性,可以实行量化判断。同时根据历史可以重复的原理,可以实行统计解析和前瞻性推导,具备较强的逻辑性。但无庸讳言,技术解析只是所有解析方式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尤其在新兴市场中,技术解析方式更是一种相对次要的、辅助性的解析方式,只有当政策面、资金面、基本面等因素相对稳定的状况下,技术面才会发挥阶段性作用。

根据国内A股市场经验,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影响行情最重要的因素无疑是政策面的变化,每次行情的重要转折,往往都和政策面息息相关。例如1994年7月上证综指325点历史底部以及2001年2245点历史头部,其转折的出现都和当时的政策面紧密相关。

但是,由于目前A股市场尚无市场趋势投入工具,投入的真正落脚点还在于具体个股上面,而个股的选择紧要依赖于企业的基本面,如何准确掌握企业基本状况及动态,关键的就是做好实地调研。通过调研,了解企业的真实状况,评估股价高低和未来的进展潜力,最终作出投入建议。

目前,价值投入法已经成为全球市场普遍遵循的投入方式,在国内A股市场也日益受到机构投入者的重视,因此,做好实地调研已经成为投入选择的重要环节,现在国内的一些大券商的研究机构,都有四五十名专门从事企业调研解析的行业研究员,足以说明这项工作的重要性。

富兰克林邓普顿集团在中国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经营管理有限企业成立于2004年11月,由国海证券有限责任企业和富兰克林邓普顿基金集团全资子企业坦伯顿国际股份有限企业共同出资组建,原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000万元。经2006年8月8日企业股东会2006年第二次临时会议决议,同意企业的注册资本由人民币壹亿元(RMB100,000,000元)增加为人民币壹亿伍仟万元(RMB150,000,000元),出资比例仍为国海证券有限责任企业51%,坦伯顿国际股份有限企业 49%。企业已于2007年1月4日办理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

富兰克林邓普顿是世界知名基金经营管理企业,在全球市场上有60年的投入经营管理经验。国海富兰克林基金经营管理有限企业将引进富兰克林邓普顿基金集团享誉全球的投入机制、研究平台和危机控制体系,努力成为国内一流的基金经营管理企业之一。

  • 国海富兰克林的理念:国海富兰克林基金经营管理有限企业吸取了中外双方股东的经营管理经验,秉承富兰克林邓普顿基金集团数十年成功的环球服务理念,为投入者提给专业、全面、细致、始终如一的理财服务。
  • 国海富兰克林的服务宗旨是:关注投入者需求、重视投入者反馈、以卓越的服务品质为投入者提给超值享受。
  • 国海富兰克林的产品:国海富兰克林的目标是提给丰富的产品种类供您选择,满足投入者的需要。与此同时,国海富兰克林基金经营管理有限企业将在结合国内外市场投入经验的基础上,以基本面解析和国际化标准为投入理念,为广大投入者带来长期稳健的投入回报,追求投入者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国海证券

国海证券有限责任企业成立于1988年,注册资本8亿元人民币,是一家在广西南宁注册、业务总部设在深圳的全国性综合类证券企业,具备股票主承销、客户资产经营管理、证券自营、网上交易、债券交易、投入咨询、基金代销、B股代理买卖等资格。国海证券还是能够进入全国银行间同业市场的79家证券企业之一,同时也是46家有资格从事证券交易所债券市场国债承销的券商之一。

国海证券有限责任企业现有证券营业部24家,证券服务部25家。2003年企业在同行业中取得了下列成绩:证券交易总额1305亿元,在上海交易所排名第39位;实现国债交易总额670.56亿元,排名第42位。2004年记帐式(三期)国债承销在46家成员中排名第12位;2004年1~9月累计承销国债35.9亿元,在券商类承销机构中排名第8位;2004年4月8日成功完成了湖南郴电国际(资讯 行情 论坛)股份有限企业IPO项目的承销工作。作为独立财务顾问,先后策划了TCL集团(资讯 行情 论坛)吸收合并TCL通讯(行情 论坛)股份企业并整体上市、银山化工股份有限企业股份置换、麦科特光电股份有限企业重大股权购买等项目,倍受市场瞩目。多年来国海证券有限责任企业累计承做发行承销项目77家、企业财务顾问项目26家。

富兰克林邓普顿集团近期得奖记录

  • 2006年2月富兰克林邓普顿基金集团获亚洲资产经营管理杂志(Asia Asset Management)颁发的六项大奖:“最佳投入业绩奖”(三年期全球债券投入);“最佳投入业绩奖”(一年期全球债券投入);“投入者教育创新奖”(富兰克林大学);“最佳创新产品奖”(富兰克林印度弹性市值基金);“零售基金企业进展奖”(香港);“零售基金企业进展奖”(台湾)
  • 2005年5月亚洲权威财经杂志“亚洲投入者(Asia Ivestor)”颁发的“2005年成就奖”中,丰信国际信托企业和坦伯顿基金企业获得“三年期最佳全球固定收益奖”和“五年期最佳全球固定收益奖”。
  • 2005年3月台湾“第八届杰出基金金钻奖”中,富兰克林邓普顿基金集团旗下共三只基金获奖,是众多资产经营管理集团中获奖数最多的基金集团。
  • 2005年3月“标准普尔2005台湾基金奖”中,“富兰克林高成长基金”获得三年和十年期“最佳美国股票型基金奖”;“富兰克林邓普顿全球债券基金”获得三年和五年期“最佳全球债券型基金奖”;“富兰克林潜力组合基金”获得三年期“最佳全球新兴市场股票基金奖”;富兰克林邓普顿基金集 团是总获奖数最多的基金企业。
  • 2004年6月连续两年获得标准普尔企业“最佳海外基金集团奖”和“最佳国际投入集团奖”两项大奖。
  • 连续四年蝉联商业周刊的世界五百强企业。(截至2004年5月31日)
  • 2004年4月获“财富”杂志评选为美国一千强企业,并在证券金融业排名第七。
  • 在2004年3月标准普尔企业及Smart月刊主办的“2004年台湾基金奖”中,连续三年获得“最佳基金团队奖”。
  • 集团董事长查理・强生获福布斯评选为带领企业走过四分之一世纪的12 位成功领导典范之一。
  • 2002年6月美国畅销报纸“USA Today”根据Lipper统计,在十家美国大型基金集团中,富兰克林邓普顿基金集团获收益型股票基金、中等市值价值型基金、中等市值成长型基金、多种市值核心基金及多种市值成长型基金等五类的最佳基金团队。
  • 截至2002年4月底,集团旗下75%的基金荣获晨星基金评级企业评为五星或四星级。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含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