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中性策略

什么是市场中性策略

市场中性策略是指同时构建多头和空头头寸以对冲市场危机,在市场不论上涨或者下跌的环境下均能获得稳定收益的一种投入策略,市场中性策略紧要依据统计套利的量化解析。

市场中性策略的方式

(1)阿尔法套利:做多具备阿尔法值的证券产品,做空指数期货,实现回避系统性危机下的超越市场指数的阿尔法收益。

(2)贝塔套利:期指市场上做空,在股票市场上构建拟合300指数的成份股,赚取其中的价差,这种被动型的套利。

市场中性策略的优缺点

市场中性策略的优势在于:1)提给分散化的组合,大多数华尔街的企业采用这种策略;2)随着交易成本的降低,边际利润上升;3)低危机;4)牛市、熊市可以具备相同的表现;5)按照市场中性策略构建的资产组合与其它资产类相关性小,对市场的影响很小;6)比直接交易的压力小。

但是,这种策略从本质上说是很复杂的。需要应用复杂并成本高昂的计算机模型来解析数据,辅助决定长短头寸中股票的选择;而股票的选择取决于基金经理人,由此可以产生完全区别的收益和危机;这种策略的成本也比较高,组合经常变换以维持长短头寸;另外,不是每支股票都可以卖空,基金经理人一般卖空那些流动性非常好的股票。

另外,市场中性投入策略并不是无危机套利,其危险性在于,尽管是借助先进的数量解析技术,但资产组合中长短头寸的最终确定哪些股票做多头,(哪些股票做空头)还是基金经理人主观判断的体现,一旦出现判断错误或者出现多头股票的表现差于空头股票的表现,该策略就会失败,遭受异常大的损失。其次,由于金融市场参与者是具备独立意识独立判断的人,无论怎样深奥的数学工具以及无论多么有经验的基金经理人,都不可能永远做出准确无误的判断。

市场中性策略的应用现状

海外的量化策略对冲基金历史比较悠久,最著名的就是美国对冲基金研究企业(Hedge Fund Reseaxeh,简称HFR)编制的各类对冲基金指数,包含综合指数和分类指数。前者包含基金权重综合指数、股票对冲(总)指数、相对价值(总)指数和FOF综合指数等,后者中专门针对市场中性策略的分类指数紧要有股票市场中性指数和市场防御指数。我国目前也有几家资讯机构编制了相关的对冲指数,比较著名的有好买?中国对冲基金指数和融智一中国对冲基金指数。在我国证券市场中,应用市场中性策略的机构紧要有三个,即私募基金、券商资产经营管理以及公募基金专户。

(一)私募基金

到目前为止,有约50多家私募基金运用了股指期货、融券等对冲工具。其中市场中性策略是私募采用相对较多的对冲策略之一,虽然没有诱人的高收益,但其平稳的收益在弱市中却充分显不出它的魅力。私募基金表现比较突出的有民晟、朱雀、天马投入、金碍资产和尊嘉等等。2011年,民晟在3月底推出了民晟A,B,C号三只非结构化市场中性基金,6月底又推出一只结构化的市场中性基金民hkG号。吐月份朱雀和尊嘉分别推出了朱雀丁远指数中性基金和尊嘉ALPHA。2012年,金碍资产和天马投入分别在5月和7月推出了碍金一号和天马中性策略一期。在国内,由于股票做空相对比较困难,所以目前国内私募发行的市场中性产品一般都是通过在股票上做多,同时在股指期货上实行做空。这儿只基金都是以“因子解析法”实行选股,随后做空股指期货来对冲系统性危机。虽然推出时间不久,最长的也只有一年半,但从它们运作的状况看,基本都跑赢了大盘,只是赚取的绝对收益较少,如表1。

(二)证券企业资产经营管理

目前券商普遍采用的量化投入策略紧要有三类:套利、量化选股以及市场中性策略。现有的量化型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大多属于套利和市场中性产品,产品性质类似于HFR工股票市场中性策略对冲基金。

不过相比股混型券商集合理财产品,量化产品仍是少数,并具备产品规模偏小的特点。根据统计,截至2012年9月28日,券商资产经营管理部共发行设立集合理财产品315只,而以量化、中性投入策略为主的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仅仅有19只(见表2)。其中以套利策略为主的券商集合理财产品较多,而采用市场中性策略的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只有8只,分别是国信金理财中性量化、国泰君安君享量化、君享套利系列以及已经清算完成的第一创业金益求金。

从表2中的对比数据来看,量化型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全部都跑赢同期的沪深300指数,19只产品中有1}1只能够取得正的收益,可见量化对冲策略产品在弱市中确实有明显的优势。

(三)公募基金

公募基金是期指市场的又一重要参与力量,紧要通过专户产品尝试参与股指期货,摸清业务、熟悉流程和积累经验。目前,一些能够自主研发投入策略的私募基金正在积极寻求与公募基金合作。即私募基金是实际经营管理者,借助公募基金的专户作为渠道推出产品,并交给公募基金专户一定的中介费。这种模式中,公募基金专户的职能类似于信托。

市场中性策略、跨期套利和期现套利是专户产品紧要使用的策略,在使用方式上大致与私募基金的使用方式相同。山于信息披露的局限,笔者尚无法获得具体的产品信息,有待今后更进一步的研究。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含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