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三菱重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三菱重工业股份有限企业简介

三菱重工业有限企业TYO:7011(日语: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英语: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简称三菱重工,是一家日本企业,也是三菱集团的核心企业之一。

菱重工业历史沿革

  • 1884年:三菱创始人岩崎弥太郎向工部省租借了三菱重工的前身---国营长崎造船局。
  • 1885年:三菱财阀第二代掌门人岩崎弥之助建立了三菱社,并将长崎造船局作为核心企业。
  • 1917年:企业更名为三菱造船有限企业。
  • 1921年:三菱电机有限企业从企业分离。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三菱制造了大量的飞机,其中包含参加了珍珠港事件的著名的零式战斗机。跟当时的其它日本企业一样,三菱在那段时间里也使用了大量的苦役。
  • 1934年:企业更名为三菱重工业有限企业。
  • 1950年:企业被分割成西日本重工业有限企业、中日本重工业有限企业和东日本重工业有限企业。
  • 1952年:上述三家企业分别更名为三菱造船有限企业、新三菱重工业有限企业和三菱日本重工业有限企业。
  • 1964年:三家企业合并成立了新的三菱重工业有限企业。
  • 1970年:三菱汽车工业有限企业从三菱重工分离。
  • 1995年:三菱原子力有限企业并入三菱重工。

三菱重工在中国

三菱重工在中国的行为早在中日恢复邦交之前就开始了。1972年初夏,中日两国恢复邦交的趋势初露端倪,田中角荣首相的访华开始成为中日两国所关注的话题,周恩来总理也在此时向当时三菱集团的三位领导——三菱重工的古贺繁一社长、三菱银行的田实涉会长和三菱商事的藤野忠次郎社长发出了访华邀请。于是三菱集团的这三位领导于当年8月访问了中国。

8月14日,周总理在会见他们三位时说:“三菱集团在日本经济界发挥着重要作用。恢复邦交后,希望你们能够与我们开展合作,为中国建设助一臂之力”。

周总理把三菱这三家企业看作是对华友好企业,对它们的作用寄予了厚望,并希望在建立两国的友好关系和亚洲开发方面开展合作。对此,古贺繁一社长表示一定要在中国建设方面真诚合作,并且与周总理紧紧握手。第二年,应周总理的要求,三菱开始为中国建造三艘疏浚挖泥船。

1978年11月,三菱作为日本企业首次承建大型火电厂——宝钢自备电厂1、2号机组,并于1981年投产。1980年4月开始与上海汽轮机厂、上海锅炉厂和上海电机厂实行技术交流。1984年12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火力发电设备技术交流会,向中国企业介绍了日本的最新发电技术。来自中国各地的100多位技术人员参加了这次会议。交流会后还举行了汽轮机、锅炉和发电机方面的专业会议,进一步加深了交流。

1988和1989年,三菱重工向中国提给了大连发电厂1、2号机和福州发电厂1、2号机的机组设备,这对从事中国大容量电力开发的华能国际电力开发企业来说是首批进口设备。在核能方面,1984年5月三菱重工承制了秦山核电站的反应堆压力容器,这是日本首次出口核能设备。

中日恢复邦交后,三菱重工通过这样的大型项目为中国的进展做出了贡献,我们对此感到非常高兴和自豪。三菱重工有关领导在中日友好25周年和30周年访华之际,江泽民主席表达了中国依旧对三菱寄予厚望的意愿。

三菱重工去年制定了企业未来4年的业务进展计划,其中明确表达了要致力于在中国、亚洲、北美以及欧洲等4个重要地区拓展业务的雄心。特别是要整合在中国的合作、合资以及销售服务网络,重点地开展在中国的业务,以期对大家做出更多贡献。

三菱重工现已在中国设立了18家企业及机构,录用了约2200名员工并致力于业务的本地化。三菱重工今后将继续扩大在中国的业务。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含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