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性知识

什么是显性知识

根据知识能否清晰地表述和有效的转移,可以把知识分为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和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

显性知识又称明晰知识外显知识是指“能明确表达的知识”,即:人们可以通过口头传授、教科书、参考资料、期刊杂志、专利文献、视听媒体、软件和数据库等方式获取,以可以通过语言、书籍、文字、数据库等编码方式传播,也容易被人们学习。包含“可以写在书本和杂志上,能说出来的知识”。

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转化关系解析

日本知识经营管理专家野中郁次郎(Ikujiro Nonaka)提出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相互转换的SECI历程: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相互转换的历程

  • 群化(Socialization)即通过共享经验产生新的意会性知识的历程
  • 外化(Externalization)即把隐性知识表达出来成为显性知识的历程
  • 融合(Combination)即显性知识组合形成更复杂、更系统的显性知识体系的历程
  • 内化(Internalization)即把显性知识转变为隐性知识,成为企业的个人与团体的实际能力的历程

表1 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转化关系

隐性知识显性知识
隐性知识社会化(意会知识)外化(概念化知识)
显性知识内化(操作化知识)综合化(系统知识)

1、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

这是在个人间分享隐性知识,是知识社会化的历程。紧要通过观察、模仿和亲身实践等形式使隐性知识得以传递。师传徒受就是个人间分享隐性知识的典型形式。借助信息技术建立虚拟知识社区,则为在更广范围内实现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创造了条件。

2、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

这是对隐性知识的显性描述,将其转化为别人容易理解的形式,这个转化所利用的方式有类比、隐喻和假设、倾听和深度会谈等。当前的一些智能技术,如知识挖掘系统、商业智能、专家系统等,则为实现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提给了手段。

3、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

这是一种知识扩散的历程,通常是将零碎的显性知识进一步系统化和复杂化。将这些零碎的知识实行整合并用专业语言表述出来,个人知识就上升为了组织知识,能更容易地为更多人共享和创造组织价值。分布式文档经营管理、内容经营管理、数据仓库等是实现显性知识组合的有效工具。

4、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

这意味着,企业的显性知识转化为企业中各成员的隐性知识。也就是说,知识在企业员工间传播,员工接收了这些新知识后,可以将其用到工作中去,并创造出新的隐性知识。团体工作、干中学和工作中培训等是实现显性知识隐性化的有效方式。这方面,也有一些协作工具,如电子社区、E- learning系统等。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含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